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寒露吃什麼養生

寒露吃什麼養生

發布時間:2022-04-13 11:01:44

⑴ 寒露節氣吃什麼養生 寒露吃什麼蔬菜水果

「荷蓮一身是寶,秋藕最補人」,寒露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去秋燥。蓮藕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的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紅,山楂含鈣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鈣52毫克。孕婦和兒童對鈣的需求大,這兩類人群不妨在飯後吃點山楂。

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桃子味甘而性溫,過多食用容易上火,嚴重的還會身上起瘡,尤其是平時內熱偏盛、易生瘡癤的 人更不宜多吃。大人最好不要給嬰幼兒餵食桃子,因為桃子中含有大量的大分子物質,嬰幼兒腸胃透析能力差,無法消化這些物質,很容易造成過敏反應。另外沒有 完全成熟的桃子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引起腹脹或腹瀉。

⑵ 寒露節氣吃什麼

寒露養生,要注意保養身體的陽氣,飲食調養方面以滋陰潤燥為宜。

建議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適當多吃雞肉、鴨肉、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葯等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等,避免過食辛辣傷人體陰精。

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在飲食方面也要有所區別,進補更要有所禁忌。身體各項機能已經減退的老年人,建議少攝入動物性食物,以免消化不良。老年人多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建議少攝入脂類和糖類。一些蔬菜對於疾病有輔助療效,比如薺菜可預防高血壓,蘿卜可健胃消食、順氣寬胸、化痰止咳,山葯能補脾胃,可以適當多吃。

(2)寒露吃什麼養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寒露節氣之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要根據氣溫變化適當添衣,在保暖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耐寒訓練,作息時間要做相應的調整,早睡早起、分時調養,居家常開門窗多通風,室內可種植花卉綠植,既能凈化空氣,又可以促進身體健康。

⑶ 寒露吃什麼好

寒露可以吃芝麻。民間有「寒露吃芝麻」的習俗。芝麻,在《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等醫葯學專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評價:健脾胃、利小便、和五臟、助消化、化積滯、降血壓、順氣和中、平喘止咳,可治神經衰弱,抗衰老。

芝麻分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為好,葯用以黑芝麻為好。白芝麻通常稱為「芝麻」,而「黑芝麻」的「黑」字是不能省略的,也不是多餘的。

(3)寒露吃什麼養生擴展閱讀:

在中醫看來,黑芝麻不僅能養黑發,還有護膚美膚作用,常吃黑芝麻,乾燥、粗糙的皮膚能變得細致、光滑、柔嫩,從而延緩衰老。

芝麻可以健脾胃、助消化,平喘止咳等,廣泛應用於人們的食療。俗話說:「嚼把黑芝麻,活到百歲無白發」,意思就是說:黑色芝麻養黑發,黑芝麻除了能滋養黑發,還有護膚、美膚的作用,乾燥、粗糙的皮膚能變得細致、光滑、柔嫩,延緩衰老。黑芝麻除食用外,還可入葯。

⑷ 寒露吃什麼 寒露滋補養生的五款粥

一、梨子粥:
梨子2隻,洗凈後連皮帶核切碎,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梨具有良好的潤燥作用,用於煮粥,可作為秋令常食的保健食品。
二、栗子粥:
栗子50克、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因栗子具有良好的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適用於老年人腰腿酸痛、關節痛等。

三、芝麻粥:
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適於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四、胡蘿卜粥:
將胡蘿卜用素油煸炒,加粳米100克和水煮粥。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於皮膚乾燥、口唇乾裂者食用。
五、菊花粥:
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同煮成粥。因其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⑸ 寒露怎麼養生,寒露的養生方法,寒露養生保

貫眾健康指導建議:過了寒露應起居調整。秋季涼熱交替,氣溫逐漸下降,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這是一條很好養身之道,而「一場秋雨一場涼」,提醒我們要隨著天氣轉涼逐漸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對安度冬季有益。秋天早晚涼意甚濃要多穿些衣服。另外,秋季腹瀉多發季節應特別注意腹部保暖。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初秋白天氣溫高電扇不宜久吹;深秋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條件許可情況下,居室及其周圍可種植一些綠葉花卉讓環境充滿生機又可凈化空氣促進身體健康。
飲食調養。「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飲食上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葯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葯、鴨、魚、肉等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注意補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精神調養。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郁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洩積郁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寒露養生的注意事項
寒露時節的飲食應注意葷素搭配。寒露過後,適當進食一些高蛋白食物補充能量。寒露之後,天氣乾燥,很容易出現口渴、咽干、唇燥、皮膚干澀等「秋燥」現象,因此,還應多吃一些新鮮蔬菜,多喝白開水、綠豆湯、牛奶等;水果以應季水果為主,橘子、梨、葡萄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年老體弱之人,可對症選擇相應的西洋參、枸杞等適時進補。
寒露時節應及時添加衣物。要知道,寒露過後,早晚溫差較大,空氣乾燥,這往往會使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因此,對於喜歡外出鍛煉的人來說,最好避免太早或太晚出門;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添衣,加強鍛煉。這個時節,哮喘病會越來越重,有痔瘡的人也可能病情加重,此類患者應格外當心。
那麼,為什麼「寒露不露腳」呢?
「寒露不露腳」的含義
進入寒露後,就不能再「秋凍」了,夜晚溫度將會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涼氣侵入體內。最重要的是注意腳部的保暖,以防「寒從足生」。「寒露不露腳」,正是這個道理。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因此,寒露過後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襪外,還要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熱水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可減少下肢酸痛的發生,緩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勞,同時還能提高抵抗力。

⑹ 寒露如何養生

民間俗語稱「白露不露身,寒露不露腳」,就是提醒人們需要及時增加衣物,避免寒氣入侵,不要著涼。

秋季氣候乾燥,肺、呼吸道比較容易受到傷害,在飲食方面也需要有相應調整。有資料顯示,寒露時節可以適當食用粳米、糯米等食物,同時有選擇地吃一些牛肉、豬肝、山葯等。

「寒露飲食養生應建立在平衡飲食五味的基礎上,根據個人情況適當多食滋潤的食品,比如吃梨、蜂蜜來滋陰潤肺。」民俗專家高巍解釋道,百合、芝麻等食物也會在此時食用,但不是很普遍。

此外,老南京有喝「寒露茶」的說法。寒露前後正是茶樹生長的極好時期。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後四天所采之茶,叫做「正秋茶」。寒露茶具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很受歡迎。

寒露今至,記得添衣禦寒多喝水

如果說白露是炎熱向涼爽的過渡,寒露則是涼爽向寒冷的轉折。氣象專家提醒說,寒露節氣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氣溫的變化特別明顯,溫度下降8攝氏度、10攝氏度都比較常見。

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提醒說,進入寒露後,公眾應根據天氣及時添衣禦寒,尤其是足部保暖。此時秋燥也重,要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可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多吃些潤肺潤燥的新鮮瓜果蔬菜,如梨、柿、柑橘、香蕉等,可生津止渴、潤肺清心、利腸解毒。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保持精力充沛。

以上內容參考 中新網-寒露時節如何養生? 吃梨、蜂蜜滋陰潤肺

⑺ 到了寒露節氣應該如何養身

寒氣,是一種陰邪,最易損傷人的陽氣,而陽氣,是生命的能量之源。

一旦,寒氣損傷了陽氣,各種代謝機能就有所減退,將會危害身體健康。

因此,寒露時節,一定要重養生,做好身體保健工作。


泡腳水量,要適當多一點,以沒過腳踝為宜。

泡腳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成年人泡腳的最佳水溫,在38℃~43℃左右,比人體溫度稍高一點即可,老人和小孩泡腳的最佳水溫在35℃~40℃左右。

泡腳時間,不宜過長,以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約30分鍾為宜。

老人泡腳,以20分鍾為宜,小孩泡腳,以15分鍾為宜。


泡腳水加花椒,祛濕又驅寒。

用一個棉布包10克花椒,用繩系緊,加水煮40分鍾,用這個水泡腳即可。


怕冷、容易手腳冰涼的人,可以用生薑泡腳。

一般取15-30克生薑,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10分鍾。

煮好後,將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以不燙為宜。


第四件:水果,蒸著吃

寒露過後,天氣不但逐漸轉寒,還比較乾燥。

此時,多吃水果,對於潤肺,對抗燥邪,十分有益。

然而,很多水果性質寒涼,有些脾胃虛寒、體質較弱的人,在寒露後吃水果,不易消化吸收,甚至產生腹瀉。

此時,不妨將水果蒸著吃。


生吃蘋果,能夠較好保持蘋果中的維生素C。但蘋果煮熟後,所含的多酚類天然抗氧化物質含量會增加,也能達到降低血糖、抗炎殺菌的效果。

蒸過的蘋果口感酥軟,味道酸甜可口,有利於加速身體新陳代謝,助力健康。

梨能潤肺止咳,在乾燥的秋冬季節,很多人都會給自己削個梨吃。但梨屬寒性,天冷時吃生梨會更感體寒,外感風寒引起咳嗽時更不能吃生梨。

但煮熟的梨,可去除寒性,梨皮會變得略苦,去燥潤肺的功效完全被釋放出來。

梨籽中的木質素本來屬於不可溶纖維,但在加熱後會在腸道中被溶解,將有害的膽固醇揪出體外。


第五件:曬太陽

曬太陽,是補陽氣的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

經常曬曬太陽,不僅有助於驅寒,對五臟六腑,皆有益處。

此外,經常曬太陽,可以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幾率。


後背的督脈,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

曬後背,讓督脈有比較高的溫度,對養護陽氣都是有幫助的。

曬後背的時間,在40-60分鍾左右為宜,出少量汗、微微睏倦效果最佳。


在陽光下,攤開雙手朝向陽光,或者,抬起雙手,掌心朝向陽光即可。

常曬手掌,可舒緩疲勞,促進睡眠,還有助於清心安神。


6~10點太陽,紅外線比較強,紫外線偏弱,比較溫和,適合曬足部。

露出腳踝,對著太陽曬曬腳底,有助於驅寒,減少抽筋。

⑻ 寒露養生吃什麼 寒露適合吃什麼

一、寒露養生吃蓮藕好 經常吃藕可以通氣,而且蓮藕的成熟季節也是在秋季,這個時候的蓮藕鮮美味道甚是吸引人。寒露後的空氣會更加的乾燥,身體很容易因為缺失水分而引起煩躁,因為這個時候可以吃多些蓮藕來達到生津除飯的效果。
二、寒露養生吃山葯好,山葯是最適合秋季食用的滋補食材了,因為山葯具有益氣補虛的功效;而且山葯中所含有豐富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寒露時節食用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煎用食品。
三、寒露養生吃百合好寒露時節里天氣是比較乾燥的,身體水分缺失大,很容易引起皮膚乾燥、口鼻肝臟都容易出現干癢、咳嗽的情況發現;百合是最具有潤燥潤肺的食物,這個時候多吃些百合可以起到清肺止咳、潤燥潤肺的功效。
四、寒露養生吃螃蟹好,寒露節氣還有一大習俗就是吃螃蟹,這個時候的螃蟹肉質柔軟,細嫩;而且營養上也是非常豐富的,蟹肉中富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這比魚肉和豬肉都要翻好幾倍;此外所含的微量元素鈣、鐵含量也是非常充足的。

⑼ 寒露養生可以吃什麼呢要注意哪些問題

寒露養生重在平衡飲食,三餐不妨多喝粥。寒露時節在飲食方面,過度進食厚膩的大魚大肉並非正確的選擇,我們應該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況,適當多吃一些甘潤的食物養肺潤腸。
常見適合寒露養生的食物有雪梨、柿子、香蕉、胡蘿卜、冬瓜、銀耳、豆類、菌類等。具體落實到一日三餐上,寒露時節不妨喝一些葯膳粥,可以健脾胃補中氣,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寒露養生的禁忌:
1、寒露養生慎喝涼茶。
2、寒露養生忌作息紊亂。
3、寒露養生勿盲目秋凍。
4、寒露養生別過度運動。

⑽ 寒露時節吃什麼

二十四節氣之一「寒露」,在每年的10月8-9日交節。歷來中華民族在秋冬之季都有進補的習俗。那麼在寒露節氣之時吃什麼最養生呢?和 飲食文化 一起來看看吧。

1、藕:「荷蓮一身是寶,秋藕最補人」,寒露後空氣乾燥,人容易煩躁不安。這時要多吃一些清心潤燥的食物來去秋燥。蓮藕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有明顯的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益血益氣的功效,也可增強人體免疫力。

2、山楂:「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寒露山楂紅,山楂含鈣量在秋季水果中最高,每百克果肉中含鈣52毫克。孕婦和兒童對鈣的需求大,這兩類人群不妨在飯後吃點山楂。

3、柚子:柚子性寒、味酸,可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腫止痛,適用於胃病、消化不良、痰多氣喘等症。柚子以富含維生素C聞名,其所含的有機酸,大部分為枸櫞酸,而枸櫞酸具有消除人體疲勞的作用。有益於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食用。

4、柑橘:柑橘也是最佳的寒露養生食物。柑橘一般在秋季大量上市,它還有大量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對神經系統的信號傳導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秋季盛產的水果當中,柑橘的維生素B1含量最高。此外,柑橘的果實、果皮、果核以及根等都有不同的葯理作用。

5、螃蟹:寒露的一大習俗是吃螃蟹。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上等名貴水產。螃蟹的營養也十分豐富,蛋白質的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鈣、磷、鐵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較高。中醫認為,河蟹性寒,味咸,具有清熱散結、通脈滋陰、補益肝腎、生精益髓、和胃消食、散熱通絡、強壯筋骨等功效。煮螃蟹以清蒸最原汁原味,營養價值高。

6、山葯:寒露養生也離不開山葯。山葯屬於薯類,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包括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和鈣、磷、鉀、鈉、鎂、鐵、鋅、銅等多種礦物質。山葯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經常吃山葯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拔絲山葯是很好的一種食用方法,用焦糖「炮製」過的山葯,補腎抗毒的功效會相應增強。

7、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待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適於便秘、肺燥咳嗽、頭暈目眩者食用。

8、菊花粥:因其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目等功效,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有較好的治療功效。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閱讀全文

與寒露吃什麼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