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京劇各流派的代表劇目和傳人都有那些
京劇傳統劇目有上千個,流行的有《將相和》、《群英會》、《空城計》、《貴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鐲》、《打漁殺》等。
老生最主要的有10大派:麒(周信芳)馬(馬連良)譚(分老和新兩派,老譚派指譚鑫培,新譚派指譚富英)余(余叔岩)楊(楊寶森)高(高慶奎)汪(汪桂芬)李(李少春)唐(唐韻笙)奚(奚嘯伯),目前經常演出的主要傳人按次序有:陳少雲(麒),張學津、杜鎮傑(馬),譚元壽祖孫三代(譚),王佩瑜(余),於魁智(楊,但也宗余),辛寶達、倪茂才、宋寶羅(高,其中宋先生年過90時仍能演出,另外黑龍江京劇院有一個高派演員,忘記叫什麼名字了,還湊合),何玉蓉(女,在江西,老太太現在大概90左右,但還能演出,是汪派能拿得出手的碩果僅存的傳人),李浩天(正宗後代,但是票友),唐小笙(唐),張建國,張建峰(奚,歐陽中石先生的弟子,歐陽先生是奚老親傳,但是票友)。其中馬、楊、余派目前傳人最多,影響也最大,高、麒、汪都徘徊在滅絕的邊緣
武生主要是楊(楊月樓、楊小樓)派,直接傳人全部故去,目前年近90的王金璐可算在世傳人中的翹楚,80餘歲時教徒弟,翻跟頭還能親自示範
小生主要是葉家一門,葉盛蘭開創葉派,其子少蘭繼承
青衣和花旦主要還是五大派:梅(梅蘭芳)尚(尚小雲)程(程硯秋)荀(荀慧生)張(張君秋),目前經常演出的主要傳人有:梅葆玖、李勝素、董圓圓(梅,梅葆玖為梅蘭芳次子),孫明珠(尚派,但未拜師,目前也已經很少演出,目前尚派瀕臨滅絕),李世濟、遲小秋、劉桂娟、李海燕(程),劉長瑜(荀),王蓉蓉(張)。其中梅派傳人最多,而程派傳人平均實力最強
老旦主要是李(李多奎)一派,目前活躍的趙葆秀、李鳴岩、袁慧琴都在其內,或稍有變化
凈行一般沒有流派的提法,而是以銅錘和架子分為兩種風格,稱派的只有裘(裘盛榮)派,目前當紅名凈孟廣祿、鄧沐偉都是嫡傳,名票裘芸是裘盛榮之女,嗓音酷似裘盛榮,台灣的王海波也是嫡傳,但不是很了解其現狀。不在裘派內的另有尚長榮(尚小雲之子)、楊赤(袁世海弟子)等
丑角主要只有蕭長華一脈,因此不太分派
曾流傳「無生不譚,無旦不梅,無凈不裘,無丑不蕭」,是言非虛
Ⅱ 在清代,被稱為「活趙雲」和「美猴王」的分別是誰
宋代時起,三國戲備受百姓喜愛,尤其是說書,常引得人們圍觀。大人若是覺得孩子煩了,就會給他幾個錢,讓他去聽三國,孩子便不鬧了。
蘇東坡在《東坡志林》中就說過:途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
84歲高齡時,張桂軒演出了《鳳鳴關》,嗓音清亮,開打利落,再現老年趙子龍的形象。逝世的前幾天,90歲高齡的張桂軒還以驚人的毅力,翻單杠,練嗓子。
最值得稱贊的是,抗美援朝時,為捐獻飛機大炮,張桂軒主動請纓,剃須重登舞台,義演其傑作《白水灘》,愛國之心,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