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社區老年人調查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社區老年人調查

發布時間:2020-11-28 07:10:16

『壹』 小學社會綜合實踐活動教案怎麼寫

一、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開設的新型課程,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宗旨是:「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相當豐富,形式也和多。教材編排上充分體現小學學科知識和技能聯系較多,與學生學習生活環境聯系密切,容易激發興趣。
三、教學內容、重難點
根據學生的心智特點、成長需要和知識結構,精心設計了五個類型的活動內容:親自動手製作動畫片,體驗扮演不同角色的樂趣;共同關注校園公共設施;一起走進家鄉,品味特產,考察古跡,領略風土人情;參與改善社區消防設施的活動,積極為社區服務;進行人與自然的科學研究,觀測預報天氣情況。這些內容不僅注意適應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學性、實踐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難點是走進家鄉這一部分。
四、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五、提高質量的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獲。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總之,在教學中,要按照以上要求完成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人才。

『貳』 綜合實踐活動 調查社區的生活習俗 一課教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教案——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吸煙的危害,盡人皆知。全世界每年因吸煙死亡達
250
萬人之多,煙是人
類第一殺手。自覺養成不吸煙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僅有益於健康,而且也是一
種高尚公共衛生道德的體現。吸煙被世界衛生組織(
WHO
)稱為人類「第五種威
脅」
(前四種是戰爭、
飢荒、
瘟疫、污染)
。目前全國每天有
2000
餘人死於吸煙,
預計到
2050
年將增至
8000
人。有資料表明,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
煙者高
10-20
倍,喉癌發病率高
6-10
倍,冠心病發病率高
2-3
倍。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吸煙不良生活習慣的危害,同時培養辨
別是非的能力。

2
、能力目標:學會利用有效途徑自覺抵制不良習慣的影響,做好力所能及
的宣傳工作。

3
、情感目標:藉助實例,激發學生對美好明天的憧憬,使他們熱家生活、
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抽煙對人們身心健康的影響,從而自覺遠離這些不良習慣。

難點:能通過各種手段的展示真正在學生心中抵制吸煙的不良習慣。

三、教具、學具准備:

1
、通過采訪、上網或觀察收集煙的罪狀,述說吸煙的危害性。

2
、調查家人、親戚和鄰居,是否具有下列不良習慣。

3
、對你周圍有抽煙的人展開調查。

四、教學過程:

2014年全國注冊建造師考試
建設工程造價管理 建設工程計價 建設工程造價案例分析 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各位嘉賓,大家好!這里是——「生活面對面」的節目現場,我是本期
節目主持人——李姝琴,今天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在座的各位嘉賓,來自五條
溝小學五年級(

)的同學們,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地歡迎。

2
、在座的每一位嘉賓代表著各自的家庭,這里在座總共有多少位?共有


)個家庭參與本次節目。

3
、分析調查表格

之前,
我請各位做了一個小調查
,
是關於什麼的啊?(吸煙)你們都是如
實填寫的嗎?看,這就是調查表,統計了一下,我下發調查表(

)份,回收


)份
,
其中有效問卷(

)份。

身邊的人

是否吸煙
(選擇打√)

吸煙頻率
(選擇打√)

爸爸





偶爾

經常

媽媽





偶爾

經常

爺爺





偶爾

經常

奶奶





偶爾

經常

外公





偶爾

經常

外婆





偶爾

經常

大伯





偶爾

經常

叔叔





偶爾

經常

姑姑





偶爾

經常

4
、我們節目組在之前將問卷調查表整理了一下,發現這其中身邊有吸煙者
的有那麼多張,沒有吸煙者的僅僅只有(

)張,也就是說這里有多少個家庭
存在著吸煙的習慣呢?

5
、我們隨機抽取幾份問卷,來仔細看看這些吸煙的調查表,看能從中發現
些什麼?

總結:

1
、男的比女的吸煙多。

對,你從性別上來分析,總結得很好。


2
、爺爺和外公吸煙的比爸爸多。

是啊,從表格上來看,年長的比年輕的多。


3
、吸煙的人大部分是經常吸煙。

的確,吸煙會形成習慣。

6
、你覺得你身邊的這些人為什麼要吸煙呢?

答:心情煩悶,形成習慣,交際需要„„

7
、種種原因導致吸煙,對於吸煙你還知道些什麼呢?

答:吸煙會影響心臟、肺等器官的功能,導致疾病,也會影響周圍人的身
體健康。

我們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吸煙究竟有多大危害呢?也許吸煙的人沒有深
刻的認識,甚至連我們也沒有意識到它的嚴重性。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吸
煙這個話題。

板書:
吸煙

(二)
、新授:

1
、展示兩個小朋友在吸煙的場景,
(課件顯示)讓學生對他們的行為進行
討論和評判。

2
、學習吸煙的危害:

①強調學生們正在處於身體快速發育階段,吸煙會給他們的身體造成極大
傷害。

②出示圖畫,引導觀察(課件顯示)理解圖畫所反映的內容,從不同方面
說出吸煙的危害。

a

煙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如,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苯並蓖等。

據測算,如果將三支煙草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靜脈內,那麼,人
3-5
分鍾就
會死亡。所以,有人說吸煙就等於——慢性自殺!

除此之外,香煙中還含有焦油是
30
毫克,一氧化碳和苯並蓖等等。

b
、問
1

課件顯示,吸煙前健康的肺,長期吸煙後肺圖片,讓學生觀察說說有
什麼想說的?

答:被煙熏黑了,導致硬化,表面已經失去彈性。


2

你們有沒有發現,你們的家人有沒有因為吸煙而引起身體上的不適?

總結:真實的例子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吸煙甚至會奪走親人的生命,多可惜。
你們發現的,科學家也發現了,正如之前很多位嘉賓所說的,吸煙會導致多種
疾病。

請看——(配樂)

長期吸煙者與不吸煙者相比

冠心病


2

3


喉癌


6

10


肺癌


10

20



10
秒,全球就有
1
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病。

看到這些,你們心裡擔憂嗎?擔憂什麼?害怕什麼?

③課件展現學生生活中的實例:小學生過生日,吸煙的場景,以此來批判
「偶爾吸煙、喝酒危害不大」的錯誤認識。

分組重點討論:
圖中小朋友做法的對錯,自己遇到這種情況時的做法,組
長匯報討論結果。

④屏幕顯示: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規定,不能吸煙、喝酒。

三、鞏固延伸

分組讓學生充分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不良習慣,並用小品或自演的形式
向同學展現。

方法:
3

5
人一組討論,編小品、演小品,展現不良的生活習慣。

如:
1
、睡懶覺;
2
、吃零食、挑食、偏食;
3
、邊吃飯邊看書或電視;
4

亂花零錢„„

四、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我們怎樣才能快樂、健康的成長,
談認識,師生共同評價,結束全文。

五、作業:製作一張禁煙的宣傳卡片,將它送給身邊吸煙的家人或朋友,你也
可以把我們今天所了解到得知識說給他們聽。希望他們能改掉這個惡習,還我
們一個無煙世界!也希望你能做一個小小禁煙宣傳員,隨時隨地都為禁煙出一
份力。

小結:
從今以後,我們都要永遠地堅決地「對吸煙說不」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板書)

『叄』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計《怎樣做社會調查》

清明節傳統習俗調查
【活動目標】
1、了解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2、根據當地的風俗,通過親身參與、訪問等方法了解地方的傳統習俗。
3、整理歸納資料。
【時間安排】4周
1、第七周確定主題,制定活動方案。
2、第八周交流搜集的資料,組成小組,確定小組的子課題。
3、第九周歸納整理材料進行交流。
4、第十周成果(作業)展示。
【活動過程】
一、確定主題,制定方案
1、選定課題:臨近4月,清明節即將到來的時刻,同學們都會跟隨家人祭拜祖先,我們何不把清明節的
傳統習俗作為一個活動主題呢?這個意見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2、交流信息:對於清明節的來歷,大家都有所了解,同學們在小組里交流,然後大家回憶往年清明節的情景,述說自己祭拜祖先的過程和感想。
3、確定方式:時間臨近清明節,為此每人設定需要了解的事項,制定活動方案。
二、交流信息,組合成組
1、個人展示自己搜集的資料。
2、根據需要確定自己想研究的小課題。
3、組合成組,選出小組長,再次制定小組方案。
4、分小組制定方案,繼續搜集資料。
三、中期交流,承上啟下
1、各小組派代表交流。
2、各小組提出自己的難題或給別的小組提出意見。
3、教師小結。
四、成果展示
1、各小組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成果匯報。
2、評價各小組的表現。
3、談各自的收獲或感想。
【附】
清明節傳統習俗調查表

『肆』 小學社會綜合實踐活動教案怎麼寫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包含版有解決這權些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伍』 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計《怎樣做社會調查》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技能:知道開展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二)過程與方法:通內過收集資料、容實地調查等活動,將課堂上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初步具備基本的社會調查能力。能夠從自己熟悉的區域開始,學習區域調查的基本方法。通過調查獲得的資料,認識家鄉的自然與人文特色,理解人地之間的關系。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調查活動,養成熱愛家鄉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習區域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2.難點:通過收集資料、實地調查等活動,將課堂上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初步具備基本的社會調查能力

三、教學策略

1.採用合作探究的模式進行教學,貫穿講授法、討論法,指導學生開展小組探究和合作討論。

2.採用情境創設法,創設以家鄉(青田石門洞山區)的模擬調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生活實踐能力。

『陸』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教案 春節習俗知多少

據稱,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宋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珍惜年華是人之常情,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由此可見除夕守歲的積極意義。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熬年」呢?民間世世代代流傳著這么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365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里竄了出來,摸進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見家家戶戶宅門緊閉,門前還堆著芝麻桿,街上卻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飢。再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要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要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還要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去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
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裡。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里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這種現象逐漸蔚成了綿綿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拜年」的風俗內容豐富,通常的順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後出門去拜親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親戚……等各種講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謂「拜個晚年」。
年習俗之----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不過我國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這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其畫構圖生動活潑,熱鬧非凡。此畫曾給魯迅先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年習俗之----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干、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盡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這習俗,潮汕人稱為"食日晝"。顧名思義,僅僅是吃中午飯而已,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年習俗之----踩高蹺

每當春節到來,在我國許多地方流行另一種舞蹈就是踩高蹺。一個個化了裝的人,足踩三、四尺的木蹺,手執扇子,舞來舞去,有集體對舞,也有三人起舞,引得人們翹首仰望,歡聲雷動。

年習俗之----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由來已久。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三屍神傳說]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形影不離。三屍神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愛搬弄是非的傢伙,他經常在玉帝面前造謠生事,把人間描述得醜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間簡直是個充滿罪惡的骯臟世界。一次。三屍神密報,人間在詛咒天帝,想謀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間犯亂之事,凡怨忿諸神、褻讀神靈的人家,將其罪行書於屋檐下。再讓蜘蛛張網遮掩以作記號。玉皇太帝又命王靈官於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記號的人家,滿門斬殺,一個不留。

三屍神見此計即將得逞,乘隙飛下凡界,不管青紅皂白,惡狠狠地在每戶人家的屋檐牆角做上記號,好讓王靈宮來個斬盡殺絕。正當三屍神在作惡時,灶君發覺了他的行蹤,大驚失色,急忙找來各家灶王爺商量對策。於是,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於臘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乾乾凈凈,哪戶不清潔,灶王爺就拒不進宅。大家遵照灶王爺升天前的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蛛網,擦凈門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掃得煥然一新。

等到王靈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時,發現家家戶戶窗明幾凈,燈火輝煌,人們團聚歡樂,人間美好無比。王靈官找不到表明劣跡的記號,心中十分奇怪,便趕回天上,將人間祥和安樂、祈求新年如意的情況稟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聽後大為震動,降旨拘押三屍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這次人間劫難多虧灶神搭救,才得倖免。為了感激灶王爺為人們除難消災、賜福張祥,所以民間掃塵總在送灶後開始,直忙到大年夜。

年習俗之----貼倒「福」字

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小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年習俗之----紅包

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只是要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徵好運。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打開紅包,是不禮貌的做法。

民間認為分壓歲錢給孩子,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凶為吉。

年習俗之----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年習俗之----春聯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朱元璋微服出城,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朱元璋就特殺豬的,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年習俗之----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故大詩人蘇軾寫下了《守歲》名句:"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閱讀全文

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教案社區老年人調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60歲養老金每月幾號統一發放 瀏覽:23
長壽竹放室內有什麼好處 瀏覽:621
美容師證書有退休金嗎 瀏覽:571
蘇州退休年齡計算表 瀏覽:323
澳洲配偶簽證體檢內容有哪些 瀏覽:863
害怕和父母通電話不知道說什麼 瀏覽:388
重陽節英語作文帶漢語40字 瀏覽:644
如何勸媳婦孝順父母 瀏覽:595
老年公寓床位費 瀏覽:23
養老機構運行 瀏覽:482
三七花怎麼養生 瀏覽:752
重陽節過後的菊花成語 瀏覽:393
六險二金退休金 瀏覽:625
入園體檢肝脾可及什麼意思 瀏覽:526
老王從25歲開始繳納養老金 瀏覽:361
養老院機構環境的現狀 瀏覽:649
重陽節思念的簡訊 瀏覽:308
養老算不公證找什麼地方啊 瀏覽:539
過節不回家給父母打電話怎麼說 瀏覽:822
陝西省養老保險廳 瀏覽: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