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楊絳為什麼長壽

楊絳為什麼長壽

發布時間:2022-05-06 09:26:14

⑴ 楊絳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初識楊絳先生,是值2016年楊絳先生逝世「爆紅」之際,無論是朋友圈還是頭條,亦或是微博無處不充斥著這個醒目的名字,雖驚詫於當時的轟動,但我對她僅僅停留在「錢鍾書的妻子」這一印象上。《且以優雅過一生:楊絳傳》讓我得以全貌的了解楊絳先生。

楊絳先生的一生是順遂而幸福的,最大的苦難莫過於愛女和丈夫先於自己離開世界,獨留下她一人,讀這一段的時候,覺得整個基調都是悲悲切切的。雖然正是因為楊絳先生的長壽,才讓我們得以讀到更多的好作品,但於楊絳先生而言,沒有愛女與丈夫的世界未免太過凄涼,有時候長壽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也許這么說太過於悲觀了。

以前不喜歡讀民國才女的傳記,因為讀到的大多是一些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令人心厭不已,這本書很好,能真正了解楊絳先生的一生。推薦想了解楊絳先生的人可以讀一讀這本書,雖細節不多,但對楊絳先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足夠了。

⑵ 林徽因和楊絳,大家如何看

這兩位都是奇才女子,都應得到後人的尊重與敬仰,在中國的歷史上,楊絳與林微因都是對國家有貢獻的人,作為後人,我們除了敬慕,不應該也沒有資格去評判。

你喜歡哪一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們留給後人的財富不只是文章,更多的是精神。

楊絳是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也是錢鍾書先生的夫人。楊絳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2014年還在公演;楊絳93歲出版散文隨筆《我們仨》,風靡海內外,再版達一百多萬冊,96歲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102歲出版250萬字的《楊絳文集》八卷。

就是這樣一位可敬可愛的奇女子,出身不平凡,嫁人不平凡,自身不平凡。楊先生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楊先生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

林徽因: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築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後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上,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林微因,同樣的傳奇女子,功績累累。同樣出生在大家庭,身世顯赫,知識淵博,才華橫溢。

林微因出生於1904年,楊絳生於1911年。這兩個人雖然年齡只差七歲,但兩個人都是那個時代的傑出人物,楊絳先生專注於文學創作,而林微因先生集建築、設計與詩文集一身,在中國的建築領域,林微因也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兩個人專注的領域略有不同,但兩個人都是中國傑出的女性,都為後人創造了財富。值得我們尊敬與崇拜。

⑶ 有人說楊絳先生是最後一位大師,為什麼有這種說法

楊絳先生於2016年5月25日凌晨逝世,終年105歲。「20世紀中國文學界再沒一對像錢鍾書和楊絳才華高而作品精、同享盛名的夫妻了。」——夏志清(1921-201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她通曉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由她翻譯的《唐·吉訶德》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到2015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她早年創作的劇本《稱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長達六十多年。

2003年,《我們仨》出版問世,這本書寫盡了她對丈夫和女兒最深切綿長的懷念,感動了許多讀者。

時隔四年,96歲高齡的楊絳又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探討人生的價值和靈魂的去向,評論家盛贊其文字「具有初生嬰兒的純真和美麗」。

⑷ 為什麼說民國才女楊絳活成了女人心中的樣子

楊絳,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被尊稱為“先生”的女性。她與同時期民國才女似怒放玫瑰一般的張愛玲、聰慧嫻雅如蓮花一般的林徽因相比,楊絳先生溫婉含蓄的宛如一隻玉蘭花,姿態優雅,韻味綿長,現代的女人們評價民國時期的才女時,唯有楊絳先生,被稱為活成了女人心中的樣子。

錢鍾書先生生前稱夫人是“最才的女,最賢的妻”。其實不爭不搶的楊絳先生,反而在婚姻中和丈夫“勢均力敵”——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她活成了所有女性心中的樣子,因為她自己有讓世界稱贊的才華,同時也將賢內助的作用發揮到了最佳。事業與家庭都是最理想的狀態,試問誰不羨慕?

⑸ 楊絳壽齡105歲,她的長壽秘訣僅「兩個字」

2016年5月25日,著名的文學家、錢鍾書的夫人楊絳先生去世,享年105歲。歷史上能有如此高壽的文學家非常少見,而楊絳先生的一生歷經風雨坎坷,遭受了重重磨難,仍然能長壽,眾人難以理解,靜讀楊絳先生的人生感言,不難發現她的長壽秘訣或許可理解為「心靜」二字。

內心的從容與淡定,是每個人必修的人生課程,有的人解悟了,他的人生便淡定從容;有的人終其一生對任何事情都耿耿於懷,這樣的人生不快樂了,於是,這樣人真的能被「氣」死。

一個簡單的「靜」字藏著難得的人生智慧,正如楊絳先生所言「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如果這個世界終將是自己的,何不讓自己靜靜地享受並不長的人生呢。

⑹ 楊絳女士長壽的秘密是什麼呢

心靜,看淡得失,還有保養。

⑺ 為什麼有人說楊絳先生是最後一位大師

楊絳女士走了,找錢鍾書先生說話去了,這大概是這個世紀至今為止最浪漫的事情了。悼念也好,祝福也罷,楊季康先生如此盛名在外,離世之時也只不過換來一大部分人的「刻奇」而已,不過我想,這對早已知天命的夫婦是不會在意這些的,我不清楚關於他們的任何評價,也不關心歲月流淌在河床上留下的痕跡。我只知道,這對夫婦用思想和文字構建的世界是那麼的奇妙和愉快。正如一個時代的結束總是以偉大人物謝世作為標志的,比如王國維在北京城的殉身,那就是經學的落幕,比如76年的大事,那也是時代的告別。但無論如何,總會有人作為時代的殿軍提醒時間和總結過去。有清一代,到1912清帝遜位,學術之論何其繁盛,但是無論顧炎武,抑或戴東園,歸根到底還是由梁啟超進行總結。《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此文只能梁任公作,旁人絕對不可,一無學識可支撐總結,二無時代之巨變體會。所謂學術總結,莫過於學術之爭的總結,而學術之爭,本質上便是思想之爭,思想之爭,那便是道統的爭議。今文與古文,黃老與孔孟,純儒與雜儒,理學和心學,漢學和宋學,乃至新文化運動,都是如此。而這新文化運動,毫無疑問已經取得了勝利,其開創者如陳獨秀、胡適、周樹人等,開一代風氣,於是讀書的種子便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直到形成我們當今這樣的文化。每次遇到有人說什麼「崖山之後無中華」,我都是不說話,大概就相當於一個標榜做出了永動機的民科非要在清華園開課一樣,無法交流。而這總感覺,恰好用楊季康先生的名言來說,便是「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卻想得太多。」這句話現在很火,很多人表示醍醐灌頂。如果我記得沒錯,初中課本上《論語》第二條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夫子三千年前說的,沒人願意去記,現在說自己醍醐灌頂,就算是訶佛罵祖的禪宗也不敢這么做啊。我們現在的文化石新文化運動的產物,但是巨變之際的社會一定是百家爭鳴,楊絳女士的伴侶,錢鍾書先生卻是學貫古今的人物。要知道,不是誰都能稱得上學貫古今,我們看多了文人的自吹自擂,拋開名聲,胡適先生只能說學貫中西,不能說學貫古今;章太炎先生便是國學大家,又不能稱作學貫中西;周樹人先生那是文起三代之衰,卻難稱一句國學大師。諸如種種,便是缺憾,但錢鍾書先生恰恰好好學貫古今又頗得西方新思想。寫《圍城》可謂新文化運動的傑作,《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立意便有一種「長風幾萬里」的青霜,《宋詩選注》無需多言,《談藝錄》和《寫在人生邊上》可以同苦雨齋一爭長短,六十歲之後創作的《管錐編》擱古代大概能開宗立派了。正是這樣的人,所以眼高於天的劉文典才發出感慨,清華以後就看錢鍾書的了。劉文典的軼事最出名的莫過於一腳踢翻蔣介石,然而他講莊子可謂三百年最通透者,抗戰之時在西南聯大,劉文典月下講莊子盡得魏晉風流。據回憶錄,劉文典極看不起新文化運動的諸位干將,一日日本飛機過來轟炸,教授們都紛紛躲避,劉文典身體不好跑不動路,突然看見沈從文也在跑,比他跑的還快,這氣不打一處,開口便罵道「我研究莊子的跑就算了,你一個搞新文化的也跑,跑什麼跑。」傲氣可見一斑,而沈從文先生日後用他獨有的筆調證明了自己,這都是後話了。

⑻ 楊絳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初識楊絳先生,是值2016年楊絳先生逝世「爆紅」之際,無論是朋友圈還是頭條,亦或是微博無處不充斥著這個醒目的名字,雖驚詫於當時的轟動,但我對她僅僅停留在「錢鍾書的妻子」這一印象上。《且以優雅過一生:楊絳傳》讓我得以全貌的了解楊絳先生。

楊絳先生的一生是順遂而幸福的,最大的苦難莫過於愛女和丈夫先於自己離開世界,獨留下她一人,讀這一段的時候,覺得整個基調都是悲悲切切的。雖然正是因為楊絳先生的長壽,才讓我們得以讀到更多的好作品,但於楊絳先生而言,沒有愛女與丈夫的世界未免太過凄涼,有時候長壽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也許這么說太過於悲觀了。

以前不喜歡讀民國才女的傳記,因為讀到的大多是一些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令人心厭不已,這本書很好,能真正了解楊絳先生的一生。推薦想了解楊絳先生的人可以讀一讀這本書,雖細節不多,但對楊絳先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足夠了。

⑼ 楊絳,她是女的,為什麼被稱為先生

楊絳先生,是為數不多的一位女性文學翻譯大師,更難得的是,雖已駕鶴西去,卻譜寫了超過百年的長壽神話。 楊絳,一位年歲過百的大師,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女性翻譯家。她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且歲月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跡,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她博學、才情、恬淡、低調的個人魅力,被稱為是凡俗人間的一絲光亮。 楊絳,原名楊季康,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員,作家、評論家、翻譯家。 2003年獲當年度中華文學人物的評選「文學女士」稱號。 2004年5月,楊絳先生從事創作70周年之際,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了八卷本《楊絳文集》。《文集》共約250萬字,收有她的小說、散文、戲劇、文論和翻譯作品,讓人們看到楊絳作為一位小說家、評論家和翻譯家的多方面才能。 簡單說,「先生」是稱謂,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齡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為對有一定地位、學識、資格的人可以稱為「先生」。古漢語「先生」一詞是對有學問者的尊稱,並非所有人都可稱為「先生」。 也就是說,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稱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 來源:西江文藝

⑽ 誰知道楊絳得什麼病去世的聽到新聞非常震驚,到底怎麼回事

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澎湃新聞經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對這一消息進行了確認。
據稱楊絳有遺言,火化後再發訃告。
楊絳先生逝世時已經105歲了,畢竟已經很長壽了,現在並沒有報道說楊絳先生的死因,個人認為是老死的吧。

閱讀全文

與楊絳為什麼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
大嶺山體檢是去哪個醫院 瀏覽:282
父母的房產怎麼加兒媳婦 瀏覽:206
歡慶重陽節新聞稿 瀏覽:150
湖北2017退休金上漲 瀏覽:524
台州職工養老保險2015發放 瀏覽:503
退休工資6000多什麼級別 瀏覽:618
公務員會計退休年齡 瀏覽:432
長壽區川維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瀏覽:265
農村輪流撫養老人 瀏覽:178
廣州養老院排名 瀏覽:930
70歲得了肺癌怎麼治療 瀏覽:668
企業職工在管理崗位上如何延長退休年齡 瀏覽:19
蘇州退休社保哪多少錢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