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老年大學發展

老年大學發展

發布時間:2020-11-28 07:44:25

『壹』 寧波老年大學的發展歷史

1985年9月16日,由市老齡委、市委老幹部局、市農工民主黨聯合創辦的「哈爾濱老年人大學寧波分校」在市政府第三禮堂舉行了成立大會和開學典禮。市府顧問伏慶祥任校長,李堅、常敏毅、趙詩誼任副校長。校辦公室設在市老齡委及蒼水街193號,借用市政協禮堂及教育學院教室,招收學員142人。
老年大學的開辦受到了離退休老同志的歡迎,並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市委老幹部局更是把辦好老年大學視作搞好老幹部工作的一個重要窗口。在他們的重視和關懷下,經過多方調研和考察,決定籌建獨立的「寧波老年大學」。1987年4月16日,經市委、市政府領導同意,中共寧波市委老幹部局、寧波市老齡委發出《關於成立寧波市老年大學的通知》。9月16日,寧波老年大學正式成立,確定校址在鎮明路老幹部局大院內,由市政府撥款5千元作為開辦費,並調整了學校的領導班子,市府顧問伏慶祥任名譽校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陳勇兼任校長,老幹部局局長張文甫、人事局局長王景清兼任副校長,聘龍支雯為專職副校長,負責日常事務。學校開設了書畫、文史、烹調、攝影、服裝等五個專業,後又設立了鎮海、慈溪、餘姚、象山等四個分校,並著手籌建奉化、寧海兩個分校。同時提出「團結、守紀、活潑、愉快」8個字作為學校的校風。
寧波老年大學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按照「上規模、上規范、上水平、上效益和建設規范化示範校、把老年大學辦成當地老年教育中心」的思路辦學,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1997年5月20日,選址迎鳳街的新教學大樓正式動工建造。98年2月底,學校搬遷至迎鳳街125號。校舍總面積2268m2,為三層前後兩幢樓房,有大小教室17間,總造價900萬元。
隨著我市老齡人口的迅速增長和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要求進入老年大學學習。學校各方面的條件已明顯不能滿足老年人的這一需要。為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2002年12月,市政府決定,在市中心的廣濟街56號(原寧波市衛校)建造新的寧波老年大學。
2008年1月16日,我校從迎鳳街125號搬遷到廣濟街新校區。新校區位於月湖風景區旁,佔地12畝,市政府投入建設資金4700多萬元(不含地塊費、拆遷費及開辦費),建築面積13245㎡。教學大樓有教室36間,辦公用房22間,其它用房21間(報告廳、多功能廳、圖書閱覽室、書畫展示廳、活動室等)。
二十多年來,學校已由開辦時的借用教室、一個綜合班、142名學員,發展到目前的總建築面積15513平方米,88個專業、201個班級、8900餘名學員,近9900學科人次的多學科、多層次的綜合性老年大學。
自1998年以來,學校先後被省委老幹部局授予「優勝老年大學」和「規范化建設示範校」稱號。今年,在由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組織的「全國老年教育評選表彰」活動中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年大學」,為構建和諧寧波、創造學習型城市,推進寧波三個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

『貳』 如何辦好老年大學的幾點思考

全國老齡辦發布《2009年度中國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年,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超過73歲,8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99萬,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6714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加快發展繼續教育,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後所有社會成員的教育活動,特別是成人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新繼續教育觀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強人力資源能力建設為核心,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穩步發展學歷繼續教育。重視老年教育。倡導全民閱讀。廣泛開展城鄉社區教育,加快各類學習型組織建設,基本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老齡化速度如此之快,老年教育任務如此之重,老年教育准備好了嗎?筆者就辦好老年大學談點淺見。
一、明確辦學宗旨是確立老年大學的辦學方向
老年大學要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老年學習是為了終身學習,而不是為了謀求職業或增加謀生的手段,而是為了個性的發展,為了身心健康,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同時,老年人學習不僅為了自己,還為了社會;不僅為了現在,還為了將來;不是為了索取,而是為了奉獻。學習可以使老年人更新知識,增長才幹,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陶冶情操,堅定信念,發揮潛力,回報社會;學習還可以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瀟灑、更加豐富多彩。
老年大學辦學宗旨是國家在一定時期、根據政治經濟發展的要求,根據老年人的需要,為實現教育目的的教育工作總方向和行動指南,它是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課程設置、教材選定的基本依據。老年大學辦學的宗旨也是社會或某個階段培養人的總目標,是老年教育事業的出發點,也是老年教育事業的歸宿。圍繞宗旨辦學就能確保老年大學的辦學方向。
二、選好校長,配好班子是辦好老年大學的核心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個所好學校。」校長肩負著解決一代老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教、老有所為的重任。要做一個稱職的老年大學校長,就必須有敬業和奉獻精神,就必須有開拓進取和迎難而上的精神。選好校長的同時,要有一個堅持有力,一個具備較高政治素質和管理能力,團結奮斗、富有創新精神的校領導班子。只有進一步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形成堅強的領導核心,才能多出成果、多出人才。還要有適應辦學需要的管理機構和專職工作人員。事實也說明了,如景德鎮市老年大學有一個好校長,景德鎮市老年大學是成為江西省最好的老年大學;上饒市老年大學新校長上任不到一年,改變面貌、發展迅速、成效顯著,在創建省級示範校評審中得分僅低於景德鎮市老年大學6分,排到了全省老年大學第二。
三、加大投入,必要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是辦好老年大學的保障
要充分認識老年大學必要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的重要性,要選好校址、做好規劃、建好校舍、解決好活動場所,配備能保證教學和辦公需要的設備。這就要有經費保障,各級財政應把老年大學所需經費納入預算,辦學單位列入年度預算。同時要有精明能幹、甘當無名英雄,勤勤懇懇的後勤管理人員,樂於為老人服務、為教學服務。把老年大學辦成一校五中心,即老年大學,老年圖書閱覽中心、老年怡樂中心、老年交流中心、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才藝展示中心。上饒老年大學福海分校創新了老年大學辦學新模式,一個民辦的全免費的老年大學,福海老年公寓十分重視,經費保障、教學設施齊全、活動場所寬敞,滿足老年大學的教學與活動的需要。
四、建立一支具有較高水平和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提高老年大學辦學質量的途徑
教師直接關繫到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及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建立較高水平和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提高老年大學辦學水平的重要途徑。為此,一要精心選聘好教師。教師素質的強弱直接關系教學質量的高低。在把熱愛老年教育、精通教學業務、教學方法好、身體健康、有時間保證作為選聘教師的主要標准,建立一支由老年大學領導員工、外聘人員、學員中優秀者三結合的教師隊伍,以外聘教師為主體、以員工為支撐、以學員中優秀者為補充。二要相對穩定。教師的聘任一般以三年為一周期較好,最短不能少於一年。人選一經確定,由校委會發給聘請書,根據工作量,按時發給講課費。三要創新師資隊伍管理。鑒於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根據老年大學的獨特性質對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要求具有對社會的奉獻精神和對老年教育事業的極大熱心和耐心。明確教師的責任、行為的規范和課堂常規要求。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教師積極性。尊重教師,感情投入。教師節、春節的慰問,因病住院的探問,表達對教師的尊敬,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對在老年大學任教多年的授以榮譽稱號等。同時探索授予老年大學的教師榮譽職稱。積極推進名師工程,為他們的教學、科研積極提供便利,提供平台。
五、設置好專業和招生是保證老年大學辦學規模的前提
課程設置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學員的求學積極性和在校生鞏固率,直接關繫到招生;招生的多少直接關繫到辦學規模和效益。要想真正為老年人辦好大學,讓更多的老年朋友都來學,首先就確定開辦有吸引力的專業。秉承「增長知識、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促進健康、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貫徹「學、樂、為」相結合的辦學方針,把老年大學建成老有所學的課堂,老有所樂的舞台,老有所為的陣地,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專業設置可滿足老年的需要(可開設衛生保健、老年心理),適應老年人志趣(可開專業設花卉、電子琴),順應時代發展(可開設英語、電腦、攝影),富有知識性(可開設古詩詞、國學、寫作)、休閑娛樂性(可開設音樂、交誼舞、太極拳)、注重實用性(可開設烹飪、家政)。
六、制定好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選好教材是老年大學教學的主要依據
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規定學員在教學中所應掌握的知識、技能的體系及學員思想方向,是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服從辦學宗旨和辦學目的的需要,對促進學員學、樂、為,保證學校培養人才具有重要意義。教學計劃具體規定老年大學設置的學科、各門學科開設的先後順序、課時安排,是組織教學的重要依據。教學大綱是根據教學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教學指導性文件,它規定學科知識范圍、深度及結構,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因此,學校要編寫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選好教材;教師要按學校制定的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教材授課,注重因需施教,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七、健全規章制度和建立完整的學校檔案是老年大學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管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是老年大學正常運轉得以保證。在加強教學管理上,要健全制度。制定規章制度是增強老年大學管理效益的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學的規章制度,堅持依法治校。注重改進管理方法,努力做到「三個轉變」:從「以人管人」,向「依靠制度管人」的規范化管理轉變;從行政命令,向人性化管理轉變;從主觀意志,向民主化管理轉變。通過健全制度、加強管理。在規范化辦學上,要加強規范化管理,著力推進程序化、規范化、標准化、制度化建設。老年大學規章制度一般可分三大類來建立,一是管理事的制度,從學校章程到行政管理;二是管理人的制度,從崗位職責到學員管理;三是財物管理的制度,從財務制度到財產管理制度。制度一經建立就要嚴格執行,要加強日常管理,使全體教職員工和學員有章可循,有紀必守。與此同時還要有較完整的學校檔案。
八、提高辦學成果與效益是對老年大學辦學的激勵
學員在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等方面遍得到改善或提高,老有所學、學有所成效果顯著,學員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取得廣泛而積極的社會效益是對老年大學辦學的檢驗和激勵。課內打基礎,課外出成果。老年大學要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僅靠上課時間是有限的,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鞏固、發展教學成果。為此,一是組建課外興趣小組,每個班可根據學員居住區組織若干課外興趣小組,每周活動一到兩次。二是組建一團多隊,組建老年大學藝術團,藝術團下成立舞蹈隊、合唱隊、戲曲隊、腰鼓隊等各種藝術隊。三是定期舉辦才藝展示,每年舉辦一屆才藝展示和戲曲、舞蹈等比賽。四是每年舉辦成果展,如書法、攝影、國畫展,為舉辦個人書畫展,出版個人詩詞集、書法集、印鑒集、著作等創造條件。五是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以此提高老年人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社會責任感、成就感。
九、加強研究是老年大學辦學創新與提高的法寶
老年大學是新型的大學,在我國創辦時間只不過二十年多年的歷史,老年教育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社會現象,老年教育的對象廣泛,層次千差萬別,要正確認識和掌握老年教育的規律,就必須加強科學研究,以利於探索老年教育規律和按老年教育規律辦老年大學。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標志。老年教育事業要發展、要有活力,就必須創新。為此,要不斷探索辦好老年大學的新路子、新方法、新經驗、創造新業績,這就要求配備老年教育理論研究隊伍,經費支持,建好陣地,開設網站、報紙雜志,召開理論研討會、論壇、交流研究成果。
十、領導重視和社會支持是辦好老年大學關鍵
發展老年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需要。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全體人民包括老年人在內,學有所教直接關繫到和諧社會的建設,為此,各級領導務必對老年教育引起高度重視。
老年大學校長的選聘、校舍的解決、設備的購置、經費的保障無一不靠領導的重視,南昌市在解決老年大學校舍、編制、經費上十分重視,南昌老年大學各項工作走在全省老年大學前列。實踐證明,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是發展老年教育事業的關鍵。沒有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老年大學的工作則舉步維艱,甚至一事無成。
為此,要理順老年教育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領導體制不順,工作機制不健全,是制約我國老年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是理順主管單位,老年大學的學員對象應由老幹部擴大到全社會老人,因此,由組織部主管,老乾局、教育局、老齡辦協管。二是落實學校編制。根據辦學的規模,本著精簡高效的原則,解決必要的編制,以保持老年大學工作人員進得來留的住。三是建立黨的組織,老年大學可設立學員臨時黨委和機關黨組織,以系班設立黨總支、支部,以利發揮黨員在辦學中的作用。
要把老年教育列入各級黨政的議事日程,定期聽取老年教育匯報、研究解決老年教育的問題。
要探索老年大學辦學的新模式,鼓勵社會團體、單位、企業、新社會組織辦老年大學、有條件的單位給老年大學經費與物質上支持。
我們深信,有各級領導的重視、有社會的支持,有熱心老年教育事業的工作者努力,老年教育的明天會更美好。

『叄』 南京大學老年大學的發展方向

2011年9月,老年大學預計抄還將開設英語口語、書法、繪畫、國學精粹、養生保健等課程。屆時,南京大學老年大學將真正成為我校離退休同志交流思想、增長新知、修身養性、結識朋友的精神家園,從而實現老年大學的辦學宗旨——「快樂學習、健康生活」。
(來源:南大新聞網)

『肆』 創辦老年大學存在哪些困難

(一)有關發展社區老年教育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老年教育的規定散見於一些法律規章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這些法律法規在對老年教育的屬性、地位、作用、層次、管理體制、投入機制、辦學規模、政府職責、法律責任等方面,有的涉及到了,但大多是一些原則性的規定,沒有細化;有的還沒有涉及到。國家還沒有一部完整的老年教育法律。老年教育的法律保障不完善,影響了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區老年教育的健康發展。
(二)社會對發展社區老年教育重視不夠。一是社會對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區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在認識上有偏差,認為老年教育特別是社區老年教育可有可無的人不在少數。二是部分社區老年人尤其是「農轉居」老年人對自身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參加社區老年教育的積極性不高。三是相當一部分領導幹部對老年教育尤其是社區老年教育重視不夠。其根本原因是如前所述的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規不完善。在此情況下,一些領導幹部嘴上說重視,行動上不重視;一些領導幹部是有經費就重視,沒經費就不重視。領導的重視與否成為社區老年教育發展的關鍵因素。
(三)社區老年教育管理體制未理順。多年來,我國老年教育體制沒有理順,各地區、各部門老年教育管理主體各不相同。就縣級以上的老年大學而言,有老乾局主管的,也有民政、教育、高校、企業主管的。就社區老年教育而言,老年教育中的普通教育,沒有專門的老年教育機構。有的社區由分管老齡工作的人分管,有的社區由負責老年協會的人分管,有的社區沒有人管。而設在社區進行專業教育的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有的是縣(區)級老年大學或街道老年大學在社區設立的分校、輔導站,有的是條件比較好的社區自己舉辦的,它們分屬於不同的管理主體。這種多頭或分頭管理體制不能實現各種教育資源共享,未能充分發揮老年專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整體功能和作用。
(四)社區老年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尚未建立。一是有關法律法規對老年教育包括社區老年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沒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二是社區老年教育經費沒有列入教育專項資金並納入財政預算。三是社區自身投入到老年教育的經費多少是由社區經費狀況和領導的重視程度決定的。經費狀況好、領導重視的社區,雖然沒有專項經費,可用其它經費如宣傳文化活動經費來解決;而經費狀況差、領導不重視的社區,老年教育經費就匱乏,嚴重影響社區老年教育的發展。四是國家缺乏對社會投入和資助社區老年教育的激勵機制,社會投入和資助的力度不大。
(五)社區老年教育的覆蓋面不廣。一是各級老年大學向社區延伸發展嚴重不足,設在社區的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數量很少。主要原因在於對老年大學在社區老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到位,政府對老年大學向社區延伸發展缺乏資金投入保障。二是對社區老年教育的宣傳不夠,老年教育的氛圍不濃厚。不同文化層次的老年人對老年精神生活質量的追求是不同的,文化層次高的老年人對精神生活質量要求高,他們融入社會、與人交往、參加學習、注重精神養老的願望強烈。而文化層次較低的老年人對精神生活質量的要求低,他們更重視對物質享受的追求,滿足於家庭的「天倫之樂」和棋牌喝茶,對參加老年教育及其活動不感興趣。加之對老年教育的宣傳不夠,這部分老年人很少參加老年大學或老年學校的學習。三是社區老年教育的激勵機制尚未建立。只有極少數的街道社區對參加老年大學學習的農轉居老年人進行補助,客觀上影響了收入水平較低的老年人受教育的主動性。
(六)社區老年教育的內容和形式較單一,教學的針對性、適用性不強。一是當前許多社區老年教育中的普通教育的形式主要是開大會、聽講座、搞活動,內容主要是老年法律和健康保健知識。在社區設立的老年大學(分校或輔導站),其開設的課程與上級老年大學區別不大,適合本社區老年人特點和需求的特色專業和課程較少。二是社區老年教育更多的是注重「老有所學」和「老有所樂」的內容,忽視「老有所為」的內容,不能滿足社區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三是老年教育的信息化平台尚未建立,缺乏「空中課堂」、網路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式。四是社區老年教育面對的群體在文化層次、自身素質方面差異較大,部分教師教學上忽視「因人施教」,對基礎較差、進步較慢的學員沒有採取個性化、差異化的教學方法,致使部分學員跟不上「節拍」,挫傷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七)從事社區老年教育的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滯後。一是社區老年教育的師資隊伍結構不合理。教師的老齡化現象嚴重,缺乏中青年教師。絕大多數的老年大學包括社區老年大學(輔導站)、老年學校缺乏自身的專職教師隊伍。二是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有的教師專業水平高、道德素質好,深受學員的喜愛;而有的教師專業水平一般,責任心不強。三是缺乏老年教育師資培訓渠道,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不能得到提升,教學的方式、方法不能得到改進。四是教師的激勵機制不健全。教師的課時費普遍偏低,有的教師上課地點遠,交通不便,微薄的課時費與他們的勞動不成正比。同時,對教師的考核重數量不重質量,普遍存在干好乾壞一個樣的現象。

『伍』 中國的老年大學,是什麼性質的機構特點是什麼

性質:老年大學是「空巢」老人更新知識的課堂,健身養心的場所,開心娛樂的園地,廣交內朋友的容平台,智力開發的基地。

特點:老年大學的辦學方式非常靈活,既有固定場所集中授課,也能遠程授課。老年大學的授課內容非常豐富,主要包括健康、烹飪、藝術等方面。

(5)老年大學發展擴展閱讀

產生的時代背景:

「空巢」老人即一代戶或獨居戶老人。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結構的明顯變化,家庭規模的小型化以及年輕一代價值觀念的改變,中國「空巢」家庭驟增。資料顯示,到2005年,「空巢」家庭已超過老年家庭的一半。而老年大學的學員中,大多數均為「空巢」老人或准老人。

「空巢」老人的出現到快速增長,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極大關注。滿足「空巢」老人的需求現已成為重要研究課題。

「空巢」老人的需求具有老年人完整的養老需求即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特點,但在精神慰藉上,要求更高,表現為求知、求康、求樂、求友、求為等方面。滿足「空巢」老人上述五種需求,老年大學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她是「空巢」老人的溫馨家園。

『陸』 如何'努力推進老年大學教學現代化

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張文范會長在談到老年教育現代化時指出:「中國的經濟社版會發展處在一個新的權發展起點上,新的歷史起點上。因此,在轉型的階段研究中國特色老年大學教育現代化,是轉型時期老年教育的必然產物。我們需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站在戰略的高度、站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和實現全民教育目標、促進建立學習型和諧社會的高度去認識老年教育現代化課題研究。」我認為,談老年大學的規范化建設,離不開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這個大環境,離不開教育現代化這個大背景。老年大學的規范化建設是現代化建設的基礎,而老年大學教育現代化又是規范化建設的更高要求和發展方向。從創建標准上看,顯然「規范化」和「現代化」所包含的大多數標準是一致的,只是「現代化」的要求更高一點。從現在起,我們就應該本著實事求是、循序漸進、分類指導、梯度推進的方法,切實把老年大學教育現代化的研究與實踐提到日程上來。

『柒』 為何現在老年大學備受老年人青睞

1、圓夢。
現在很多老年人是經歷過上山下鄉的,他們當初雖然錯過了夢想,但這個發達的社會又給了他們新的圓夢機會。
2、精神寄託。
剛一退休,生物鍾紊亂,心情煩躁、抑鬱,感覺退休後沒有一無是處、無所事事。來老年大學上課給自己找到精神寄託,可以分散自己剛退休後煩雜心情的注意力,有益身心。
3、展現自己。
在工作中表現突出、功績優越、又擁有豐富才藝的人群,在一退休後,彷彿失去了自我。在老年大學,不僅能學到文藝愛好,還能通過各種文藝匯演以及才藝大賽展現自己的才華。
4、把快樂帶回家。
以前每天在一起說不到兩三句就互掐的老兩口在上了老年大學之後,回到家都有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要去練習,兩口子就少了相互拌嘴的機會,也有可能會由於個人才華的加深、魅力的升華,使夫妻雙方更加傾慕對方,更加甜蜜。
5、把知識帶回家。
都說年輕人讓老人帶孩子不放心,現在上了老年大學了我們也是「文化人兒」了,平時也可以幫忙輔導一下孫兒的藝術課程,兩輩兒之間的話題和交流也就多了,代溝也少了。

閱讀全文

與老年大學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60歲養老金每月幾號統一發放 瀏覽:23
長壽竹放室內有什麼好處 瀏覽:621
美容師證書有退休金嗎 瀏覽:571
蘇州退休年齡計算表 瀏覽:323
澳洲配偶簽證體檢內容有哪些 瀏覽:863
害怕和父母通電話不知道說什麼 瀏覽:388
重陽節英語作文帶漢語40字 瀏覽:644
如何勸媳婦孝順父母 瀏覽:595
老年公寓床位費 瀏覽:23
養老機構運行 瀏覽:482
三七花怎麼養生 瀏覽:752
重陽節過後的菊花成語 瀏覽:393
六險二金退休金 瀏覽:625
入園體檢肝脾可及什麼意思 瀏覽:526
老王從25歲開始繳納養老金 瀏覽:361
養老院機構環境的現狀 瀏覽:649
重陽節思念的簡訊 瀏覽:308
養老算不公證找什麼地方啊 瀏覽:539
過節不回家給父母打電話怎麼說 瀏覽:822
陝西省養老保險廳 瀏覽: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