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冬天怎麼吃養生
冬季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此時天寒地凍人體血液循環減慢。中醫認為,此時寒邪強盛,易傷及人體陽氣,因此,冬季養生重在滋補。可適當選用羊肉、狗肉、蝦、韭菜、桂圓、木耳、栗子、核桃、甲魚等食物;多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蔬菜類如大白菜、圓白菜、白蘿卜、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 冬三月草凋零、冰凍蟲伏,是自然界萬物閉藏的季節,人的陽氣也要潛藏於內,脾胃功能相對虛弱,若再食寒涼,宜損傷脾胃陽氣。冬季忌食寒性物,因此冬季應少吃荸薺、柿子、生蘿卜、生黃瓜、西瓜、鴨等性涼的食物。同時,不要吃得過飽,以免引起氣血運行不暢,更不要飲酒禦寒。 介紹幾款冬季養生食譜: 1.紅蘿卜竹蔗煲豬腱湯 材料:紅蘿卜250克,竹蔗250克,豬肉150克,蜜棗1個。 製作:用刀颳去紅蘿卜的表皮並洗干凈,切成小段;竹蔗洗凈後砍成小段;豬腱肉洗凈切成粗件。然後將紅蘿卜、竹蔗、豬腱肉、蜜棗共同放入瓦煲內,慢火煲1-2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本湯能養陰生津,滋養肌膚。 2.核桃肉煲牛月展湯 用料:牛月展(帶筋的牛肉,下同)450克,核桃肉80克,淮山20克,杞子2湯匙,姜1片,龍眼肉1湯匙。 做法:.核桃肉放入鍋中(不用油(油食品)),慢火炒5分鍾取起。或者放入烤爐,慢火烤10分鍾取出,這樣可以除去核桃的異味。 .淮山、杞子、龍眼肉洗凈。 牛月展放入滾水中煮5分鍾,撈起洗凈。 核桃肉放入滾水中煮3分鍾,撈起洗凈。 把水適量燒滾,放入牛月展、核桃、淮山、杞子、龍眼肉、姜煮開,慢火煲3個半小時,放鹽調味。 3. 酸酸甜甜的糖醋 豬排:豬排骨提供人體生理活動必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尤其是豐富的鈣質可維護骨骼健康;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於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 准備帶點肥的排骨。將排骨剁成4厘米長的小節,洗凈瀝水,用廚房用紙吸去表面水分。姜切片,大蒜切片,蔥白斜切成厚片。炒鍋置大火上燒熱,倒入油,燒至5成熱(油鍋微微冒出煙氣)時,調中火下入排骨段,炸3分鍾,用筷子逐個翻面,再炸2分鍾,各面呈焦黃色時,排骨中的水分也大部分幹了。鍋中加入鹽、老抽、雞精、薑片、蒜片,與排骨同炒,倒入沒過排骨麵的溫水,大火燒開,改小火燉煮30分鍾。排骨入味香軟時,加白砂糖、米醋、香蔥粒,大火收濃汁即可。 4.、山葯赤豆粥 原料:山葯50克,赤小豆30克,精鹽少許。 製法:將赤小豆淘干凈,煮至半熟,放入洗凈的山葯(去皮切片)煮至粥熟,晨起作早餐食用。亦可加50克白米同煮。 5. 奶香麥片粥: 粳米洗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坐鍋點火,加入600克高湯煮沸後,再轉入小火熬煮成粥。 在粥中沖入鮮牛奶,用中火煮沸。加入麥片及白糖,攪拌均勻,出鍋裝碗即可。 6.雞蓉豆花羹: 將雞脯肉洗凈,剔去粗筋,剁成極細的蓉泥。 雞蓉盛入碗內,加少許冷水、料酒、鹽、味精、濕澱粉,用筷子攪拌均勻。 將雞蛋清打入碗中,用筷子按同一方向攪拌成糊狀,倒入雞蓉碗中拌勻。 筍、香菇、魚肉分別切片。炒鍋上火燒熱,倒入高湯燒沸,放入筍片、香菇片,蝦仁、魚片和料酒、鹽、味精燒沸後撇去浮沫。原鍋改用中火,雞蓉糊慢慢拖放入湯水中,見凝聚並浮起,呈豆花形時,用漏勺撈出。將湯水先出鍋 盛裝在湯碗中,然後放入雞蓉豆花,撒上火腿末即可。 7.滋補羊肉湯: 功效:羊肉湯屬熱性,可以溫胃禦寒,但喝多了容易上火。 特點:色澤光亮,呈乳白色;湯質優美,營養豐富;不膻不腥,味道鮮美異常。 製法: 1)先把羊肉、羊骨架洗一下,羊雜做些處理,把羊肉、羊雜放一個鍋內煮,可放些蔥姜等,(不宜放大料,串味),等羊肉、羊雜煮熟,撈出切成片,備用。 2)把羊骨架放鍋里,加滿清水,好了,開火,熬吧,熬一個小時左右,把漂浮在上面的一些雜質舀出去,這時的湯就比較純凈了,放些蔥姜,繼續熬,什麼時候熬的湯成乳白色,象牛奶一樣就可以了。熬湯一定要捨得花時間。 3)把切好的羊肉、羊雜放碗里,放些蔥花、香菜,蒜黃之類的菜,放適量精鹽,把熬好的羊湯趁熱倒入碗里,好了,一碗色澤乳白,口味鮮香醇正的羊肉湯就做好了配上千層餅或火燒,味道真的好極了。如果喜歡辣椒,可以放些辣椒。 8.、杞精燉鵪鶉 原料:鵪鶉 1隻,枸杞子、黃精各30克,鹽、味精少許。 製作:將鵪鶉宰殺,去毛及內臟,冼凈,枸杞、黃精裝鵪鶉腹內,加水適量,文火燉酥,加鹽、味精適量調味即成。 服法:棄葯,吃肉喝湯,每日1次。 功效:滋養肝腎,補精益智。鵪鶉是良好的益智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無機鹽、維生素等,有助於小兒發育、增進食慾、提高記憶力。腦力勞動者常食,能消除眩暈健忘症狀,能提高智力,有健腦養神之作用;枸杞子能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抗疲勞、增強體力和智力;黃精能補脾潤肺、養陰生津、強化筋骨、益智強身。幾味同用更增加其滋補和益智作用。適宜於肝腎不足、精血虧虛而見神疲乏力、腰膝酸軟、眩暈健忘者服食。
希望採納
2. 冬季能吃什麼養生
冬季養生該吃點什麼呢??
1、多吃碗豆。這是因為豌豆中含有大量豐富的銅元素、鉻元素、膽鹼元素、蛋氨酸元素、維生素C元素等。而這些含有大量豐富的銅元素、鉻元素、膽鹼元素、蛋氨酸元素、維生素C元素等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在冬季里健康的養生。
冬季養生小食譜
1、木瓜雪梨牛奶湯
木瓜四分之一個(約半斤)、梨一個(約半斤)、枸杞約二十粒、冰糖一兩(可依個人喜好增減)。
做法:將木瓜洗凈去皮剖成兩半,用勺挖去籽;梨去皮後和木瓜分別切成橘瓣狀,枸杞洗凈。然後加約1L水,燒沸後下木瓜、梨、冰糖,加蓋用大火燒沸後改小火煮25分鍾。最後放入枸杞續煮7、8分鍾。起鍋即可食用。
2、百合鵪鶉湯
鵪鶉兩至四隻,胡蘿卜兩根,百合半兩,蜜棗六枚。
功能:滋陰健肺,止咳補氣,久咳虛喘者為合,清潤滋補,合全家老少飲用,秋冬季更是合時湯水。
製作方法:鵪鶉洗凈,去腸雜;紅蘿卜去皮洗凈,切成小塊;一齊放入煲內,加百合,蜜棗,五碗清水,煲三個鍾點。即可
3、豬尾黑豆湯
豬尾一條,黑豆四兩,黑木耳一兩。
功能:豬尾是壯腰補脊椎的膠質食材;黑豆滋陰,補中益氣;黑木耳豐含蛋白質,多糖類,以及灰分。可以滋養益胃,防血管硬化。
製作方法:豬尾沖洗乾凈,斬成小塊;木耳先浸發;然後把兩樣材料和黑豆一齊放入煲內,加水四至五碗,煲三至四個鍾點。
4、經典十全大補湯
黨參、炙黃芪、炒白術、酒白勺、茯苓、肉桂、當歸、熟地、炒川芎、炙甘草、羊脊骨、生薑、蔥、黃酒、花椒、食鹽各適量。
製作方法:羊脊骨清洗干凈。鍋中清水燒開後,將羊脊骨放入水中汆燙,撈出備用。砂鍋注入清水,大火燒開,依次放入羊脊骨、蔥、姜、花椒和中葯包,再倒入一湯匙黃酒和少許鹽。蓋上蓋子文火煲2個小時。
3. 冬季應該怎麼吃養生方法
冬天飲食應補充的營養
增加禦寒食物的攝入:羊肉、狗肉、甲魚、麻雀、蝦、鴿、鵪鶉、海參、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增加辛熱食品的攝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補充必要的蛋氨酸:芝麻、葵花籽、乳製品、酵母、葉類蔬菜等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A、C可增加耐寒能力,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
適量補充礦物質:含鈣吩咐的牛奶、豆製品、海帶等。
注重熱量:熱飯、熱菜。
4. 冬季養生怎麼補
攻略1:北菇加山葯全面滋補
適宜人群: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
寒冷的冬天,多吃些菌類和根莖類食物,可以幫助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這里說的北菇是指根莖特別粗的那種。在遙遠的東北深山生長的這種菇類,本身就有很好的抗寒能力。如果吃進這種粗根莖的香菇,人體會一次性補充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和微量元素鐵、硒、鉀等。
而冬季的常見蔬菜山葯,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和澱粉,這兩種營養物質可以快速地在人體內分解成熱量,從而為身體增加能量,起到抗寒作用。特別適合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具體做法是:將北菇泡軟,去蒂後洗凈,山葯削皮洗凈,切成小段後切片備用;熱鍋後加油炒北菇,再加入泡香菇的水及醬油、糖,燒開,改小火煮10分鍾;放入山葯同燒,並加入鹽、澱粉勾芡後即可食用。
攻略2:多吃北豆腐和血豆腐補充營養
適宜人群:減肥和偏食的人
如果除了手腳冰涼,身上其他地方也不那麼暖和,可能是營養不平衡類型的寒症。經常減肥、偏食的女孩子和正值中年的女性,最容易維生素攝入不全面,而維生素B2又是平衡人體耗氧量的重要物質。所以,屬於這種怕冷的人群,又不想吃胖自己來抗寒,可以多吃一點北豆腐燒白菜。
北豆腐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能減少平時工作、活動時體內熱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於保持能量,還能幫您提高耐寒能力。
製作熱乎乎的北豆腐燒白菜,最好選用新鮮的小白菜。將小白菜洗凈、濾水後剁碎,豆腐切碎,備用;姜絲放入油鍋內爆出香味,然後放入小白菜,加適量鹽炒至變色後,再加入豆腐,翻炒均勻;大概一分鍾後,可以加入適量的水或豆漿,開鍋後兩分鍾關火,再淋上少許香油即成。
北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紅白豆腐,也是暖身的好菜式。因為血豆腐對於貧血型寒症(除了怕冷,還有臉色差、易疲勞等表現)的人來說,特別能起到補鐵補血、加強營養的作用,從而達到暖身的效果。紅白豆腐做法特別簡單,就是把北豆腐和血豆腐切成條,一起炒熟,調味即可。
攻略3:多吃胡蘿卜激活內臟和血液
適宜人群:心肺功能不好的人
長期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以及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也是愛怕冷的人群。對於他們來說,解決怕冷問題比較難辦,因為這些人怕冷的主要原因是臟器功能不調或代謝不暢。體質虛弱者、有慢性胃病的人,還有臟器功能衰退的老年人這種寒症最多見。
對於這種怕冷人群,建議常喝胡蘿卜洋蔥湯。因為胡蘿卜能夠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激活內臟功能和血液運行,從而達到調理內臟、暖身、滋養的功效。而洋蔥不但可以降血脂,防治動脈硬化,還有顯著的殺菌作用,同樣能增強抵抗力。
把胡蘿卜和洋蔥洗凈切片,用橄欖油把洋蔥炒成透明狀後,再加入胡蘿卜繼續煸炒。加入高湯煮沸,再加少許調味鹽等。每天午飯或者晚飯時喝200毫升,長期堅持,就會改善怕冷的情況。
攻略4:每周吃兩頓豆豉南瓜緩解壓力
適宜人群: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的人
南瓜、玉米、黃椒等黃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它可起到促進人體代謝循環、補中益氣、增強耐寒能力的作用。特別適合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導致的神經失調、末梢血液循環不良類型(還可能伴有失眠、焦躁、頭痛等症狀)的寒症人群。
如果您也有這種類型的怕冷情況,建議每周吃兩頓豆豉南瓜。因為這款菜味道豐富,並配合辣椒調味,令保暖效果更好。具體做法是:用半個小型黑皮南瓜(約1200克),去皮,切成四方塊,加入鹽和一杯清水,燒至熟軟入味,備用;然後熱鍋加油,加入豆豉和蒜末、紅辣椒、醬油、糖和少許清水,翻炒出香味後加入水澱粉,關火備用。將炒好的南瓜盛入盤子,淋上炒香的豆豉即可。
攻略5:附子羊肉湯溫經逐寒
適宜人群:脾胃虛寒的中老年人
中醫認為,附子是一款溫經逐寒、宣通氣血的好葯材,特別適合那些脾胃虛寒、肝腎功能減退的中老年怕冷人群暖身食用。而羊肉也屬於溫補性食物,可起到助陽健胃、通血生津的作用。
如果家裡的中老年人還有腰部和膝蓋部位發寒、小便頻繁等症狀,可以多喝點附子羊肉湯。每天晚餐時喝上一小碗,不但可以有效幫助身體防寒保暖,還能解決腰膝發寒、小便頻繁等不適。
附子羊肉湯的具體做法是:將250克羊肉洗凈,切成小塊;將25克杜仲、30克附子、15克熟地用紗布包好;再將所有的材料以及蔥、姜、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把所有的材料都蓋過,用大火煮沸,再轉成小火慢慢燉煮至熟爛,起鍋前撈起葯包,即可食用。
5. 冬季怎樣養生吃什麼
第一肉:羊肉 推薦理由:寒冬臘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節。 在冬季,人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暢的情況。泵羊肉具有補腎壯陽、溫補氣血、開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禦風寒,又可滋補身體。 羊肉的肉質比豬肉細嫩,且富含蛋白質(蛋白質食品)和維生素(維生素食品)。泵羊肉熱量比其它畜肉高,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羊肉還可增加消化酶,泵保護胃壁,易於消化(消化食品),因此多吃羊肉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民間有"要想長壽,常吃羊肉"的說法。 最佳食用方法:羊肉最好還是燉著吃,泵因為羊肉經過燉制,會更加熟爛、鮮嫩,也易於消化。 最佳搭配:搭配山楂或綠豆可以去除膻味;搭配白蘿卜、山葯可補益脾腎、益胃平肝;搭配胡蘿卜可補虛益氣。來源:南通日報 第一補:枸杞 推薦理由:冬季的養生原則一般以益氣助陽、滋陰補腎為主,泵而枸杞就是冬季進補的好選擇。 枸杞是上乘的滋補葯,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成分,泵其中蛋白質為20%左右,脂肪為10%左右,糖為40%左右,剩下的30%左右為無機鹽和多種維生素。它主治肝腎陰虧、腰膝酸痛、視力衰弱和糖尿病(糖尿病食品)等症。 最佳食用方法:冬季吃枸杞宜煮粥,可以和各種粥品搭配。枸杞還有一種簡便的吃法,就是早晚嚼食,嚼食的好處是對枸杞中營養成分的吸收會更加充分。泵嚼枸杞時要注意,在吃的數量上最好減半,否則容易滋補過度。一般來說,健康(健康食品) 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比較合適;如果想起到治療的效果,每天可以吃30克左右。 最佳搭配:山葯燉枸杞口味清爽,低脂、高養分,泵幫助新陳代謝而達到美容(美容食品)目的,並有降血脂的功效,更年期(更年期食品)女性(女性食品)應該多吃。
6. 冬季養生該吃什麼
黃豆芽是大豆在水中浸泡發芽的產物,在這個過程中,自身酶的作用下,大豆中蛋白質結構變得疏鬆,蛋白質的消化率和生物效價提高,維生素B1、B2、C的含量以及水溶性纖維素量增加,成為理想的高營養蔬菜。
冬季常見養生食物有哪些
冬季常見養生食物--黑木耳
黑木耳含較多的微量元素、維生素B1、B2、胡蘿卜素、甘露糖、戊糖、木糖、卵磷脂、腦磷脂、鈣、鐵等,有防止血液凝結、心腦血管疾病、大便干結的作用。中醫認為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補氣、益智、生血功效,對貧血、腰腿酸軟、肢體麻木有效。
冬季常見養生食物--動物內臟
動物的肝、腎、心等內臟所含的維生素B2很多。冬末春初,由於氣候乾燥,不少人嘴唇乾裂,易患口角炎,這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所致。
冬季常見養生食物--黃鱔
秋冬食鱔,不但補益力強,而且對血糖還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在冬季飲食中,如燒鱔段、清燉鱔段、炒鱔絲、黃鱔粥等,均為保健美食。
藕.
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