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老年人腿抽筋如何引起治療辦法
腿腳抽筋現象在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主要由於運動過大過急,導致肌肉緊張及代謝物堆積,引發抽筋。同時,中老年人在睡眠中腿部著涼也可能引起小腿肌肉痙攣,進而產生抽筋。此外,低血鈣(俗稱缺鈣)也是引發中老年人腿抽筋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中老年人和懷孕的女性中更為多見。
針對腿抽筋的治療,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首先,適當補鈣,並配合使用麝香虎骨膏貼敷;其次,用搓熱的雙手按摩小腿腓腸肌和腓神經,從下往上按摩3-5分鍾;再次,當腿腳抽筋時,可以按捏人中穴30秒,有效率可達90%。
抽筋現象背後的原因,傳統觀點認為是神經受到刺激,進而導致肌肉痙攣。有研究表明,45歲以上的人中,約七分之一有過腳抽筋的經歷。而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高達一半的人曾經歷過腳抽筋的不適。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現腳抽筋現象,且大多數抽筋發生在晚上。患有周邊血管病變及關節炎的患者,較易出現腳抽筋。在青少年中,約7%在過去一年中曾有過腳抽筋的經歷,尤其以16到18歲年齡段最為常見。
為了減少腳抽筋的機會,可以採取以下措施:注意鈣質的補充,特別是在青春期,鈣質缺乏更容易引起抽筋;晚上睡覺前對易抽筋部位進行伸展運動;睡覺時注意兩小腿的保暖,可多穿些衣物使手腳保持溫暖;避免足板過度下垂,即睡覺時不要讓足板過度下垂;文獻指出,維生素E可能減少發作次數,但尚未有定論。
當小腿正在抽筋時,可以嘗試將痙攣的小腿肌肉拉直、揉搓,並將抽筋的腳板向上扳。抽筋過後,注意小腿肌肉的保暖。此外,民俗療法中建議以手指用力按壓人中穴位的方法,也可以嘗試。雖然腳抽筋痛得人半夜醒來,但慶幸的是,它不會帶來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