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老年人癌變是什麼病

老年人癌變是什麼病

發布時間:2022-05-20 19:23:21

Ⅰ 為什麼老年人容易得癌症

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患抄癌症,只是隨著人年齡增長愈易患癌。一般40歲以上最容易患癌。這可能以下因素有關。
其一,發生癌症之前存在一個時間較大的潛伏期。致癌因素作用於人體後,並不是馬上就會發病,往往要經過15-30年的"致癌潛伏期"。一般為20年。所以說,如果在20-30歲經常接觸致癌物,結果要到40-50歲以後才發病,這樣患癌的年齡就顯得大了。
其二,隨著年老,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弱,因而對病變的免疫監視作用自40歲起逐漸降低。免疫功能的減弱,有利於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其三,年齡越大,接觸致癌因素的機會也越多,而致癌因素對機體帶來的影響也就會越來越大,如吸煙的人,吸煙的年限越長,患癌的可能性當然也就增大。
其四,老年人的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可能引起源於老年人本身早已存在的各種慢性炎症、慢性氣管炎、胃炎和潰瘍病、前列腺炎、腸炎、子宮頸炎症等。
雖然老年人的組織衰退是不可遏止的,但可以爭取避免癌症侵襲。如積極鍛煉身體,提高體質及健康水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飲食營養平衡,積極防治各種慢性疾病以防止癌變,做好保健工作,定期體檢,爭取早發現癌症,早治療。

Ⅱ 老年人惡性腫瘤的臨床特點是什麼

1.往往一旦確診已屬晚期。老年人多慢性病、症狀不突出、主觀上不重視、家人和醫務人員重視不夠等均有關系,日本一份1030例65歲以上癌腫屍檢材料中,發現74.8%在臨床確診時已有轉移。 2.老年人較易患隱匿癌。隱匿癌即生前未被發現,也非致死病因的惡性腫瘤,綜合多家報道,老年癌腫病人中,隱匿癌的發病率佔5%-29%。 3.老年人易患多個原發癌。即在同一部位或不同器官,同時或先後發生互不相關不同病例類型的惡性腫瘤。百餘年來文獻上至少已報道了多個原發癌2萬余例,尤以消化系統、乳腺、女性生殖器癌和淋巴瘤等為多見。多個原發癌大多發生在45歲以後,平均年齡為60歲,小於45歲者僅佔5%-10%,在老年患癌後的屍體病理解剖中,約10%有多個原發癌。 4.老年人癌症的臨床表現往往不典型而缺乏規律性。 由於老年人反應遲鈍,伴發的老年病或衰老現象很容易掩蓋腫瘤的存在,因此常給診斷帶來困難。 可參考 http://www.yao120.com/yingyang208.htm

採納哦

Ⅲ 為什麼人到中老年時得癌症的多

任何年齡的人都可能患癌症,只是隨著人年齡增長愈易患癌。一般40歲以上專最容易患屬癌。這可能以下因素有關。
其一,發生癌症之前存在一個時間較大的潛伏期。致癌因素作用於人體後,並不是馬上就會發病,往往要經過15-30年的"致癌潛伏期"。一般為20年。所以說,如果在20-30歲經常接觸致癌物,結果要到40-50歲以後才發病,這樣患癌的年齡就顯得大了。
其二,隨著年老,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弱,因而對病變的免疫監視作用自40歲起逐漸降低。免疫功能的減弱,有利於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其三,年齡越大,接觸致癌因素的機會也越多,而致癌因素對機體帶來的影響也就會越來越大,如吸煙的人,吸煙的年限越長,患癌的可能性當然也就增大。
其四,老年人的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可能引起源於老年人本身早已存在的各種慢性炎症、慢性氣管炎、胃炎和潰瘍病、前列腺炎、腸炎、子宮頸炎症等。
雖然老年人的組織衰退是不可遏止的,但可以爭取避免癌症侵襲。如積極鍛煉身體,提高體質及健康水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飲食營養平衡,積極防治各種慢性疾病以防止癌變,做好保健工作,定期體檢,爭取早發現癌症,早治療。

Ⅳ 老年人得惡性腫瘤

1、高齡癌症晚期患者,一般不適合做手術、放化療等傷害性、破壞性、風險性的治內療方法,應該用容安全、平穩、無風險的治療方法;
2、原則上最好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優勢互補、相輔相成、標本同治、效果更好;
3、具體方法可以用西醫支持、對症治療、減輕痛苦,同時用中醫中葯抗癌治療,一方面殺傷抑制癌細胞,減輕、緩解、控制病情,既可局部抗癌,又可整體抗癌,防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另方面可對症治療,全身調理,提高免疫力,帶病生存,延長生命等;
4、注意生活規律、保持大便通暢、心理調節、家庭關愛、防感冒、防勞累、防生氣等;
5、注意飲食保健,可以多吃營養豐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口味清淡、少食多餐、多吃新鮮蔬菜瓜果、豆類、蘑菇類食物,可吃豬肉、鴨肉、鴿子肉。不要吃牛羊肉、狗肉、雞肉、魚蝦、辣椒等辛辣食物,不要吃生冷的、油膩的、油炸的、腌制的、煙熏的食物等.

Ⅳ 老年人的疾病

老年人會因為老伴兒的去世精神上受到打擊,陪伴一輩子的人沒了,心裡一時接受不了,如果排除上了年紀糊塗的情況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思念過度了,很多家裡有人去世後都會夢見,迷信的說法是托夢,但是這種情況科學解釋不了,夢是心頭想,給你的爺爺化些紙錢,念叨一下,就好了!

Ⅵ 為什麼人老了就容易得癌症

癌症不是一下子得的,所以要積累
有腫瘤之類的癌變出現癌症
所以年齡越大,幾率越大。

不過也不用恐癌
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會有好的效果的

祝早日康復

Ⅶ 老人為什麼易患癌症

任何年齡的來人都可能患癌自症,只是隨著人年齡增長愈易患癌。一般40歲以上最容易患癌。這可能以下因素有關。
其一,發生癌症之前存在一個時間較大的潛伏期。致癌因素作用於人體後,並不是馬上就會發病,往往要經過15-30年的"致癌潛伏期"。一般為20年。所以說,如果在20-30歲經常接觸致癌物,結果要到40-50歲以後才發病,這樣患癌的年齡就顯得大了。
其二,隨著年老,機體的免疫功能減弱,因而對病變的免疫監視作用自40歲起逐漸降低。免疫功能的減弱,有利於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其三,年齡越大,接觸致癌因素的機會也越多,而致癌因素對機體帶來的影響也就會越來越大,如吸煙的人,吸煙的年限越長,患癌的可能性當然也就增大。
其四,老年人的肺癌、胃癌、前列腺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可能引起源於老年人本身早已存在的各種慢性炎症、慢性氣管炎、胃炎和潰瘍病、前列腺炎、腸炎、子宮頸炎症等。
雖然老年人的組織衰退是不可遏止的,但可以爭取避免癌症侵襲。如積極鍛煉身體,提高體質及健康水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注意飲食營養平衡,積極防治各種慢性疾病以防止癌變,做好保健工作,定期體檢,爭取早發現癌症,早治療。

Ⅷ 癌症是什麼得癌症的原因

每年,癌症在全球致死700萬人,我國也有100萬人因此失去生命。為了降伏這一絕症,科學家們付出了極大努力。但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沒找到攻克癌症的辦法。癌症是什麼?它從哪裡來,又是怎麼害人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衛生組織癌症部顧問孫燕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題一:癌症如何拖垮人體

首先,孫燕院士指出,癌症,也叫惡性腫瘤,相對的有良性腫瘤。腫瘤是指機體在各種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組織的細胞異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腫塊。良性腫瘤容易清除干凈,一般不轉移、不復發,對器官、組織只有擠壓和阻塞作用。但惡性腫瘤還可以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壞死出血合並感染,患者最終可能由於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孫院士告訴記者,癌症病變的基本單位是癌細胞。人體細胞老化死亡後會有新生細胞取代它,以維持機體功能。可見,人體絕大部分細胞都可以增生,但這種增生是有限度的,而癌細胞的增生則是無止境的,這使患者體內的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同時,癌細胞還能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症狀。如果發現和治療不及時,它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最後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慾不振、發熱及臟器功能受損等。

人體幾乎每個部位都可能遭受癌症侵害。本來,人體這個生物機器運行得天衣無縫,然而癌症改變了這種情形,它的任務就是破壞。如果繼續下去,就將拖垮人體。但是,腫瘤不像病毒,不是體外入侵者,它的成分和正常組織一樣,因此機體無法對它進行識別免疫。

問題二:癌細胞由何而來

孫院士給記者打了個比方:人體其實是由一個個細胞組成的社區。每個細胞照章行事,知道何時該生長分裂,也知道怎樣和別的細胞結合,形成組織和器官。而構建不同組織的「圖紙」,就是基因。

很多人說,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只不過沒發展起來。從醫學上講,如果能查出癌細胞,就可以診斷這個人患癌症了。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現在醫學家認為:人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絕對不是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

原癌基因主管細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長需要它。為了「管束」它,人體里還有抑癌基因。平時,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維持著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的力量會變大,而抑癌基因卻變得弱小。因此,致癌因素是啟動癌細胞生長的「鑰匙」,主要包括精神因素、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某些化學物質等。多把「鑰匙」一起用,才能啟動「癌症程序」;「鑰匙」越多,啟動機會越大。

我們還無法破解所有「鑰匙」,因此還無法攻克癌症。

孫院士指出,腫瘤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叛變」細胞脫離正軌,自行設定增殖速度,累積到10億個以上我們才會察覺。癌細胞的增殖速度用倍增時間計算,1個變2個,2個變4個,以此類推。比如,胃癌、腸癌、肝癌、胰腺癌、食道癌的倍增時間平均是33天;乳腺癌倍增時間是40多天。由於癌細胞不斷倍增,癌症越往晚期進展得越快。

問題三:癌症怎麼轉移

「癌細胞是非常『貪婪』的。」孫院士說,它會跑到它可能到達的任何地方,而路徑主要有3條:淋巴轉移一般最早,因此進行腫瘤切除時,要進行淋巴結清掃;放療除了照射原發腫瘤病灶外,還要照射周圍淋巴結。淋巴系統遍布周身,是癌細胞轉移的理想及首選通道。淋巴轉移往往由近及遠,如乳腺癌首先轉移到同側腋窩淋巴結,之後轉移到鎖骨上、下淋巴結,甚至對側腋窩淋巴結。直接侵入血管或經淋巴管進入血管的癌細胞,會隨血流到達其他部位如肺、腦、肝和骨等,這就是血行轉移。胃腸道癌常轉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腎癌、骨肉瘤等常轉移到肺,肺癌易轉移至腦,前列腺癌易轉移到骨。化療就是為了避免癌細胞通過血行轉移,而用葯「沿途」消滅癌細胞。

還有一種轉移比較少,就是種植轉移。癌細胞如果從腫瘤表面脫落,「掉」在胸腔、腹腔和腦脊髓腔等處,就會「生根發芽」。發生地一般在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腸膀胱窩、顱底等處。

最後,孫院士告訴記者,平常人們總愛說什麼東西致癌,其實,我們還不能說只要不吃什麼就不會得癌,或者接觸什麼就會得癌。現在還沒有發現任何一種因素是誘發癌症的必然因素。戰勝癌症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期癌症大都可以治癒。為此,我們一是要定期體檢,二是不舒服就要看病。一些症狀可能與癌症有關,不要感覺到痛了才去看醫生。

一個成人身體大約由近一千萬億個細胞組成。細胞的種類非常多,可是個個識大體,顧大局,有分工,有合作,工作起來循規蹈矩,所以,把人體比作一個"細胞國家",那是再形象不過的了。"細胞國家"有時會出現一些不安定分子,在"教唆犯"的作用下,起來"造反",不服從整體,自由主義泛濫,大搞特權,另立門戶,嚴重危脅著"國家"的安全。這些不安全的分子就是癌細胞。
癌細胞是怎樣產生的呢?誰是"教唆犯"呢?科學家們一百多年的研究認為病毒、黴菌、射線、化學致癌劑等是癌細胞的"教唆犯"。人體細胞的代謝可使它們變為容易排泄的廢物,被排出體外,但也可能在酶的生物轉化作用下,使它們變成能直接引起細胞遺傳物質DNA突變的最終致癌物。這僅是癌形成過程的第一階段,只需幾秒鍾至幾小時。第二階段,最終致癌物質作用於細胞。如經DNA修復有缺陷,DNA就發生突變,改變遺傳的性能。當細胞分裂繁殖時,下一代子細胞接受了錯誤的信息,形態就發生了變化,成為癌細胞,又慢慢地發展成癌細胞集團。當它變成臨床上能察見的癌時,雖然開始只有一個火柴頭那麼大,但已包含了三千萬個癌細胞。第二階段則相當長,大約需要15到30年。由於癌的潛伏期長。所以癌症病人以老年人為多。

Ⅸ 老人癌症晚期為什麼身體怕熱

癌症患者復怕熱,因為得制了癌症身體的素質就會不好,尤其自身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加上後期的化療,就會出現嘴干大便干結和愛喝水的症狀,患者和家人不要壓力太大,要保證患者心情舒暢,多做一些運動,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來增加自身的抵抗力。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癌變是什麼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愛老年人口號 瀏覽:507
上海養生館300萬事件怎麼樣了 瀏覽:721
老年人嫖娼被罰款 瀏覽:615
農保會延遲退休年齡嗎 瀏覽:300
養老保險號碼怎麼查 瀏覽:702
新秩序會有延長壽命 瀏覽:430
開養生館有哪些難度 瀏覽:880
研究生復試體檢掛什麼科室 瀏覽:624
婚後如何跟雙方父母相處 瀏覽:367
老年人沐浴最易發生的意外 瀏覽:962
沒到退休年齡提前退休 瀏覽:12
廣西老年大學2018開學 瀏覽:695
武安長壽泉礦泉 瀏覽:348
婚後的女人如何孝敬父母 瀏覽:445
老年大學書法規范版教學大綱 瀏覽:219
50歲妞妞 瀏覽:190
晉中長壽灣 瀏覽:505
河南農村養老保險補繳 瀏覽:573
父母有多愛你是什麼意思 瀏覽:575
單位重陽節爬山活動報道 瀏覽: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