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重慶長壽端午

重慶長壽端午

發布時間:2024-05-04 20:53:46

❶ 閲嶅簡閲嶉槼鑺傜殑椋庝織鏄浠涔堥噸搴嗙鍗堣妭椋庝織鏈夊摢浜


閲嶉槼鑺傛槸鎸囨瘡騫寸殑鍐滃巻涔濇湀鍒濅節鏃,鏄涓鍥芥皯闂寸殑浼犵粺鑺傛棩錛岄噸搴嗛噸闃寵妭鐨勯庝織涔熷氨鏄璧忚強錛岄ギ鑿婇厭錛岀櫥楂樻湜榪滐紝鎻掕尡钀革紝鏀鵑庣瓭錛屽悆閲嶉槼緋曪紝褰掑畞鐖舵瘝鍜屾暚鑰佽繖8縐嶉庝織銆
1銆佽祻鑿娿傞噸闃寵妭鍙ゆ潵鍙堢О鈥滆強鑺辮妭鈥濓紝鑿婅姳鏄闀垮誇箣鑺憋紝鍙堟槸鏂囦漢絎斾笅鍑岄湝涓嶅眻鐨勮薄寰併傚啘鍘嗕節鏈堬紝鑿婅姳鐩涘紑錛岃祻鑿婁篃灝辨垚浜嗛噸闃寵妭鐨勪範淇椾箣涓銆
2銆侀ギ鑿婇厭銆傝強鑺遍厭涓鐩磋鐪嬩綔閲嶉槼蹇呴ギ銆佺涚棶紲堢忕殑鍚夌ゥ閰掑彜鏃訛紝鑿婅姳閰掓槸澶村勾閲嶉槼鑺傛椂涓撲負絎浜屽勾閲嶉槼鑺傛墍閰褲備節鏈堜節鏃ヨ繖澶╅噰涓嬪垵寮鐨勮強鑺卞拰涓鐐歸潚緲犵殑鏋濆彾鍜岀伯椋熶竴璧烽吙閫犺嚦絎浜屽勾涔濇湀涔濇棩楗鐢ㄣ
3銆佺櫥楂樻湜榪溿傞噸闃寵妭鍙堝彨鈥滅櫥楂樿妭鈥濓紝涔濇湀鍒濅節錛屾f槸縐嬮珮姘旂埥鐨勬椂鑺傛ゆ椂鐧婚珮鏈涜繙錛屽績鏃風炴★紝鍋ヨ韓紲涚棶銆傛ゅ栤滅櫥楂樷濅篃鏈夆滈珮鍗団濃滈珮瀵庫濅箣鎰忓洜姝や負浜轟滑鎵鎺ㄥ磭銆
4銆佹彃鑼辮惛銆傝尡钀告槸涓縐嶈尨棣欑戞嶇墿錛岄欏懗嫻擄紝鏈夌涘瘨銆佹㈢棝銆侀┍鉶絳夊姛鏁堛傞噸闃充箣鏃訛紝鑼辮惛寮濮嬫垚鐔熴備負杈熸伓姘旓紝鎶靛盡鍒濆瘨銆傚彜鏃訛紝浜轟滑鏈夆滄姌鍏舵埧浠ユ彃澶粹濈殑涔犱織銆
5銆佹斁椋庣瓭銆傗滀節鏈堜節錛屾槸閲嶉槼錛涙斁綰擱篂錛岀嚎鐖遍暱鈥濈焊楣炲氨鏄鐜板湪鐨勯庣瓭錛屽箍涓溿佺忓緩絳夊湴涓鐩翠繚鐣欑潃閲嶉槼鏀鵑庣瓭鐨勪範淇椼
6銆佸悆閲嶉槼緋曘傞噸闃崇硶鍙堢О鑺辯硶銆佽強緋曘傚埗浣滆搗鏉ヨ緝闅忔剰錛屾病鏈夊滻瀹氱殑鏂規硶錛岃茬┒鐨勯噸闃崇硶瑕佸仛鎴愪節灞傜敤鈥滃悆緋曗濇潵浠f浛鈥滅櫥楂樷濄
7銆佸綊瀹佺埗姣嶃傛棫鏃訛紝閲嶉槼鑺備篃鍙鈥滃コ鍎胯妭鈥濓紝鍑℃湁濂沖効宸茬粡鍑哄珌鐨勪漢瀹墮兘浼氬噯澶囧悕閰掑拰緋曠偣銆傚湪涔濇湀鍒濅節澶╂槑鏃惰繋鎺ュコ鍎垮洖濞樺惰繖渚挎槸鈥滃綊瀹佺埗姣嶁濄
8銆佹暚鑰併1989騫達紝鎴戝浗灝嗛噸闃寵妭姝e紡瀹氫負鈥滆佷漢鑺傗濃滄暚鑰佽妭鈥濄備紶緇熺殑閲嶉槼鑺傦紝琚璧嬩簣浜嗘柊鐨勬兜涔夈

❷ 端午節習俗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煮粽子的鍋里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粽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粽鍋里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愛意。

4、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相傳鍾馗為唐代人,到長安應試考中狀元,因其貌不揚被廢,憤而觸殿階而亡。後來托夢給唐明皇,決心殲除天下魔鬼。當時皇宮內正鬧鬼邪,唐明皇召大畫家吳道子依夢中所見,畫《鍾馗捉鬼圖》。並將此畫懸掛後宰門用以驅妖鎮邪,宮中遂得安寧。唐明皇加封鍾馗為「驅魔大神」,鍾馗像因此遍行天下,剪除鬼魅,立下大功,後神話傳說被玉帝封為「驅魔帝君」。人們在端陽節懸掛鍾馗像,用來鎮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6、掛荷包和拴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7、躲五

農歷五月,酷暑將臨,瘟疫毒蟲滋生,古時稱五月為"惡月"。並認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這一天父母要將未滿周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8、送時

中原地區端陽節到來之際,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節前或節日里要給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涼席等物以備防熱防雨,故端陽節又稱做「送時節」。

9、驅五毒

五毒是指蠍子、蜈蚣、毒蛇、蝦螈、壁虎五種毒蟲。"端陽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到端陽節這天人們便在門上貼上紙剪的五毒圖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還要把五毒圖的頭上再紮上一根針,表示要把它們釘死除掉。驅五毒反映了人們除害防病的良好願望。

10、滾吃雞鴨鵝蛋

全國各地均為流行。端午早晨,東北一帶是由長者將煮熟的雞鴨鵝蛋放在兒童的肚皮上滾動,然後剝皮讓兒童吃下,據說這樣做可免去兒童的肚子疼,實則為節日的一種嬉兒游戲。其它地區均以煮食為主,據說原為投入河水中飼喂魚蝦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屍骨被魚蝦所害,後演化為煮食紀念。

11、煮大蒜

大蒜是一種中葯,味辛甘,能殺毒滅菌,熟食能清腸胃毒素,疏通血脈。端陽節早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煮食新蒜頭,以疏通血脈,消毒滅菌。

12、破火眼

江蘇南京一帶端午節習俗。是日,在一碗清水裡放適量雄黃,丟進兩枚銅錢,全家人用此水洗眼,據說可以防治眼玻雄黃有殺菌滅毒的功效,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

13、游百病

貴州地區端午風俗。端陽節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帶上食品到外面遊玩一天,並在山間田野採集野花香草,晚上帶回用水煮後洗澡。當地人稱此舉為游百病或洗百病,並認為這樣做會使一年內吉利平安。

14、剪綵葫蘆

用彩色紙剪成葫蘆狀,於端陽節倒貼於門首,取將毒氣倒出之意。

15、飲雄黃酒

雄黃是一種中葯材,中醫葯書籍說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故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俗言。在碘酒未發明年代,我國人民就是用白酒調配雄黃和白礬水來塗抹毒蟲蜇傷和蚊叮蟲咬的。人們熟悉的《白蛇傳》曾描繪:端陽節,許仙聽信了法海的話,讓白娘子飲了雄黃酒而顯露出了原形。現在不少地方在端陽節還要在屋內外噴灑雄黃水,並在兒童的耳、鼻、額頭上塗抹雄黃。不過據現代科學分析,雄黃有毒,不宜內服。
〔河北省〕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咸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城中士大夫宴飲賦詩,稱為「踏柳」。

〔山東省〕

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七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裡。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在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借著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並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陝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病」。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並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慶陽端午,掛香包。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四川省〕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是日,成都人皆買李子,於城東南角城樓下,上下對擲,聚觀者數萬。光緒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擲李與外國傳教士發生衡突,此俗因而停止。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淅江省〕

桐盧縣鄉塾之學童,端午節具禮於師長,稱之「衣絲」。醫家則於午時采葯,相傳此日天醫星臨空。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湖北省〕

黃崗縣端午節巴河鎮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福建省〕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後,潑灑於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並以法水、貼符驅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台灣省)

台灣地處亞熱帶,早期來自大陸的移民多無法適應這里的氣候,死於瘴癘時疫者,時有所聞。因此,端午這個以驅疾避疫為基本精神的節日,便顯得格外重要。

長壽古鎮的節慶活動

長壽·菩提古鎮大大小小的節慶活動貫穿全年,天天小型活動,月月中型活動,季度大型活動。 農歷臘月至正月十五廟會節 正月十五趕廟會、逛年貨街、賞花燈等系列活動 二月中下旬 蘭花品鑒展 三月婦女節前後 2b節、拋綉球定情、重慶小姐暨長壽古鎮形象代言人賽 四月中下旬 長江奇石文化博覽會,鑒寶活動,尋寶、鑒寶、亮寶等系列活動 五月 人體彩繪藝術展及藝術攝影周 六月(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長街宴,民族服飾展演 七月至八 長壽狂歡節,啤酒節、潑水節等系列活動 九月(農歷八月十五) 月到中秋賽詩會 十月 長壽火鍋節,重陽節(舊歷九月初九),萬壽節,長壽千叟宴 十一月 長壽柚子節 十二月下旬至新年 聖誕、新年狂歡夜
啤酒火鍋節
首屆舉辦時間:2013年7月5日
接待遊客:22萬人次(旅遊團隊45個,自駕車車次65600輛)
陣容:火鍋約1000餘桌,每桶20升的山城啤酒1800餘桶

閱讀全文

與重慶長壽端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關於退休人員失蹤後其工資發放 瀏覽:875
農村老年人做什麼運動 瀏覽:646
50歲以上人的正常血壓 瀏覽:423
廳級幹部最新退休年齡 瀏覽:477
入職廣汽傳祺汽車體檢主要有什麼 瀏覽:764
體檢白球比值偏高是什麼意思 瀏覽:394
九陽養生鍋多少錢一個 瀏覽:226
哪裡能做最全面的體檢 瀏覽:825
畢業後養老保險可以補繳嗎 瀏覽:162
德陽農村60歲養老金領取 瀏覽:31
如何引導老人養生 瀏覽:393
大化養生會所哪裡好 瀏覽:562
國企女職工2020年退休年齡 瀏覽:487
中國城市老年人的活動空間 瀏覽:977
女職工管理崗退休新規 瀏覽:137
老年人經常干結怎麼辦 瀏覽:651
老年人嚴重缺鉀症狀 瀏覽:446
退休人員解除勞動務合同證明 瀏覽:762
16歲少女強奸80歲老漢 瀏覽:92
徵兵體檢腿盤筋淘汰怎麼辦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