A. 老年人心肌梗塞怎麼辦有什麼注意事項
您好,心梗患者待病情穩定1-2周後,應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決定是否須介入治療或冠脈搭橋手術,以徹底改善心肌供血情況。注意休息,情緒要安靜切忘煩燥,飲食少吃多餐,保證足量水分,低鹽、代脂肪易消化清淡食物為主,有不舒服及時告訴醫生以便早發現和控制並發症。希望我的回答給您帶來幫助,祝您健康快樂。
B. 老年人心梗怎麼保守治療
老年心梗,通常為老年人發生心肌梗死,可行保守治療,主要方案如下:
一、抗血小板治療:
常規應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吲哚布芬,進行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療,可有效控制動脈粥樣硬化進展,改善冠心病、心肌梗死預後。
二、控制相關危險因素達標:
1、控制血壓達標:可服用相關降壓葯物,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貝那普利,鈣通道阻斷劑,如氨氯地平,利尿劑,如氫氯噻嗪。降低血壓至140/90mmHg以下,如耐受可降至130/80mmHg,以進一步改善預後;
2、控制血脂達標:低密度脂蛋白可服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至1.4mmol/L以下;
3、控制血糖達標:空腹血糖6.1mmol/L以下,餐後兩小時血糖7.8mmol/L以下,並去除焦慮、緊張等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
三、治療相關並發症:
1、合並心力衰竭:可酌情應用強心劑,如地高辛,利尿劑,如呋塞米,改善血流動力學。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貝那普利,β受體阻斷劑,如美托洛爾,醛固酮受體拮抗劑,如螺內酯,抑制心肌重構、改善心腔擴大及心衰預後;
2、合並心律失常:可應用β受體阻斷劑,如比索洛爾、美托洛爾,Ⅲ類抗心律失常葯胺碘酮,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改善心律失常預後。
老年心梗患者,應進行如上綜合干預,改善心肌梗死預後,提高生存率。
C. 老人得了心肌梗塞
1、突抄然劇烈胸痛或胸部憋悶,或疼痛時間超過15分鍾,就應警惕了。心絞痛的發作往往是陣發性的,大多數人可能三五分鍾就過去了,一次心絞痛的發作,一般不超過20分鍾,由於心臟缺血所導致的疼痛或不適的感覺,超過20分鍾就會發生心肌梗死。如果持續不緩解的胸痛,應警惕心肌梗死的發生。
2、患有肥胖、三高而平時又沒有上腹部不適的患者,如果出現胃疼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梗有時表現為胃部有燒灼感。
3、如果在沒有任何誘因的前提下,忽然發現自己無緣無故的心跳加速,持續時間在1分鍾到10分鍾之間。並且常常是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後出現。應警惕這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心梗指示。
4、如果感覺疲勞頭暈,休息之後也不能緩解症狀就要提高警惕。
5、中老年人手指發麻、抽筋等症狀也可能是動脈硬化的早期表現。
6、出現心慌、氣短、惡心、嘔吐、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
如果在平時出現以上的的某一種症狀都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不要認為沒有什麼事,去醫院醫院檢查就算是沒有病也可以讓自己安心,有病的話也可以及時進行治療。
D. 老年人心肌梗塞有啥症狀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呈非典型發作者較多,年齡越大,此種傾向越明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狀特徵如下所述: ⑴無痛型多見,無痛原因為: ① 老年心肌梗塞常伴有嚴重的並發症,如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嚴重的心律失常、昏厥等,由於並發症嚴重而掩蓋了疼痛。 ② 老年人神經系統衰退,對疼痛敏感性降低,痛閾升高。 ③ 在老年患者由於長期反復發生相對冠狀循環障礙,多出現散在性微小的梗塞病灶,而急性的大塊透壁梗塞較少見。 ⑵疼痛不典型的少見:不少老年患者表現為上腹部或劍突下疼痛、背部痛或咽痛等。 ⑶同時並發腦循環障礙的多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同時並發腦血管病,有「心肌梗塞後卒中」之稱。主要見於前壁及大面積急性心肌梗塞之後,可能因急性心肌梗塞使心排血量下降,造成腦供血不足所致。 ⑷合並泵衰竭者多見:這是與老年病人冠心病病程長,心肌廣泛缺血、硬化,以及心肌收縮力減退心室壁順應性降低,心臟貯備功能明顯下降有關。 ⑸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狀特徵—合並心律失常特別是傳導障礙者較多見:這是因為老年人心肌及傳導組織的退行性變所致。 ⑹再梗塞(復發性梗塞)多見:其臨床表現與初發性顯著不同。並發症多而嚴重。 ⑺預後差,病死率高:年齡是影響心肌梗塞預後的重要因素,年紀越大預後越差。
E. 老人心肌梗塞改怎麼調養誰可以說下
心理方面的護理,家屬應當給予患者心理方面的安慰,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以及精神緊張,要讓患者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平時可以服用益安寧丸,益安寧丸始創於香港「一種治療冠心病的葯物及其制備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補氣活血,益肝健腎,養心安神。治療氣血虛弱,肝腎不足所致的胸悶氣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對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軟也有一定療效。
F. 患上心肌梗塞怎麼辦如果家裡老年人需要注意什麼
1.飲食:少吃鹽、炒菜,少放油,不能吃肥肉,不能吃油炸食物。要多吃蔬菜,適當吃水果(血糖控制不超過7.0時),多吃苦(苦瓜、苦丁茶等)、多吃辣(不是指辣椒,是指蔥、姜、蒜),可以多吃魚,最好是深海魚,但最好別吃魚籽、魷魚(因含膽固醇太高)等。總之,清淡飲食,吃個七八成飽。2.運動:每周至少運動5天,每天不少於30分鍾。3.心情: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減少生活壓力,避免勞累,保持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