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兩老人家沒有孫子帶不高興了

兩老人家沒有孫子帶不高興了

發布時間:2023-04-19 03:26:50

㈠ 帶孫子的老人和不帶孫子的老人,誰最幸福呢

現在的社會已經跟以前不一樣了,老人的養老已經基本上不靠子女了,他們的思想也在慢慢的發生改變,現在老人的退休金也足夠他們生活了。以前老人在退休之後總是會幫自己的孩子帶孫子孫女,但是現在老人不一樣了,他們現在退休之後想有自己的時間去外面的世界轉一轉,所以很多人已經不再幫忙帶孩子了。

現如今的老人也開始享受生活了,他們也想從生活當中給自己帶來快樂,所以在閑下來總是去跳一些廣場舞或者是養養花下下棋之類的,基本上已經不再圍著孩子轉了。

畢竟現在年輕人,那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一個人專職去帶孩子的話壓力會更大,做父母的無非就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能過得更好,所以很多人還是願意去照顧小孩的,他們在看到自己孩子高興之後,他們也會非常的高興。

因此老人晚年會不會幸福,跟帶不帶孫子其實關系不是太大,主要是讓他們心裡高興之後,他們晚年才會幸福。

㈡ 空巢老人長期沒有子女陪伴,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呢

我認識幾位獨居老人,感覺普遍心裡有問題:偏激自閉,多疑扭曲,中外老人沒有區別。

我的美國鄰居老頭82歲,66歲離婚獨居,性格孤僻,幾乎沒有朋友,但是一旦見到自認談得來的人,不分男女老少,不管你忙不忙,就口若懸河,訴說沒完。有時候見到別人在輕聲細語,他會多疑在議論他的打扮不雅或步履蹣跚。他和唯一的兒子十多年不見面,兒子全家遠道而來他避而不見,兒子的聖誕節賀卡他隨手扔進垃圾箱。

國內鄰居一位氣質高雅68歲的畫家老頭,早年與舞蹈家妻子長期分居後離異,獨身20多年不娶。他沉浸在藝術創作中,沒少掙真金白銀。他自閉孤僻,不與任何人往來,見到熟人也不打招呼。自己生活儉朴,吃飯無規律,餓了才吃,有時餓了也不吃。對自己的安樂窩充滿深情,經常不惜重金改造內部,添置新的傢具,把裝修不久的客廳,推到重來。兒子回家看到驚訝不已,認為完全沒有必要,何況近70歲老人沒有必要折騰,與金錢精力都不值。有一段時間他瘋狂熱衷賣保健品,是因為相信一位在超市幫他拿菜的小姑娘,幾年下來,他買了小姑娘十多萬元保健品,他堅持說,保健品大多數是有好處的,就是沒有好處也沒有壞處,再說聽小姑娘說話我心裡高興。

感覺一個人生活久了,無人交流,思維會變慢,行動會遲緩,長此以往,會引發抑鬱乃至患老年痴呆症。所以,老人最好不要獨居,即便能生活自理,子女也要常常看望,幫助老人結交幾位老年朋友,常來常往,談天說地,評古論今,對 健康 一定有益處。

感謝您的邀請!

現在廣大農村,大部分年輕人,為了生活都出去打工掙錢去了,有的甚至是夫妻雙雙攜手遠行。而村裡留下的,基本上都是空巢老人,和一些不能隨父母外出的,幼小孩子們。

據我所知,空巢老人的日子過得是非常艱難的,他們大部分都年歲大了,有的還有病在身。平時,有小孩子的,除了看看孩子外,就是去完成那個「扔不下土地」的心結,有空去自家的承包地里轉轉,雖然年老體衰地里活干不動了,但也不肯閑著,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如拔拔草啊,扶扶倒伏的莊稼啊,捉捉蟲子啊,轟轟糟害糧食的鳥雀啊等等,有時看到莊稼該打葯或除草了,便蹣跚著走回村裡,去找人來干這些活。好在現在村裡有給人代工的人,只要說好價錢,不用你管,到時就有人替你把活幹了,最後你只管驗收後,結算工錢就行。

常言道:「老不歇心,少不惜力」。老人們操勞困苦了一輩子,盡管已「土埋半截子」了,但身體雖然不作主了,腦子卻時刻也不會閑著,比如:房子下雨漏水該修補了、孩子們扔下的那兩畝承包地該耕種、澆水、管理、收獲了,外出打工的孩子們生活、工作的怎樣?、村裡生病的老伙計怎樣了等等,亂七八糟、有的沒的,原先的、現在的、陳穀子爛芝麻、八桿子打不著的等等等等,一切事物都在腦海里充斥浮現,心裡邊總想著理順找出個頭緒來,但原本都是些亂麻一樣的事情,如何能夠找出頭緒來?轉半天腦子毫無收獲,最後只好無奈的嘆息一聲,不再去想這些糟心的事情了。他們也知道這樣不好,但仍然日復一日的為這些雜八事鬧心著、操心著。這大概就是人老之後的天性吧!如果身體行動不便,腦子再不去想些事情,與「活死人」又有何異?這不都是硬給「憋」的嗎?

我農村老家有位七十多歲的堂哥就是如此,他六十多歲上死了老伴兒,後跟兒子兒媳在一起過,原本晚年的生活還是可以的,但後來,兒子兒媳為給孫子娶媳婦,雙雙上北京打工去了,家裡只剩下一個七十多歲的老爹,孤老頭子一個人過活。我每年清明節一定要回老家去燒紙的,所以每年都會見到一次堂哥。就說前年吧,清明節我回老家,去找堂哥,只見他家大門鎖著,知道他沒在家中,正要折返的時候,堂哥扛著個鋤頭回來了。我問他幹嘛去了,他說,還能幹嘛呀,在承包地里種了點菜,下了場雨雜草都長荒了,過去把草鋤了鋤。我說你這么大歲數了,該歇歇了,種幾棵破菜幹嘛?勞心費力的!堂哥說,沒辦法,說是種菜吧,其實也就是給自己找了點營生干,人老了光歇著不行,就歇死了,再說一閑下來,腦子里不是想死的事兒,就是好多雜七爛八的事兒,頭疼!種點菜就是占磨點功夫,不去想那些煩心的事情。說白了就是解解悶兒唄!

堂哥說,你看到了沒?村裡現在光剩下一些老不死的們了,每天幹嘛去?兩件事:一是在家老實的蹲著,二是蹲村口北牆根兒、大柳樹,加入村裡的「等死隊」,去這些地方等死去!北牆根兒是冬天等死的地方,大柳樹下是夏天等死的地方,那倆地方,就是全村老人們的終點站,今天見了人,就證明還活著,明天去了見不到人,不用說就是哏兒屁了!所以,一般的時候我不願意摻合那個「等死隊」去,因為有時候太傷心了!今天張三李四跟大夥還說得熱熱鬧鬧的,趕明天一去就見不到人了,一打聽死翹翹了,你說傷心不傷心?唉!所以,我從一開始去了幾次外,死人死的太難受,我就不去了,便種了兩畦菜解解悶兒。人老了,風燭殘年,不敢說哪一陣風吹過,就死求的了!活一會兒算一會兒吧!

眼看午飯時間到了,我便從車後備箱里拿了一瓶酒和幾包熟菜,拉堂哥去屋裡喝兩盅,記得堂哥年輕時挺能喝酒的,老了後也多少能喝點,而且每年我回去是必喝幾盅的。堂哥也沒推辭,到屋搬了個炕桌就放在了大炕上。我弄好了菜,二人便都上了炕,坐在炕桌前面對面喝開了酒。一邊喝一邊聊著往事。

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鄉時,我曾在老家下鄉勞動過四年,記得那時堂哥正在壯年,不僅長的魁梧偉岸,而且力大無窮,在生產隊勞動是把好手,常被本隊評為勞動模範。由於力氣大,在生產隊跟人打賭掀"碌碡"就沒輸過。

那時隊里打麥場上常躺著個大石頭碌碡,是麥收時用牲口拉著碾場碾麥子用的,其實那就是個五六百斤重的大石頭滾子。那時隊里的青壯年們閑著沒事,經常拿它打賭賭輸贏,打賭的條件挺簡單,就是把那個躺著的大石滾子掀起來,直立的豎在地上。條件看似簡單,但每次打賭的人,輸的多贏的少,關鍵是這個石滾子太大了!躺在地上差不多有五十來公分高,再說這東西本來就是圓的,人往起掀時,沒插手著力的地方,還滑溜溜的,所以,隊里三十多個壯勞力,沒有幾個人能掀起來的。因此,這個東西便成了一個永久性的打賭之物,年青人只要一抬杠,便拿它說事兒,言明:「別特么的抬死杠,你能把村東麥場的碌碡掀起來,老子就服你的尿性!」。那時,村裡人"犟筋"們挺多的,一言不合便抬杠打賭掀碌碡。賭注往往是輸者給贏者賠理道歉,並當著大夥兒的面大喊三聲:「我慫包!」,逗大家哈哈一笑了事兒,結果那個輸了的「慫包」,臊的小臉紫紅成豬肝色,灰溜溜找個人少的地方,蹲地上抽悶煙去了,眼睛不敢看人,腦袋一直扎褲襠里。感覺這便是個天大的丟人敗興!

當時堂哥四十多歲,正在壯年,身強力壯,掀這東西就沒服過誰,隊上人也沒人敢跟他打賭。只是幹活休息時,取取樂鼓動他表現一番。堂哥也不含糊,把胳膊袖子一挽,「啪啪!」往雙手掌心吐兩口唾沫,兩手搓搓,一哈腰雙手摳住石滾挨地的邊緣,屁股往起一撅,猛然發力,大吼一聲「起!」,那大石滾子就一下被掀了起來,並穩穩的直立在地上!立馬就會贏得一片掌聲和叫好聲!那時堂哥的「神力」是在村裡出了名的。一提「金老三」,沒有不知道的。

那時堂哥力氣大,還經常干「砸夯」的活,那時的「砸夯」現代人絕對沒見過。就是誰家蓋新房,開了槽打地基時,必須將地基用夯夯實。打地基的夯分兩種,一種是一人多高的木夯,就是粗圓木中間帶四個把手,一人砸的那種。一種是石夯,就是用直經三四十來公分粗的石頭滾子,用兩根木杠或四根木杠捆綁在石滾子上,用多人抬起來砸的那種,這種石夯分四人抬或八人抬,打夯的時候,中間必須有人領頭喊打夯號子,才能齊心協力的把夯抬起來砸下去,否則,力氣用不到一塊兒,這夯是沒法打的!

而那時誰家蓋新房凡開地基打夯,必得有我堂哥參加,因為他不僅力氣大,而且還是個喊打夯號子的,離了他不行。他凡是打夯,絕對是去打那八人抬的大石夯,並且一邊抬夯,一邊喊著打夯號子,人們隨著號子的節奏,一起發力把石夯高高抬起,再一起砸下,很是壯觀!雖然過去幾十年了,我至今還清晰的記得堂哥他們,打夯時的壯觀場面,和三哥喊打夯號子的聲音!

「嗨——吆——喝——!大家一起抬喲!全都使點勁兒喲!一夯挨一窮啊!別砸馬蹄兒夯喲!。。。」「撲騰!——撲騰!——撲騰!」。。。事隔這么多年,堂哥當年喊號子、帶人打夯的熱烈場景,還一邊和堂哥喝著酒,一邊在我眼前晃悠。然而,物是人非,我看了對面的堂哥一眼,唉!這還是當年那個身強力壯、一身神力的堂哥嗎?對面的人早已變成了一個禿頂、兩眼昏花、兩腮深陷、顴骨突出、渾身乾瘦的只剩一把骨頭,彷彿一陣風便能吹倒、並且再也站不起來的,老態龍鍾的耄耋老人!當年的神勇,在他身上再難找到半點影子了!真是歲月不饒人啊!這才幾天了?就成這個樣子了!

一邊慢慢喝著酒,我一邊問起了堂哥的生活情況,也捎帶著問起了,村裡空巢老人們的狀況。堂哥嘆了口氣說,難啊,還不是一般的難!就這些年,你侄子他們去北京打工,基本上是過年才回來一次。我一個孤老頭子,就只好一個人湊合著混日子了。好在身體還行,自己還能糊弄口飯吃,悶得慌了就去地里轉轉,養幾只雞,種兩畦菜什麼的,也沒啥不好過的。唯一的就是掂記外出打工的孩子們,雖然都乾的不賴,但萬事出門難啊!家裡再窮,也是個家啊,怎麼也比出門在外好過些吧。特別是那個兒媳婦兒,年後走時又懷了二胎了,挺著個大肚子,怎麼去打工幹活?真讓人擔心啊!一行說著,昏花的老眼裡還噙了兩滴渾濁的眼淚。。。當說起村裡的那些空巢老人們時,堂哥說,情況大部分跟他差不多,除了生病不能動的外,能活動的人,基本上都是混吃等死,一年死氣沉沉的,就過年那幾天,打工的孩子們都回來了,才會有點生氣,人一走就又復原了。平時一個個的苦悶麻煩是正常的,都年歲不小了,還能咋滴?老老實實的在家「窩」著唄!這 社會 孩子們不掙錢不行,當老人的支持孩子們掙錢,不拖累他們就是最大的貢獻了,反正是這一輩人啥苦都吃過了,啥罪都受過了,晚年孤獨著也沒啥,為了孩子們值了!

結語:

農村空巢老人,是我國的一個特殊群體,也是最孤獨、苦悶的一群人,因而他們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是肯定的!他們辛辛苦苦的操勞了一輩子,好不容易熬到了晚年,原本應該是過著兒孫繞膝、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的快樂生活,然而,他們卻為了孩子們生活的更幸福,毅然決然的拋棄了自己的幸福生活,甘心情願的承受著難以想像的苦悶和孤獨,堅守著自己人生的最後的一個空巢,默默的支持著兒女們的事業!因此,他們的付出是偉大的,是既悲壯而又可贊的!

我想,我們的整個 社會 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那些在外打工的兒女們,能夠怎樣的回報和善待他們呢?這應該是我們每個人沉思的問題吧!

空巢老人指子女長期不在身邊,隨著子女的年齡增長,工作與家庭的事情也越來越忙,陪伴老人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因此很多老人成了空巢老人。空巢老人大多都會存在一些心理問題,具體會有哪些呢?

1、孤獨感比較強,特別是獨自居住的老人。子女不在身邊、年齡增大、無事可做都會增強老人的孤獨感;

2、抑鬱症是空巢老人群體中最常見的心理疾病;

3、失落感比較強,大多發生在剛退休的老人群體,長期規律的安排因為退休突然變得無所事事,突然由忙碌、充實且規律的生活變得無序,心理落差所帶來的的失落感是比較嚴重的;

4、年紀越來越大會自我感覺體力和精力都會大不如前,強烈的力不從心的感覺會加重老人的衰老感。

歡迎轉發、收藏或點擊@找心理 進行關注,每天接受心理學,會讓你變得更優秀。

老師您好,這個問題是一個空巢老人的性格來決定。不是空巢老人都有心裡問題。人生誰也不會陪您一輩子。孩子都有自已的家。父母應該明白這一點。父母的關系再好,也是一個先走的。自已明白這些不會有什麼心裡問題,只有想開,看開,堅強的生活。是一樣精彩。這就是人生。我也同樣是一位空巢老人,每天都會安排好自已的生活。注意身體。休息好,吃相吃的東西。經常出去散步。心情一樣的好。沒有什麼心裡問題啊!這是自已的一點體會。不知道回答的正確是否?

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出現心理問題,環境再惡劣,也可以保持有 健康 心理。空巢老人容易產生孤獨感,怕寂寞。但是,這完全可以自我調整。

孤單

空虛,自閉,易怒………

焦慮……

空巢老人長期沒有子女陪伴,容易出現很多問題。(1) 孤獨和寂寞,強烈的失落感。因子女為了學習和生活工作沒有和老人住在一起,空巢老人失落感很強。(2)容易產生悲觀情緒。平時生病,子女不在身邊,連個端茶做飯的人也沒有,個別空巢老人對人生產生消極情緒,甚至有自殺現象。有的空巢老人死在家裡很多天才被發現,給空巢老人造成了恐懼感。(3)空巢老人情緒非常不穩定,有時像個小孩一樣。(4)空巢老人是一個 社會 現象。空巢老人需要全 社會 共同關愛和子女的關心和照顧。

㈢ 爺爺奶奶不想帶孫子怎麼辦

只要事先申請變更孩子監護人是孩子爺爺奶奶,或者孩子父母沒有撫養能力。那麼孩子爺爺奶奶以及外祖父母是有法定義務撫養孫子的。
如果沒有變更孩子撫養權和監護權是爺爺奶奶,孩子爹媽有撫養能力。那麼孩子爺爺奶奶沒有帶孫子的義務。
這種情況下只能孩子爹媽和爺爺奶奶根據具體情況和老人協議解決。
《婚姻法》具體規定:
第二十八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㈣ 不帶孫子的老人幸福嗎

不一定的,
不帶如殲滑孫子的老人,有很多種情況!
如果是有孫子,他反而不去帶的話,那說明他們想去追求自由,不想有負擔,有自己的追求,只要自渣臘己過得開心也是一種幸福!

但是有的人是沒改悄有孫子,可帶這樣的,老人可能會覺得,沒有兒孫承歡膝下,會過的,不幸福!

㈤ 那些不帶孫子的老人,晚年會過得怎麼樣

隨著年輕人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時候已經無法全身心的顧及家庭和孩子。所以,很多年輕父母,都會把孩子交給老人來照看,畢竟一般第三代出生後,很多老人都退休在家,有很多時間和精力。而對於老人來說,有些還是蠻喜歡帶孫子的,覺得老了就是要享受這種兒孫繞膝的生活,還有退休時光那麼長,理應幫子女分擔下生活壓力,這樣才算稱職的老人。不過,也有不少老人是不願意幫子女帶娃的,因為他們覺得,忙忙碌碌半生,好不容易退休了,就要好好享受自由,而不是被束縛在家裡,幫子女帶娃。而且帶孩子那麼累,身體也承受不了都說幫忙帶孩子的老人,會凝聚家庭的親和力,也會享受到兒孫之福,那麼不幫忙帶孫子的老人,晚年又會過得怎樣呢?下面就來聽聽三位退休老人的心裡話。

我以為花錢請保姆帶娃,就替代我們給孫子最好的照顧,但是如今我和老伴老了卻發現,孫子和我們很不親,已經懂事的年紀,卻不怎麼喜歡我們,反而對那位照顧了他9年的保姆念念不忘,每逢節日或者周末,都要我兒子載他去找那位保姆,甚至還叫保姆為奶奶。這搞得我和老伴很不爽,後來叫兒子去打探孫子的心裡話,這才發現,原來這小孩是感恩那位保姆,伺候他這么多年,給他帶來了很多歡樂。相比較我們這些做爺爺奶奶的,他就覺得我們很不好,只有過年過節才會來看他,每當出去外面玩,別的小朋友都是爺爺奶奶帶著,而他就只有保姆,就這樣,孫子就對我們有點怨恨吧,久而久之也就不跟我們親了。所以,看到孫子跟外人親,我們心裡就很不是滋味,感覺之前不帶孫子就是一種罪過。

㈥ 現在的老人喜歡帶外孫,而不帶親孫子,有哪些心酸的原因

我個人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帶著自己的主觀想法去看待整件事情,老年人帶外孫而不帶親孫子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所以我們不能一味的埋怨老年人偏心。這種說法是很不公平的,據我所知現在很多老年人帶外孫而不帶親孫子,是由以下兩個方面原因造成的。

總而言之一句話,手心手背都是肉,無論是外孫子孩子親孫子都是老年人的隔輩人,他們都同樣的喜歡和喜愛,所以有的時候不要太去苛求老年人,只要他們擁有健康快樂的晚年生活那就是我們子女最大的幸福了。

㈦ 老人不帶孫子怎麼辦

關於給老人帶孫費的問題,這主要取決於家庭之間的溝通和協議。國內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強制要求或禁止給老人支付帶孫費。以下是一些建議供您參考:
1. 家庭協商:首先,您應當與家人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商。可以考慮老人在帶孫子/孫女過程中付出的時間、精力以及利益等其他因素,雙方達成一個平衡和諧的協議。
2. 尊重個人意願:在決定是否給老人支付帶孫費時,要考慮老人的意願。有些老人可能認為這是孝敬的一種表現,而有些老人可能會認為這是家庭親情的表現,無需金錢補償。
3. 責任與義務:晌喊畢雖然沒有法律規定宴芹是否應支付帶孫費,但作為子女,幫助父母養老、提供生活照顧等方面是法律和道義所要求的。同時,子女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度給予生活補貼或資助,作為對父母養育和照顧孫輩的感謝。
總之,在決定是否給老人支付帶孫費時,最重要的是進行充分的溝通,尊重彼此的意願和選擇,並確保符合當地法律法規。在重視家庭溫情和親情之餘,也可以適當考慮經濟實際,找到平衡點。滲吵

㈧ 奶奶不帶孫子怎麼辦

爺爺奶奶帶孫子那賣做是情分!

爺爺奶奶不幫帶孫子那是本分~

誰也沒權利強求!

當我們返配前長大成人以後,父母卻慢慢地老了

他們沒有義務一定要幫你們帶孩子,不是保姆(就是保姆,也需要付給工資),

還是把孩子帶到身邊,把最好的東西留給父母,

這是他們應得的,也我們應做漏清的。

給他們一個頤養天年的空間吧。

閱讀全文

與兩老人家沒有孫子帶不高興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0歲領取養老金 瀏覽:709
常州市金壇養老院 瀏覽:322
福州企業社保現有退休會拿到多少錢 瀏覽:204
養生堂喝什麼茶最通絡 瀏覽:702
老年人輪椅圖片 瀏覽:855
孝順不如嘴甜 瀏覽:61
雲南普洱和個舊市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448
超過退休年齡加班費 瀏覽:697
北京退休人員不夠十五年社保怎麼辦 瀏覽:963
智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標準是什麼 瀏覽:516
養老院經歷 瀏覽:147
東莞哪裡有狂犬抗體檢測 瀏覽:162
老年大學秋季開學了 瀏覽:678
老年人尿酸高怎麼辦 瀏覽:785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有哪些方面 瀏覽:627
長沙托養老人院一個要交多少錢 瀏覽:387
老年大學入學申請 瀏覽:221
從體檢的哪個指標看出腎虛 瀏覽:398
養生館休息室床怎麼放下去 瀏覽:16
老年人止疼用什麼葯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