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年人過生日有什麼講究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
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內七十大壽,表示祝容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
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B. 給點建議,本命年的生日怎麼過才最有意義
隨緣~不用刻意,我也本命年。
C. 請問給老人過生日有什麼講究嗎
雖然嘴上不說,但老人對此是十分敏感的。老人過生日,子女最好能夠回去看看,當面說聲「生日快樂」是最好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回家,也要打個電話問候,讓老人知道自己並未被遺忘。
因為老年人普遍都會有孤獨感、失落感,如果遺忘了他們的生日,他們的孤獨感和失落感就會被更嚴重地激發。
2、 幫老人過生日,愛與心意最重要
老人不同於年輕人,過生日講求大家一起熱熱鬧鬧,生日的形式宜簡單而溫馨,不必有太大的排場,只要能表達出心意和關愛,就是一個好的生日。一個蛋糕,一句祝福,家人團聚,足以讓老人開心快樂。但是也要因人而異,其中門道,就需要小輩仔細斟酌了。
老人的生日禮物不必太貴重,實用又討老人喜歡最好。比如,用照片精心製作一個視頻,把想說又當面說不出口的話寫上,生日當天播放給他們看,必會讓老人十分感動。
老年人其實並不缺乏物質上的關懷,相對於金錢上的禮物,這些並不貴重的東西,恰恰最能讓他們體會到親情的溫暖,和小輩的關懷。
D. 本命年過生日有啥講究
如果你確實有些顧忌 那就偏愛紅色吧 總的來說,本命年是福是禍或者是與大多數人認為的那樣內:本命容年順著一順百順,鴻運當頭,勢不可當;背著到處是關口,滿眼皆門坎,霉運到家的說法,目前還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命年是凶年的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但在本命年,人們是常常會遇到很多不遂心的事,或者做一些荒唐事,這讓人覺得很蹊蹺,這種「本命」現象在民俗研究中還是一個空白。故往往過本命年的人們就很擔心自己這一年的運勢,想用什麼辦法越過這道檻是大多數人的本命年最大的事。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每逢年關將至時,商家就充分利用人們趨吉避凶的心理特點,大力宣傳「本命年」商品——比如什麼紅內衣、紅內褲等等,抓住商機賺大錢。如今的本命年已和我國傳統其它的一些習俗一樣,失去了其固有的意義,淪為了商家宣傳的一種喙頭。而我們大多數人則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而從眾於這種潮流,或者當它是一種新的時尚「本命年」穿紅衣服、系紅腰帶也不單純是為了「辟邪」,它成了一種流行的時尚。
E. 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每年過生日好嗎
小孩子過生日是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可以大張旗鼓的過,但是年紀大了過後就不能隨便過生日了,這是有講究的。
不要隨便給老人過壽的原因:
55、66、73、84等年齡是旬頭,被老人們稱之為坎兒年,平常的老百姓不適合在這些年齡過生日,一過就會遇到麻煩。在老人們的心中,只有七品芝麻官以上的官宦家庭才能辦大壽宴,要是老百姓自己辦了大壽,會引來很多的麻煩。
60歲到80歲都不適合大辦壽宴,家裡人給壽星煮一碗長壽面吃了就好了,尤其是六十歲,不能大辦,這是怕提醒閻王,早早把壽星給一筆勾走。到了八十歲以後,那就可以大擺宴席的過大壽了。老北京現在都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老人過壽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要注意。
開席時間適合在中午12點之前,不適合在晚上開席。壽宴在下午活著是夜晚開席,很容易陰陽顛倒、氣場紊亂、氣場沖撞、災禍臨門、坎坷也多。
老人過壽,兒女子孫團聚得越多越好,人多了就會人氣旺盛,能讓老人更加得長壽。參加老人得壽宴,也會讓自己變得好運得。在正月間辦壽宴,是最能聚齊人的,外出打工的人是要回家過年的。
人過六十六兒女難逃一刀肉的說法來源:
很多兒女會堅持每年夠給老人過生日,尤其是在66或者是73歲,這可是坎兒年,很多老人不願意過,其實這是有破解方法的。
生日是人誕生一整年的日子。人老了不要過生日都是無端邪說,沒有半點科學依據,勿需為此煩惱。生日是人誕生一整年的日子。人老了不要過生日都是無端邪說,沒有半點科學依據,勿需為此煩惱。現在生活好了,兒女有孝心也有孝敬的能力。給老人過生日,是圖得老人家高興,也給自己盡孝的機會。其實,孝敬老人首先得了解老人,了解他們的所想所求,盡孝其實就是在盡心。這輩老人年輕的時候都過過苦日子,平時喜歡節儉度日,生厭浪費。現在日子好了,他們也不喜歡天天大魚大肉,平日里仍喜歡一日三餐,粗茶淡飯。即便是為老人家過生日,他(她)們也不喜歡鋪張浪費,講排場,招搖過市,圖有虛名。別讓老人過生日時兒孫滿堂,氣氛鼎沸,熱鬧非凡。過了生日門庭冷落,樹枯葉落,悲涼慘淡。盡孝要盡早,更要盡心。細水長流,延綿不斷。給老人一個愉悅的幸福晚年。
F. 老年人過生日有什麼講究
為長輩慶祝生日叫過抄壽,六十九歲過七十大壽,俗稱整壽。
老年人講究過六十大壽、七十大壽,表示祝賀。還有過七十三、八十四大壽的。主要因為孔子活了七十三、孟子活了八十四,認為這兩個年齡是老年人的門檻子,大慶大賀,以免災避難。
做壽老人(50歲以上)誕辰日的慶祝活動,逢十稱大壽,如「五
十大壽」、「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但這種大壽並非真正逢十,而是指49、59、69等逢九的歲數。因為九在十個數字中數值最大, 人們為討個吉利,故形成了這種慶「九不慶十」的風俗。
坎兒年人到年老時壽命上的關口,北京有句老話:「三十三大拐
轉,六十六不死掉塊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人活五十五,閻王數一數。」33、55、66、73、84都為坎兒年。人們認為,人活到這個歲數如果度得好便能長壽,否則,便可夭折。人們為了長壽,所以在坎兒年倍加小心,並想辦法「破解」以圖長壽。常用的辦法是系紅布腰帶,傳說紅色可以避邪消災。老北京還有在本命年和60歲以後系紅布腰帶的習俗。
G. 60歲生日是本命年的生日么
你說的很對,不管是那個屬相都是在六十歲本命年過生日。六十歲,正好是每一個人的五旬生日。
H. 是不是60歲才是真正的本命年
對,真正的本命年確實應該是60歲的那一年,每12的一次的那個應該叫本屬年專,因為一甲子你的屬屬相會出現5次,除了你出生那一年和60歲那一年,其餘的3次本屬年,跟你屬相搭配出現的天干都不同啊,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真正的本命年應該是60歲那一年,但是一般人們說的本命年就是指與自己屬相一樣的那一年。
I. 本命年生日怎樣過,才能更有意義更充實呢
有意義充實抄的本命年,24歲的你襲,步入一生真正的成熟期,意義:1在那一天你要確定你一生的方向。。。。2 你要照相並精心挑選24張照片,放入影集里。3 本命年一般不太順利,你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穿戴紅的衣服或首飾品(我是4個小金快用紅繩子穿起來戴的)充實:1 建議去爬山,在山頂許下你的願望,2慶祝生日 一 早上跟家人吃飯慶祝,二 中午選擇單獨一人做在環境不錯的 西餐廳(靠窗位置)品美味憶從前 三 晚上跟朋友一起。有他 有 她。有曾經,興奮的歡笑 盡興的愉悅! (這是我24歲時在鐵窗下幻想了4年的總結,致我的朋友)
J. 六十歲生日有什麼解釋
人到六十,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古時稱之為花甲之年。由於各地的回風俗不同,各地對六答十歲老人過生日的講究也不同。在過去有錢人家,老人一入壽年,子女、親朋便要進行一年一度的生日慶祝活動,俗稱「祝壽」。為老人祝壽,要備制禮品,一般多以老人喜愛的食品、衣物為主。食品是面條和壽桃。生日蛋糕不可缺少,生日蛋糕其造型極具傳統民俗特色,有壽桃型、壽星型的,上面還帶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等字樣。比較講究的人家,也有撰寫「壽聯」和設「壽中堂」的。
現在較為普遍的做法是:在老人生日當天,子女和較近親友攜帶壽糕及食品等給老人祝壽,在中午共餐(有些是在家裡辦、有些是在好的飯店裡辦),晚輩及親友向老人敬酒、祝辭,有的唱《祝您生日快樂》歌曲,也有的在壽糕上點燃與年齡相同數量的蠟燭,以表示老人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