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50多歲的老人過生日,蛋糕上寫「壽」字好嗎
一般說:「過大壽」是從60歲開始
喜壽:77歲,草書的喜字看似七十七
米壽:88歲,米字看似八十八
白壽:99歲,百字少一橫為白字
茶壽:108歲
在古書上,「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還不算老啊
㈡ 送60歲左右的父親,生日蛋糕寫上壽,還有壽星。合適么
應該不會,畢竟已經花甲之年了嘛
不過你看下你父親顯不顯老,如果心態很年輕的話,就不要這樣了
㈢ 60壽生日蛋糕做成什麼樣式
生日蛋糕一般上了60歲,就屬於過壽,這樣可以在蛋糕上寫上福如東海 壽比南山類的祝福語,再就是蛋糕上可以擠壽桃 壽星老等,60歲以下的一般就不可以寫這些玩意。這是生日蛋糕一些不成文的規矩。
㈣ 老人過60大壽,買什麼樣的蛋糕
可以依照老人的愛好來做,如愛打麻將可以買個以麻將主題的蛋糕,愛好唱歌跳舞可以做成廣場舞的樣式,如果沒什麼特別的,可以做個壽桃的,祝福老人身體健康,多福多壽
㈤ 60歲大壽桌上放幾個壽桃好
壽慶俗稱「做壽」。
舊時富裕人家60歲開始做壽。做壽一般是早1個月向親友、門生、下屬發請帖,早3天布置壽堂,張燈結綵。壽堂正中放一把披著錦緞的八仙高椅,椅前擺一張圍有桌衣的八仙桌。桌上燭盤點燃1雙大金統蠟燭,椅後造壁擺1張長畫桌。桌中間放自鳴鍾,鍾左右各擺1個插著卷軸的帽筒。牆壁上掛1帽紅紙金字的壽屏。
祝壽之日,做壽者穿錦緞壽衣,坐正中高椅上,受兒女媳婿及孫輩們的三跪九拜禮,並分子孫錢(用紅紙包好)。
第二天最熱鬧,接待前來祝賀的來賓親友。當客人帶壽禮到大門口時,專門司鑼的人敲雙聲鑼,高喊「客到」,樂隊奏樂,嗩吶絲竹齊鳴。做壽人正襟危坐高椅上,其長子侍立一旁。同輩親友上堂作揖,口稱「祝壽」。做壽人起身回禮。若下屬、晚輩上堂叩拜,則由其子代為回禮。若佃戶來賀,則不讓上堂,只收下壽禮,帶他去廚房吃餐飯就走。如果上司來賀,做壽人立即下堂,拱手作揖,陪入客廳敘談。
拜壽結束,設宴請酒,一般辦3天酒。生日的當天晚餐最為豐盛,稱正餐。舊俗酒宴間幾道粉食點心必有一道用帶芽頭(俗稱「壽桃嘴」)的壽桃,客人吃壽桃時,不能吃掉芽頭,要先把芽頭掰下,放在桌上,稱留芽,意為後代也會長壽。
做壽的習俗,建國後已基本廢除。
如今民間還有做生日和送生日的習俗。凡是長輩生日時,兒媳們做些老人愛吃的東西請他們吃,俗稱「做生日」。已嫁出的女兒,則送些壽面、糕點、生日蛋糕之類,有的還做新衣送去。
做壽:
在習俗上,五十歲前所做的生日稱「內祝」,也就是在自家內做生日慶祝之意。
到了五十歲時所做的生日才可稱「做壽」,而親朋好友也要送賀禮祝壽,之後每十年做一次,稱為大生日。
一般做壽,各年紀有所不同稱呼,稱呼為下:
五十歲:稱暖壽、半百添壽;
六十歲:稱小壽;
七十歲:稱中壽;
八十歲:稱上壽、大壽;
九十歲:稱絳老添壽;
一百歲:稱期頤。
一般壽誕的活動都由子孫發起,除了要布置壽堂外,還要准備供品祭神拜祖,並准備壽宴招待親友。在壽宴的菜餚中,豬腳面線是不可或缺的,豬腳像徵強健,面線像徵長壽,祝福壽星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吃壽面時,要將壽面拉高抽長,表示壽星將會福壽綿長,忌諱從中間咬斷。前往祝壽的親友以禮盒、酒或紅包等賀禮來祝壽,主人則回以壽桃、紅蛋、豬腳面線、紅龜粿來回禮。出嫁的女兒則要加送雞、蛋、桃龜、衣服、金飾、紅包賀母壽;加送鞋、帽、衣服、紅包賀父壽,俗稱「拜壽」或「敬壽」。
㈥ 父母過60大壽,但家是農村的,怎麼買蛋糕方便
現在鄉鎮,集市上應該也有蛋糕店的。如果沒有,縣城應該也可以配送的,提前預定,到時候自取或者讓店裡配送就是嘍,我就不信錢解決不了這點小事。
㈦ 六十大壽有什麼禁忌
過六十大壽有什麼禁忌,應該怎樣做才行,
㈧ 老人過60大壽,買什麼樣的蛋糕,,,,,,,
買個四平八穩的吧。只求老人平安無事,安享晚年。
㈨ 適合60歲生日蛋糕上的祝福語
其實只要寫上句生日快樂就挺好、別覺得俗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