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國家徵用農村土地補償標準是多少錢一畝地
國家徵用農村土地補償標準是有差異的,一般來說,農民土地徵用賠償有三部分組成,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等。
1、土地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是用地單位依法對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其土地被徵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土地補償費一般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土地補償費的具體計算公式為:土地補償費=被征地畝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2、安置補助費。
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
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安置補助費的具體計算公式為:安置補助費=需要安置的人數×年產值×補償倍數 需要安置的人數=被征地數÷征地前人均分配耕地數。
3、青苗補助費。
青苗補償費是指農作物正處於生長期未能收獲,因徵用土地需要及時讓出土地,致使農作物不能收獲而使農民造成損失,所給予土地承包經營或者土地使用者的經濟補償。
青苗補償費的標准一般農作物最高按一季產值計算,如果是播種不久或投入較少,也可以按一季產值的一定比例計算。青苗補償費的具體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規定並公告。
青苗補助費的計算公式為:青苗補償費=年產值÷耕種季數。
(1)巴馬長壽村每人多少畝田地擴展閱讀:
按照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征地補償的標准實行動態調整機制,每兩到三年調整一次。現各省補償價格差異比較大,特別是農村中的農用地、建設用地的補償差異比較大。
1、河北省的補償價格最高。河北省區片綜合平均價格67038元/畝。石家莊市主城區價格達到了45W元/畝,京津冀一體化最集中的廊坊香河、大廠等地也達到20多萬/畝,邯鄲市一類地區補償標准也達到了22萬/畝。
2、浙江省徵收耕地、其他農用地(除林地以外)和建設用地,一類地區不低於5.4萬元/畝、二類地區不低於4.5萬元/畝、三類地區不低於3.7萬元/畝。杭州地區一般在20萬元/畝左右,又區分開發性和貨幣補償兩種,後一種的補償價格更高。台州一般在5W-8W元/畝左右。
3、江蘇省政府確定將土地分為一等,最低補償價格為土地補償費1.6萬元/畝,安置補助每人1.4萬元。泰州市、揚州市補償價格大約在2.1萬元/畝,安置補助費用大約為2.3萬元/畝,南京市8W-14W之間。
4、福建省全省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劃分為四個地區類別。征地區片綜合地價最低標准分別為一類區38750元/畝、二類區37750元/畝、三類區36750元/畝、四類區35750元/畝。
5、江西省南昌市的各個經濟開發區在實行區片綜合價,西湖區超過25萬/畝,景德鎮市的91140元/畝為最高,大部分地區多在3W-6W浮動。
② 農村土地田畝
農村土地田是按畝劃分的,每人幾畝或幾十畝,田地自從土地改革的時候就是按這種小畝計算的。
③ 一田地等於多少畝
不同時期制度不同,各有不同。
1、商周時期,實行井田制:
一人耕種大約100畝(約合今70公畝)。100畝為一個方塊,稱為「一田」。甲骨文中的「田」字也是由此而來。一井分為9個方塊,周圍的8塊田由8戶耕種,謂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歸耕戶所有;中間是公田,由8戶共耕,收入全歸封邑貴族所有。但實際上並不是每塊井田都是900畝,還存在諸如800畝,1000畝這樣的特殊情況。
最後由於鐵器的出現而瓦解。
2、戰國實行授田制,在井田制基礎上略改進。
3、秦漢實行名田制。受田95頃的關內侯,其宅地面積為95宅;受田90頃的大庶長,其宅地面積也是90宅,依此類推,直到最低等級的司寇、隱官,受田0.5頃,宅地0.5宅。
4、三國實行屯田制。民屯每 50 人為 1 屯,屯置司馬,其上置典農都尉、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不隸郡縣。收成與國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6 民 4;使用私牛者,官民對分。
5、西晉實行占田制。
其一,戶調式:凡是丁男(男、女16歲以上至60歲為正丁)立戶的,每年交納戶調絹三匹,綿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男女15歲以下至13,61歲以上至65為次丁)立戶的,納半數。邊郡民戶的戶調,納規定數目的三分之二,更遠的納三分之一。
其二,農民的占田和課田:男子一人有權占土地七十畝,女子三十畝。這是應種土地的限額,不是實際授與的地數額。在占田之中,丁男有五十畝、次丁男有二十五畝、丁女有二十畝要課稅,這叫課田。每畝課田穀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額徵收。
其三,士族地主占田、蔭客和蔭親屬等特權:一品官有權占田五十頃,以下每品遞減五頃,至九品占田十頃。貴族官僚還可以蔭親屬,多者九族,少者三族。從一品官到九品官還可以蔭佃客十五戶到一戶,蔭衣食客三人到一人。
6、北魏到唐中期實行均田制
北魏:
凡15歲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給種植穀物的露田40畝,女子20畝。露田都是無主荒地,因考慮休耕輪作,故授田時—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兩倍,也稱「倍田」。擁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額外獲得土地,奴婢同普通農民一樣受田,人數不限,土地歸主人;丁牛(4歲以上)每頭受露田30畝,一戶限4頭。所受之田不準買賣,年老身死,還田給官府。
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20畝,限3年內種上規定的桑、棗、榆等樹。桑田可作為世業田,終身不還,可以世襲,但限制買賣。在不宜種桑的地區,男子每人另授麻田10畝,女子5畝,奴婢同樣受田,按露田法還受。新定居的民戶還可分到少量的宅田,每3口一畝,奴婢5口一畝,宅田也屬世業。
北齊: 北齊一般從年18歲起受田,北齊所授露田男子80畝,婦人40畝,丁牛60畝,每戶限4頭;另投桑田或麻田20畝。
隋:「自諸王以下,至於都督,皆給永業田,各有差。多者至一百頃,少者至四十頃。其丁男、中男永業露田,皆遵後齊之制。並課樹以桑榆及棗。其園宅,率三口給一畝,奴婢則五口給一畝,京官又給職分田,一品者給田五頃,每品以五十畝為差,至九品為一頃。外官亦各有職分田。又給公癬田,以供公用。」
唐初:十八歲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畝,永業田二十畝。老男、殘疾受口分田四十畝,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畝;這些人如果為戶主,每人受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三十畝。雜戶受田如百姓。工商業者、官戶受田減百姓之半。道士、和尚給田三十畝,尼姑、女冠給田二十畝。此外,一般婦女、部曲、奴婢都不受田。
7、唐中期實行租庸調制,唐末實行兩稅法。
租庸調制是均田制的改進型,以徵收穀物為主。兩稅法則以徵收錢為主。
8、明朝實行一條鞭法。
9、清朝實行攤丁入畝。
沒有明確授田數量的都是不管農民有多少田畝的,但是佔多少田就要交多少稅
④ 農村如何分土地一人多少畝
農村分地每個村屯都不一樣的,你得查找你所在村屯的土地台賬。
理論上是所在屯的土地總數除土地承包時的總人口數。
你屯土地多就多分,不一定是多少,多的有15畝呢,少的才2畝左右,南方還有人均幾分地的。
每人多少畝要看你所在屯的耕在面積是多少,二輪土地承包是1997年開始的,今後土地是保持長期不變,如果在分地時沒有分到,現在是無法再分到土地的了,除非你屯有多餘的機動地。
⑤ 農民一個人多少畝田地
農民一個人多少畝國家並沒有規定一個人至少分多少土地。
我國的土地分為國家所有和集體所有。
對於農村的,分多少要看你們集體有多少土地,集體留多少,村民分多少。
農村分地每個村屯都不一樣的,你得查找你所在村屯的土地台賬。
理論上是所在屯的土地總數除土地承包時的總人口數。你屯土地多就多分,不一定是多少,多的有15畝呢,少的才2畝左右,南方還有人均幾分地的。
農村土地改革
2016年一號文件提出: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適當提高農民集體和個人分享的增值收益,抓緊出台土地增值收益調節金征管辦法。
完善和拓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將指標交易收益用於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探索農民住房保障新機制;總結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經驗;完善宅基地權益保障和取得方式。即進行所謂的「三塊地」改革。
1、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落實集體所有權,就是明晰集體土地產權歸屬,實現集體產權主體清晰;穩定農戶承包權,就是要依法公正地將集體土地的承包經營權落實到本集體組織的每個農戶;放活土地經營權,就是允許承包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依法自願配置給有經營意願和經營能力的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2、深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改革明確和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法律效力,擴大推進試點范圍,總體上要確地到戶,從嚴掌握確權、確股、確地的范圍。
出台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試點指導意見。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試點。引導農村集體所有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使用權有序流轉。
⑥ 農村土地徵收一畝地補償多少
1.土地徵收補償有明確的規定的,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徵收土地的,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
2.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徵收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徵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
3.徵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准規定。
4.被徵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徵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
5.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徵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⑦ 新中國成立後給種的田地現在屬於誰,新中國剛成立時每人分的土地有多少
在解放戰爭的時候,為了爭取農民的支技,先配給農民分土地。等打完仗了,不需要農民支持了,這時在把土地收回去。不存在矛盾,都是利益至上。為了一個集團的利益,而不是廣大人民的利益。雖然他們經常說要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如果是官方解釋,你就看第一位仁兄的,他答的非常正確。
⑧ 廣東省四會平均每人有多少田地
四會的田地還是蠻多的,在廣東省他四會平均每人大概是兩畝的土地。
⑨ 我們村證用掉100畝田地,能辦幾個失地農民養老保險
用掉100畝田地,可以辦10到20個人之間的養老保險
⑩ 我爸是老三奶奶死了三十四年了田地都分了幾年前老大老二都死了現在哥哥說沒分怎麼辦
你爸是老三,你大伯二伯都去世了,哥哥說沒有分到奶奶的口糧地,但實際是分了(老太太去世後田地有沒有被村收回),可以讓哥哥去問村裡的老會計,他們都知道的,也可以去查分地的老帳本,也可以去問鄰居家每人分到多少畝田地,自己家有多少人有條件分地(有的地方田地三十多年都沒有調整,導致30多歲了自己、老婆、孩子都沒口糧田)然後再加上老太太的1/3,看自己口糧田是不是能對上不就解決了嗎?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