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人被車撞了腦出血怎麼索賠
法律分析:老人被車撞了腦出血一般賠償包括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談賠償時最好准備相應費用的單據或進行舉證。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但是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㈡ 老人頭上撞了個大包咋辦
首先不要過於緊張,一般自己磕碰骨頭不會有大問題,只是出現皮下血腫。
建議:傷後立即冷敷,租雀可以逗擾有效減輕充血水腫;72小時後可熱敷弊指早,利於血腫吸收消散。同時可以口服三七片。
㈢ 老人出殯磕頭被碰到了頭怎麼辦
老人出殯磕頭被碰到了頭,要是厲害還是去醫院看看,這是個意外誰也想不到。
㈣ 三輪被轎車撞了,老人頭被撞了十公分的傷口該如何賠償
機動車撞非機動車,先由機動車所在型擾跡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范圍內賠償,超出交強險部分李念按責任比例承擔,有商業險由商業險賠償;具體項目有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交通費等;如果涉及卜並傷殘的可以主張殘疾賠償金和精神損失費等。
㈤ 老人被車撞頭著地摔倒暈做什麼檢查
先去做個ct,看看頭部有沒有受傷,然後再做一下體檢,常規的體檢一下,看看別的地方有沒有受傷,然後再拍拍片,看看骨頭有沒有受傷。這樣啊檢查一遍就應該沒有什麼事了。
㈥ 老人被車撞頭著地摔倒暈做什麼檢查
肯定是要慧叢陵做全前戚身檢查了,看著是撞的頭部,實際可能還會碰到別的地方,所以全身檢查比較穩鄭仔妥。
㈦ 老年人頭部被撞傷後應該怎麼調養,吃什麼保健品比較好
保健品還是少吃的好,建議還是食療
促進新陳代謝的牛蒡海帶卷
根據中國最近的研究,牛蒡有促進新陳代謝、血液循環、排除積血及預防腦溢血的效果。海帶則可預防高血壓及動脈硬化。
牛蒡可用炒的或煮粥,常吃有益。
能凈化血液的木耳炒牛蒡
木耳的主要葯效是凈化血液,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都有效。其含有低能量的上下班等蛋白質及鈣,分茶褐色和白色兩種,白木耳葯效較好。
木耳加牛蒡和蒟蒻一起炒,效果不錯。
木耳炒牛蒡的作法:
材料(4人份)
牛蒡:100公克(1/2根)
木耳(乾燥):2公克(1片)
紅蘿卜:100公克(1/2根)
蒟蒻:150公克(2/3塊)
生羊棲菜:30公克
高湯:200公克(1杯)
水芹:50公克(1束)
醬油:18公克(1大匙)
胡麻油:4公克(1小匙)
炒芝麻:少量
沙拉油:適量
龍眼肉:10公克(5個)
1、泡過水的木耳切細;牛蒡切片泡水,紅蘿卜切片;蒟蒻切碎。
2、用沙拉炒紅蘿卜、牛蒡、羊棲菜、木耳及蒟蒻再加入龍眼肉和高湯,用中火煮約5分鍾。
3、加入醬油,用小火煮熟。煮到沒有汁以後,用大火炒過。
4、加入胡麻油和炒芝麻,關掉爐火,添加炒過的水芹,盛起飲用。
食後感言
要煮得熟透,材料最好切薄、小;使用低鹽醬油。
可試試看這是極美味的一道菜餚,可當家常小菜。
降低血壓的蕎麥、蓮藕汁
蕎麥含白米所沒有的維他命B1、B2及鐵分,有除去體內多餘熱氣和水份的作用,常用於幫助治療偏頭痛、高血壓和眼底出血。
蓮藕則有止血效果。蕎麥的新鮮葉子和蓮藕節的部份合煎飲用,對高血壓、眼底出血及紫斑病都有效。不過,會使身體發冷,畏寒症的人要避免食用。
喝牛奶可防止腦溢血引起的痴呆症(有趣的營養學)
蛋白質不足,血管會快速老化,容易受傷,繼而引發腦溢血,造成痴呆症。
預防腦溢血引起的痴呆症,牛奶一類的乳製品有很大的效果。就動物性蛋白質而言,牛奶不僅可強化血管,也是重要的鈣質來源,多攝取鈣質,血壓會下降。即使血壓正常,也可減少腦溢血的危險因子,還能預防骨折。
現在70~80歲的老人當中,有20~30%完全不喝牛奶。
牛奶雖然味道較重,但可每次少量的喝,慢慢就會習慣。一天應該喝200~400公克。想要同時吸收鈣質和蛋白質,牛奶是很適合的食品。
牛奶含老人需要的蛋白質及鈣質,一天喝200~400公克。
其他推薦食品
新鮮水芹榨汁,每天分2次飲用,對治療後遺症也有效。
大豆加水煮成飴狀,每次少量,持續食用,
蘿卜汁在腦出血後飲用,可助恢復。
芝麻含豐富的維他命E,對改善末稍血管阻塞及高血壓有效
㈧ 老人頭部磕傷後應注意哪些
1,少動,少洗頭發,虧咐洗澡。防止流汗碰到水後感染。
2,要是在頭皮上,就要將頭發撥開一些,防止傷口癒合的時候,將頭發與肉長到一起。
3,看傷勢選旁圓擇一些消炎葯。
4,休息。最運空塌好平躺著休息。
㈨ 80歲老人摔到腦袋會有什麼後遺症
您好,
可能有點輕微的腦震盪,如果CT檢查沒 有什麼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慢慢減 輕的話,就不嚴重,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 。不用害怕相信醫生(治療要相信,開葯 檢查要小心有些無良醫生-_-!) 腦震盪系由輕度腦損傷所引起的臨床綜合 症狀群,其特點是頭部外傷後短暫意識喪 失,旋即清醒,除有近事遺忘外,無任何 神經系統缺損表現。 【診斷】
腦震盪的診斷過去主要以受傷史、傷後意 識短暫昏迷、近事遺忘、無神經系統陽性 體征作為依據。但客觀的診斷依據及其與 輕度腦挫傷的臨床鑒別仍無可靠的方法。 因此,常需藉助各種輔助檢查方法始能明 確診斷:如顱骨平片未見骨折;腰穿測壓 在正常范圍、腦脊液沒有紅細胞;腦電圖 僅見低至高波幅快波偶而有彌散性δ波和 θ波,1~2天內恢復,或少數病人有散在 慢波於1~2周內恢復正常;腦干聽覺誘 發電位可有ⅰ~ⅳ波波間期延長、ⅴ波 潛伏期延長或有波幅降低或波形消失;ct 檢查平掃及增強掃描均應為陰性,但臨床 上發生骨少數病人首次ct掃描陰性,而於 連續動態觀察中出現遲發性顱內繼發病變 ,應予注意。此外,有學者報告用放射性 核素123i-imp和99mtc-hm-pao施行單光 子發射ct掃描(spect),檢查青少年腦 震盪病人,發現70%有小腦和枕葉血流降 低。 治療措施】
腦震盪無需特殊治療,一般只須卧床休息 5~7天,給予鎮痛、鎮靜對症葯物,減 少外界刺激,做好解釋工作,消除病人對 腦震盪的畏懼心理,多數病人在2周內恢 復正常,預後良好。但有少數病人也可能 發生顱內繼發病變或其他並發症,因此, 在對症治療期間必須密切觀察病人的精神 狀態,意識狀況、臨床症狀及生命體征, 並應根據情況及時進行必要的檢查。避免 使用影響觀察的嗎啡類葯物,最好選用副 作用少的鎮痛、鎮靜劑,如顱通定、布洛 芬、萘普生、安定、溴劑、利眠寧和改善 植物神經功能葯谷維素以及鈣阻滯劑尼莫 地平等。 【臨床表現】
顱腦外傷後立即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歷 時數分鍾乃至十多分鍾,一般不超過半個 小時;但偶而有病人表現為瞬間意識混亂 或恍惚,並無昏迷;亦有個別出現為期較 長的昏迷,甚至死亡者,這可能因暴力經 大腦深部結構傳導致腦干及延髓等生命中 樞所致。病人遭受外力時不僅有大腦和上 腦干功能的暫時中斷,同時,也有下腦干 、延髓及頸髓的抑制,而使血管神經中樞 及植物神經調節也發生紊亂,引起心率減 慢、血壓下降、面色蒼白、出冷汗、呼吸 暫停繼而淺弱及四肢松軟等一系列反應。 在大多數可逆的輕度腦震盪病人,中樞神 經機能迅速自下而上,由頸髓-延髓-腦干 向大腦皮質恢復;而在不可逆的嚴重腦震 盪則可能是自上而下的抑制過程,使延髓 呼吸中樞和循環中樞的功能中斷過久,因 而導致死亡。
意識恢復之後,病人常有頭疼、惡心、嘔 吐、眩暈、畏光及乏力等症狀,同時,往 往伴有明顯的近事遺忘(逆行性遺忘)現 象,即對受傷前後的經過不能回憶。腦震 盪的程度愈重、原發昏迷時間愈長,其近 事遺忘的現象也愈顯著,但對過去的舊記 憶並無損害。
腦震盪恢復期病人常有頭昏、頭疼、惡心 、嘔吐、耳鳴、失眠等症狀,一般多在數 周至數月逐漸消失,但亦有部分病人存在 長期頭昏、頭疼、失眠、煩躁、注意力不 集中和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其中有部分是 屬於恢復期症狀,若逾時3~6月仍無明 顯好轉時,除考慮是否有精神因素之外, 還應詳加檢查、分析,有無遲發性損害存 在,切勿用「腦震盪後遺症」一言以蔽之, 反而增加病人的精神負擔。
㈩ 不小心撞到頭了怎麼辦 不可不知的8件事
生活中總會一不小心把頭撞到,有時候感覺問題不大就沒有管,不過頭部是人體最為重要的器官之一,是控制人體生理機能運作的中心,所以不得不重視,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各種情況下頭被不小心撞到了應該怎麼處理。
如果是車禍或從高樓墜下等明顯、嚴重的撞擊傷勢,大多數的人多半知道要立刻送急診;但有的時候,撞擊並沒有造成嚴重的外傷,傷者本身也意識清醒,就很難判斷是否該送醫院檢查了。
不小心撞到頭了怎麼辦
1.72小時內應該仔細觀察患者反應
長庚醫院急重症神經外科主任吳傑才說,頭撞到的情況是否嚴重,跟撞到的位置、撞擊時的力量,以及患者本身的狀況都有關系,不管哪種情況受傷,應該以患者的反應來評估是否需送醫。
輕微的頭部撞傷,如果只是腫起來或皮肉傷,且患者精神狀況良好,並不需要立刻送醫。小孩子嬉鬧時碰撞、或者年輕人不小心被球砸到,多半就是痛幾分鍾就恢復正常。
比較需要擔心的是顱內出血,當血塊壓迫到腦組織就會造成傷害。隨出血程度的不同,患者不一定會立刻出現異常的反應,因此在受傷後72小時之內,至少每3~4小時就應該觀察一下患者是否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就應該送醫:
1.曾短暫昏過去、失去意識
2.頭暈、劇烈嘔吐(尤其是噴射狀的嘔吐)
3.手腳或嘴角抽搐
4.嚴重頭痛
5.嗜睡或很難叫醒
6.單側肢體無法使力或不平衡
7.視力模糊、兩邊瞳孔不一樣大、偏斜
8.兒童頭頂的囪門鼓起
撞到幾天內,持續有頭暈、頭痛,或有一、兩次因暈眩而想吐,其實也算正常現象,但如果病人真的感覺不放心,或覺得有異狀,也可以當天或隔天至神經外科做檢查。
像是藝人蕭敬騰打籃球,頭部撞到隊友膝蓋,只要變換姿勢頭就會特別痛,結果忍了一個星期才在半夜傳簡訊要經紀人帶他去看醫生,就是不太正確的做法,吳傑才說。
2.盡可能記下受傷時的細節
意外發生時,一旁目睹的人要冷靜記下撞到時的狀況,如果一旦需要送醫,這些描述可以幫助醫師判斷傷勢銀孝。
吳傑才舉例,像是撞到側腦(太陽穴附近)通常會比撞到後腦杓危險,因為這個位置的頭骨較薄,也是頭部非常脆弱的地方。或者孩子從椅子上跌下來,若知道高度就能評估撞擊的力道。
該注意的細節:
患者是否有當場衡搏前昏過去、受傷後的反應(是哭鬧、喊叫、還是發呆)、撞傷的位置、撞到的東西是什麼、是從多高的地方摔下來、嘔吐的症狀是否為噴射吐出、患者本身是否有凝血功能異常的問題。
3.電腦斷層要在對的時機做才有意義,且1~2個月內仍要持續觀察
就醫時,醫生會為病人做神經學檢查與問診,若判斷狀況有腦部出血或骨折的可能,才會利用電腦斷層掃描攝影(CT)做更詳細的傷勢判定,以決定咐清病人是否要開刀或住院觀察。
但有些民眾常認為一定要作影像檢查才安心,即使症狀輕微仍堅持要做檢查。各大急診室或多或少都發生過這種情況:家屬堅持要做電腦斷層,但醫師評估患者狀況不需要,結果病人轉院後「另尋高明」,便寫信投訴原本的醫師不盡責服務。
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林恩源表示,電腦斷層掃描含有微量輻射,多做檢查並不完全是件好事。要在對的時機做,才有意義。
林恩源無奈地表示,有時候說不用照(CT),家屬就會要求醫生得保證病人安全沒事,但CT也不等於安全的保證,因為它只能反映腦部「接受檢查時」的狀況。而且就算醫生評估無異狀,病人返家後一至兩個月內仍需要持續觀察。因為有些腦部的損傷可能會等到受傷後至少3天到一個月左右,才會逐漸出現。
曾有位64歲的太太因車禍造成頭部輕微的撞擊,經過急診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後沒有發現明顯的出血或骨折。但出院後3星期左右,她開始出現走路不穩、頭痛等症狀,送回醫院檢查後才診斷出是慢性腦出血。
4.小孩撞到頭
父母是最好的醫護人員小孩子不擅長表達身體反應,撞到後需要大人從日常活動的變化來觀察。「父母(或照顧者)比醫護人員更重要,而且是任何儀器無法取代的。」同時也擔任兒童神經外科主任的吳傑才說,像是撞擊太強影響到平衡系統時,食慾會受影響,但醫護人員就不會清楚孩子平常的食量,很難比較異狀。
吳傑才建議,若是嬰幼兒撞到頭,父母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觀察:
活動力是否跟平常一樣?(例如:平常會跑跳、哭鬧,卻突然變安靜。)
情緒是否有異常?(例如:突然開始躁動、多話)
胃口是否正常?
睡覺時間是否有比平常久?(例如:半夜醒來的次數突然增加或減少、突然都不翻身)
5.老人家撞到頭不論輕重,最好都要就醫檢查
如果受傷的是老人家,家屬則必須提高警覺,且盡可能就醫檢查。
醫院急診部護理師胡乃文遇過一位80歲阿公,半夜起來上廁所時不慎撞到頭,但他告訴太太沒有大礙,便繼續躺下去睡覺。幾個小時後再去廁所,過了10多分鍾卻沒出來,太太才發現老伴昏迷不醒人事。送到急診時,就因為腦出血過多不治。
老人家骨質較脆弱,神經較不敏感,容易輕忽撞傷後的疼痛,胡乃文建議,撞到頭時最好送醫做詳細的評估與檢查較保險,即使第一時間不便送醫,家人最好也要仔細觀察長輩是否有異狀。
已故的國寶中醫姜通,曾經有一次搭車不小心跌倒,撞到頭部,結果當天晚上他便不斷地在家中繞圈子走,直到深夜確定不礙事才敢去睡覺。
此外老人家撞到多半是跌倒導致,胡乃文建議,除了觀察頭部傷勢,也要仔細了解跌倒原因,懷疑是否因中風、暈眩等疾病造成。
如果家人無法24小時陪在身旁,林恩源建議,可以每隔幾小時通電話,看父母言談反應與精神狀況是否良好,或請鄰居幫忙按個門鈴打聲招呼。因為老人若有不適的反應,常會覺得只是精神較差,或不好意思麻煩家人,因而延誤就醫。
萬一有腦部出血,老人家感受到異狀的時間通常比較晚,建議家屬在意外發生後至少2個月內,都要特別仔細觀察。
6.注意止痛葯、安眠葯、抗凝血劑劑
腦部受沖擊後,可能會出現頭痛的狀況,可以適時服用止痛葯來減少不適,並不需要擔心掩蓋住身體異常的反應而忍痛。吳傑才表示,因為腦部嚴重出血引起的疼痛,吃止痛葯是蓋不住的。
但如果是睡不著,千萬不可以服用安眠葯,意外後72小時內患者的意識是很重要的觀察指標,昏迷失去意識時,旁人無從察覺。
此外,為避免腦部大量出血,受傷時,若有服用抗凝血劑的葯物,應該向醫師討論是否需要停葯。
7.撞到的地方不可搓揉而是冰敷
頭皮撞傷出血時,不少人會趕緊在腫起來的地方「乎乎ㄟ 」,搓揉不僅無法減輕疼痛,還可能讓頭皮腫起更大一個包。因為身體會使血液迅速凝固以抑制出血,形成血塊,用手去揉容易造成血管破裂,血腫反而更嚴重。
正確處理方式是冰敷,在受傷的前48小時內多冰敷,加速血管收縮。每次冰敷20分鍾,休息20分鍾。小孩子若疼痛不易靜下來,可以每次冰敷5分鍾,休息5分鍾,重復4~6次。一天冰敷多次也沒有關系。
48小時後,則改采熱敷,可以幫助腦部吸收掉凝結的血塊。
腫大腫小跟傷勢嚴重程度無關,吳傑才說,小孩子撞到常會腫很大一個包,不需要刻意去請醫師吸出,小孩子恢復能力快,會自然吸收血塊,多半數周~一個月左右就會消腫。
8.「放空」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撞到後3~5天內應多休息,幫助腦部的恢復。腦部組織軟,撞擊時或多或少都會輕微受震盪,「就像鍾擺一樣,需要慢慢讓它逐漸停下來,」林恩源說。
最好的方法就是放空,什麼都不要想,或者睡覺,林恩源提醒,應盡量避免過度用腦以及會讓腦部刺激的事情,例如看電視、玩線上游戲、擔心工作等,就沒有達到休息的效果。應注意:
1.不要過度用力如擤鼻涕、提重物、用力排便。
2.減少從事高度耗費腦力的事,如准備考試、工作提案報告等。
3.避免喝酒、咖啡或茶等刺激性飲料。
4.卧床休息時,可將頭部抬高30~40度。
5.多吃高纖蔬果預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