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早起,我的姥姥姥爺,現在一個是80歲,一個是85歲,現在依然還是很健康的回,還能答夠騎著自行車來我家串門。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睡覺和起床都是異常的早,每天吃的東西,不咸不淡的,但是幾乎以素食為主,不太吃葷菜,姥姥也不愛吃,所以我姥爺也就不做這類的菜了。
然後我姥爺其實是比我姥姥大五歲的,但是看起來我姥爺更健康一些,是因為在姥爺前些年的時候,還在幹活,就是種地這種臟活累活他都能乾的下去,完全不嫌累,也不覺得累。
很多人都佩服我姥爺有這樣的身體,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姥爺是因為一直在勞作,所以說才能有這么好的一個身體。
那麼想要長壽的話,也一定要常常的鍛煉身體,不可以一天到晚的賴在床上,如果說有一個老伴兒的話會更好,因為身邊有人陪伴自己,如果說老伴已經去世了,那麼孩子一定要常回去看看,因為一個好的心態也能讓老人長壽。
Ⅱ 人如何能長壽
[按:這是一篇別人寫的文章,精妙地解釋了使人長壽的秘密,就目前來講人類要想達到長生不老是不現實的,但將來未必不能實現,讀讀某君這篇文章,也許很有些啟發。
有一種東西,我們人人都有,那就是壽命。有一件事,我們人人都得面對,那就是我們都會死;生命只是從出生到死亡之間的一小段時間。
就個人而言,我們都把年齡看作是從年輕到年老的一個過程——年輕時充滿希望,生氣勃勃;年老時憂郁多病,體力衰竭。就人的本性而言,我們對自己的年齡總是感到不滿,總希望成為另一種年齡的人。然而,事實是,如果我們安心於自己的年齡,那麼不同的年齡都是很有意義的。如果年輕時就想成為有閱歷、有智慧的老年人,或者年老時仍拚命想保住青春活力,那就會出嚴重問題。我們會因此而忽視現在——我們現在的年齡——甚至會把它白白地荒廢掉。
對於一種有益的生活來說,渴望未來和緬懷過去是兩大敵人。對大多數社會成功人士的一項專題研究表明,這些人大多破壞了傳統的年齡法則。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本就沒有考慮年齡限制。不管他們的成功是早是晚,也不管他們的壽命是長是短,反正他們使我們看到,他們的生活宗旨就是「快速喬食生活」,決不拖延一分鍾,也決不考慮時間是不是太晚。
然而,和疼痛一樣,年齡也是一種保護機制,只是我們對此不知感恩罷了。就如疼痛警告身體有危險,年齡也同樣如此,它保護物種,使其免於僵化的危險。因為從基因的角度看,我們的身體僅僅是它的暫留之地,或者說,經常需要遷移的臨時居所。通過世代相傳,不死的基因就有可能形成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同組合。這就是說,我們的基因始終都在適應變化著的環境需要,並隨時准備形成新的組合,而當條件改變時,其中的有些組合還會優於其他組合。
看來,基因要保持必要的可變性,要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延續下去,唯一的途徑就是為細胞更新的有效性設置時間限制。我們在逐漸變老的過程中,全身的細胞一直在自我更新;這種更新如果始終能超級有效地重建我們的身體,我們就不會變老。確實,從理論上講,沒有任何理由說我們不能永遠活著(除了意外事故)。
其實,關於死和不死一點也不神秘。簡單地說就是,從生物學上講,個體會死比個體不死更為有效。因而我們的細胞一開始就具有內在過時性;一種為了有效地自我更新而預設的衰亡機制。我們到了老年身體會萎縮,而且會百病纏身,原因就在於此。這在我們看來當然不是最好的方式。更好的方式是基因若能以某種方式設計,從而使我們的身體長久保持年輕,直到最後,在一瞬間毀滅。遺憾的是,我們不得不慢慢地變老,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圓滿地度過生命的每一個階段。
迄今為止,還沒有人找到一種能阻止細胞老化和衰亡的方法,盡管有許多人在努力,有人甚至還宣稱找到了,而且還開了價格昂貴的基因診所。毫無疑問,總有一天,有人會找到這種方法的,從而造出人們期待已久的、能使人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葯。這么說和神秘主義毫不相干——這只是個科技問題。
當然,這會產生噩夢般的人口過剩問題。相比之下,現在的人口問題會顯得微不足道。到那時,生兒育女將被視為滔天大罪。我們將再次面對一項令人暈眩的挑戰;我們這一物種將再次為自己的機巧付出高昂代價。不過,在尋找這種方法的同時,人們也以極大的興趣在研究我們的年齡問題,以及要在這顆行星上繼續生存下去,我們該做什麼——或者說,不該做什麼。
這里有兩種相互矛盾的信息。第一種信息是,每一種年齡都有其典型特徵。作為人類成員,我們從出生到死亡,年復一年,幾乎全都以某種可預知的方式行事。作為生物有機體,我們不可避免地都要經歷基本相同的年齡段和衰老過程。在這方面,我們都非常相像。
第二種信息與此相矛盾。雖然每一種年齡都有典型的行為方式,但總會出現例外——有些人會違背年齡模式,即在他們從幼兒期到老年期的生活過程中,過早或者過晚地出現某一年齡的行為方式。有些兒童早熟得令人吃驚,他們小小年紀就已老氣橫秋;有些成年人則天真活潑,身心兩方面都和他們的年齡不相稱。上述兩種信息的含義很清楚:年齡法則是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違背的。那些屬於例外的人往往無視年齡法則,他們會在9歲時寫交響曲,90歲時私奔。
導致例外的原因也很清楚。就那些早熟的兒童而言,除了他們的大腦發育較好,看來還有父母方面的原因——他們的父母幾乎全都對他們很溺愛,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花了大量時間來訓練他們。就那些甚至到了老年期仍像兒童一樣活潑的成年人而言,他們幾乎全都對生活的某一方面抱有執著的熟情和樂觀的態度。隱退和「坐看落日」是個可靠的殺手。
這么說來,當然也就要說到有沒有辦法來延長人的壽命了。根據對數百個長壽者的生平研究,有一些特性看來是和這些人的健康、長壽有關的。其中,有的是一目瞭然的,有的則不然。下面這些,可以說是有利於長壽的主要因素:
如果你很幸運,正好出生在一個長壽家族中,那麼你也很可能會活得很長久。反之,如果你的遠祖和近親太多健康狀況不佳,其中有許多人因心臟病、糖尿病、癌症或者中風而早早地死了,那麼你活到高齡的可能性也不會太大。
有些人生來就比較好動,比較活躍,有些人則比較好靜,比較懶怠。一般說來,只要不是出於焦慮而緊張地活動,好動對健康是有益的。每天都按常規進行體力活動的人,肯定要比整天懶洋洋地躺著或者坐著的人健康得多,也活得更長久。顯然,在那些特別長壽的人中間,有許多人是興致勃勃的散步者。至於散步和種種花草之類的活動為什麼會如此明顯地有利於長壽,這是有特殊原因。因為這類活動屬於「非緊張型」全身運動。相比之下,那些進行較高強度鍛煉的人,如天天蹦跳或者跑步的人,就有意無意地會擔心自己的健康。如果這種鍛煉太過分,結果會適得其反——當然,如果是年輕力壯的運動員,那另當別論。年輕的職業運動員還來不及關心自己的健康,他們首先要關心的是自己的比賽成績。然而,有不少既不年輕又非職業運動員的人,卻也在那裡做這類高強度鍛煉,目的是想以此獲得強壯的體魄。可悲的是,他們的想法和做法全錯了,因為強壯不等於健康,和長壽更是毫不相干。重要的是,我們的身體鍛煉——不是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一應該是低強度的,而最為重要的是;還要有樂趣。散散步或者種種花草,這類純粹的娛樂活動即使天天做也不會叫人厭煩,這才稱得上具有「保健功能」。
接下來的一點是,平靜的心態有利於長壽。那些整日匆匆忙忙、焦躁不安的人,在這方面是極為不利的。要知道,憤怒和憂慮是殯儀館老闆的好朋友,而心平氣和的人,幾乎總能比他的那個怒氣沖沖或者憂心忡忡的鄰居多活幾年。所以,那些發現自己的生活總是為憤怒、憂慮或者恐懼所驅使的人,應該趕快尋找其他「僱主」。
平靜、放鬆的心態和消沉、懶散的性格是兩碼事,分清這兩者的區別很重要。放鬆不等於沒有熱情,也不等於一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失去了興趣。實際上,一個人要想活得長久,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理想的追求是很重要的因素。這並不是說人是不能退休的,一退休就什麼都完了,而是說,一旦沒有了職業,要馬上用某種活動——某種同樣有吸引力的興趣愛好——來替代它,以此為你的生活提供新目標和新刺激。唉聲嘆氣、得過且過是消極因素;樂觀才會長壽。
人有許多致命的弱點需要克服,其中之一就是懷舊。總想著「過去的好時光」,總抱怨現在的世界多麼糟糕,總指責年輕人多麼無能,實際上是想提早為自己舉行葬禮的一種信號。較之於那些生活在現在而嚮往著未來的人,這種生懷舊病的人成為長壽者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成功是延年益壽的良葯。獲得相當程度的成功甚至可以抵消某些足以使人折壽的不利因素,如肥胖和酗酒。不過,重要的是獲得成功後不能有心理負擔,不能讓自己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還有,成功與否要用自己的尺度衡量。一個牧羊人也照樣可以覺得自己很成功,就像獲得了諾貝爾獎。成功不一定要有名氣;即便是有名氣的人,也不能為名氣所困。
在個人習慣方面,長壽者大凡都奉行中庸之道。他們並沒有極端的飲食限制。確實,人是雜食動物,混合食譜顯然有利於長壽。盡管我們常看到長壽的素食者,但他們的長壽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素食。一般認為,粗茶淡飯是有益於養生的,但美食家們或許會爭辯說,生活的質量比清苦地在世上多活幾年更為重要。還有對於煙酒,長壽者中也幾乎沒有人斷然拒絕。有許多長壽者是既吸煙又喝酒的——只是適量而已。如果你聽到宣傳說吸煙和肺癌有聯系,你一定會以為吸煙的人肯定都是短命鬼,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此的解釋是,這和一個人的癌症易感性有關。有人天生易患癌症,若再吸煙的話,那顯然是在冒極大的風險。但有人天生就有抗癌基因,這些人即便吞雲吐霧一百年也不必擔心自己會生肺癌。問題是,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抗癌基因攜帶者,而按現有的醫學水平,也無法在這方面做出鑒定。所以,吸煙至今仍是一場用壽命做賭資的豪賭。不過,為公正起見,這里仍需指出,就具有抗癌基因的人來說,吸煙或許是一種很有效的鎮靜方式,而保持平靜的心態,就如前面所說,是可以延長壽命的。
大多數長壽的人都很懂得自律。粗看起來,這似乎和心態平靜、隨遇而安的人壽命長的說法是相對立的,其實這里一點也不矛盾。自律並不意味著自說白話、自以為是,或者自我虐待。自律的意思是。一個人自行安排他的或者她的生活,並有規則地每天都做某些事。有人因為每天散步一英里而活得很長壽,是因為他把這件事看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天天都這么做。有人則不然,一連六天不出門,第七天心裡覺得愧疚。又一下子走了七英里——這樣不懂自律,即使走得再多,也無助於長壽。
幽默、甚至有點淘氣,覺得生活是滑稽可笑的,是對抗衰老的有力武器。長壽總伴隨著「做做怪相眨眨眼」。一臉嚴肅的清教徒和一本正經的人是活不長的,他們很快就會讓位,而他們的那些愛開玩笑的同齡人卻會留在世上,並久久地歡笑。
對生死問題,採取駝鳥式的把頭鑽進沙里的迴避方式是無濟於事的。最好的辦法是接受這一事實——有生必有死,壽命再長,也終有一死;然後。活在現在,實實在在地活著。懷舊和消沉永遠是妨礙人充實而愉快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兩大敵人。
最後。只要看看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人即法國的讓娜·卡爾曼夫人的情況,上述許多觀點便可得到證實。在讓娜·卡爾曼夫人121歲生日時,有人問她長壽的秘密,她微笑著回答說:「我一直很平靜。」她在100歲時還騎自行車。她最喜歡吃的菜餚是炸土豆和燉肥肉,也喜歡吃巧克力和糖果。在她117歲時,有人建議她戒酒戒煙,但她毫不理會。她生於1875年,死於1997年,一生從未生過一天病。真不知道,那些鼓吹「自我節制」的健康專家如何解釋她的長壽,因為她幾乎違背了他們所有的戒律。她在臨終時還有力地揮了揮手,說了幾句很幽默的話,真是直到最後還和他們開了個玩笑。
Ⅲ 如何長壽
長壽可不是預約的,活過來才算數,專家告訴你如何如何,你看看有幾個長壽的,可是長壽者的生活五花八門,吃素食的,吃肉的,喝酒的,天天下地勞動的樣樣都有,就是沒有不離桌椅十幾個小時打麻將的,或者是十幾個小時看電視的,吃喝嫖賭抽五毒俱全的。不過首先考慮如何不得病,或者是少得病,這樣就要注意病從口入要管住嘴,吃山珍海味的不見得有營養,有病的不少,差不多都是不好治的病,吃粗茶淡飯不見得不健,健康的很多尤其是農村。加強運動鍛煉身體,適合自己喜歡的就行,並且持之以恆,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飲食要定時間,不能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吃飯時間不一定。吃飯要定量;一日三餐,每餐的量要有一定,不能好吃的多吃,不好吃的少吃,飽一頓飢一頓不行。工作生活的作息時間要有規律,起床就寢要按時,雷打不動,不能隨心所欲沒有規律。我想沒有什麽理論吧,祝福你健康長壽,哈哈,別忘了天天還要好心情,心量寬闊才行。僅供參考。
Ⅳ 有哪些讓人長壽的辦法
你想過應該如何讓自己更長壽嗎?MH已經解開了這個謎,而且還可以很自豪地告訴你,如果你能按照我們說的去改變你的生活方式,那我們敢對你保證,你能活得比你想像的還要長……
科學家早就說過,人類的壽命極限是160歲。我們的說法是,12個方法,讓你多活109年。
「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無法活到基因『指定』的年齡,」來自倫敦的羅森醫生說,他是世界級的長壽權威人士。「近幾十年的研究表明,對大多數人來說,行為和生活方式對你壽命的影響遠比基因要大得多。」
最近的一些詳盡的關於長壽方面的科學研究顯示,我們可以幫你把死神遠遠地拒之門外。當然,我們不可能讓你奢望長生不死,但我們起碼可以讓你活得更科學,也更健康,也就是說讓你的歲數比你當初想像的翻上一番。
不過,要說明的是,我們所說的歲數翻番,可不是真的讓你的歲數乘以二。我們的意思是,你可以活得遠比你想像的要長很多。事實上,只要你肯想很多辦法,而且照著我們說的去做,就會長壽。比如平時多做高難度的口算,可以使你多活2.5歲。這些都是經過科學實驗證明的。
到海邊去曬太陽 可以使你增加3.3歲
經常見不到陽光的人可能會發生很多危險。哥倫比亞大學精神病學系的一項情感障礙研究顯示,缺少光亮可能導致抑鬱症或其他相關問題出現,比如酗酒、自殺等等。去海邊曬一個星期的太陽,會讓你走出這種陰暗的情緒。有研究顯示,連續5天,每天30分鍾的海邊日光,可以治好一半以上的抑鬱症患者。
喝奶 可以使你增加:7.2歲
牛奶,不用多說,在現在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人們剛剛開始重新拿起杯子在考慮是否可以喝奶。而MH想說的是,不要因噎廢食。其實,如果沒有三聚氰胺之類的東西,牛奶是非常好的東西。它是一種純天然的最有營養的抗衰老和補給身體的食品。已經有很多臨床實驗證實,牛奶有非常多的功效,比如提供能量,使肌膚更有活力,減少疼痛,使過敏體質得到改善,加速身體復原,振奮情緒。
唱贊歌 可以使你增加:2歲
早晨睜開,對你身邊的人大聲說,「你真美。」如果你是一個人睡覺,那就睜開時想一想外面的雲、草地和正等著你happy的一群朋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永遠在心底里對所有的人和事都抱著一顆感恩的心,都在無時無刻不在贊美著別人的人能把每一天都過得快樂充實,也活得更健康。
笑 可以使你增加:10歲
幽默可以使你更健康、更長壽、更快樂,這是挪威科學技術大學發表於2006年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的。另據他們證實,具有幽默感的人當患上重大疾病時被治癒或好轉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高出30%。笑可以使人產生更多的保護性荷爾蒙,調節血壓,減小壓力,增強免疫系統。鑒於笑能給你帶來這么多的好處,讓自己多一些笑聲,可以使你的壽命增加8歲。所以,從現在開始多看喜劇電影,多聽相聲,也講笑話給別人聽吧。
經常在家測血壓可以使你增加:25.2歲
不要等身體真的出問題了才想起來去測血壓。現在,人們通常是買個血壓儀在家自測血壓,而 不再像從前那樣跑到醫院里讓醫生測。就買那種最常見的腕式測壓儀,然後每月測一次。一個能擁有相對較低血壓(115/75)的人通常比那種血壓相對較高 (140/90)的人多活25年。根據你的實際年齡,如果你的血壓過高,那就一定要想辦法降下來。通常的方法是:經常鍛煉,減少脂肪、鹽、酒的攝入量,而 且不要玩那些過於驚險的游戲,比如過山車。
買一隻狗陪你可以使你增加:11.4歲
有一隻貓或狗在身邊陪你,可以使你降低心臟病、中風發作的風險,還可以使正身患重症的人 盡快好起來。對此你還在懷疑嗎?讓我們來告訴你——根據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韋爾斯博士的一項研究顯示,養狗往往可以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水平,養狗的人和那 些沒有狗的人比起來,養狗的人簡直太幸運了。而且,養狗比養貓更有好處,因為狗可以「強迫」你每天早晚必須出去散步,這是《寵物的治療功效》一書的作者醫學博士貝克爾說的。
用牙線可以使你增加:6.4歲
當你用牙線的時候,你不光把昨晚剩在牙縫間的魚肉渣剔了出來,而且可以讓你的牙齒不再生垢。威斯康星州的美容牙科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有近80%的成年人都患有牙周疾病,而剩下的20%的人的牙齒也長得非常難看,而這些,我們當中的大多數都不知道。當然,事情也不是特別的糟,通常來說,我們只要去看看牙科醫生就可以了。不過,根據醫學博士克里斯的一項研究顯示,有牙病歷史的男人患上胰腺癌的機率比普通人要高出63%。所以,他建議一年看兩到四次牙醫。沒錯兒,看牙醫非常貴,但總比得上癌症強,而且防患於未然還可以使你活得更長。
加入足球隊可以使你增加11歲
加入一個足球隊,可以解壓,並對生理產生影響,還可以防止身體過早老化。這種類似小社團的組織是使你有效減壓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澳大利亞的一項對1,400名老年男人和女人的研究顯示,這些有著親密夥伴的老年人可以活得比普通人更長。一個相對固定的社交圈可以讓你年輕3.5歲。當然,經常鍛煉還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好處,比如保持肌肉有力、關節靈活、心功能增強,以及肺活量增大等等。那麼,為什麼不多花點兒時間加入一個小足球隊,既有了和朋友交流的機會,又讓自己身體更強壯呢?
換個國家生活可以使你增加:6.4歲
如果你認為國內的生態環境不太適宜生活,那就換個國家住住,比如歐洲。當然,從整體來 說,歐洲的環境也不是非常理想,一項由歐盟委員會做出的研究顯示,由空氣污染而導致的死亡率幾乎等同於交通事故的死亡率。一般人總認為,在英國的環境會好 些,但事實上,英國每年會有超過32,000的人死於大氣污染,而且會使人的壽命平均減少一年。而愛爾蘭的空氣就會好很多,在歐洲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 芬蘭。不過,如果你真的想活得更長,那就去歐洲的安道爾共和國吧。那裡才是一個真的幾乎沒有污染的國家,那裡人的平均壽命達到了83歲。
為自己找一個伴侶可以使你增加9.5歲
離婚,而且讓你的另一半房子是空的,這真的不是一個很好的主意。你的生活會更加孤寂。紐 約洛克菲勒大學200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離婚會加速白細胞的老化。另一方面,長壽真的需要靠兩個人來維系。「長期的愛的關系可以使你年輕6.5歲,」羅 森博士說。固定的性關系可以讓你進入一種平衡的穩定的生活狀態中去。誠然,那種有規律的性關系和長期忠誠的相守並不一定真的就能在你身上發生,但如果你連 試都不試一下,你怎麼知道你沒有這種好運呢?
讓腦子高速運轉可以使你增加:4.6歲
保持頭腦清晰敏捷的重要法則是:永遠在使用它。研究顯示,有效的保護和加強神經系統的運動可以使你延遲衰老和痴呆。大腦始終處於活躍和忙碌狀態的人比那些整天對著牆發呆的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幾率要小得多。經常做游戲、看書、上網,或是學習,都可以使你的腦子高速運轉。
檢查前列腺可以使你增加:12歲
預防勝於治療,早期治療勝於當時治療,這些都是我們很早很早以前就聽熟的話。但即便是這 樣,還是會有很多人忽略掉種種可能患病的跡象,而直到這些跡象成為事實時,已經很難治癒了,這對於前列腺疾病這種生殖病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去檢查前列腺 疾病這種生殖病之前其實已經患病很久了,而事實上,這種病和糖尿病、 ED一樣,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治癒應該都不是一件難事,但現在已經有數以百萬的人得上了前列腺疾病,」班克斯博士說,他是《男人手冊》的作者。「積極主 動尋求那種高質量的醫療保健和慢性病護理的人往往可以比不採取任何防範措施的人多活12年,」魯森博士說。趕快行動吧,早檢查早治療,讓前列腺疾病躲得遠 遠的。
Ⅳ 怎樣長壽
心理共性
在很多長壽老人的調查報告中,非常重視心理活動的特點。長壽老人的確有一些健康的心理共性。例如,長壽老人多有堅強的意志,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強,對信念與事業的追求多忠誠和執著,一般均有較高尚的道德情操。
「仁者壽」是有一定道理的,長壽老人的思維邏輯較一般老年人敏捷、合理、情感豐富、情緒穩定、心情愉快、知足常樂、愛好較廣泛、生活內容充實。長壽老人的性格更溫和、恬靜、心胸開闊人際關系好、社會交往多……,如此種種,可以反映出長壽老人一部分健康的心理特點。其實,每一位長壽老人的心理特性並不可能一樣,如擇其益者為之,可益於長壽。
生活環境
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是影響長壽的一個因素,其影響作用的程度各不一樣。世界各地的長壽老人有很多,他們的生活環境不盡相同。繁華的大城市有老壽星,偏僻的山村,長壽老人也不少,身居寒冷的北方,生活在暑熱的南方,均有高齡老人。然而,某些生活環境下的長壽者就比較多,至於有益於老人長壽的生活環境,還是有共識的。
一般地說,生活環境無污染、無噪音、空氣新鮮的綠色天地較為理想,氣溫變化不大,寒冷的環境較暑熱的地區好,陽光明媚,水流清清,有適宜的生活、居住條件及活動場所,良好的左鄰右舍,這樣的生活環境,長壽老人一定會多。
飲食習慣
全世界的人飲食習慣很不一致。一般地說,西方人肉食多,東方人素食為主,不同的民族,飲食習慣也有很大差異,不同的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的差異就更大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長壽老人都有可觀的數量。不良的飲食習慣肯定不利於健康,更談不上長壽了。通常認為,不暴飲暴食、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講究飲食衛生,適度飲酒、飲茶,都是很好的習慣,無疑對於健康長壽有利。
生活方式
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量的統計資料顯示,他們的生活方式大都很有規律性,工作、勞動、休息時間的安排有序,勞作適量,休息適度,生活內容充實,興趣愛好廣泛,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簡單而內容豐富,科學而符合個性特點。
長壽之道飲膳在行
長壽之道,飲膳在行。酸鹼平衡,偏鹼為良。四黃駐顏,八寶壽長。
黃豆富鍺豐鈣黃豆含有十四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是「元素的寶庫」,還含有「有機鍺」,鍺可治療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神經衰弱、關節炎,及具有抗癌的功效。
胡蘿卜提高免疫胡蘿卜令你的細胞中心充滿β—胡蘿卜素,表現出治療癌症、心臟病、白內障和免疫系統障礙的強大功能。胡蘿卜含硒、鋅、銅、鐵、錳、鎂、鈣,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症,並減輕其發生和發展。
山芋強健肝腎山芋含有硒、鋅,為長壽食品,含大量的膠原和粘液蛋白,對臟器有保健滋補作用。
南瓜降糖保心南瓜含有鎂,鎂對心臟特別有好處。南瓜含鉻,人如果沒有足夠的鉻,過多的胰島素和葡萄糖會在你的血液中堆積,將你置於糖尿病、心臟病和其它早衰病症的威脅之中。
小麥養心益腎全麥粉或麥片含鉻、錳、鋅、硒豐富。常吃全麥粉或麥片使人「精力充沛,神清氣爽」麥麩為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血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症、冠狀動脈疾病、結腸癌、痔瘡、老年慢性便秘,有防治作用。
諸豆延年含核酸豐富的食品,首先是豆類,如黃豆、綠豆、扁豆、黑豆、豇豆、蠶豆、紅豆及豆製品等稱為八寶,核酸是生命的源泉,人體衰老就是由核酸變質引起的。
玉米抗氧化之王玉米含有的谷胱甘肽,是一種神奇的抗氧化物,血液中谷胱甘肽含量高,就預示著你的健康和長壽。對於高齡老人,如果身體中谷胱甘肽的水平較高,會使得他們較快地從疾病的困境脫身,迅速康復,並顯得「精力充沛」。
粟滋腎安眠粟含硒、鋅、銅、鐵,為長壽穀物,它含有高品質的蛋白質。
花生益壽吃花生主可以降低人體血管中的膽固醇,它含有維生素A、B1、B2、E及卵磷脂、膽鹼、無機鹽類,花生營養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相媲美;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兒茶素,有抗衰老的功效,所以人們稱花生為「長生果」。
(摘自《安徽科技報》)
積善積德亦積壽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施善者多健康長壽,而那些經常做壞事的人,既要算計別人,又要防止別人暗算,終日惶惶不安,導致身體功能失調,免疫力下降,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遠遠高於施善者。人們常說,損人利己者必折壽,是「短命鬼」,這並非因果推論、因果報應,而是損人利己者失去了良好的心理狀態的緣故。就事理來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就生命來說,多行不義自傷身。這是有科學道理的。
老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拒。長壽的秘訣往往取決於正確的人生觀,取決於良好的生活態度。一個人要想長壽,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而樂善好施,即多做好事,看起來是平凡的,微不足道的,其實是身心健康的表現。美國心理學家夏爾夫·馬丁把孤獨稱為隨時都可引爆喪身的「定時炸彈」。做好事是一種必須與他人發生聯系、接觸的活動,做好事後孤獨感自然就會消失,有助於緩解或克服負面情緒的影響,心態平衡,利於身體健康。
人類生活方式是群體性的,既合作又競爭。樂善好施是積德,其實質是視他人為朋友,與人為善,樂於奉獻,急人所難,濟人之困,竭誠相助,在助人的過程中,自己的心田會涌進欣慰的快感,還會堅信自己活在世上於人有益的價值,進而增強人生的自信心。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平衡的,因而也是健康的。持有這種心態的人是長壽的。正像古人總結得那樣,「養生先養德」,「善為福壽之本」。這其中的哲理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樂善好施乃是積德,這有利於講文明、樹新風,有利於講道德、崇高尚。若從醫療與健身的角度看,樂善好施,謁誠為人,也是在積壽啊!
(摘自《楊子晚報》)
百歲老人話長壽
104歲壽星吳圖南說:"我從9歲開始練太極拳。"
103歲壽星謝肇說:"每天早晨起床做手腳按摩可健身。"
103歲壽星馮阿鳳說:"我長壽秘訣是早早起、勤梳洗。每天梳頭半小時。"
107歲壽星黃雙鳳說:"我這一百多歲是大山給的。青山綠水育人壽。"
104歲壽星章金女說:"順乎自然即養生。"
117歲壽量阿吾拉說:"我喜歡吃瓜果。"
日本112歲壽星白濱若說:"我喜歡吃豆腐。"
百歲壽星郭惟一說:"我喜歡音樂,音樂是生命的火花。"
百歲棋王謝俠遜說:"嗜棋者長壽。"
111歲壽星蘇局仙說:"練書畫能強身延壽。"
116歲壽星讓·卡爾邁說:"釣魚有益於身心健康。"
105歲壽星張門氏說:"我的長壽秘訣是喝茶。"
109歲壽星李本善說:"我愛好讀書,寓養生保健於讀書之中。"
★小松博客原創整理.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