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孩上幼兒園要體檢都是檢查什麼
1、承擔兒童定期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及人員應當取得相應的資格。兒童定期健康檢查項目包括:測量身長、體重,檢查口腔、皮膚、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等,測查視力、聽力,檢測血紅蛋白或血常規;
2、1~3歲兒童每年健康檢查2次,每次間隔6個月;3歲以上兒童每年健康檢查1次。所有兒童每年進行1次血紅蛋白或血常規檢測。1~3歲兒童每年進行1次聽力篩查;4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查1次視力。體檢後應當及時向家長反饋健康檢查結果;
3、轉園兒童持原托幼機構提供的「兒童轉園健康證明」、「0~6歲兒童保健手冊」可直接轉園。「兒童轉園健康證明」有效期3個月。
(1)入園體檢肝脾可及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入園前期准備:
1、入園前的一二個月,帶孩子到幼兒園門口看小朋友玩,並用積極的語言來誘導孩子。給孩子正面的、積極的引導,刺激他進去參與的慾望並對自己的長大、上幼兒園有所期待。千萬不能說「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送去幼兒園,讓老師收拾你。」給孩子負面的影響;
2、入園前一二周,帶孩子參觀幼兒園,熟悉幼兒園各處的環境,鼓勵他與園里的老師、小朋友交談,分享食物、玩具。邀請老師到家裡來家訪,幫孩子消除對環境、老師、小朋友的陌生感;
3、臨近入園的一二天,還可以給孩子策劃一個「慶祝大典」,給孩子送禮物、邀請小朋友來聚會、拍照留念,讓孩子為自己的長大而感到驕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
2. 上幼兒園之前體檢項目有哪些
上幼兒園之前,體檢是確保孩子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的重要環節。全面的體檢不僅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還能為孩子順利入園提供必要的健康保障。以下是詳細的上幼兒園前體檢項目及其重要性分析:
一、體格檢查
身高體重測量:通過測量孩子的身高和體重,可以評估其生長發育情況,判斷是否存在營養不良或肥胖等問題。
視力檢查:檢查孩子的視力是否正常,及時發現近視、遠視、散光等眼部問題。
聽力檢查:通過簡單的聽力測試,了解孩子的聽力狀況,排除先天性耳聾或其他聽力障礙。
口腔檢查:檢查孩子的牙齒、牙齦和口腔黏膜,預防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
心肺聽診:使用聽診器檢查孩子的心臟和肺部,了解心肺功能是否正常,排除先天性心臟病或肺炎等疾病。
腹部觸診:通過觸摸孩子的腹部,了解肝脾大小、有無包塊等情況,初步判斷消化系統健康狀況。
脊柱四肢檢查:觀察孩子的脊柱是否側彎,四肢是否畸形,確保骨骼發育正常。
二、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通過抽取少量血液,檢查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指標,評估孩子的血液系統健康狀況,及時發現貧血、感染等問題。
尿常規:收集孩子的尿液樣本,檢查尿液中的蛋白質、紅細胞、白細胞等成分,了解泌尿系統的健康狀況。
肝功能檢查:對於有肝病家族史或疑似肝臟問題的孩子,可能需要進行肝功能檢查,以評估肝臟的代謝和解毒能力。
傳染病篩查:根據當地疫情和幼兒園的要求,可能需要進行乙肝、結核等傳染病的篩查,確保孩子入園後不會傳播疾病。
三、其他特殊檢查
過敏原檢測:如果孩子有過敏史或疑似過敏體質,可以進行過敏原檢測,了解孩子對哪些物質過敏,以便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觸。
心理評估:對於有特殊行為表現或情緒問題的孩子,可能需要進行心理評估,了解其心理狀態和社交能力。
四、家長咨詢與指導
在體檢過程中,醫生還會與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睡眠狀況等,並根據體檢結果給予相應的健康指導。例如,針對營養不良的孩子,醫生會建議調整飲食結構;針對肥胖的孩子,則會建議增加運動量並控制飲食。
總之,上幼兒園之前的體檢項目涵蓋了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可能的特殊檢查等多個方面。這些檢查不僅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健康問題,還能為家長提供科學的育兒指導。因此,家長們應該重視孩子的入園前體檢,確保孩子以健康的身體狀況迎接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3. 孩子上幼兒園需要哪些體檢
1、基本項目:既往病史的詢問,身高、體重、皮膚、五官、心肝脾肺、外生殖器的檢查,微量元素、血常規、尿常規等;齲齒、視力、聽力、智力篩查。
2、重點項目:有無傳染性、營養性疾病等。具體項目因各地情況不同而略有差異。
一般幼兒體檢在當地的婦幼保健站
部分幼兒園也有指定醫院,或者小型社區醫院,都是可以做入園體檢的,不同幼兒園要求不同,此處務必咨詢寶寶所在幼兒園,避免錯過規定時間。
(3)入園體檢肝脾可及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定期健康檢查
(1)承擔兒童定期健康檢查的醫療衛生機構及人員應當取得相應的資格。兒童定期健康檢查項目包括:測量身長(身高)、體重,檢查口腔、皮膚、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等,測查視力、聽力,檢測血紅蛋白或血常規。
(2)1~3歲兒童每年健康檢查2次,每次間隔6個月;3歲以上兒童每年健康檢查1次。所有兒童每年進行1次血紅蛋白或血常規檢測。1~3歲兒童每年進行1次聽力篩查;4歲以上兒童每年檢查1次視力。體檢後應當及時向家長反饋健康檢查結果。
(3)兒童離開園(所)3個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園(所)檢查項目進行健康檢查。
(4)轉園(所)兒童持原托幼機構提供的「兒童轉園(所)健康證明」、「0~6歲兒童保健手冊」可直接轉園(所)。「兒童轉園(所)健康證明」有效期3個月。
4. 孩子上幼兒園需要哪些體檢
孩子入園前的體檢項目主要包括既往病史的詢問、身高和體重測量、皮膚檢查、五官檢查、心肝脾肺和外生殖器檢查,還包括微量元素、血常規、尿常規等血液和尿液檢測。此外,還進行齲齒、視力和聽力篩查,以及智力評估。
除了基本項目外,幼兒園還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傳染性疾病和營養性疾病狀況,確保入園孩子身體健康。具體體檢項目可能會根據各地規定有所調整,家長應咨詢孩子所在幼兒園以獲取確切信息,避免錯過入園體檢的時間。
定期健康檢查旨在持續監測兒童的身體狀況。承擔此類檢查的醫療機構及人員需具備相應資格。檢查內容包括測量身高和體重,檢查口腔、皮膚、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等,以及視力、聽力檢測和血紅蛋白或血常規檢測。
1至3歲的兒童建議每年進行兩次健康檢查,間隔6個月;3歲以上的兒童則建議每年進行一次檢查。所有兒童每年都需進行一次血紅蛋白或血常規檢測。1至3歲的兒童每年需進行一次聽力篩查;4歲以上的兒童每年進行一次視力檢查。
體檢完成後,醫生應及時向家長反饋檢查結果。如果兒童離開托幼機構3個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園檢查項目進行健康檢查。轉園兒童只需攜帶原機構提供的「兒童轉園健康證明」和「0-6歲兒童保健手冊」即可直接轉園,健康證明有效期為3個月。
這些檢查和監測措施有助於確保兒童在托幼機構中的健康和安全,為他們提供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5. 孩子上學是必須需要體檢嗎
孩子入學前不需要體檢,入學以後學校會有統一安排體檢。兒童入托幼機構前應當經醫療衛生機構進行健康檢查,合格後方可入園(所)。
在兒童入園(所)健康檢查表中,有身高、體重、口腔、皮膚、心肺、肝脾、脊柱、外生殖器,以及檢測血液等要求,唯獨沒有尿常規。另外,記者查詢現行《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法》發現,尿常規也沒有納入中小學生體檢項目。
每位體檢兒童都應該建立健康檔案,體檢醫生根據體檢所掌握的各項數據,准確評價每個孩子目前身體健康狀況,及早發現某些隱匿性疾病如營養不良、貧血者中、近視眼、蟲牙、高血壓、先天性心臟病等;及早發現某些小兒傳染病如肺結核、肝炎等;及早進行健康干預或疾病矯治,這樣才有利於兒童的健康成長。
內科(含體格發育水平的評估)、外科、五官科、智力測查、氣質測評、聽力篩查、視力篩查與視力測查、骨密度、肝功與乙肝五項、血常規、血鉛、微量元素、尿常規、便常規等。在檢查中若發現問題,可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做相關檢查,如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腹部B超等。
醫師提醒,只有通過定期體檢,才能盡早發現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常規體檢最好是在孩子一歲以內進行4次體檢,1—3歲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全面體檢,3歲以後每年一次即可,並給予健康評價。
(5)入園體檢肝脾可及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入學體檢的檢查項目:
1、一般檢查
包括身高、體重、血壓、體重指數了解身高、體重、血壓,並判斷是否肥胖或消瘦。
2、采血
民眾體檢中心擁有獨立的采血大廳,抽血安全、方便、無菌、無交叉感染。
3、血常規
包括血常規全血細胞分析22項。通過血液分析可發現有無貧血、血小板減少、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敗血病等血液方面疾病。
4、肝功兩項
包括谷丙轉氨酶(ALT)、穀草轉氨酶(AST),可以檢查肝臟代謝功能是否正常,有無肝臟受損。
5、膽紅素組合(三項)
即總膽紅素(TBS)、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主要檢查肝臟膽紅素代謝功能是否正常,有助於肝膽疾病、溶血性疾病的診斷。
6、內科檢查
包括既往病史、心率、心律、心音、心界、肺、腹部、肝臟、膽囊、脾臟、精神及神經、腱反射等,可以檢查心、肺、肝、膽、脾、枝虛腎、腸道、神經系統有無異常。
7、外科檢查
檢查內容包括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外生殖器、肛門、乳腺、男士前列腺等,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肛門、直腸、乳腺、男士前列腺、外生殖器等有無異常。
8、眼猛嫌燃科檢查
檢查視力是否正常,有無屈光不正、色盲等。
9、口腔檢查
檢查有無齲齒及其它牙齒疾病,口腔黏膜及口腔腺體有無異常。
參考資料:網路-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管理辦
人民網-專家呼籲-幼兒園、中小學體檢不能沒有「尿常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