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評價傳統養生有沒有效果
祖國傳統養生文化源遠流長,歷經數千年的沉澱與發展,融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精髓,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在世界傳統養生文化中獨樹一幟,為中華民族的繁盛和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遵循著生、長、壯、老、死的自然規律。然而,人類可以通過積極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來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延緩衰老,甚至避免夭亡。《黃帝內經》強調,「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即未病時預防疾病,已病時盡早治療,阻斷疾病發展。
中醫以整體觀念為核心,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全身各系統組織的協調統一。以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的理論為主導,認為人體「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中醫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變」的原則,注重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通過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斷,探索生命的奧秘。
傳統養生之道——「清調補」,強調健康的基礎是體內沒有有害物質與毒素。目前,人群大致分為三類:健康者佔5%,患者佔15%,約80%的人群處於亞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往往體內存在隱患,但無大礙。在這一時期,需要進行清理、調節、補充,以預防保健。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陰陽平衡的失調會影響臟腑功能紊亂。一個臟器受損,其他臟器也會受到影響,導致人體平衡失調。因此,需要清理體內不利因素,調節平衡、補充營養,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是指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和抗病能力,邪氣是指各種致病因素。當病邪作用於人體,正氣奮力抗邪,若正氣強盛,邪氣消退,疾病趨於好轉;若正氣虛弱,邪氣強盛,則疾病日趨嚴重,甚至惡化。
養生保健至關重要,往往在疾病尚未顯現時,人們容易忽視。只有把潛伏病灶祛除,才不至於身體受損。人們往往在得到疾病信息後才開始補救,但若想體質如冰塊般堅實,必須平時注重保養、保健。在遇到流行病災時,就能輕松避過。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陰陽五行的作用調節著人與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時節、地域、時間的狀態下,採用不同方法進行調補,以達到「天人相應」。陰陽五行與自然界的對立統一,人與自然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割,五行之間相互生克,調節體內臟器達到平衡。
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嚴重,有害物質會影響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持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要首先保護脾胃功能,從而調心肝肺之氣血,補充腎之元氣,預防病害侵入。
五行與自然界的關系,溝通了體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系,維持其相對平衡協調。五行以生克來調節體內臟器,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五行與人體五臟、六腑、五官、九竅等聯系密切,通過這些聯系,可以預測疾病的發生,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預防保健,強體健身、延年益壽。
㈡ 如何看待年輕人對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喜愛
你以為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
只是公園里老年人的專屬運動嗎?
在年輕人雲集的網路視頻平台上
一條國家體育總局版八段錦視頻
播放量超過1000萬次
在線練功「打卡」、交流心得體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們
開始「回歸」傳統文化
傳統武術、養生功法
在這屆年輕人身上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21歲的孫宇軒從小隨父親練習太極拳
現在是寧夏大學體育學院
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學生
從旁人笑問:
「這不是老年人在公園里練的嗎?」
「你這么小怎麼就開始練這個?」
到
「越來越多的同齡人要跟我學」
她親身感受到了
過去人們對傳統武術的「刻板印象」
被自己的同齡人打破
視頻網站八段錦跟練視頻下方的熱門評論
從事服裝設計的「90後」女孩姜西
從去年年底開始練習八段錦
並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的「打卡」視頻
短短四五個月有了1萬多名「粉絲」
她從後台數據看到
「粉絲」們大多數都是20到30歲之間的年輕人
姜西說
練習八段錦時
只需要關注自己的身心
在緩慢的動作、舒適的節奏里
緩解獨自一人在大城市漂泊的焦慮
在姜西的帶動下
自小習武的哥哥姜南
業余時間也開始做起了「八段錦博主」
離開家鄉,天各一方的兄妹倆
在練習八段錦的過程中
建立起新的親情聯結和紐帶
姜南(左二)和朋友們在海邊練習八段錦
在廣東廣州曉港公園里也有一群年輕人
每周相約在湖邊樹下練習太極推手
馮俊華是「一起練功」活動發起人之一
他把熱愛傳統武術、養生功法的年輕人們聚在一起
在公園里尋找一處舒適的空間
自然地放鬆身心
「成本低廉且沒有社交負擔
這是在大都市中非常吸引年輕人的部分」
如今,傳統養生功法不僅受國內年輕人追捧
甚至還「火」到了國外
31歲的劉嘉男大學期間就喜愛傳統武術
後又專程去武當山學藝
來到阿聯酋當國際漢語教師後
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迪拜開展公益教學
吸引了大批外國「粉絲」跟隨他們學習
在2020迪拜世博會上
他們接到中國館邀請
現場表演了中國武術、太極拳、健身氣功……
劉嘉男說
在練習中,人們能親身感受深厚的中華文化
使身心得益
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期盼年輕一代的傳承
而這屆年輕人
正在變化的世界裡尋找內心的「秩序」
在一招一式中,感受傳統文化對身心的庇護
這是一種
踏實、自在、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
更是一場
傳統文化與年輕一代的「雙向奔赴」
㈢ 誰能談談對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理解
1目宜常運 2面宜多擦 3發宜常梳 4耳宜常彈 5齒宜數叩 6舌宜舔齶 7濁氣宜常呵 8腹宜常摩 9穀道宜常提
10膚宜常干浴 11肢節宜常搖 12足心宜常擦
㈣ 中國的養生文化,你認為怎麼樣
非常的好,而且有中醫養生和其他的養生方法,可以採用針灸按摩的手法來達到一個養生的效果,當然也可以採用食補的方法來進行,吃一些對我們的身體有幫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