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大學 心靈家園
幾位友人將我的「老年大學年輕了幾代老年人」發表在《蚌埠老年大學》校刊上的文章視頻和照片分別發送給我,是祝賀、鼓勵、鞭策或兼而有之。
近日,又得告知:此文亦被《蚌埠日報》選登於《淮河晨刊》。
我想,是我代言了大家的心聲?遠在大洋彼岸的我,是否應該將此「共鳴」分享給關心、關注、支持我的「親」們。
老年大學三十年校慶徵文
聲樂中(7)班 吳錫波
寒來暑往,蚌埠老年大學不覺已歷三十個春秋,迎來了自己金色的而立之年。
建校以來,老年大學人在這棟並不算寬綽的教學兼辦公樓里讓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又一次背上書包,又一次走進學校。」坐進久違的課堂,體會了一把重返年輕的感覺。
走進教學樓,只見教室走廊粉白的牆上老師和同學們書法字畫展示的名言,字如璣珠催人奮進。
一間間明亮整潔的教室和排練大廳里:時裝班羽衣霓裳;舞蹈班神采飛揚;書法班筆走龍蛇;工筆班鳥語花香……。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
不絕於耳的優美樂音:聲樂班琴曲悠揚;絲竹班餘音繞梁;鋼琴班奔騰激越;詩詞班金曲流觴。更是令人神清氣爽。
一門門中老年人喜愛的課程設置,彌補了忙碌貢獻的前半生無暇顧及的愛好和追求,難怪一再「擴招」仍一席難求,映射出校方管理水平的卓越。
來自各條戰線的精英師資隊伍,教的負責,絕不因為是老年大學而「應景」敷衍;學生們學的認真,絕不為排遣余年打發時光。師生之間,多了一層兄弟姐妹的情誼,建立起真正的「亦師亦友」的新型師生關系。課堂上老師們即有嚴謹的知識傳授,嚴肅而一絲空旁不苟,又有老年大學特有的「包容」,尤其對於有些老年學員「轉瞬即忘」的特點,不厭其煩,反復強調重要的知識點。
同學之間,忽略了年齡,忘年之交融融而和諧。花甲夫婦成了「同桌的你」,時而商量,間或爭論充滿了友愛;更加有之,古稀伉儷相互攙扶共度樓梯的情景動人而溫馨。
我的父親,曾就讀於老年大學書畫班,重拾他年輕時的繪畫愛好。經過系統的提高之後,他畫的桃花「桃之夭夭」透著盎然春意;書法作品在各類書畫展上屢屢獲獎。斗大的壽字在他自己八十大壽的喜宴上獲得賓客嘖嘖好評。
我的叔叔,也曾在老年大學書法班,師從我市的書法大家李洪太受益匪淺。他的一幅幅條屏、立軸,令人體味到那種「大江東去……」的豪情。
如今,我和我的弟弟妹妹們又像我們的父輩一樣坐到了老年大學的課堂上。成為我們父輩的「校友」。
現在,在聲樂老師系統的聲樂基礎知識指導下逐漸打開了「面罩」,告別了以前嚴肅而刻板的臉,啟動了「笑肌」,運用「胸腔共鳴、喉腔共鳴、鼻腔共鳴」等基本技法唱起歌來「喜上眉梢」,居然可以做到老師要求的「將快樂傳遞給大家。」周圍的人說我像變了個人似的。是的,有多少老年朋友在這里重新鍛造,變得年輕。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接踵進入這座神聖的殿堂,得到升華而煥發青春。
三十年來,一批批蚌埠市的老年人,退出了建設祖國主力軍建制序列,已將自己大部分精力和智慧奉獻給了中華復興的民族大業。當他們步入金色的晚年之際進入了金色的老年大學,成為老年大學的學員。得益於黨和國家的老年人政策,一代代的老年人在這里真正找到了最適合自己「充電」之所在。不僅僅是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更要老有所學,發揮余熱繼續奉獻社會。
三十年來,老年大學一屆又一屆的學員已遍布我市的各個角落,中小學校、社區、街道到龍子河邊,張公湖畔,都有他們活躍的身影。從輔導下一代書法繪畫,弘揚中華文化,到配合形勢,組織、指導大家編排節目,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到處可以聽到他們歌唱紅歌的歌聲,極大的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在踏上自己圓夢之旅的同時,為實現中國夢傳播著正能量。
這是猛散一群奮發向上,孜孜以求,完善自我,完美人生的可愛的老年人。不求重返「年輕」,卻時時追求著年輕。
老年大學整卅載,桑榆滿園百花開。
不與桃李爭芳菲,伏櫪老驥滿情懷。
夕陽輝映人未晚,黃昏矢志千里外。
中華復興千秋業,圓夢路上亦豪邁!
吳錫波 (略有調整 於悉尼枝虧氏)
2. 老年大學是幹嘛的
老年大學的授課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主要包括的有健康、烹飪、藝術等方面。
老年大學是適應社會老齡化、建設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以及和諧社會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時代產物。隨著生活與醫療條件的改善,中國老齡化的步伐加快了,中國人口已進入老齡悶喊化階段。面對社會老齡化,黨和政府以及學校領導十分重視老年人的工作。
胡錦濤同志曾經深刻地指出.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會發展的規律,就是尊重歷史。黨和政府多年來強調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黨的十六大報告把「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老年人也要繼續實現全面發展的目標。老年大學是實螞毀野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手段.是「終身學習」最恰當的體現。
(2)老年大學是老年人的家園擴展閱讀:
老余慧年大學是「空巢」老人更新知識的課堂,健身養心的場所,開心娛樂的園地,廣交朋友的平台,智力開發的基地,
隨著中國老齡人口的增多,20世紀八十年代,老年大學在中國許多地方興起。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學創辦於法國。老年大學面對老年群體.但是老年教育卻是最年輕的教育。所以,辦老齡大學還缺乏經驗和理論的總結。要不斷探索,認真總結,提高對老年大學辦學規律性的認識。
老年大學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達到幫助老年朋友「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的目的,使清華老人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辦老年大學,搞教學、抓管理.都要遵循教育的共同規律.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發揮學員的教學主體作用。教師和管理人員既要從學員的實際出發,又要依靠學員來辦學。
3. 老年大學是什麼,可以在裡面學些什麼
老年人上的大學,琴棋書畫都有哦,還有老年模特隊,還有其他專業,望採納
4. 辦老年大學有何現實意義
其實,所謂老年大學就是檔次高一點的養老院罷了。 養老院當然是有很大意義的。
5. 什麼是老年大學其定義,宗旨,目的,社會意義
1、定義:老年大學是「空巢」老人更新知識的課堂,健身養心的場所,開心娛樂的園地,廣交朋友的平台,智力開發的基地。
2、宗旨目的:
提高對老年大學辦學規律性的認識。老年大學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達到幫助老年朋友「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的目的、使清華老人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辦老年大學,搞教學、抓管理.都要遵循教育的共同規律。
空巢」老人的出現到快速增長,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極大關注。滿足「空巢」老人的需求現已成為重要研究課題。滿足「空巢」老人上述五種需求,老年大學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她是「空巢」老人的溫馨家園。
3、社會意義:隨著中國老齡人口的增多,20世紀八十年代,老年大學在中國許多地方興起。1973年,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學創辦於法國。老年大學的辦學方式非常靈活,既有固定場所集中授課,也能遠程授課。老年大學的授課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飪、藝術等方面。
(5)老年大學是老年人的家園擴展閱讀:
2013年9月,《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明確提出,「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增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擴大人才培養規模」「充分發揮開放大學作用,開展繼續教育和遠程學歷教育」。
2013年11月,國家開放大學成立推進老年教育領導小組。校長楊志堅擔任組長。
2014年3月,國家開放大學下發《國家開放大學關於推進老年教育的意見》。
2014年4月,國家開放大學校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國家開放大學老年大學建設方案》。方案提出,要開設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相關專業,開展老年教育和養老服務培訓項目,建設信息化平台和數字化學習課程,構建新的辦學體系,推進示範基地建設。
國家開放大學召開專業建設審議會,審議通過老年服務與管理和老年社會工作的專業培養方案。
6. 老年大學對老年人真的有好處嗎
老年大學對老年人有一些好處。
老年大學既是老年人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老年人快樂生活的一個平台,通過學習美術、書法、攝影、音樂、舞蹈、戲陪旁曲、器樂、電腦、保健、養生等等課程,老年大學不僅滿足了老年人自攔此身的需求,為保證老年人的健康生活以及構建和諧社會起了重要作用,既充實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蘆衡橡,排除了老年人的寂寞孤獨感,又可以進一步開發老人的智力資源,發揮老年人的作用。
7. 老年大學對於老人有哪些意義
老年大學對於老人就是一個聊天 交流的地方。不至於很寂寞有點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