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毒五月的由來科學嗎
關於「毒五月」之說,早在古代就流行過。
當時,人們認為這個月毒蟲肆虐、瘴氣流行、瘟疫爆發、外邪傷身,在古代自然科學很不發達、醫療條件很落後的情況下,這個月因為有蟲咬、中邪、感染瘟疫、精神煩躁等因素,導致生病、死亡、意外傷害的人特別多。那時人們特別迷信,並對五月產生恐懼,故將這個月稱之為「毒月」,民間從此流傳至今。
這些現象的產生,有一定的科學,與這個月的自然特徵是有關的:
1、從氣候特點來看,進入農歷五月後,氣溫開始升高,雨量增多,空氣也變得潮濕起來,在這種溫度和濕度下,細菌和病毒開始繁殖,在醫療衛生條件差的古代,被毒蟲叮咬或因蚊蠅傳染疾病增加,造成傳染病和瘟疫增加。
2、從中醫的角度看,人體得病主要原因是感受了外邪所致,這個外邪是指各種致病因素,諸如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氣致病,加上氣溫變化無常,溫差大,稍不注意在抵抗力下降時,感受外邪而發病。
3、 農歷一年十二個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人類必須與大自然保持和諧,才能保持身體健康。從農歷五月開始,一些陰性的東西開始萌發,而這些陰性的東西,可能就是指的毒蟲,也可以是外邪。
古人智慧經驗認為,宇宙有一種看不見的而又真實存在的「陰性」物質或能量,乃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正邪雙方力量相衡,正不制邪,人類易感受邪氣侵擾,則出現精神、情緒失控的表現。
(1)毒五月毒九日如何養生擴展閱讀:
在所謂的「毒五月」,古代普通人們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差,為了不生病,人們通過各種辦法養生,比如飲食清淡、益肝補腎、節制慾望、平心靜氣等,以達到養生的目的,還在五月初五用喝雄黃酒和插艾草的辦法驅蟲。
在所謂的「毒五月」里,只要順應自然規律,調節好飲食,注意隨時增減衣服,適當加強鍛煉,調節好情志,一樣會很好地度過這個季節。
⑵ 五月九毒日是真的假的啊
是真的。
一、什麼是九毒日
農歷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鄭博士提醒朋友們: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有許多喝雄黃酒、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從位理學角度來看,農歷五月,是最要注意禁忌的一個月份。
二、九毒日具體日期
九毒日一共有十天。具體日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這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十四日為天地交泰日。
下面鄭博士具體介紹九毒日的三階段:
1、初毒日
初五:地臘,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初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雷齋日。
初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2、中毒日
十五: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九毒日,又天地元氣造化萬物之辰,犯者三年內夫妻俱亡。
十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3、末毒日
廿五: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月晦日。
廿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廿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斗降。
三、九毒日為何要謹慎
從位理學角度看,九毒日所在的節氣,乃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因此,容易導致人們元氣大傷,需要謹慎為宜。我國傳統的位理學記載:
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無力,背心發熱,咳嗽不止,時而頭昏頭痛,時而眼花眼痛,秋冬則惡寒怕風,手足發冷,春夏則喉疼目紅,腹痛閉痧。正當年壯之時,乃見種種不足之症,推原其故,無不因未能節欲而來。其為病也由漸而深,由微而著,初雖所患尚小,久則釀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謹守於先也。多欲傷生,斷非葯餌能補,好色者恃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因此,凡是能色慾撙節,自可百病消除。
四、九毒日如何禁忌
由於九毒日容易導致元氣大傷,因此,鄭博士提醒朋友們九毒日要有禁忌。禁忌什麼呢?一句話:九毒日期間需要朋友們:端容肅己,嚴禁殺生,縱欲過度。
五、九毒日從哪一天開始禁忌
既然九毒日需要有所節制,那麼,九毒日究竟從哪一天開始禁忌?鄭博士認為最好是從芒種節(農歷五月初一)禁起,戒過整個農歷五月。2012年因為有閏四月,因此如果按照公歷時間計算為:陽歷6月19日—7月18日。朋友們務必記住這段時間內要嚴禁殺生,縱欲過度。
六、九毒日禁忌好處何在
有句老話:「服葯百顆,不如一宵獨卧」。由於節氣和時間的緣由,因此九毒日能全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所以古代有習俗,五月讓婦女回娘家住一個月,一年保平安五月份。
九毒日草根樹皮之品,萬難益髓填精,其能滋補者,不過偏陰偏陽,藉以流通氣血,及氣血既虧,雖葯石亦無從補救。
鄭偉建博士點評
九毒日實際上就是位理學上的「虛」日,是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這段時間人們容易元氣受損,因此適當的清心寡慾是符合天地人和諧之原理。
⑶ 為什麼說五月是毒月,誰能告訴我
你是說農歷五月嗎?農歷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個月份。農歷五月俗稱毒月。《農歷五月養生》說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為九毒日以及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夫妻禁止同房。犯者大傷元神並損壽。夭亡奇禍不測!這十天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淫,否則嚴重傷身損氣耗精元。君子應節制嗜欲,食物清淡,減少酸味,增加苦味,益肝補腎。此時節應靜養,與自然和諧平定心氣。能全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所以古代有習俗,五月讓婦女回娘家住一個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有許多喝雄黃酒、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經驗的傳承。
⑷ 農歷五月九毒日是否是真的
農歷五月九毒日 就一樓朋友所言 及是迷信說法 而且過於誇大其害 什麼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犯者三年內夫妻俱亡 糊亂之言 {當然古代是這么傳下此說法的)
其實原因在於不懂科學養生所至 古人生活習慣差所致 農歷五月份天氣炎熱 過去又不象現在有空調 行房後 因天熱多汗 交後又疲憊 掋抗力下降 往往又不加註意直接冷水洗澡 冷熱交替過快 而傷身 反過來說 只要科學處理 別縱欲過度 五月你單找那所說的九毒日行房 也不會有事 如不懂節制 縱欲過度 什麼時候都一樣 必會傷身
⑸ 端午九毒日怎麼排毒
是真的。
一、什麼是九毒日
農歷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鄭博士提醒朋友們: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有許多喝雄黃酒、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從位理學角度來看,農歷五月,是最要注意禁忌的一個月份。
二、九毒日具體日期
九毒日一共有十天。具體日期就是:農歷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這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十四日為天地交泰日。
下面鄭博士具體介紹九毒日的三階段:
1、初毒日
初五:地臘,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初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雷齋日。
初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2、中毒日
十五: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九毒日,又天地元氣造化萬物之辰,犯者三年內夫妻俱亡。
十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3、末毒日
廿五: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月晦日。
廿六: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廿七: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斗降。
三、九毒日為何要謹慎
從位理學角度看,九毒日所在的節氣,乃陰陽相爭死生分判之時,因此,容易導致人們元氣大傷,需要謹慎為宜。我國傳統的位理學記載:
今人每多腰腿酸疼,脊肩酸麻,四肢無力,背心發熱,咳嗽不止,時而頭昏頭痛,時而眼花眼痛,秋冬則惡寒怕風,手足發冷,春夏則喉疼目紅,腹痛閉痧。正當年壯之時,乃見種種不足之症,推原其故,無不因未能節欲而來。其為病也由漸而深,由微而著,初雖所患尚小,久則釀成大病,不可不畏死而謹守於先也。多欲傷生,斷非葯餌能補,好色者恃葯以恣欲,此亡身之本也。因此,凡是能色慾撙節,自可百病消除。
四、九毒日如何禁忌
由於九毒日容易導致元氣大傷,因此,鄭博士提醒朋友們九毒日要有禁忌。禁忌什麼呢?一句話:九毒日期間需要朋友們:端容肅己,嚴禁殺生,縱欲過度。
五、九毒日從哪一天開始禁忌
既然九毒日需要有所節制,那麼,九毒日究竟從哪一天開始禁忌?鄭博士認為最好是從芒種節(農歷五月初一)禁起,戒過整個農歷五月。2012年因為有閏四月,因此如果按照公歷時間計算為:陽歷6月19日-7月18日。朋友們務必記住這段時間內要嚴禁殺生,縱欲過度。
六、九毒日禁忌好處何在
有句老話:「服葯百顆,不如一宵獨卧」。由於節氣和時間的緣由,因此九毒日能全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所以古代有習俗,五月讓婦女回娘家住一個月,一年保平安五月份。
九毒日草根樹皮之品,萬難益髓填精,其能滋補者,不過偏陰偏陽,藉以流通氣血,及氣血既虧,雖葯石亦無從補救。
鄭偉建博士點評
九毒日實際上就是位理學上的「虛」日,是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這段時間人們容易元氣受損,因此適當的清心寡慾是符合天地人和諧之原理。
⑹ 什麼是九毒日
九毒日,古時我國北方一些地方視五月為毒月,端午之日為九毒日之首。出於對入夏以後自然與生態所產生的各種巨大變化,人們心理上有諸多的恐懼,從而產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諸多禁忌,如有「忌同房」、「忌諱造屋「、「躲午」、「忌打午時水」之類事項的忌諱。
其實這是由於古時人們科學知識匱乏,這才讓人們逐漸形成五月忌的觀念。農歷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及 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以上一共十天。
基本簡介
古時我國北方認為五月是「惡月」,是極為不吉的一個月,《禮記·月令》中說:「(仲夏)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君子齊(齋)戒,處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嗜欲,定心氣,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陰之所成」。
可見,在人們的印象中,五月是「陰陽爭,死生分」的一個特殊月份,出於對入夏以後自然與生態所產生的各種巨大變化,人們心理上有諸多的恐懼,從而產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諸多禁忌。東漢范曄的《後漢書》以及應劭的《風俗通義》等都多次提到了五月的習俗,五月的禁忌在北方發展得越來越多。
⑺ 五毒月九毒日是什麼意思
古時我國北方一些地方視五月為毒月,端午之日為九毒日之首。出於對入夏以後自然與生態所產生的各種巨大變化,人們心理上有諸多的恐懼,從而產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諸多禁忌,如有「忌同房」、「忌諱造屋「、「躲午」、「忌打午時水」之類事項的忌諱,其實這是由於古時人們科學知識匱乏,這才讓人們逐漸形成五月忌的觀念。
禁忌
該期間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淫!
惡五月,仲夏之月,天地化生,勿以極熱,勿大汗,勿曝露星宿,皆成惡疾。五月氣之成也,肝臟已病,神氣不行,火氣漸壯,水力衰弱,宜補腎助肺,調理胃氣,以順其時。宜減酸增苦,溢肝補腎,固密精氣。卧早起早,慎發泄。戒葷腥;惡五月,多泡些清熱解毒的喝,可保持狀態,調解運勢;惡五月戒殺放生可化解災禍病痛。
⑻ 佛弟子應該怎樣對待九毒日
1、什麼是九毒日?每年農歷五月的 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共九天,稱為九毒日。
2、緣起:在漢族民俗中,農歷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有許多喝雄黃酒、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經驗的傳承。
毒五月,仲夏之月,天地化生,勿以極熱,勿大汗,勿曝露星宿,皆成惡疾。五月氣之成也,肝臟已病,神氣不行,火氣漸壯,水力衰弱,宜補腎助肺,調理胃氣,以順其時。宜減酸增苦,溢肝補腎,固密精氣。卧早起早,慎發泄。戒葷腥;惡五月,多泡些清熱解毒的喝,可保持狀態,調解運勢;惡五月戒殺放生可化解災禍病痛。
3、禁忌:九毒期間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淫!
作為佛弟子,更應該以身作則,如法如律如佛所說,規范和約束自己!
供參考,阿彌陀佛!
⑼ 端午節九毒日做養生有什麼作用
農歷五月俗稱毒月,其中更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這一天有許多喝雄黃酒、插艾草…等避邪驅毒的儀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經驗的傳承。
農歷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個月份。能全月不同房,對身心都有極大的好處。所以古代有習俗,五月讓婦女回娘家住一個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
以下是今年農歷五月份的「九毒日」,請千萬謹慎這九天。
農歷五月
初五 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祿奪紀,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楊公忌。
初六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雷齋日。
初七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以上三日為「初毒日」)
十五( 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 九毒日,又天地元氣造化萬物之辰,犯者三年內夫妻俱亡。
十七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以上三日為「中毒日」)
廿五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月晦日。
廿六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
廿七 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禍不測,又斗降。
(以上三日為「末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