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揚州長壽堂

揚州長壽堂

發布時間:2020-12-19 11:49:47

❶ 我爺爺七十大壽,打電話祝福爺爺該怎麼說,除了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還有什麼的越多越好

壽比南山、福如東海、長壽百歲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松齡長專歲月 皤桃屬捧日三千歲
鶴語寄春秋 古柏參天四十圍
願獻南山壽 年齊大衍經綸富
先開北海樽 學到知非德器純
綠琪千歲樹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蓮 釣渭絲綸日月長
壽考徵宏福 閑雅鹿裘人生三樂
文明享大年 逍遙鳩杖天保九如
燕桂謝蘭年經半甲 上壽期頤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範斯陳
瑤池春不老 設悅遇芳辰百歲期頤剛一半
壽域日開祥 稱觴有菜子九疇福壽已雙全
王樹盈階秀 玉樹階前榮衣兢舞金萱映日榮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范陳九五福
桃熟三千年賢淑七旬人經幾度七二風光現出麻姑仙草
導引三摩地應獨有三千歲月結成王母皤桃
璇閣數華年恰合蟾圓一度瑤池看桃實預期鶴 聳千春
相夫教子壺范久欽際此欣逢設悅日

❷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里為什麼要騎鶴

因為這出自一個典故。原句應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鶴在中國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特別是丹頂鶴,是長壽,吉祥和高雅的象徵,常被與神仙聯系起來,又稱為「仙鶴」。

最早出自南朝宋人殷芸的《小說》一文:「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願為揚州刺史,或願多資財,或願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欲兼三者。」

【釋義】幾個人在一起,各自說起各自的志向,有的說想當揚州刺史,有的想發財,有的想騎鶴上天成仙。其中一人則想三者兼而有之,說「我要腰纏十萬貫,騎上仙鶴去揚州赴任」。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現在常形容一些人痴心妄想。

後遂用「騎鶴揚州、揚州騎鶴、揚州跨鶴、揚州鶴、腰金騎鶴、纏腰騎鶴、腰纏萬貫、十萬纏腰」等指做官、發財、成仙三者兼而有之,或形容貪婪、妄想,或寫得意之事及得意之態。

例子:郁達夫《揚州舊夢寄語堂》:「但我還想加上一個總結,以醒醒你的騎鶴上揚州的夢。」

(2)揚州長壽堂擴展閱讀

在中國、朝鮮和日本,人們常把仙鶴和挺拔蒼勁的古松畫在一起,作為益年長壽的象徵。其實,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

丹頂鶴性情高雅,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看起來仙風道骨,被稱為「一品鳥」,地位僅次於鳳凰。除此之外,鶴在中國的文化中占著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關系。

鶴雌雄相隨,步行規矩,情篤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

❸ 三國歷史上誰活的壽命最長

張臶復,105歲。

張臶(公元制136年-公元240年),字子明。東漢末至三國時期的隱士,張臶生活的年代從東漢一直到曹魏齊王時期,受到朝廷多次徵召,一直迴避,不願做官。他活了一百零五歲,是三國時期有可靠記載的最長壽的人之一。

因為史書中的相關記載,張臶被認為是一位古琴音樂家。例如周慶雲的《琴史補》中,張臶就被列為琴人之一。但他的作品並未流傳下來。

(3)揚州長壽堂擴展閱讀

公元236年,魏明帝詔書說:「張掖郡黑河的洶涌波濤中出現了寶石背負的圖像,圖像畫的是一隻靈龜,青色的質地,素色的文路,又畫有麟鳳龍馬,形狀鮮明,文字宣告天命,粲然可觀,意義著明。

太史令高堂隆上告朝廷說:」這種寶物的顯示是古代聖明皇帝所沒有蒙受過的,實在是大魏的吉祥命運,東序的罕見之寶」。任縣縣令將詔書帶去詢問張臶。

張臶對縣令說:「神明只預言未來,而不追述以往。漢朝滅亡已久,曹魏已得天下,這塊寶石今天的變異,只是將來之吉祥的徵兆。」後來司馬氏果然取代了曹魏。

參考資料

網路-張臶

❹ 蘇州揚州4日游旅遊攻略

旅遊景點簡介:

拙政園:位於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是蘇州園林中最大的,也是最著名的一座。拙政園始建於明代,王獻臣是該園第一位主人。他在嘉靖、正德年間官居監察御史,晚年仕途不得意,罷官而歸,買地造園,借《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取名為拙政園。園內主要景點有:蘭雪堂、芙蓉榭、秫香館、放眼亭、遠香堂、小滄浪、留聽閣、浮翠閣等。

交通:游1、2、5線,2、3路拙政園站下,往東步行100米即到。
門票:旺季(3.1-5.31;9.1-11.30)70元;淡季(6.1-8.31;12.1-2.29)5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免費杜鵑花節、荷花節。
開放時間:8:15-17:30

獅子林:位於城東北的園林路23號,是元代僧人天如禪師為紀念他的教師中峰神僧而創建的。獅子林擁有國內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湖石假山玲瓏眾多、出神入化,形似獅子起舞,被譽為「假山王國」,有「桃源十八景」之美譽。園中最高峰為「獅子峰」,另有「含暉」、「吐月」等名峰,建築有「立雪堂」、「卧雲室」、「指柏軒」、「問梅閣」等。

提醒:可與蘇州民俗博物館、錢幣博物館同游。沿園林路向北百米即是拙政園。
交通:游1、2、5線,2、3、4、40、701路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30元;淡季(6.1-8.31;12.1-2.29)20元。

虎丘:是蘇州城的標志性景觀,有「吳中第一名勝」之稱。蘇州在春秋時是吳國的首都,吳王闔閭死後就葬於虎丘。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曾鑿山引水,修七里堤,使虎丘景緻更加秀美。宋代詩人蘇軾曾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古人在評價虎丘的特色時,曾提出:「九宜」之說,稱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煙、宜春曉、宜夏、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陽。

現園內主要景觀有:世界著名斜塔——虎丘塔、「天下第三泉」、斷梁殿、憨憨泉、試劍石、劍池、擁翠山莊、萬景山莊等。

交通:游1、2路,公交8、49路車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60元;淡季(6.1-8.31;12.1-2.29)40元。兩個旺季分別舉辦花會、廟會。

留園: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末年被劉恕所得,擴建後改名寒碧山莊,時稱「劉園」。光緒初年,官紳盛康買下此園,吸取蘇州各園之長,重新擴建修葺,改名為留園。

留園共分中、東、西、北4個景區,景區間由700多米長的曲廊連接,長廊兩壁上嵌有歷代名家書法石刻300多方,人稱「留園法帖」。廊檐下有粉白花牆漏窗,圖案精美。從花牆望去,山池亭台在花樹中若隱若現,有如丹青畫卷,別有情趣。

交通:游1、2線,11路可達。
門票:旺季(3.1-5.31;9.1-11.30)40元;淡季(6.1-8.31;12.1-2.29)30元。旺季免費提供「吳歈蘭薰」表演。
開放時間:7:30-17:00

西園寺:位於蘇州金門外下塘街,留園西側不遠處,西園寺是戒幢律寺和西花園放生池的總稱。

該寺始建於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本名歸源寺,有四大天王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觀音殿和藏經樓等建築。其中羅漢堂特點突出,堂中央有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13米高的千手千眼觀音,在它不遠處,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四面有四個不同面相的臉,據說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薩、九華山地藏菩薩、峨眉山普賢菩薩、普陀山觀音菩薩。堂內還塑有大肚彌勒像,寒山、拾得像,關公、韋馱像等,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瘋僧」、「濟公」兩像,其傳神與妙趣橫生令人驚嘆不已,堪稱傑作。
西花園的放生池同樣引人入勝,池內有很多魚和鱉,大都是佛教徒所放生。其中五色鯉魚可與杭州玉泉媲美。池中還有一隻三百多歲的大黿,只有在炎熱天氣才出水一現。

交通:游1、2、3線,6、10、11、17路可達。
門票:25元

寒山寺:位於姑蘇城外楓橋邊,始建於六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唐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廡殿(偏殿)、藏經樓、碑廊、鍾樓、楓江樓等。大雄寶殿右側有一口日本友人送來的銅鍾,它是1906年由小林誠義等一批工匠鑄成的。此鍾一式共鑄兩口,一口在日本館山寺,另一口就在寒山寺,至今保存完好。

提醒:可順路游附近的楓橋、鐵鈴關等景點。
交通:乘游3線、3、6、9、17、21、31、301路車楓橋站下。
門票:15元/人,陳列館門票5元/人,聯票價格為20元/人,登鍾樓敲鍾5元(3下)。

❺ 揚州個園導游詞作文300字

保存來最完好的鹽商園林自,南臨揚州著名古巷東關街,北對著揚州內河風光帶鹽阜東路,是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兩淮鹽總黃至筠的家宅。為揚州明清私家園林的經典代表。199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和蘇州拙政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迎面看到一幢磨磚門樓,這就是何園大門,進入大門,就來到何園的後花園,整個後花園可分為東、西兩部分。現在我們所站的位置就是東花園的過院,穿過寄嘯山莊圓洞門就來到東園部分。東部以廳堂為中心構成一組院落,前面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有兩座廳,南面嵌有鳳穿牡丹磚雕的廳,我們稱其為牡丹廳。這幅磚雕是揚州晚清時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磚雕工藝品,正中還刻有牡丹、鳳凰等圖案,四周牡丹枝葉的形狀有正有反,花紋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線條流暢,整幅畫面造型豐滿,主題突出,層次分明,錯落有致。

❻ 「壽比南山」中的南山是指哪個山

壽比南山

在給老年人祝壽時經常會聽到「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一句話,把「南山」與「壽」聯系起來,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天保》,這首詩的最後一節是:「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無不爾或承。」恆粗繩索,此指月弦。騫:虧,損。這幾句詩譯成白話詩大意是:猶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壽,不會崩坍陷落。猶如松柏枝葉長茂盛。青青相繼,永不衰落。
「壽比南山」有什麼含義?這里所指的「南山」有多種說法:一說南山指的是山東的雲門山,因在城南,所以稱作南山。另一說是指南嶽衡山。還有一說,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指秦嶺終南山。
衡山,又稱南嶽,是我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山縣。群峰巍峨,氣勢磅礴,72峰逶迤800里,貫穿7個縣市。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自古以五嶽獨秀風光好,歷史悠久名氣大,佛道並存影響廣,中華壽岳眾人仰著稱於世。在這里,「衡山五嶽獨秀,名山南嶽主壽」是家喻戶曉的名句。自漢代起,衡山就被視為壽山。據<<星經>>載:南嶽對應星度28宿的軫星,軫星主管人的壽命,故南嶽又稱壽岳。
雲門山,今山東省青山市南側十多里。雲門山不很高,但風景優美,古跡較多,山頂有雲窟和雲門洞,洞穿南北,洞下崖壁陡峭,絕壁上刻有巨大的「壽」字。刻字是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衡望府的周全所書,距今已經有400多年。「壽」字高達7.5米,寬3.7米,高大宏偉,氣勢磅礴,天下罕見。單是下面的"寸"字就高達3米多。從古到今,有"青州府里,入無寸高"之說,人站在"壽"字下面,昂首仰望,「壽」高入雲,「壽比南山」或「南山之壽」之說便由此而來。
終南山,位於西安城南30公里處。是秦嶺西自武功縣東至藍田縣的總稱,包括翠華山、南五台、圭峰山、灃峪口等。古亦稱中南山、太一山、地肺山、周南山等。青翠秀麗的山巒像一道錦綉畫屏屹立於長安城南。登臨其間,美妙勝境令人流連忘返。自古以來就是游覽休憩的勝地,為歷代詩人所吟詠贊嘆。群山之中,以翠華山和南五台為最佳。南五台在翠華山西北,五峰拔起,故稱五台。山泉清冽,竹木蒼翠,山中有甘露堂、勝寶泉、五佛殿、竹森寺、梅花洞等名勝古跡。頂峰之上原有圓光寺,現已不存,但在此可遠眺終南諸峰,北瞰秦川勝景,視野曠闊,境界清幽
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詩經》是先秦文學作品,產生於周代。詩中的南山,應指秦嶺山區的終南山。此後演化為「壽比南山」,成為後人的祝壽詞,可能源出於此。
選自羅本森編者《成語科學200條》之地理篇

❼ 揚州導游證考試面試景點是哪幾個

承德 壩上草原 木蘭圍場 塞罕壩森林公園 將軍泡子 避暑山莊 外八廟 董存瑞烈士陵園 金山嶺長城 青龍潭旅遊風景區 雙塔山風景區 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 魁星樓 湯泉行宮 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園 塞外蟠龍湖 霧靈山自然保護區 夾牆山風景區 棒槌峰森林公園 六里坪國家森林公園 九龍潭自然風景區 張家口 黃帝城 泥河灣遺址 中華三祖堂 萬里長城大境門 清遠樓 玉皇閣 昭化寺 金閣山 雞鳴山 雞鳴驛 古雲泉寺 關外第一泉 金蓮川 壩上明珠草原湖 肖後梳妝樓 小五台山自然保護區 飛狐峪 虎窩寺 遼代壁畫墓群 南安寺塔 水母宮 中都游牧源 金河口 崇禮滑雪 永定河峽谷 保定 古蓮花池 直隸總督署 中山陵 燕下都古城 清西陵 道德經幢 紫荊關 燕山 狼牙山 雲蒙山 北嶽廟 大茂山原始森林 定州塔 賽桂林 定州窯遺址 葯王廟 白洋淀 野三坡 百里峽 拒馬河 白草畔 白石山 閣院寺 甸子梁 冉庄地道戰遺址 盤古村自然公園 石家莊 隆興寺 開元寺鍾樓 孔廟大成殿 中山國都城遺址 毗盧寺 陀羅尼經幢 柏林禪寺 革命聖地西柏坡 蒼岩山 安濟橋 正定 天桂山 嶂石岩 駝梁 五嶽寨 天下奇寨-抱犢寨 封龍山 清涼山 仙台山 蟠龍湖 龍泉寺 平山溫泉 秦皇古道 石頭村 伏羲台 趙州橋 唐山 月坨島 大城山公園 長城狩獵場 金銀灘浴場 鳳凰山公園 金沙島 清東陵 潘家峪慘案紀念館 景忠山 上關湖 禪林寺古銀杏風景園 聚仙谷 靈山 青山關 菩提島 凈覺寺 樂亭海濱旅遊區 喜峰口旅遊度假區 李大釗故居 碧海浴場 鷲峰山 水下長城 白羊峪 地震遺址和紀念碑 石臼坨島 南湖公園 遵化湯泉 燕山塔陵 潘家口水庫 秦皇島 山海關 長城倒掛 九門口 董家口長城 黃金海岸 貞女祠 北戴河 南戴河 韓文公祠 碣石山 源影寺塔 長壽山 祖山風景區 背牛頂 秦皇求仙入海處 燕塞湖 角山長城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 昌黎葡萄溝 邯鄲 磁山文化遺址 趙國都 京娘湖 武靈叢台 響堂寺石窟 古鄴城 媧皇宮 北朝墓群 黃粱夢呂仙祠 磁州窯遺址 五加坡 將軍嶺 摩天嶺 學步橋 長壽村 武華山 古武當山 晉冀魯豫烈士陵園 蘭陵王墓 大乘玉佛寺 永年古城 回車巷 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 邢台 清風樓 開元寺 邢窯 宋璟碑 扁鵲廟 崆山白雲洞 九龍峽 秦王湖 張果老山 郭守敬紀念館 黃巾軍寨 柏鄉漢牡丹園 北武當山 邢台峽谷群 觀音寨 雲夢山 鵲山祠 滄州 滄州鐵獅子 清真北大寺 吳橋雜技 南大港濕地 泊頭清真寺 鐵佛寺 武術之鄉 白洋淀千里堤 千童祠 獻縣單橋石橋 衡水 景州塔 寶雲塔 衡水湖 景縣舍利塔 慶林寺塔 竹林寺 廊坊 天下第一城 東方大學城

❽ 我外公要過90大壽要說賀壽詞,每說出一句就給一個紅包!!請大哥大姐們幫幫小弟吧

祝外公身體健康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長命百歲``
由於逢壽必祝,祝詩祝聯難免多且濫,所以有詞家道出其中難處:「難莫難於壽詞,倘盡言富貴,則塵俗;盡言功名,則諛佞;盡言神仙,則迂闊虛誕。」縱觀許多祝壽的詩詞聯話,都離不開什麼「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舊話,所以即使多得車載斗量也難以流傳。宋代祝壽詩詞最多,辛稼軒有一詞諧戲歡愉被人稱道,這是祝他本家一親戚八十壽,其詞道:
「更休說,便是個,住世觀音菩薩。甚今年,容貌八十,見底道,才十八。莫道壽星香燭,莫祝靈椿龜鶴。只消得,把筆輕輕去,十字上,添一撇。」

在十字上添一撇,成了千歲,這種祝壽詞確實比乾巴巴地祝壽要強許多。
在祝壽上難免有借機諂諛獻媚者,據《東望閣隨筆》中記,南宋奸臣賈似道,曾祝壽謝太後和宋度宗,因為二人的生日僅差一天,其箋上寫道:
聖母神子,萬壽無疆,復萬壽無疆;
昨日今朝,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所以有人評論說,「文人慧業,此登峰極矣。」壽詩有一些本不是經心之作,卻流傳下來。有一村校書年70,買一妾才30歲,正巧蘇東坡杖藜經過,老校書乞為壽詩,蘇東坡戲為詩,
「侍者方當而立歲,先生已是古稀年」。
以而立對古稀,工整而巧。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在他60歲生日時題寫一副自壽聯:
「常如作客,何問康寧。但使囊有餘錢,瓮有餘釀,釜有餘糧。取數頁賞心舊紙,放浪吟哦。興要闊,皮要頑,五官靈動勝千官,過到六旬猶少;
定欲成仙,空生煩惱。只令耳無俗聲,眼無俗物,胸無俗事。將幾枝隨意新花,縱橫穿插。睡得遲,起得早,一日清閑似兩日,算來百歲已多。」
觀此聯不愧是大手筆,舒適閑逸之態躍然紙上。上聯言只要夠吃夠花、身體靈便就心滿意足了;下聯說不想成仙長壽,只有自在不虛度,眼下一日頂兩日,已是活了一百多歲了。
在壽聯上,人們絞盡腦汁使得詞章工巧,構思奇特,清代彭文勤祝乾隆八十大壽,在位五十五年的壽聯可以稱「最」了,其上下聯以「五」和「八」為對,可謂對得天衣無縫:
「龍飛五十有五年,慶一時,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事修,五福備,五世同堂,五色斑斕輝彩服;
鶴算八旬逢八月,祝萬壽,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元進,八愷登,八音從律,八方縹緲奏丹墀。」
乾隆逢八秩大壽,聯以「八」為詞,那麼百歲老人也常以「世上難逢百歲人」為題祝壽。清代一些老人百歲壽誕,嶽麓書院主講王文清送一壽聯:
「人生不滿公今滿;
世上難逢我獨逢。」
在祝壽的詞詩聯語中,也有不少是帶有諷刺意味的。民國初年,有一位縣太爺搜刮地皮,百姓怨聲載道。這一年逢縣太爺生日,要全縣紳商送壽禮,一秀才代紳商寫壽聯道:
「大老爺做生,哪管它高粱、玉麥、黃豆、白花,刮盡地皮收賀禮;
小百姓該死,已吃盡苦蕨、葛藤、樹皮、青草,求天開眼救微軀。」
據傳聞,某奸臣為其母做壽,請人當場書寫壽聯,只見那人開始寫道:「這個婆娘不是人」,滿座見之嘩然,壽星見之欲發作,只見那人從容寫道:「王母娘娘下凡塵」;其下聯是:「養個兒子是盜賊,偷來蟠桃奉至親。」此聯可謂「罵人不吐核」,讓人有苦說不出。
壽詩壽詞壽聯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時下老年人是很重視自己的生日的,逢壽誕之日以吃為主的多,但祝壽的詩詞曲聯已是很罕見的了

這個是長了點,麻煩兄台整理下,我還沒吃飯呢,趕時間。本人文筆有限,下面的可參考:

龍耀七旬新紀跨,壽山詩海任飛騰。
龍年賀祖龍,壽比泰山松。
李桃枝葉茂,詩壇不老翁。

七十陽春豈等閑,幾多辛苦化甘甜。
曾經滄海橫流渡,亦賴家庭內助賢。
連日凝神新墨勁,五更著意舊詩鮮。
如今但祝朝朝舞,當信人生二百年。

金沙峭岸一株松,干勁枝遒塑祖龍。
桃李盛時甘寂寞,雪霜多後競青蔥。
根深更愛陽春雨,葉茂猶憐翠谷風。
師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煥神容。

南山信步好逍遙,杖國而今又杖朝
詩苑豐收誇老將,政壇競秀領風騷
陽春白雪抒懷抱,明月清泉尚節操
汝向期頤跨勁足,我來祝福奉蟠桃。

只有根據具體情況下寫啦
參考資料:http://www.jwb.com.cn/gb/content/2001-02/20/content_10364.htm

壽聯:】

仁愛篤厚 壽考徵洪福
積善有徵 文明享大年

福祿歡喜 佳辰逢岳降
長生無極 瑞氣靄春暉

德為世重 榴花紅獻瑞
壽以人尊 柏葉翠凝香

頤性養壽 菊水人皆壽
屢獲喜洋 桃源境是仙

琥珀傾斟千歲酒 蟠桃捧日千秋壽
琉璃瓶種四時花 古柏參天萬年青

子敬孫賢福如東海 頌獻嘉平詩歌福祿
體強身健壽比南山 人稱壽考東敘偏常

序屆陽春春同松柏 君頌南山是說南山春不老
壽稱國瑞瑞獻芙蓉 我傾北海希如北海量尤深

介壽值良辰春滿蓬壺延佳景
引年征盛典籌添海屋祝長齡

請譜南山筵開西序
樽傾北海彩絢東階

二回甲子春初度 八月秋高仰仙桂
舉國笙歌醉太平 六旬人健比喬松

延齡人種神仙草 甲子重新如山如阜
紀算新開甲子花 春秋不老大德大年

年尊古稀望隆致政 慶祝三多瓊筵晉爵
竹林勁節蘭玉群芳 祥開七秩玉板扶鳩

杖朝步履春秋永 大好良辰春光明媚
釣渭絲綸日有長 重開令甲上壽期頤

❾ 請問江南四大才子都是誰及他們的資料!

江南四大才子
真實歷史的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有「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之美稱,蘇州人。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繪畫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詩詞曲賦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唐寅曾祖父起,世代在蘇州經商,父母在皋橋開設酒肆。唐寅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博覽《史記》、《昭明文選》等史籍。喜愛繪畫,稍長即拜名畫家周臣為師,又與文徵明同師沈周。16歲時參加童生試,經縣試、府試、院試,高中第一名案首。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鄉試,又中第一名解元。次年,唐寅進京會試,因涉嫌程敏政受賄案,貶謫往浙江為吏。唐寅恥不就官,歸家後縱酒澆愁,傲世不羈。
唐寅31歲開始「千里壯游」,足跡遍及江、浙、皖、湘、鄂、閔、贛七省。貧困之下,以賣畫為生。唐寅擅畫山水,及工筆人物,尤其是仕女,筆法秀潤縝密、瀟灑飄逸。「唐畫」為後世畫家所宗。傳世作品有《騎騾歸思圖》、《秋風紈扇圖》、《李瑞瑞圖》、《一世姻緣圖》、《山路松聲圖》等。詩詞散文有《六如居上全集》。

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有學圃堂、夢墨亭、竹溪亭、蚊蝶齋等(亦稱唐家園,遺址在今桃花塢大街)。他的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桃花塢,一生中的主要藝術作品也產生於此。

唐寅晚年,精神空虛,「皈心佛乘,自號六如」,思想趨向解脫頹唐,又將自己的屋舍改稱為庵。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歲。唐寅墓位於虎丘區,經整修,1986年10月22日對公眾開放。
由於其瀟灑飄逸、傲世不羈,又治印「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章,仕女畫登峰造極,故被後人誤解,留傳許多風流傳說,如「唐伯虎三點秋香」等。其實他坎坷一生,貧困凄苦。可謂是我國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無以報國的典型。

風趣灑脫的祝枝山

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出生於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與唐伯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

他自幼天資聰穎,勤奮好學,5歲時就能書一尺見方的大字,9歲便能作詩文,被稱為「神童』。10歲已博覽群書,文章瑰麗,才智非凡。7歲即中秀才,32歲中舉人,曾任興寧知縣、應天府通判等官。由於生性佚盪,不滿官場腐敗之風,遂借故辭官回蘇,廣交朋友,召客豪飲,燒酒解愁,以泄憤世之情。

祝枝山集各書家之長,領一代風騷,是吳門書派中「明中期三大家」之一。其書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趙孟?#092;書法之神,揚晉王羲之、王獻之行書、唐懷素草書之勢,融會貫通,自成一體,發展為自己的獨特狂草,被譽為「明朝第一」,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祝允明雖無名畫,但也能畫畫,唯很少動筆,傳世之作更少。

祝枝山為人風趣灑脫,才華橫溢,好遊山玩水而不拘小節。由於祝允明有不勝枚舉的趣事軼聞,是極現成的創作素材,所以他常以足智多謀、能言善辯、樂於助人的形象出現於《三笑》、《王老虎搶親》等眾多的戲曲藝術作品中。

祝枝山尚有《江海殲渠記》、《新聞記》、《九朝野記》、《枝山前聞》、《浮物》、《老怪錄》、《蘇材小纂》、《懷星堂集》等書傳世,並編有《興寧縣志》。

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67歲。祝枝山死後葬於蘇州近郊橫山祝氏祖墳,但滄海桑田,墳已夷平。

書畫雙絕的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後更字征仲,號停雲,別號衡山居士,人稱文衡山。長洲(今蘇州)人。「吳門畫派」創始人之一。與唐伯虎、祝枝山、徐禎卿並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授翰林院待詔,故稱文待詔。
文徵明出身書香門第,祖父及父親都是文學家。但文徵明幼時並不聰慧。稍長,學文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終於「大器晚成」。

文徵明擅長山水,亦工花卉、人物。早年畫風細謹,中年較粗放,晚年漸趨醇正。傳世佳畫有《千岩競秀》、《萬壑爭流》、《湘君夫人圖》、《石湖草堂》、《石湖詩畫》、《橫塘詩意》、《虎丘圖》、《天平紀游圖》、《靈岩山圖》、《洞庭西山圖》、《拙政園圖》等。
文徵明還工行草書,尤擅小楷,篆、隸、正、草無所不能。所書四體千字文,成為後人臨摹的範本。他與祝允明、王寵,同被譽為明代中或書法「三大家」。他的傳世書作有《醉翁事記》、《股王閣序》、《赤壁賦》等。

文徵明卒於1559年,是「吳門四才子」中最長壽的一位,墓在吳縣陸墓文陵村。現為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徐禎卿簡介

徐禎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國。常熟梅李鎮人,後遷居吳縣(今蘇州)。明代文學家。與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稱「江南四大才子」(也稱吳門四才子)。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之絕句而為人稱譽。

徐禎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16歲著《新倩集》,即知名於吳中。但早年屢試不第,讀《離騷》有感,作《嘆嘆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記》。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與文徵明合纂《太湖新錄》,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聞韃靼入侵,官兵抗戰不力而敗,又作長詩《榆台行》。同年中進土,後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貶為國子監博士。

徐禎卿在詩壇佔有特殊地位,詩作之多,號稱「文雄」。及第後與明文學家李夢陽、何景明交遊甚密,悔棄少作,齊倡復古。與李夢陽、何景明、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並稱「前七子」。所作《談藝錄》,只論漢魏,六朝以後不屑一顧,闡述重在復古之論。其詩格調高雅,縱橫馳騁於漢唐之間,雖刻意復古,但仍不失吳中風流之情。

徐禎卿後期信仰道教,研習養生。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於京師,年僅33歲,其墓葬於虎丘山西麓萬點橋的郁家浜北端。徐恢卿的著述尚有《迪功集》、《翦勝野聞》、《異林》等

❿ 「壽比南山」這一祝壽詞是怎樣流傳下來的

相傳那是在很久以前,有一年瓊州地區突然間天昏地黑,電閃雷鳴,傾盆大雨直下了七天七夜。第八天,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天崩地裂,瓊州脫離了大陸,成了一個獨立的島嶼。瓊州島上的生靈死的死,傷的傷。所有河流都改了道,所有的山脈都變了形,有的河流和山脈因此也就消失了。奇怪的是,只有南山安然無恙,一棵草一棵樹也沒有被損壞,住在南山上的人一個也沒有受傷,更沒有死亡的。傳說經歷這次天崩地裂的南山人,都活了幾百歲,最後成仙。

748年,鑒真師徒等35人從揚州出發,第五次渡海時遇到颶風,漂流萬里到振州寧遠河口,已經一點力氣也沒了。南山上的人們發現了,把他們救了起來。他們一著南山的地,就立即睜開了眼,精神也來了。他們在振州居住了一年多,修造大雲寺,傳播佛教文化。

這些事一傳十,十傳百,因此人們都把南山叫做「仙山」。上南山來玩和居住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傳說到過南山的人有病去病,無病健身,個個長壽。

因為南山在天崩地裂中完好無損。由於到過南山的人都長命百歲,所以人們常用壽比南山來祝福他人長壽。「壽比南山」這句話也就一直沿用了下來。

壽星是由星辰轉化而來,指「二十八宿」中的角、亢兩星。《爾雅•釋天》寫道:「壽星,角亢也。」壽星在天文學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於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在我國北方地區很難看到。

東漢時期以後,祭祀壽星被歷代皇朝列入國家祀典,至明代被廢。壽星的職掌,最初為國運之長久,即國之壽,後來被奉作「主世間壽考」之神。

在我國的傳統觀念中,麻姑是一位壽誕千年的女壽星。在女性長者壽誕之際,家中的壽堂上往往會張掛一幅美麗吉祥的「麻姑獻壽」圖。圖中的麻姑手中托著貢盤,內裝自己釀造的靈芝酒,以及金樽、酒壺和仙桃等,而麻姑呢,她正笑容可掬地凝望著你。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麻姑,是一位相貌出眾、聰慧伶俐的女神仙。

相傳她18歲的時候,便有很深的道術,經她之手扔出的米粒,可以立時變為金珠。關於麻姑的來歷,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的傳說。有的認為她是後趙石勒時悍將麻秋之女:為人猛悍,築城嚴酷,晝夜不止,唯至雞鳴少息,麻姑心懷恤民之念,常假作雞鳴,群雞變鳴,工得早止。後父覺疑,欲撻之,姑懼而逃,入仙洞修道。

有的人說她是晉代仙家王方平的妹妹,也有人說她是唐代解放出宮的美女。在民間還有傳說說麻姑乃是秦始皇的女兒,面麻而心善。修築長城的時候,秦皇叫她傳聖旨讓民工「三天吃一頓飯」,她則傳為「一天吃三頓飯」,並譴責秦始皇暴政,因此被殺。她被殺的7月15日,河北唐山地區將其作為「麻姑節」,百姓年年祭祀。

麻姑在大多數圖畫中,都被描繪成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子,可是,據晉代葛洪《神仙傳》記載,麻姑曾與仙人王方平「不相見忽已500年」,可見麻姑的壽命至少已有數千年之久。

據《神仙傳》記載,麻姑是建昌人。在南城縣西南5000米處,有一座麻姑山,山勢雄偉,高4500米,主要山峰都以長壽等吉祥語命名,如萬壽峰、五老峰、秦人峰等。相傳這里是麻姑得道之處。

她和東漢時期仙人王方平曾在此相會,山上有「會仙亭」,傳為麻姑與王方平相會之地。山上還有「麻姑仙坊」,唐代有廟祭祀,道教稱「第二十八洞天」。

771年,顏真卿做撫州刺史時,曾照《神仙傳》的記載,作《麻姑仙坊記》,有大字、小字共兩本,現真跡無存。麻姑山中多特產,其名與麻姑有關,取長壽吉祥之義。如麻姑酒、麻姑米等,均享盛名。

閱讀全文

與揚州長壽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遼寧省公務員養老保險條例 瀏覽:725
每年體檢有多少錢 瀏覽:893
寧波市贍養老人每個月多少錢 瀏覽:473
老爸70歲生日買什麼送他 瀏覽:69
2016年6月15日關於養老金的增加 瀏覽:414
如何寫信跟父母說自己借錢了 瀏覽:565
養老保險剩九年每月補繳多少 瀏覽:822
都江堰護理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766
長壽小康廠什麼時候建 瀏覽:175
老人腦出血術後多久恢復正常 瀏覽:834
泰國和三亞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132
70歲指的是 瀏覽:331
如何讓中老年人記住歌詞 瀏覽:509
老年痴呆晚期病人呼吸不暢 瀏覽:76
中人退休工資怎樣計算的 瀏覽:747
老年痴呆者攻擊行為 瀏覽:939
82老人肺結核如何治療 瀏覽:600
歌曲孝敬農村爹和媽 瀏覽:134
網上怎麼交養老保險保費 瀏覽:103
老年人咳喘偏方 瀏覽: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