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肩頸按摩的穴位,最好帶圖
一為風府穴,雙手微微分開,沿著後頸部脊柱左右,輕按穴位。「風」,指穴內氣血為風氣也;「府」,府宅也。中醫認為,督脈之氣在風府穴吸濕化風,所以刺激這個穴位有散熱、吸濕的功能。這個穴位的位置在後腦勺,後背正中往上,頭發邊緣。如果後腦勺疼痛、麻木,按摩這里可以有效緩解。
二為風池穴,風池穴有兩個,也在後腦勺。中醫認為,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風池穴具有壯陽益氣作用。如果頭痛頭暈,容易耳鳴,可以多按摩這個穴位。經常偏頭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這個穴位。平時如果偏頭痛,就按摩疼痛方向對應的那個風池穴,見效會很快。
㈡ 肩頸部美客保健推拿手法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隨著辦公室自動化的進展,很多疾病由此悄悄地侵襲我們的身體。最典型的就是長期伏案工作或者經常駕車的人,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不動,頸背部容易出現疲勞不適症狀。 這主要是因為頸背部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導致肌肉組織緊張,血液流通不暢,再加上不注意保暖,特別是冬季易受到風寒邪氣侵襲,從而使頸背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按摩以下幾個穴位對頸背部疼痛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1.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於人體的?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按摩方法:1)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做50次;2)兩手握空拳,用拳背有節奏地叩擊委中穴,做50次。
2.按揉肩井穴
位置:位於肩上,前直乳中,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即乳頭正上方與肩線交接處。
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揉按對側肩井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貞穴
位置:在肩關節後下方,臂內收時,腋後紋頭上l寸。
按摩方法: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肩貞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4.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按摩方法:用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列缺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2按摩這些穴位 緩解肩頸酸痛
1、按摩後頸部穴位
風府穴
雙手微微分開,沿著後頸部脊柱左右,輕按穴位。「風」,指穴內氣血為風氣也;「府」,府宅也。中醫認為,督脈之氣在風府穴吸濕化風,所以刺激這個穴位有散熱、吸濕的功能。這個穴位的位置在後腦勺,後背正中往上,頭發邊緣。如果後腦勺疼痛、麻木,按摩這里可以有效緩解。
風池穴
風池穴有兩個,也在後腦勺。中醫認為,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風池穴具有壯陽益氣作用。如果頭痛頭暈,容易耳鳴,可以多按摩這個穴位。經常偏頭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這個穴位。平時如果偏頭痛,就按摩疼痛方向對應的那個風池穴,見效會很快。
2、按摩手背三穴位
中渚穴
中渚位於小指和無名指指間,下方約2厘米處(手腕側)的部位。用手指觸摸時,大約是在小指和無名指指骨之間的凹處。
陽池穴
陽池位於手腕中央,靠近小指側的部位。仔細地說,就是將指尖反翹起來,各手指在手腕處會形成很粗的筋,在中指和無名指的粗筋交叉至手腕為止的部位,就是陽池的位置。
關沖穴
關沖位於無名指指甲、靠小指側的下端。正確地說,應該是在無名指指甲左邊,畫上一條直線,在指甲下端畫一條橫線,這二條線相交的地方,就是關沖
3頸椎病的5種按摩方法
由於刺激和壓迫周圍組織的不同,產生的症狀也有區別,臨床上大致把頸椎病分成6型:
1.頸型
此為相對較輕的類型,主要表現為頸枕部及肩部疼痛不適,頸項僵硬,有時伴活動受限等症狀。
2.神經根型
此型為脊神經根受到壓迫或刺激造成,主要表現為頸肩痛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不適等症狀。
3.椎動脈型
該型是椎動脈受到刺激或壓迫造成,主要表現為頸肩痛伴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耳聾等症狀,常與頸部活動有關,可發生體位性猝倒,但意識大都存在。
4.脊髓型
該型是脊髓受到壓迫或刺激造成,主要表現為四肢無力、步態不穩、似有踩棉花感、胸部束帶感、性功能障礙、大小便控制能力減退等症狀。
5.交感型
此為椎管內外的交感神經受到壓迫造成,主要表現為頸肩痛伴頭暈頭痛、視物不清、心慌胸悶、血壓增高、四肢涼或手指發紅發熱,一側肢體多汗或少汗等症狀。
6.混合型
由上述五種類型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混合形成。
按摩手法
1.揉頸部兩側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拇指揉頸部兩側肌肉(從枕部與頸上段交界處至大椎旁的頸根處)3~5遍,以放鬆肌肉,在疼痛相對劇烈的痛點著重施術,隨後點揉風池穴1分鍾,以酸脹為宜。
2.拿揉肩部斜方肌
正坐,按摩者拿揉兩側肩部斜方肌,從內到外廣泛的放鬆肌肉,反復施術3~5遍;用拇指點揉兩側肩胛骨內上角肌肉附著處半分鍾;點揉肩井穴半分鍾,以酸脹為宜。
3.掌揉背部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自上而下揉背部肌肉3~5遍,以放鬆肌肉;然後用拇指自上而下點揉胸椎棘突與肩胛骨內側緣之間區域,重點施術於疼痛明顯處及有條索處,反復施術3~5遍。
4.掌揉雙側岡下肌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揉雙側岡下肌半分鍾,然後用拇指點揉天宗穴及岡下酸痛點,各半分鍾,手法不宜太重,以酸脹為宜。
5.拍打肩背部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拍打肩背部,力量輕柔,以緩解疲勞。
㈢ 想要預防頸椎病,那該經常按壓哪些穴位呢
很多人關心治療頸椎病的穴位有哪些在家可按摩,通過自己按壓能緩解疼痛。頸椎病的治療盡量以局部穴位為主,頸椎病誘發腦部神經壓迫會導致中風;頸椎病患者因椎動脈痙攣、栓塞、而誘發為腦萎縮;頸椎病變造成脊髓、神經等的刺激與壓迫就很容易導致高位截癱;頸椎的椎動脈堵塞會誘發神經腸胃功能紊亂;頸椎不好,按穴位最常見的穴位就是風池穴,將兩只手放在頸椎的兩側,然後平移往頭頂方向推,推到推不動的時候,兩邊就是風池穴,還有一個穴位肩井穴,還有第七頸椎的棘突下面有一個大椎穴,也可以按這個穴位後溪穴,可田兩手握拳互相碰撞後溪穴也對頸椎有緩解的效果。頸椎不好、勁椎痛,一是低頭看書看電腦時間過長、二是受風、受寒、三是年齡大骨質退行性病變。用刮痧板刮幾次就好了。那疼刮那兒、每次刮的熱乎為止。
頸夾脊穴,在第二頸椎到第七頸椎棘突兩旁的0.5寸處;天柱穴,在啞門旁1.3寸,頸後發際內斜方肌之外側;後溪穴,手掌尺側,稍微握拳,小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處;
㈣ 經常坐辦公室,肩頸痛,有哪些最簡單的穴位可以幫助到
中國按摩推拿是中國傳統醫術之一,是我國中醫的瑰寶,推拿按摩指用手在人體上按經絡、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以期達到疏通經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療效。上班族每天坐在電腦旁除了在消耗體力和腦力,久而久之是不是發現,脖子開始酸痛,頸椎開變形讓人苦不堪言。
曲池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出自《靈樞·本輸》。有清熱解表、疏經通絡的作用;此穴為手陽明大腸經穴,大腸經與肺經相表裡,肺主皮毛,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熱病,高血壓,癲狂;腹痛、吐瀉,咽喉腫痛、齒痛、目赤腫痛,癮疹、濕疹、瘰癧等病症。
按摩手法: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壓曲池,每次1~3分鍾,可改善上肢癱麻、哮喘等症。每日按壓曲池穴1~2分鍾,使酸脹感向下擴散,有預防高血壓的作用。
我們的頸椎連著脊柱,脊椎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它是我們身體的支柱,脊椎出現了問題那我們的身體支撐的大梁也就垮塌了。工作雖忙,但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不是
㈤ 按摩肩頸的基本手法有哪些
1、肩頸按摩的手法之拿肩井
肩井穴: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
以大拇指和食、中指相對用力,提拿肩井穴處的筋腱,向上提捏,漸漸放鬆,快速重復操作。雙手可同時或交替提捏,持續1分鍾。也可以在肩井做叩擊法,在穴位處適當叩擊。
力度要均勻,以被操作者酸脹為度。
2、肩頸按摩的手法之按天宗
天宗穴:位於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約肩胛岡下緣與肩胛下角之間的上1/3折點處兩手同時放在外側,用拇指指面壓天宗穴,從外往內往上推按。天宗穴可以適當使用撥法,用拇指在天宗穴處來回彈撥。
推天宗穴可舒筋活絡,使肩頸部放鬆。
3、肩頸按摩的手法之按風府
雙手微微分開,沿著後頸部脊柱左右,輕按穴位。「風」,指穴內氣血為風氣也;「府」,,府宅也。中醫認為,督脈之氣在風府穴吸濕化風,所以刺激這個穴位有散熱、吸濕的功能。這個穴位的位置在後腦勺,後背正中往上,頭發邊緣。如果後腦勺疼痛、麻木,按摩這里可以有效緩解。
4、肩頸按摩的手法之按風池
風池穴有兩個,也在後腦勺。中醫認為,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風池穴具有壯陽益氣作用。如果頭痛頭暈,容易耳鳴,可以多按摩這個穴位。經常偏頭痛的人,也可以留意找找這個穴位。平時如果偏頭痛,就按摩疼痛方向對應的那個風池穴,見效會很快。
(5)張凱養生說肩頸不適按哪些穴位擴展閱讀:
頸肩疼痛別亂按摩
誤區一:患上頸椎病後,只有頸椎會出問題
頸椎病雖然名稱中只有頸椎,但症狀卻可能出現在身體多個部位。山東省立醫院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董軍在接受魯網采訪時介紹,頸椎病的症狀包括頸、肩疼痛或僵硬,肩胛骨內側疼痛,手指或手臂麻木,手部精細動作不能完成,走路時有踩棉感,不能走直線,腿打軟等。
誤區二:治療頸椎病重在「養」,不能運動
有些人認為患上頸椎病後要注意休息,好好保養,切忌運動。事實上,據華龍網報道,運動對於頸椎病的治療有明顯效果,絕大多數頸椎病患者通過姿勢調整、適當休息、正確的頸肩背部肌肉鍛煉等就能恢復健康或是大幅度緩解症狀。
㈥ 太空按摩球按摩什麼穴位肩膀不酸
在臨床上肩頸酸痛按摩的穴位有以下幾個方面。
1.可以選擇肩井穴進行按摩,肩井穴有祛風清熱,活血消腫的作用,治療頸椎病所引起的頭痛或者頸椎活動受限以及肩頸部位肌肉痙攣、肩背部酸痛、肩周炎或者肩膀疼痛不能屈伸都有較好的緩解效果,所以肩井穴是非常好的一個穴位來緩解肩頸部酸痛,進行按摩大約每次按摩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
2.可以選擇風池穴,風池穴也有祛風解毒,平肝熄風,通利關竅的作用,在臨床上也是用於治療肩頸酸痛以及其他一些頸椎病所引起的頭暈頭痛,頸椎不適等等。所以平時按摩風池穴對於緩解肩頸酸痛也有較好的效果。
3.可以選擇百會穴,百會穴也是臨床上較好的一種緩解頸椎疼痛,落枕,頸部肌肉酸痛,頸部僵硬,肩胛疼痛以及上肢酸痛都有非常明確的效果,所以在平時如果肩頸酸痛,我們可以按摩這些穴位來進行治療和緩解。
㈦ 肩頸背腰推拿按摩手法
首先介紹幾種常見的按摩手法:
1,拿法:用一手或兩手拿住皮膚、肌肉或筋膜,向上捏起,隨後又放下。
2,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膚或穴位上有節奏地按壓。
3,點法:用單指使勁點按穴位。
4,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膚或穴位上進行按壓結合旋轉活動。
5,叩法:用掌或拳叩打肢體。
6,捏法:在適當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膚和肌肉從骨面上捏起來。
7,彈撥法:用拇指深按於治療部位,做如彈撥琴弦樣的往返撥動。
肩頸部位按摩:
操作步驟:
被操作患者端坐,操作者站立於後側方。
1,拿風池
(風池:位於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用右手拇食指分開,對准風池穴,捏住頸後肌膚,往上往外提起,做有節律的輕重交替又連續的提捏,沿著頸部肌肉慢慢往下移動,再換左手捏拿風池。風池穴也可以用壓法,即以拇、食指按壓。
拿捏風池,可以使人頭目清明。
2,拿肩井
(肩井穴:在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
以大拇指和食、中指相對用力,提拿肩井穴處的筋腱,向上提捏,漸漸放鬆,快速重復操作。雙手可同時或交替提捏,持續1分鍾。也可以在肩井做叩擊法,在穴位處適當叩擊。
力度要均勻,以被操作者酸脹為度。
3,按天宗
(天宗穴:位於肩胛骨岡下窩中央凹陷處,約肩胛岡下緣與肩胛下角之間的上13折點處)
兩手同時放在外側,用拇指指面壓天宗穴,從外往內往上推按。天宗穴可以適當使用撥法,用拇指在天宗穴處來回彈撥。
拿肩井,推天宗穴可舒筋活絡,使肩頸部放鬆。
4,點撥曲池、手三里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手三里穴:位於前臂背面橈側,在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
對於手麻手酸的患者,可以用拇指指面點按曲池穴及手三里穴。或者使用彈撥法,從內往外撥動數次。使穴位局部有酸、脹、痛感為宜。
5,點揉大陵
(大陵穴:位於人體的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辦公室白領經常會出現滑鼠手症狀,可用拇指指面按腕關節內側腕橫紋中點大陵穴,其餘四指指面按腕關節外側,與拇指對稱性用力,做點揉1-2分鍾。
完成這樣一套肩頸部按摩耗時基本上在5分鍾左右。
腰背部按摩:
目前,腰背部疼痛也是臨床上的常見症狀。因過度勞累和姿勢不當常常導致腰酸背痛等情況的發生。在此,中醫也特別向您介紹腰背部幾個特別的按摩穴位,可以幫助您放鬆背部緊張的肌肉,緩解腰背部疼痛。
對於一些久坐的人,腰的問題一般都集中在腰骶部,對於那些個子較高、體型較瘦、體質較弱的患者,在第三腰椎橫突處或腰骶部經常會有酸痛感。
㈧ 肩膀經常覺得酸疼,按摩哪些穴位,能夠趕走酸疼
肩頸酸痛的時候,按風府穴、天柱穴和大椎穴,這三個穴位都可以有效的緩解你肩頸疼痛的情況,但是我建議你最好還是去看看醫生,畢竟醫生才是專業的,你自己按可能按不好按錯,所以還是專業人士比較靠譜哦!接下來我就介紹一下這三個穴位都分別在啥地方,以防你按錯。
還有個很有效的方法就是下班之後為了緩解疲勞做一些專項放鬆的運動,活動脊椎和背部的,在b站和微博都很容易找到,每天活動一下,就不會有肩頸酸痛的感覺了,如果你還是感覺疲憊,我就建議你去找老中醫按按,別自己瞎按,人身上的穴位很多,一不小心就容易按錯的。
㈨ 肩井穴是人身的一大要穴,有哪些作用
肩井穴出自《針灸甲乙經》,是隸屬於足少陽膽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中醫認為,肩頸穴具有祛風散熱,活絡消腫的功效,臨床當中肩頸穴主要用於治療軟組織病症,如落枕、頸項肌痙攣、肩背痛等。另外肩井穴還可用於高血壓、神經衰弱、副神經麻痹、乳腺炎、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等病症的治療。
按摩肩井穴位時,按摩力度不要過重、過久。血壓高,體質虛衰,心腦血管病者更應注意。孕婦不要按摩肩井穴,容易引發流產。
㈩ 當感覺肩頸不適的時候,怎樣按摩可以有效緩解
針灸手足的穴位可以緩解肩部或頸部的疼痛,目前現代醫學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如果從古代經絡學說來看,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之所以能夠用手足的穴位能緩解肩頸的疼痛,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理。從經絡學的角度來看。手三陽和足三陽經都到達肩頸部。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的原理,針灸手足的穴位當然可以通過經絡傳導治療肩頸部的損傷。從全息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手腳都有非常多的全息穴位,有些穴位和我們的頸肩部是相對應的,當然針刺這些穴位可以治療肩頸部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