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跑男最長壽命是多少

跑男最長壽命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2-03-22 04:18:59

⑴ 人類最長壽命是多少

人類壽命無上限
研究人員認為,人類推最大壽命目前正在穩步地延長,而且並沒有一定的限制。以前,科學家們認為人類生命的極限為120歲,無人能夠超越這一界限。然而,美國研究人員認為,最老的人壽命正在延長這事實可以表明人類的壽命可能是沒有上限的。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瑞典在過去240年中的出生和死亡情況進行了分析。瑞典有著完善的壽命記錄,而且被認為是一個典型的工業化國家。

研究人員發現,仍然健在的最老壽星的年齡呈現出一個不斷上升的趨勢。例如,生於1756年卒於1857年的最老壽星年齡為101歲,而生於1884年卒於1993年的最老壽星年齡為109歲。在19世紀60年代最老的壽星卒於101歲,這一記錄到20世紀60年代緩慢上升至105歲。但在此後的40年中,這一記錄迅速上升,到20世紀的90年代已上升至108歲。

加州大學教授威爾茅斯指出,環境衛生的疑改善、公共衛生質量的提高以及供水安全度的增高對於延長人類的壽命起到了促進作用。他說,如今的老人在兒童時期不像上幾代的兒童那樣體弱多病,他們正是得益於此,而這一變化發生在80-100年之前。1970年以後,壽命延長的趨勢開始加快。這與人類在某些醫療實踐方面所取得的突破密不可分,如人們對於心臟病和中風的了解及治療。

威爾茅斯教授否認了以前所謂的人類壽命無法超過120歲的理論。他說,想估算出一個確定的壽命上限是沒有科學根據的。不管是115歲還是120歲,都是一些科學家在以化傳化。威爾茅斯指出,研究表明人類的最長壽命正在發生改變。壽命在生理學上並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它是否能夠無限制地延長下去目前還很難說,而且也沒有跡象表明壽命延長的趨勢正在減緩。人類取自變數了進步是事實。在時間的河中,人類正在不斷打破生命的界限。
沒有最長,只有更長,傳說中彭祖睡了800年,最後騎著青牛大笑而去.

隨著醫學發展,100歲的將越來越多,但目前一般很難活到這樣長,聽說有人活了136還沒死.

⑵ 歷史上壽命最長是哪幾位

周文王、周穆王、周赧王、梁武帝、宋高宗、清高宗

⑶ 最長壽命是多少

截止2017年12月20日,吉尼斯世界紀錄中人類最長壽命是134歲。

吉尼斯認證134歲的南非婦回女:

據悉,2008年134歲的南非村婦莫答洛科泰莫被吉尼斯世界紀錄確認為世界上最長壽的人瑞,她出示的南非官方證明顯示,她生於1874年7月4日,和前英國首相丘吉爾同年出生。五代同堂的莫洛科視力幾乎已經完全退化,雙眼幾乎看不見。她認為長壽的秘訣就是年輕人要孝敬父母,飲食葷素不拘、百無禁忌。更表示自己不僅吃菠菜、肉,還愛吃糖果喝可樂,和其他的長壽老人大有不同之處。

⑷ 人最長的壽命是多久

理論上可以活150歲

現存的最老的壽星:
130歲
印度發現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

⑸ 人最長壽命是多少

沒有人能夠永生。即使我們找到了永葆青春的秘訣而不會衰老,也會因為傳染病、兇殺、事故等種種原因而死亡。在不同年齡的人群中,以青春期的少年死亡率最低。在發達國家,這個數字為每年0.05%。這意味著即使我們能終身永葆青春,每年也會有0.05%的人因為種種原因而死去,只有95%的人能活到100歲,50%的人能活到1000歲。

但是反過來看,衰老無疑是導致我們死亡的最主要的因素,它使得我們沒有人能活到1000歲,而只有極少數非常幸運的人能活到100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千古絕唱,可以轉化為一個千古難題:人究竟能活到多老?這個問題,又可以分成三個部分:人類最長壽命是多少?人類平均壽命是多少?每個人的預期壽命又是多少?

盡管一直有人試圖推算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長壽命,這些推算,不管是出於迷信還是號稱根據科學,都站不住腳。事實上,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存在一個可以活到但又必死無疑的年齡上限。自然選擇不可能進化出這樣的「設計」。雖然每個人都終將會衰老而死,但衰老是一個使生命「機器」逐漸磨損的過程,並不存在一個在逐步逼近的上限。我們可以確定地說,沒有人能活到千歲、萬歲,但是無法確知多少歲是人能活到的最高年限。打個比方,就像汽車廠推出了一款新車,我們知道它一直使用下去終將會報廢,我們也可以根據當初的設計估計其使用壽命,但是除非我們特地設計了一種裝置讓它在達到該使用壽命時自動報廢,否則在過了使用壽命後,肯定還會有一些車可以繼續使用。我們無法推知它們的最長使用壽命是多少,唯一的辦法是調查所有這款車的使用壽命,找到某一輛壽命最長的,就把它當做這款車的已知最長壽命。人的最長壽命也是如此。我們無法從理論上推算,而是把有史以來壽命最長者,做為人類的已知最長壽命。

誰是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人呢?大家可能馬上會想到中國壽星的象徵彭祖。據說他生於夏代,到商末時已800歲。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正式的歷史記載,也即所謂「正史」或24史,要可靠一些。明朝謝肇浙在《五雜組》一書中曾做過統計:「人壽不過百歲,數之終也,故過百二十不死,謂之失歸之妖。然漢竇公,年一百八十。晉趙逸,二百歲。元魏羅結,一百七歲,總三十六曹事,精爽不衰,至一百二十乃死。洛陽李元爽,年百三十六歲。鍾離人顧思遠,年一百十二歲,食兼於人,頭有肉角。穰城有人二百四十歲,不復食谷,惟飲曾孫婦乳。荊州上津縣人張元始,一百一十六歲,膂力過人,進食不異。范明友鮮卑奴,二百五十歲。……此皆正史所載。」其中「洛陽李元爽」,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九老圖詩序》一文中提到的。他晚年定居洛陽,74歲時與八位年紀?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蟮睦?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組織了一個「九老會」,其中最老者就是李元爽,時年136歲。按照這些記載,活過120歲者代不乏人,甚至有的活到二百多歲。

國外也有類似的傳說和記載。猶太《聖經·創世記》聲稱在大洪水之前,人類的壽命都長得不可思議,長壽冠軍是瑪土撒拉,活了九百六十九歲。這當然也是無稽之談。有趣的是,和《五雜組》一樣,《創世記》也讓上帝把後人的最高壽命定為一百二十歲(「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不過西方歷史上,也有活過這個神定年限的記載。最著名的是英國老壽星托馬斯·帕爾(Thomas Parr)。此老是什羅郡的農民,其教區紀事錄記載他於1483年受洗。法律文件記載他於1518年繼承了其父的遺產(一個小農庄)。結婚紀錄稱他於1563年首次結婚,時年80,後生下一子一女,均夭折。在他100歲時,由於對妻子不忠並生下一個私生子,他在教堂穿白衣服贖罪。在結發妻子死後10年,他於1605年第二次結婚,時年122歲。1635年,阿倫頓爾伯爵在視察什羅郡時,聽說了帕爾的事跡,便將他帶到倫敦晉見國王查爾斯一世。此時帕爾已失明20年,但以其機智頗得國王的歡心,受到良好的款待,並為其畫像。不幸幾個星期後,在享用宮廷大宴時,當場死亡。血液循環的發現者、御醫哈維解剖了其屍體,將其死因歸咎為「因不習慣豪華飲食引起的急性消化不良」。查爾斯一世下令將帕爾葬在只用於埋葬國王和偉人的威斯特敏士特教堂,墳墓至今猶存,墓誌銘稱他「活了十個王朝,……享年152歲,於1635年11月15日葬於此。」

但是這些歷史記載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其准確可靠。在尊重老人的傳統社會,人們有意無意地傾向於誇大自己的年齡,因此對他們的說法,值得懷疑。例如對帕爾而言,我們知道其准確的死亡年份,甚至他的死亡鑒定書至今也保留著,但是卻沒有可靠的資料證明他的確生於1483年。最可靠的出生紀錄是出生證書,而這是在近代才出現的。我們可以確認的、有確鑿的文件證明的、有史以來的長壽冠軍是一位法國女人詹妮·路易·卡門(Jeanne Louise Calment)。她的出生證書表明她出生於1875年2月21日。她送走了她的丈夫(死於1942年),他們的獨生女(死於1934年)和獨生孫子(死於1963年)。在1965年,一位律師和她簽署了一項協議,每個月給她500美元生活費,以便在她死後繼承她居住的公寓。這位律師當時才47歲,而她已90歲,這筆買賣對律師來說看來很合算。不幸的是,30年後,這位律師在支付了184000美元、超過了該公寓市場價的一倍後,以77歲高齡去世,卻還沒能將該公寓收為己有,因為卡門夫人還活得好好的,而根據協議,律師家屬必須繼續每月支付卡門夫人生活費。在85歲的時候,卡門夫人開始學擊劍。100歲的時候,她還在騎自行車。110歲時才搬進養老院。121歲生日時,她發行了一張名為「時間主婦」的唱片,內容為在音樂背景下回憶往事。這時她已雙目失明,耳朵差不多聾了,也離不開輪椅,但仍然精神飽滿、智力正常。1997年8月4日,她在養老院去世,享年122歲164天。最長壽的男人是日本人泉重千代,於1864年6月29日出生於鹿兒島縣德之島的伊仙町,卒於1986年2月21日,享年120歲237天。他一直工作到105歲。

卡門夫人去世後,生於1887年1月21日的美國密歇根州的毛德·菲里斯-路斯(Maude Ferris-Luse)夫人成了長壽冠軍。她在2002年3月18日去世後,長壽冠軍的稱號轉授給日本鹿兒島市女性北鄉門真,1887年9月16日也出生在伊仙町。健在的男性最長壽者是居住在日本福岡縣小郡市的中願寺雄吉,出生於1889年3月23日。能夠活到114歲以上的人極少,據估計每21億人中才出現一個。沒人知道這些人的壽命是否能超過卡門夫人。我們現在只能把人類最長壽命定為122歲。但是這個紀錄在將來肯定會被突破,特別是隨著人口膨脹,參與長壽賽跑的人數增多,而且隨著醫療、營養條件的改善,有越來越多的人得以活到其天然年壽,那麼出現破紀錄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

沒有人能夠知道任意一個人的壽命能有多長。但是我們可以用統計學的方法預測某個人群的平均壽命,這叫做人均預期壽命。如果我們要知道某個人群的預期壽命,最直接的也最准確的辦法是在他們全部死亡後,計算其平均壽命。但是這種做法是不現實的,因為這意味著我們要等待一個世紀以上才能做統計。在實際上,人口學家採用的是一種間接的、較不準確然而要簡單得多的統計辦法。多年以來,許多國家的政府都統計每年出生和死亡人數,以及死者的年齡。人口普查也統計在每個年齡還健在的人數。這些信息綜合在一起,使得人口學家可以計算每個年齡的人的死亡危險性和活到下一年的概率。這一生存概率組成了一張「生命表」,顯示對任一年齡的人群的預期壽命的估計。這種估計被稱為「周期性預期壽命」,它會根據每一年的統計結果而有所變動。2001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1.8歲,而1981年為67.77歲,20年間增加了4歲。在新中國成立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僅有35歲。據聯合國人口處公布的《世界人口前景:2000年修訂版》,目前發達國家的人均預期壽命為75歲,而發展中國家則為63歲。這表明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已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個別地區已超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例如根據上海市統計局人口與就業統計處的統計,2000年上海市人口平均預期壽命達78.77歲,其中男性為76.71歲,女性為80.81歲。

不同年齡的人的預期壽命就組成了一張「生命表」。生命表一般將男性和女性分開,並包括三欄:平均余命年數、平均余命天數和活到下個生日的概率。根據2000年美國人口的生命表,在2000年出生的男嬰和女嬰,他們的平均余命——也就是從2000年到死亡的平均壽命——分別是73.5年(26000天)和79.6年(29000天)。如果你在2000年是一位35歲的美國男性,這張表表明平均來說你還有14902天(40.8年)可活。注意平均余命是平均值,也就是說,對35歲男性而言,約有一半的存活天數將超過14902天,另一半則活不到這么多天。這張表還告訴你活到36歲的可能性是99.8%。

仔細觀察生命表中活到下一個生日的概率,可以發現各個年齡段的概率不同,少年兒童的概率最高,在60歲以前這個概率都保持在99%左右,之後開始逐步下降,90歲後急劇下降。對110歲的老人,能活到下個生日的概率還不到一半。這個概率,反映了各個年齡段的人的死亡率的差異。最早發現這個規律的是19世紀一位名叫本傑明·貢培茲(Benjamin Gompertz)的英國保險統計師。1825年,貢培茲在為英國一家保險公司工作時,試圖找到一個估計各年齡段的死亡率的簡捷辦法,這對人壽保險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收集、統計了他所在地區的死亡率後,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嬰兒有較高的死亡率,隨後每年都下降,直到10-15歲青春期時死亡率達到最低點。青春期之後,死亡率急劇增加,大約每10年翻一番(也就是25歲死亡的可能性是15歲的一倍,35歲是25歲的一倍,依此類推),這個趨勢一直持續到80歲。貢培茲接下來調查了不同歷史時期的英國、法國和瑞典的死亡率,都發現了同一模式。於是他認為他發現了一個自然規律——「死亡率定律」。後來的研究者發現,這個定律也適用於其他動物:在性成熟時期,動物的死亡率達到了最低點,之後開始成指數增長。貢培茲定律的背後有其生物學原因。自然選擇是通過生殖起作用的,如果體內有害的因素(例如致病基因)在生殖期或之前就開始表現出來,那麼其攜帶者很難留下後代,這些有害因素就很容易被自然選擇淘汰。而如果這些有害因素在過了生殖期才開始起作用,這時候其攜帶者已留下了後代,它們就不容易被淘汰。其結果是體內有害的因素集中在到了生殖期的晚期或過後才逐漸爆發。在不同的發育時期,生殖力越強,自然選擇壓力越大,由內在因素引起的死亡率就越低,反之則越高,從而形成了過了青春期後死亡率成指數上升的貢培茲定律。

預期壽命和死亡率都是統計數字,對政府制定人口政策、人壽保險公司制定銷售政策有重大的意義,但是對個人而言,卻沒有意義。你碰巧能活到預期壽命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實際的情況是要麼超過要麼低於預期壽命。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預測你能夠活多長呢?更重要的,你是否能夠長壽,即超過平均壽命?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人口學家們做了大量的統計、比較研究,試圖總結、歸納出導致長壽的一些因素。這些因素有的是遺傳因素,有的是生活因素,有的兼而有之。正面的因素包括:父母壽命、智能(包括語言和行為)、社會經濟地位、活動(包括身體運動、社會活動、群體活動、自我活動)、性關系(包括性行為頻率、過去對性生活的享受程度、現在對性生活的享受程度)、對工作滿意程度、快樂、健康(包括醫生評價、自我評價和對健康的滿意程度)等,負面因素包括吸煙和酗酒。這些因素對兩性的影響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對男性而言,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對健康的自我評價、工作滿意程度和行為智能;對女性而言,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對健康的滿意程度、過去對性生活的享受程度和醫生對健康的評價。

近來的研究發現,除了遺傳和生活因素,胚胎發育的環境對人的壽命也有重要影響。在2001年11月,芝加哥大學衰老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他們對19世紀13000多名(6635名男性,6488名女性)活到30歲的歐洲貴族的壽命的分析成果。他們發現,出生的月份、受精時父親的年齡以及出生順序與女性的壽命相關,但與男性的壽命無關。女性出生月份和其壽命是個M形關系,2月出生的最低,3、4月上升,到5月達到第一個高峰,然後開始下降,在8月達到低谷,又開始上升,在12月達到另一個高峰。那些在5月和12月出生的女性,平均來說要比在2月出生的女性多活2-3年。這可能是季節因素(與維生素的吸收、傳染病的感染等因素有關)影響了胚胎發育所致。

出乎意料的是,女性的壽命與母親年齡無關,而與父親年齡有關。父親的最佳年齡是40-44歲。那些由更年輕或更老的父親生下的女兒,平均來說要少活大約2歲。顯然,父親年齡太大,則精子質量降低,但是為什麼年輕父親會生下壽命較短的女兒,則較難以理解。現在已發現父親年齡過小(低於20歲)則其子女得先天性心臟病、神經管缺陷、先天愚等疾病的危險性增加。出生順序對女性壽命也有影響。大女兒平均來說要比後出生的女兒多活1.6年。這可能和婦女在生下頭胎後體內免疫系統發生的變化有關。為什麼女性要比男性更受這些生命早期因素的影響還不清楚,可能是因為生育的負擔使女性對生命早期所受的損傷更敏感。

人的壽命長短,是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偶然因素的綜合結果。由於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遺傳因素,我們沒法預測某個人的預期壽命,也無法知道哪些因素對某個人的長壽是最重要的。我們給出的只能是統計出來的平均結果,並不適用於每個人。在任何時候,都會有人很年輕就夭折,有人極其長壽,而絕大部分人的壽命都處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盡管總有一天,會有人突破卡門夫人的壽命,但是你碰巧有最佳的遺傳因素、生活方式和運氣而成為這位破紀錄者的概率,遠低於中彩票大獎。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使你盡量活到由遺傳因素所決定的天然壽命,卻不太可能延長該壽命。我們追求健康長壽的目的,不是為了爭當長壽冠軍,甚至也不是為了多活幾天,而是為了有一個少受疾病折磨的晚年。

⑹ 目前中國最長壽命是多少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來自中國--256歲根據切尼斯世界記錄大全記錄:報道的最長壽者是中國長壽氣功養生家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死於民國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歲。李慶遠原籍雲南省,90多歲時到四川省開縣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開縣籍的劉成勛曾於1925年專程拜訪過這位老人,劉的采訪回憶文章發表在1986年第六期《氣功》雜志上,同時刊登的還有壽星李慶遠口述的「長生不老決」約1000多字。老人去世後,北京的一些報紙曾以「地球上最長壽的人」為題予以報道,但當時卻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懷疑和否認,後來經多方考證,才得到證實。

據2000年統計,中國現有百歲壽星一萬人,據聯合國最新統計,全球老齡人口為6.29億,佔10%,2002年全世界百歲壽星共約21萬人,平均百萬分之33.39。中國貴州的龔來發,1996年去世時147歲;四川青城山采葯道人李青蓮去世時154歲;伊朗老婦穆赫辛,1997年161歲;日本有個叫滿平的,長壽242歲,妻 221歲,兒196歲,兒媳193歲,孫子151歲,孫媳138歲。中國中醫學者李慶遠,1933年去世時256歲。以上證明,人活到百歲、甚至二百歲已成就,無可非議。又據《新民晚報》報道:據史書記載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是英國的弗姆·卡恩,他活了209歲,經歷了12個王朝,(但奇怪的是英國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卻未有記載,本書作者注)。一般人的平均壽命究竟有多長呢?科學家們認為可以用以下方法來測算:一是按性成熟的年齡來測算,為14-15歲的10倍即140-150歲;二是按成長期年齡來計算,為20- 25歲的7倍即140-175歲;三是按細胞分裂次數來計算,為50次乘以細胞每次分裂平均周期2.4年即120歲。比較多的專家傾向於第三種演算法。 1994年2月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的「衰老的分子觀」討論會上,在回答「人的壽命究竟有多長」這個問題時,與會的40多位生命科學家的答案是:從理論上講人人都可以活到 110

⑺ 中國最長壽命人是多少歲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來自中國--256歲根據切尼斯世界記錄大全記錄:報道的最長壽者是中國長壽氣功養生家李慶遠,他生於清康熙十八年,死於民國二十四年(1679-1935),享年256歲。李慶遠原籍雲南省,90多歲時到四川省開縣定居,一直到去世。四川省開縣籍的劉成勛曾於1925年專程拜訪過這位老人,劉的采訪回憶文章發表在1986年第六期《氣功》雜志上,同時刊登的還有壽星李慶遠口述的「長生不老決」約1000多字。老人去世後,北京的一些報紙曾以「地球上最長壽的人」為題予以報道,但當時卻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懷疑和否認,後來經多方考證,才得到證實。

據2000年統計,中國現有百歲壽星一萬人,據聯合國最新統計,全球老齡人口為6.29億,佔10%,2002年全世界百歲壽星共約21萬人,平均百萬分之33.39。中國貴州的龔來發,1996年去世時147歲;四川青城山采葯道人李青蓮去世時154歲;伊朗老婦穆赫辛,1997年161歲;日本有個叫滿平的,長壽242歲,妻
221歲,兒196歲,兒媳193歲,孫子151歲,孫媳138歲。中國中醫學者李慶遠,1933年去世時256歲。以上證明,人活到百歲、甚至二百歲已成就,無可非議。又據《新民晚報》報道:據史書記載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是英國的弗姆·卡恩,他活了209歲,經歷了12個王朝,(但奇怪的是英國出版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中卻未有記載,本書作者注)。一般人的平均壽命究竟有多長呢?科學家們認為可以用以下方法來測算:一是按性成熟的年齡來測算,為14-15歲的10倍即140-150歲;二是按成長期年齡來計算,為20-
25歲的7倍即140-175歲;三是按細胞分裂次數來計算,為50次乘以細胞每次分裂平均周期2.4年即120歲。比較多的專家傾向於第三種演算法。
1994年2月在德國首都柏林召開的「衰老的分子觀」討論會上,在回答「人的壽命究竟有多長」這個問題時,與會的40多位生命科學家的答案是:從理論上講人人都可以活到
110.

⑻ 目前人類壽命最長是多少

目前官復方認可的人類壽命最長是制122 歲。
在吉尼斯世界紀錄曾記載過的世界最長壽的人當中,只有法國的雅娜·卡爾曼特擁有一份無可置疑的官方出生證明。她1997 年去世,享年122 歲。

雅娜·卡爾曼特亦譯為詹妮·路易·卡門,出生於1875年2月21日,法國亞耳人,14歲時適逢1889年埃菲爾鐵塔完工。其家人多數長壽,兄弟活到97歲,父親94歲,母親則活了86歲。1896年她嫁給富裕的遠房表親費南德·卡爾芒(Fernand Calment),因而一輩子不需工作而過著愜意的生活,這是她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她丈夫死於1942年,距離兩人結婚50周年還差4年。她也比自己的女兒伊蘊長命:她死於1934年,而其孫子於1963年一場機車車禍中喪命。1997年8月4日,她在養老院去世,享年122歲164天。她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授與「世界上最年長者」的封號。

閱讀全文

與跑男最長壽命是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20退休年齡查詢表 瀏覽:296
女孩子父母住院了怎麼安慰 瀏覽:882
重慶巴南李家沱養老院 瀏覽:592
達方電子廠體檢什麼不過關 瀏覽:689
老人家迷路了 瀏覽:60
長壽怎麼到涪陵李渡考場 瀏覽:251
七旬老人在客廳小便怎麼處理 瀏覽:792
福建農村新型養老保險檔次 瀏覽:642
商業養老保險20萬 瀏覽:658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死亡 瀏覽:303
逾期交養老金為何要收利息 瀏覽:42
老年大學提供二胡嗎 瀏覽:181
東明縣老年大學網站 瀏覽:307
中學生表格填寫父母經商怎麼填寫 瀏覽:650
浙江省2021年退休養老金領多少 瀏覽:666
7旬老人問什麼時候生活會變好 瀏覽:506
關於4050養老金補貼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533
老人應多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822
十堰市老年大學管網 瀏覽:428
寶寶長壽花怎麼養 瀏覽: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