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三月如何養生

三月如何養生

發布時間:2022-05-03 06:02:38

① 夏季三個月該如何養生——養生專家介紹

因為夏季屬火,五臟中對應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們可以適當地多吃些辛味的東西,有助於補益肺氣。

北京百姓堂健康養生專家介紹說,《黃帝內經》上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夏季三個月,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上下交合,植物開花結果。

因為夏季屬火,五臟中對應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們可以適當地多吃些辛味的東西,有助於補益肺氣。

夏季人體陽氣外浮,內部陰氣暗伏,人們不適合在夏季吃太過寒涼的食物和飲料,否則易於損傷脾胃,引起腹瀉。

專家提醒我們從飲食、起居、運動三方面來闡述夏季養生的特點:

運動:

1、晨練不宜過早,以免影響睡眠。

2、夏季人體能量消耗很大,運動時更要控制好強度。

3、運動後別用冷飲降溫,有的人運動後習慣吃冷飲。事實上,在身體溫度很高的情況下吃冷飲會傷害腸胃。運動後溫稀鹽水是最好的飲料。

② 三月份如何養生啊請問飲食起居該注意哪些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凍」,但專家說,捂的度就是不能過熱,如果天氣很熱了還里三層外三層地捂著,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現在很多年輕女孩,很早就開始穿單鞋,對身體非常不好。腳和小腿是人體三陰經和三陽經的總匯,小腿內側為肝、脾、腎三陰經,外側為膽、胃、膀胱三陽經,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過早穿單鞋。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所以春天應該多吃一些辛味的東西。比如,民間講究在農歷二月二吃春韭做成的春餅,韭菜就是辛味的,具有生發的作用,讓人微微出汗,可以幫助體內的寒氣發散。另外,也可以吃一些辣椒、蘿卜等。

相反,那些滋陰的、寒涼的食物就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比如香蕉、梨、百合、銀耳等。特別是生冷的東西,像冰淇淋、冷飲等,會將寒氣聚集在體內,導致夏季脾虛,帶來一系列不適。

③ 春季應如何養生

春季養肝
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實寒變,奉長者少。」(《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里包含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哲學體系,並且與養生醫療、修養格物、社稷治理協調統一。古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道德經上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可見,任何生靈本身都是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所以,人要想健康快樂,必然就要先順應自然的規律。古代的先人用長期的經驗總計了自然的規律,並記載在各種經典裡面,實在是我們後世人的福氣。

肝屬木,春分時節則木盛。肝是心之母,腎之子如果肝氣衰弱,膽汁的分泌就會減少,視力也會下降,視物昏昏然。如果肝氣和順,則能五色分明;肝氣有邪,眼發黃(這點我是親眼見過我一個患癌症的爺爺,癌細胞擴散後,眼仁暗黃,不多久就與世長辭了)。

肝與脈和,從指甲生長的正常與否也可以看出肝的健康與否。如果經脈鬆弛,也說明肝臟功能衰退。

吃酸過多,肝氣不足;皮膚乾燥,肝熱所致;氣色發青,肝氣旺盛;須發枯槁,肝亦有損。

養肝:1)控制情緒(主要忌發怒和憂郁)。2)一定要早睡早起,起居作息時間都要規律。(要知道身體是個小宇宙,破壞雖不容易,但是一旦破壞了,就永遠恢復不了了。)3)少吃酸性食物,可適當增加維生素B族食物,多吃枸杞菜、菠菜、茼蒿、韭菜、芹菜、香菜、姜、蔥、柑、橘、豆苗、淮山葯等食物。(其中,淮山葯學生都可以去中葯店買一些泡水喝。)

④ 三月吃什麼最養生

1、山葯:「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具有健脾補胃,補虛弱的作用。
2、春筍:除了富含蛋白質外,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如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鮮食尤佳。
3、豌豆苗:時令性蔬菜,對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來說,榨取鮮汁飲用,最為適宜。
4、韭菜:溫中行氣,溫腎暖陽。對腰膝酸軟、陽痿、遺精有較好的功效。韭菜溫而益人,以初春早韭和即將下市的韭菜最好。
5、香椿葉:具有消風、解毒、健胃理氣之功。春令時菜,食其嫩葉,入饌甚香,常作涼拌豆腐、炒雞蛋食用。然而香椿葉又是「發物」,有宿疾者勿食。其他如扁豆、菠菜、菜花、芫荽、大棗、蜂蜜、豆、奶製品,禽蛋、瘦肉及水果均適宜春季食用。
6,枸杞:初春枸杞長出嫩苗,嫩苗又稱枸杞或枸杞苗,略帶苦味,但很爽口,能清火明目,民間常用來治療陰虛內熱、咽干喉痛、肝火上揚、頭暈目糊、低熱等。枸杞子含有肌甙、谷氨酸、門冬氨酸、精氨酸等,營養成分十分豐富
依據中醫理論,春季也有些應忌食的物品。如春三月忌吃羊肉、狗肉、鵪鶉、蕎麥、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及辛辣物等。

⑤ 春季如何養生,時令養生知多少

1、注重飲食調養
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宜選用辛、甘、微溫之品。春季飲食養生應避免吃油膩生冷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飲食過量、缺少維生素B是引起春天發困的原因之一。
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更旺,損傷脾胃。應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等。
2、穿衣要防寒保暖
俗話說「春捂秋凍」。春季氣溫反復變化,特別是中老年人代謝功能和調溫功能比較差,一旦遭遇「倒春寒」受涼,極易感染疾病。尤其是北方春季多風,是支氣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多發時期,所以應嚴防感冒,防止肺部感染。
因此,為了對抗倒春寒,不要過早的脫掉冬裝。當氣溫回升較大的時候,也不要過多減衣,應該隨身攜帶外套,尤其是早晚要注意保暖。
3、飲食要注意預防上火
天氣逐漸轉暖,但早晚天氣依然較冷,風邪漸增,此時整個冬天吃羊肉、補品等熱性食物及在暖氣環境下積攢下的內熱,會隨著大地復甦在人體中生發出來,人們很容易出現口舌乾燥、口腔潰爛等情況,也就是俗稱的上火。
因此,此節氣應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清淡飲食,以補充人體水分,菠菜、韭菜等都是不錯的蔬菜,少食油膩之品。食療多以粥為好,可做成蓮子粥、山葯粥、紅棗粥等。此季節,應少吃羊肉、狗肉等溫熱之品。
4、每天梳頭百下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
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⑥ 春夏秋冬怎麼養生

春夏秋冬,不同季節對應的養生方式各有不同:

1、春季:春季鍛煉應以恢復身體機能為主。這是因為,長期沒有進行體育鍛煉的人在經過冬季之後,一旦身體沒有完全放鬆就進行劇烈運動,容易造成損傷。其次,切忌盲目追求運動量。盲目加大運動量會造成大量汗液的流失,易引發感冒。初春時節,早晚溫差大,14點到20點是健身的最佳時間段。如果條件允許,運動前可以飲用一杯溫開水,以幫助身體及時補充水分。

2、夏季:夏季補水要適量,建議運動前半小時喝兩杯水。如果是戶外運動,一定要帶上水瓶,還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生理鹽,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鹽分。飲水時,一次不能飲用太多,應盡量通過增加喝水頻次來補充水分。二是盡量選擇室內運動,如游泳、瑜伽等。這些室內運動不僅可以避免中暑,還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3、秋季:面對晝夜溫差越來越大的秋季,我們更需要保護自己。秋季晨練前,應先喝點糖水或吃些水果,以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當然,還要注意保暖,運動前進行熱身。

4、冬季:冬季應該更多地選擇室內運動,這樣不僅能防止疾病的侵擾,還能幫助保持良好的身材。每周增加的運動量及運動時間不要超過原有基礎的10%。一旦運動量太大或運動速度太快,極易發生腱炎、肌肉拉傷等問題。

拓展資料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從中醫講叫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不同的季節對人,對生物也不一樣,叫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一年四季都可進補,本處所說的「補」,主要包涵有修補、補充、補益和滋補的意思。不論哪個季節的進補,都可根據季節的特點,並結合人的體質和食物、葯物的性味等實行,以達到調整人體陰陽,使之恢復動態平衡的目的。

四季食補各有側重:春要促其生,夏必助其長,秋須守其收,冬務保其藏。

1、春三月,此謂發陳,陽氣生發,萬物復甦。

2、夏三月,此謂蕃秀,陽氣旺盛,萬物繁茂。

3、秋三月,此謂容平,陽氣開始收斂,萬物開始靜止收獲。

4、冬三月,此謂閉藏,陰氣極盛,萬物生理功能低下,陽氣、精氣內藏等。

參考資料 人民網春夏秋冬 四季鍛煉小常識

⑦ 春天三月如何養生

陽春三月,冰雪消融,萬物復甦,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到處充滿著欣欣向榮的生機。但是,陽氣漸生的春季陰寒尚未退盡,而且春天處於寒溫交替之際,氣候變化頻繁無常,忽寒忽暖,或陽光明媚,和風送暖,或陰雨連綿,寒氣襲人。即便一日之中,晝夜之間,溫差也是波瀾起伏,晨晚涼,夜間寒,白晝暖。
面對著乍寒乍暖,溫差懸殊的春季氣候,應該如何注意自身的保健呢?
中醫養生學認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人體應該順應這種氣候的變化,打好一年健康的根基,尤其應注意葆養陽氣。
●以衣著為例,上半身為陽,下半身為陰,春夏之際,宜先減下衣,後減上衣;
●以飲食為例,可適當吃些蔥、姜、蒜、韭菜等,不僅能驅散風寒,還有助於激發體內的生發活動;
●以起居為例,日晝為陽,黑夜為陰,春季白晝漸長,宜晚睡早起以迎陽氣;
●以運動為例,動為陽,靜為陰,春季宜適度增加運動量,以微汗為宜,不要出大汗,免耗傷陽氣。
●以葯物補養為例,氣為陽,血為陰,春季宜服益氣升清之品,如補中益氣丸、參苓白術散、補脾益腸丸等之類;對於平時容易怕冷,夜間小便較多的陽氣虛弱的人而言,可在春季服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

⑧ 三月份的季節煲什麼湯

茯苓茅根煲豬瘦肉
【食材】
鮮土茯苓適量、白茅根80克、紅棗10個、豬瘦肉400克、生薑3片
【做法】
將各物分別洗凈。土茯苓切塊;茅根切段;紅棗去核。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
祛濕除困、清熱解毒。

四花燉瘦肉
【食材】
雞蛋花8朵,木棉花半朵,金銀花5g,槐花5g,薏米10g,蜜棗2粒,瘦肉150g,水300ml
【做法】
隔水慢燉3小時以上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祛濕安神,消積化滯!適合節日腸胃調理,下雨天預防感冒。

山葯茨實薏米湯
【食材】
懷山葯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術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
先用水浸泡懷山葯,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凈血污並斬件,茨實、北芪、白術用清水洗凈,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
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濕抗疲勞作用,對於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綿茵陳煲鯽魚湯
【食材】
綿茵陳30克、蜜棗2個、鯽魚1條、生薑3片(2-3人量)
【做法】
先將綿茵陳、清洗後浸泡片刻;鯽魚去腮、去內臟、刮鱗、颳去腹腔內黑膜後洗凈,放至鍋里加少量油略煎至兩面魚身金黃色;將全部材料放入湯煲內加水,武火煲10~15分鍾後改文火煲1小時左右,調入適量食鹽調味,飲湯吃魚肉。
【功效】
具有祛濕、養肝健脾的作用。適合濕氣重、易疲勞,肝火旺盛的人食用。

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食材】
赤小豆60克、冬瓜750克、生魚2條、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做法】
首先將赤小豆洗凈,冬瓜洗凈,連皮切,生魚洗凈,宰凈去鱗、內臟,慢火煎至微黃;然後將豬瘦肉洗凈,整塊不用刀切。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用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鹽、油便可,供3—4人用。
【功效】
赤小豆是廣東民間常用的煲湯料之一,有健脾去濕,消腫解毒的作用,而生魚能補脾利水。

閱讀全文

與三月如何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還能叫什麼節 瀏覽:998
如何與父母交流300字 瀏覽:486
孝順之詩 瀏覽:634
生物電細胞養生治療多少錢一台 瀏覽:372
淮南女工22年工齡退休金 瀏覽:125
教老人如何使用拼多多澆樹 瀏覽:59
社區迎重陽節乒乓球活動方案 瀏覽:915
球員喜歡去哪個聯賽養老 瀏覽:973
越來越多老年人得腫瘤的原因 瀏覽:926
截止2015年中國養老機構數量 瀏覽:455
一般入職體檢去長春哪個醫院 瀏覽:918
陽城老年活動室被砸 瀏覽:335
養老保險欠交跟斷交有什麼區別 瀏覽:701
上海2017養老金核定表 瀏覽:258
長春老年大學課程 瀏覽:990
吉林省老年大學和長春市老年大學有哪些 瀏覽:677
18和60歲 瀏覽:606
個體戶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瀏覽:129
老年大學芭蕾舞蹈我的祖國 瀏覽:126
安徽省阜陽市三區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