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關於老年人互聯網的政策有哪些

關於老年人互聯網的政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8-10 16:48:24

Ⅰ 互聯網適老改造,讓老年人更有歸屬感

21世紀是互聯網的主場。幾乎可以說,我們生活的所有領域都離不開互聯網,網路便利了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但同時,中國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老年人群很難適應互聯網生活,因此互聯網適老改造就顯得尤為重要。

互聯網適老改造需要有完備的基礎設施。盡管當前我國的互聯網基礎設施相對完備,但在適老化方面仍存在空白,互聯網適老化需要對基礎設施進一步優化,減少網路基礎設施故障的可能性,只有更加便捷智能的基礎設施才能為互聯網適老打下良好基礎。

互聯網適老改造需要配備專業的講解人員。大部分老年人對於互聯網及智能手機的操作還是一片空白,老年人接受能力相較於年輕人更慢。需要配備專門的講解人員,可以由社區招募專門的社區工作者及志願者定期對老年人進行手把手的培訓。

互聯網適老改造需要家庭成員的協助。互聯網適老化歸根結底是為了讓老年人生活的更好,老年人主要的生活場所以家庭為主。因此互聯網適老化離不開家庭成員的幫助,尤其是兒女,互聯網適老後,也有利於兒女盡孝道,家庭關系的和諧。

Ⅱ 如何讓老年人享受「互聯網+」的便利

網上購物、網上繳費、網上預約掛號……互聯網時代,生活愈發便利,動動手指就可享受服務。然而,在我們感受互聯網科技帶來的便利時,老年人群體卻逐漸與時代「脫節」。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原本便利的技術反而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在漸漸步入老齡社會的中國,全社會都在體驗著互聯網便利之際,互聯網如何「+」上年邁的老人,值得思考。

E時代,互聯網便利如何惠及老人?
智能養老的時代即將到來,這種將互聯網、物聯網與養老服務結合的形式,可以讓養老生活更加個性化、人性化。調查發現,老年人的智能養老,最大的阻礙問題就是自己的思想觀念轉變問題,老年人思想觀念的阻礙問題有很多,而且多樣化。

比如,有的老人覺得,「互聯網+」離自己很遠,思想觀念還是停留在一二十年前。除了「觸網」難,如今智能手機里花樣繁多的功能使用也令老年人感到難以掌握,智能手機對他們來說並不「智能」。有的老人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懂電腦,不懂智能手機,不懂互聯網,不懂智能設備,所以不願意主動、積極地面對「互聯網+」的時代浪潮。有的老人覺得,兒女們整天低著個頭看手機,玩電腦,進入互聯網世界,好像兒女們和自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變得越來越難以和兒女們溝通,自己也越來越感覺孤獨,寂寞。

「互聯網+養老」作為新興業態,由於仍然處於「互聯網+」的初級階段,大部分僅僅停留在「互聯網+傳統養老」的層面,還沒有真正地到達「互聯網+現代養老」的層面,以及因為老年人群體的特殊性,使得這種新興業態的發展,仍然面臨著思想觀念、知識普及、盈利模式、群體培育、路徑保障等挑戰。而最大挑戰來自於思想觀念和知識普及的問題。
互聯網社會如何與老人「互聯」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表示,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對包括中老年人在內的所有公民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但中老年人接受新事物能力有限是客觀現實,所以,技術的發展需要兼顧到這部分人群的需求。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讓技術來適應人,而不是讓人去適應技術。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能只顧『瘋跑』,應該對技術發展提出『適應性』要求。」夏學鑾認為,目前網路科技產品都將目光集中在年輕人群體上,而忽視了老人的使用需求。「現代科技應當增加便利性,讓產品更『傻瓜』,服務中老年群體,而不是讓這一群體逐漸被『邊緣化』。」
根據民政部2013年公布的數據,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到2020年將突破2.43億,2025年將達到3億。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如何融入互聯網時代,值得人們思考。
老年人「互聯網+」,在路上
據了解,近年有一些互聯網企業和運營商推出了專為老年人設計的互聯網產品和硬體產品。

智能安防是家庭生活中最有必要建立的,很多時候老人獨自在家,家人並不能時刻關注其狀態,很容易被壞人趁虛而入,這就意味著必須有個代替家人關注老年人生活狀態的東西,不僅僅是要防止來自外界的傷害,當老年人自己發生危險狀況時,可以及時聯系家人,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安防系統。

社區醫療是智慧社區其中一環,用戶通過智慧社區系統終端工具之家庭數字室內機,可將日常醫療保健測出(如血壓、提重、身高、體溫等)上傳至智慧社區雲伺服器,系統將進行智能分析並通過數學室內對講平台反饋給用戶,以及時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況,加強保養,從而提高身體健康水平。

智慧社區購物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現代社會對老人來說變化的太快了,家中兒女不常在的時候只能自己去購買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上樓下樓也極為不便。有了智慧社區,藉助於客廳中的生活電視機或平板,就可以邊看電視看購物。電視上的商家都是社區周圍的商家,買東西下單後就可以直接送上門。

智慧家政按一個鍵就能直接連通到客服熱線,客服人員會提供代撥電話、代發簡訊、呼叫家庭保姆、找維修工等服務。

調查發現,中老年人在接觸互聯網和科技產品時,遇到的最大的障礙就是操作流程過於繁瑣。因此老年人的「互聯網+」還在路上,也希望商家在研發老年產品時一定要在解決老年人需求的同時讓老年人感覺舒心、方便,更要有尊嚴的體驗智能科技產品。畢竟能夠安全、舒適、開心地在自己家中養老,和兒女們的關系還能保持很好,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晚年幸福,對家庭和社會也是一件幸事。

Ⅲ 為了讓老年群體融入智能時代,都有哪些部門專門針對老年人出台了相關政策

相關策略

最近出現了幾個事例,都是關於老年人與智能化的碰撞,屢次登上了熱搜以及引發眾人的爭議。或許對於這個趨勢線問題,不能再忽視了,人們真正審視關心這個問題。

福建縣級以上起碼建立老年大學一所,為達到在2022年鄉鎮街道建立有老年大學;而海南建立為全省老年群體購買意外險,以及發展醫療護理、敬老與養老照護服務。

每個地區均逐漸出台針對老年群體融入智能時代一問題,在近日出現的拒收現金事件,與後續不得拒收現金一項。可知國家一直在關注老年群體,時間段的快速可知許多人都在為此而努力著。時代發展迅速,使得某部分人無法跟上,但國與其他群眾未曾遺忘過每一個人。

Ⅳ 工信部將開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主要是出於什麼目的

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促使互聯網運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因此工信部將開展互聯網應用的適老化改造,目的是為了能夠使老年群體能夠更好的使用相關的互聯網設備,能夠有更好的使用體驗,並且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老年群體的不便。

一、科技發展帶給老年群體的不便

科技發展以後,老年群體學習能力較年輕人來說是比較慢,而且很多老年人是不識字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更加加深了他們對於科技發展的適應性。比如說,很多時候老年群體使用的都是老年機並不是如我們一樣的智能機,而現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需要使用智能機的,如健康碼的使用,以及北京地區後續電子居住證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加了老年群體的不便。

Ⅳ 對於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一事,通信部門採取了什麼舉措

專門辦了這樣的一家學校,有好多老年人也開始報名了,相信他們可以去學習到可以用的知識,這幫老人會得到很大的幫助。

Ⅵ 網購平台如何適老化

閱讀全文

與關於老年人互聯網的政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利退休有退休工資么 瀏覽:724
夢見父母打自己是什麼預兆 瀏覽:844
老人過壽80歲送什麼禮物好 瀏覽:892
八段錦名家有多少長壽的 瀏覽:216
86歲媽媽怎麼養老 瀏覽:785
幼兒園重陽節活動個案 瀏覽:909
探望老人家住院 瀏覽:955
婆婆90歲送什麼 瀏覽:875
老年痴呆症晚期不吃飯 瀏覽:616
三河地區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661
東陽老年大學越劇班任課老師是誰 瀏覽:566
長壽喝藤茶有什麼好處 瀏覽:481
榮成老年大學在哪 瀏覽:138
養老保險女性 瀏覽:833
華南理工大學老年大學網頁 瀏覽:330
泊里鎮養老院 瀏覽:574
養老金的講法 瀏覽:26
敬老院文化小廣場 瀏覽:11
養老保險什麼年齡開始交的 瀏覽:722
70歲老人可以保的保險 瀏覽: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