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蛇的壽命到底多長最長壽:深海綠茸線蛇1800歲!是真的嗎
蛇這種神秘的動物,在中國民間一直以來的都是龍的化身,因此有蛇五百年修行成蛟,一千年修行成龍的傳說,似乎這蛇隨隨便便都能活個上百年,要不然哪來機會修行呢?
而龍則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同樣也是傳說中的動物,它和西方的龍完全不一樣,也有自己獨特的體型,不需要翅膀就能飛升,能呼風喚雨,庇佑一方平安!當然這兩種傳輸中的動物和蛇其實沒啥關系,強行要聯系起來的話,那就是都是長蟲狀吧!
2. 世界上活得最久的動物是
綠茸線蛇奇幻小說中描寫的一種動物。現實中並不存在。 小說中寫到,英國「挑戰者」號考察船,在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取樣考察時,偶然捕獲了一條罕見的蛇——綠茸線蛇,該蛇身上從頭到尾共有1 678個輪圈。由於動物身上的輪圈與植物的年輪相似,都是計算年齡的根據,因此該蛇的年齡為1600多歲,堪稱目前已知的最長壽的蛇。更令人驚訝的是,根據生長規律推算,該蛇的理論壽命最長可達12萬年之久。 但事實上,這篇小說是違反了生物學基本規律的。因為,現實中的蛇和人一樣用肺呼吸,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浮上水面換氣,否則就會淹死。而考慮到蛇的游泳速度有限,因此,在深達一萬米的馬里亞納海溝是不可能有活蛇存在的。 世界最長壽動物是冰島海底的一種蛤類 英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結果說,一種名為「明」的蛤類動物經鑒定被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動物。明生長在冰島海底,其貝殼上的紋理顯示,它現在的年齡已達到405歲。科學家將進一步研究其生長過程,以揭開它的長生之道。 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8日報道,去年,英國班戈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科學家在大西洋北部的冰島海底捕撈3000多個空貝殼和34個存活的明。 這些明長度約為8.6厘米。 它因中國明代而得名 明是一種圓蛤類軟體動物,因為其生長初期正好處於中國明代而得名。 「我們並不知道它們就是明,」艾倫-沃倫麥可參與了當年的捕撈,他說,「於是就把它們送到了實驗室。」 隨後,英國慈善機構「幫助老人」斥資4萬英鎊(約合8萬美元)委託專家研究這些動物的確切年齡及其在海底的生長過程。 因為明身上的貝殼共有405條紋理,科學家們最後斷定,這些動物已經存活了405年。它們比此前發現最長壽的動物還年長31歲。 《泰晤士報》因此調侃說,在明成長初期,英國正處於伊麗莎白一世統治下,而文學大師莎士比亞正在寫作他的《溫莎的風流娘們》。 貝殼紋理如同樹干年輪 明貝殼上的紋理不但是人們斷定其確切年齡的依據,也使其成為紀錄環境變化的活標本。 據科學家介紹,明的貝殼只有在夏季才會生長。在海水溫度較暖,並且食物充足的情況下,明的貝殼上每年都會長出厚度約為0.1毫米的一條紋理。 正因為明貝殼上每條紋理的厚度取決於當時所處的環境,因此,人們可以以此為據,了解當時海底的生態環境以及氣候變化。 「明貝殼上的紋理就像是樹上的年輪,」主導本次研究的克里斯?里卡德松教授是海洋生活學專家,他說,「我們知道海洋圓蛤通常能活200多年,並將氣候紀錄『編入』貝殼中。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建立北大西洋氣候變化的詳細圖表。」 目前,由於明在研究過程中死亡,它們的肉體部分已被取出,剩下的貝殼將繼續用於科學研究。 長壽之謎尚未破解 限於目前對軟體生物的認識程度,科學家還無法得知明是如何在長達數世紀時間內在海底生活。
3. 最長壽的蛇是什麼蛇綠茸線蛇壽命可達20萬年是真的嗎
蛇的壽命
蛇的壽命取決於它們的種類,一般小型蛇的壽命在2-5年左右,中等類型的蛇壽命在5-12年左右,而大型蛇的壽命甚至能達到30-40年,有時還會更長。
也就是說,蛇的壽命並不僅僅取決於它們的基因,還取決於它們生活地區的溫度變化,
紐約石溪大學的研究者斯蒂芬·蒙克介紹說:對於同一種動物而言,其棲息地氣候越寒冷,壽命越長。但如果地球持續升溫,那麼蛇的平均壽命可能會縮短。
總結
蛇的壽命取決於品種、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的溫度。一般情況下體型較小的蛇壽命較短,只有3-5年的壽命,而體型較大的蟒蛇壽命可達20年甚至更高。
但是蛇在生活過程中,會因為天敵、能量短缺、環境變化以及其他原因死去,以森蚺為例,雖然成年後的森蚺幾乎沒有天敵,但剛出生時的森蚺缺乏自保能力,很多都葬身於凱門鱷口中。
這也造成了很多蛇在野生環境下的壽命,不如人工養殖下壽命高。
4. 蛇能活多少歲
小型蛇類的壽命在2~5年左右,中型蛇類5~12年左右,大型蛇類10~20年,蟒蛇可活到30~40年。
蛇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又有蛇、虺、螣、蚺、蜧、蜦等別稱,根據品種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屬於有鱗目。
身體細長,四肢退化,身體表面覆蓋鱗片,蛇雖細長卻是脊椎動物。大部分是陸生,也有半樹棲、半水棲和水棲的,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及紐西蘭、愛爾蘭等島嶼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蟲等為食。
蛇分為三個亞目:
1、盲蛇亞目(Scolecophidia)分盲蛇科、異鱗蛇科和細盲蛇科。
2、原蛇亞目(Henophidia)分蟒科、筒蛇科、針尾蛇科、內鱗蛇科和瘰鱗蛇科。
3、新蛇亞目(Caonophidia)分游蛇科(有多個亞科)、眼鏡蛇科(有眼鏡蛇亞科、扁尾蛇亞科和海蛇亞科)和蝰科(有白頭蝰亞科、蝰亞科和蝮亞科)。除游蛇科的大部分外,此亞目都是毒蛇。
(4)世界最長壽蛇多少歲擴展閱讀:
蛇一般在春季初夏交配,夏季產卵孵化,否則幼蛇沒有足夠時間積累足夠的脂肪度過冬眠。9月以後出生的幼蛇,死亡率高達50%。
在南美洲的雨林深處,有一種名為彩虹蟒的蛇類很有代表性。為了緩和蛻皮,彩虹蟒會分泌一種帶有強烈氣味的體油,在舊皮與新皮間產生潤滑。
彩虹蟒的每個鱗片就像是棱鏡,把光線折射成七彩光芒。但要是想吸引異性交配,它必須靠著新皮的氣味,而非斑斕的顏色。收到氣味的引誘,公蟒趁著夜色,一路尾隨母蟒,隨之纏繞母蟒開始調戲引誘。
劍紋帶蛇的交配儀式,戲劇張力之強,可謂世界之最。這種蛇類生活在加拿大東部,冬眠期大約維持六個月左右。中科院動物所首席科學家蔣志剛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於蛇類而言,冬季往往食物匱乏、天氣寒冷,必須減少新陳代謝,放緩能量的消耗,因此冬眠是其生存戰略。
5. 蛇的最長壽命是多少
不同蛇類的壽命各不相同,主要與種類或生活條件有關。一般情況下,小型蛇類版的壽命在權2~5年左右,中型蛇類5~12年左右,大型蛇類10~20年,蟒蛇可活到30~40年,甚至更長。但蛇類在野生狀態下,由於棲居環境不太穩定,食物有時短缺,加之天敵和疾病的嚴重危害,其壽命不如人工養殖條件下的長,許多科學試驗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6. 蛇的壽命一般是多久最長壽的蛇是什麼蛇
蛇的壽命一般是多長?中國哪個地方分布的蛇種最多?
蛇的壽命一般是多久?這個問題就比較有意思了,因為,他們能活多長時間跟體型大小有很大關系。不少人都說,體型比較小的蛇都只能活2到5年時間,但這個說法就不準確了。
因為,大多數蛇從出生發育到性成熟,就已經耗去了2到3年時間,如果還來不及繁衍後代就死了,那它們早就滅絕了,哪裡還會出現在地球上。
我們需要知道,有一些蛇是會在咬人的時候釋放出毒液的,所以,當我們遇到這類蛇的時候一定要格外小心。
在我國范圍內,海蛇、舟山眼鏡蛇、尖吻蝮、圓斑蝰 、 金環蛇、眼鏡王蛇、 銀環蛇、 原矛頭蝮、 白唇竹葉青、白眉蝮被稱為中國十大毒蛇。它們無一例外地都是初級狠毒的捕食者,不僅身體可以分泌特殊的毒液,就連性格也十分狡猾。
很多人都誤以為,毒蛇本身就有毒,其實,毒蛇的毒液只有在人體的血液中才能發揮作用,如果一個人的口腔中沒有創傷,那麼,直接喝下蛇的毒液也不會產生不適。而人被毒蛇咬了之後出現後續反應,也是因為從毒蛇毒牙流出的毒液滲入了人體的血液中。
7. 蛇的最長壽命有多久(包括千年巨蟒)
蛇的壽命一般在幾年到二三十年之間。1978年在南太平洋深海中發現了一條,這條海蛇竟長有1867個環,已活了1867歲。目前它是活得最長的動物。蛇的壽命究竟有多長,在自然界是很難觀測的,生活在天然環境中的蛇,由於天敵的存在,沒有活到應有的壽命就被弄死了;由於捕食不易,難以獲得充分的營養,壽命也可能比飼養條件下要短些。但有人認為蛇的壽命一般可活到20年以上,體型大的比體型小的生活的時間還要長些。
蛇的壽命究竟有多長,在自然界是很難觀測的,在飼養條件下,記錄下來也不多,不過30來種蛇而已。 蝮蛇、美洲黑蛇可活5年以上,束帶蛇、銀環蛇可活6年,夜蝰、北美水蛇可活7年,漁游蛇可活9年,綠曼巴、眼鏡蛇、眼鏡王蛇可活15年左右,馬達加斯加蟒、草原響尾蛇可活19年以上,食魚蝮、網蟒可活21年,黑斑眼鏡蛇、歐洲長吻蝮可活22年,王蛇可活23年,蟒蛇可活25年以上,黑唇眼鏡蛇可活29年,這是最長的紀錄了。
生活在天然環境中的蛇,由於天敵的存在,沒有活到應有的壽命就被弄死了;由於捕食不易,難以獲得充分的營養,壽命也可能比飼養條件下要短些。但有人認為蛇的壽命一般可活到20年以上,體型大的比體型小的生活的時間還要長些
8. 現實世界中,已知最長壽的蛇是什麼
目前為止最長壽的蛇身長5米多,體重有100多斤,是在香港由當地的村民發現的,據估計已超過120歲,但是具體多少歲還是需要進一步的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