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活70歲就知足了

活70歲就知足了

發布時間:2025-08-12 02:07:41

㈠ 致自己70歲簡短感言

時間最終治癒的是那些願意自我救贖的人。
不渴望突如其來的好運,只希望每一分努力都能得到回報,願現在的每一份認真和努力,都能換來未來的水到渠成。
當你選擇了開始,就不應輕易放棄,用你堅定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心去追求。終有一天,你會回首並微笑:原來我也能如此出色!堅持夢想,不忘初心!
如果你真的願意努力,你人生最糟糕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
知足且進取,溫柔而堅定。
努力奮斗的意義大概是:不要等到父母需要你的時候,除了眼淚,一無所知。不要等到孩子需要你的時候,除了內疚,一無所知。不要等到自己回顧過去的時候,除了遺憾,一無所知。
生命力的意義在於奮斗,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競技場,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被礁石擊碎後又無數次地撲向礁石,生命的綠蔭才會越長越茂盛。

㈡ 人類活70歲就夠了,不用活太久心理學:壽命太長不一定是好事

根據2010年我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中國人口的平均壽命達到了74.8歲,國家衛生 健康 委員會表示,這個數字已經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71.6歲),對於國人來說,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一個人活到多少歲,才會覺得此生值了呢?有很多人根據世界平均壽命認為,活到70歲左右就可以了,沒必要活太久,壽命太長不是什麼好事。這是什麼原因?

與年輕的90後00後相比,年長一些的60後70後其實更渴望長壽一些。「長命百歲」是我們在為老人祝壽時最常說的,這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希望眼前的老人陪在我們身邊的時間更久一些。

但同時也可以看出,我們對於長壽的理解,其實只是單純體現在年齡這個數字上,它並沒有包含生活質量、身體 健康 程度、心理狀況等等,如果要從科學視角上解讀長壽,給長壽一個完整的定義,最客觀的標准,應該是 高壽+正常的自理能力

而90後00後普遍認為,如果同時滿足高壽和生活全能自理,其實70歲左右就是邊界線了,因此,他們覺得人活到70歲就應該知足了。

提到長壽老人,我們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印象是「難提重物」,還是「步履蹣跚」,亦或是「糊塗健忘」?其實這些印象關鍵詞都反映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高壽的老人們很難想到去追求精緻的生活品質, 因為對於這個年齡的老人來說,如何保持 健康 、追求更高的壽命才是他們內心最真實的需求。

因此,層出不窮的保健品騙局才有了廣泛的受眾群體,老人們不假思索地掏出自己的養老金,積極地塞入騙子的口袋,因為他們的年邁,使其對時間流逝變得尤為敏感,這些保健品能夠對他們起到或多或少的慰藉作用。

其實保健品的存在只是一個心理暗示,樂觀豁達的心態才是老人們真正需要保持的。因此,在看待壽命的長短問題上,不必過多的糾結,因為生命的長短,主要取決於是否帶有長壽基因的先天條件和後天的心態因素。

84歲的鍾南山院士神采奕奕,健步如飛,90高齡的袁隆平爺爺在生活中也是精神抖擻,很難讓人看出歲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這些都可以看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決定著人的 健康 長壽。 衰老是不可逆的,我們能做的只有用積極的心態接受它,然後在這樣的心境中,感悟這個年齡所帶來的新體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心所欲不逾矩」包括兩方面, 一是順其自然,二是隨遇而安。

何謂「順其自然」,對別人,處事時少些計較,少些雞毛蒜皮的在乎;對自己,做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顧忌他人的偏見和看法。對身體的自然衰老不驚慌,對死亡也不恐懼,是謂「順其自然」。

何謂「隨遇而安」,對生活中的悲歡離合、陰影圓缺都能做到坦然面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著自己淡泊從容的心態,是謂「隨遇而安」。

人生這段長途旅行中,應當把每個十年看作是一個新起點,看成可以追求人生別樣風採的大好機會。而七十歲作為人生旅途中的一小段,應當將目光放在人生風景線的任意一處,或過去、或未來,不同的心境下自然有不同的感悟,這才是閱歷賦予我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再回到孔子的這番話,孔子所言的是他 學習和修養 的一個過程,他認為,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也在不斷地提升,因此,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古稀之年,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都應達到了個最高的層次。

修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到了古稀之年時,人的行為與規則融合程度更高,對道德規范的理解也更深,從而在為人處事方面變得更加成熟。這些,全都是年齡增長才能帶來的珍寶。

追求時髦是年輕人的專屬名詞嗎?當然不是,但為什麼我們總是在用「時髦」、「年輕」說起某位熟知的老人時,態度中會隱隱帶有些驚訝,語氣中也是無法掩飾的不可思議,因為我們對老人的固有印象就是朴實和低調,「時髦」並不是老人的代名詞。但是年齡能夠限制人對流行和生活品質的追求嗎?

網紅奶奶汪碧雲已經是個79歲高齡的老人了,汪奶奶的愛好是跳拉丁舞,年齡並沒有阻礙她培養愛好的步伐,反而因為這個愛好,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如此,她對於皮膚和身材的管理也從不馬虎。

自律的生活態度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讓歲月在她身上沉澱下來的不是皺紋,而是獨特的女人魅力與韻味,讓她在奶奶的年齡活出了「姐姐」的模樣。

流行並沒有規定年齡的界限,並不是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才能買愛馬仕包包,也並不是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才能擁有最新款蘋果設備,更不是只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才能跳街舞唱流行歌曲。 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願意、喜歡追求流行趨勢和新鮮事物,這都不足為奇,因為這也是他們生活態度的一種表現方式。

「生活品質」就是個抽象的名詞,如何把這個詞具象化,其實也是門學問。從我們開始記事時起,我們學習著的,努力著的,都是為提高生活品質做准備,只不過這樣的准備很難被我們自己所認識到,因為每個人對於生活品質的認知是不同的。

也許,在有些人的觀念中,金錢和物質要比「品質」這樣虛頭巴腦的詞來得更直接,殊不知,提高生活品質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生活狀態,甚至是處世心態。

是否看重生活品質對於一個人的氣質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甚至一眼就能看出。因為他們認為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都值得被好好對待,並且在現有的條件中追求最好的事物與生活,於是便有了更為廣闊的心靈和精神空間。

是否看中生活品質其實就是在說一個人是否能欣賞生活,這種欣賞使人在追求品質的過程中感受到新的力量、新的熱情,從而讓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實現更高的理想。

享受生活是貫穿整個人生的一個大命題,七十歲不同於三十歲,少了立家、立業的壓力,可以更放鬆地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被年齡羈絆,無論何時,都能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人生路漫漫,還有很多風景值得看一看。

㈢ 七十歲的人算老嗎

古往今來,人們對壽命問題的探索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孔子和孟子這兩位聖人分別活到七十三歲和八十四歲,於是民間有諺語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意思是說,普通人活到聖人的年齡就知足了。劉備可能要悲觀一些,他說「人過五十不為夭」。就是說,人過了五十歲以後死了,就不算夭折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水準和醫療水平都在不斷地提高。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也在不斷地向上攀升。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77歲。如果從性別的角度看,女性高一些,平均為79.43歲。男性低一些,平均為73.64歲。於是就有人提出人到了多大歲數才算「老」的問題。是啊,多大歲數的人才算「老人"呢?還真是個問題。

在某些單位里,據說有「35歲危機」。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在職的「小白」到了35歲還沒有被提拔,那你的前景就有些暗淡了,甚至有被辭退的可能。這就是說在這樣的單位里,三十五歲就算老人了。假如說,你是一個「大脊悄自由職業者」去一家公司應聘,35歲以上的人基本上沒人要了。最近有一家公司招聘員工,說30歲以上的就基本上不考慮聘用了,除非是做保潔。這就是說,在這個公司里,30歲就是」老人「了。

在多大年齡可以退休這個問題上,七十歲的人還真的不算老。將來男人女人的退休年齡都要過度到六十五歲,退休後5年,就滾渣70歲了,這能算老嗎?不老,還可以再就業呢!在某些養生專家和個別醫生的眼裡,50歲以上是高齡人群了。需要定期體檢了,需要按時吃降壓降糖葯了,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葯物了,需要吃保健品養生了,要控制野辯自己的情緒了,需要合理安排生活起居了......到了七十歲已是風燭殘年了。從人口統計學看,七十歲以上的人似乎也不算老。據預言家說,中國人的評均壽命上升到80歲以上,用不了多少年就能實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到七十還真的不好意思說自己老了。無論是男還是女,還沒有達到平均數,就說自己老了,你是不腦子有問題呀!

總之,七十歲的人算不算「老」還是個問題,從實際生活上看,答案是不固定的。

㈣ 你認為自己能活到多少歲就滿足了

我是1953年4月出生的,出生沒幾年就挨餓。1966年7月小學畢業,文革爆發無學可上,1969年3月隨母親下放農村,成年後轉為知青。

1978年年底招工進城當工人,以前經歷歸零,從學徒工干起,這一年我26歲。前途渺茫,婚姻無望。

1977年恢復高考後,中國大地興起一股考文憑熱,我也參加。辛苦三年獲大專學歷,一個人的命運從此改變,從工人上升為國家幹部。

中國從1990年開始,企業開始滑坡,1995年達到高潮,中小企業倒閉潮來了,職工下崗司空見慣,我也在打工隊伍中,走南闖北,風餐露宿,掙辛苦錢。好不容易熬到退休,因工齡長,退休金滿意。

我們這一代人,被忽悠,被折騰,吃沒吃,干著重體力活,家庭出生不好,政治上被打壓,人生苦啊。

現在改革開放了,人人平等,老百姓精神面貌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空前絕後的好,五千來老百姓第一次吃飽喝足,五千來中國國力也是第一次有這么強大。你們問我想活多久,我一輩子沒風光過,想爭取當壽星風光一回,我想多看看祖國今後的變化,不到九十九,真的不想走。

我的父親,一生吃肉酗酒,不吃蔬菜不吃飯,在三年困難時期,全家人的一點點肉食供應都被他一人獨享了。生活習性按照 養生 的說法一點都不 健康 。2012年睡覺時自然去世。享年92。

我岳父,生活習慣基本 健康 吧,吃鹽很重。吃什麼都要放醋放很多鹽。他享年94歲、但是後面十年左右生活質量很差,基本都是在醫院住院直到呼吸衰竭去世。

我有一個美國的猶太人義父,佛羅里達州的一個大富豪。我讀大學的時候在街上遇到他,用英語聊天幾句並幫他解決了一個小問題。他非常喜歡我認我為義子。他生活習慣最好。93歲時在健身房鍛練美國電視6台還釆訪報道了他。他97歲時都是自己一個人生活,完全自理,但是在98歲差三個月時間睡眠中去世。

我現在吃65歲的飯,明年65實歲。我能不休息連續游泳五千米,無保護用2個半小時橫渡過大理洱海,能跑馬拉松,我覺得我可能不出意外的話也和我的父親們差不多吧。

我來回答一下?我認為活到九十歲左右,就差不多了!但是,一般情況下,人的生死,本人是不能決定的!特別是那些,意外死亡者!正常的情況下是,人年輕一點,比如,兒女都沒有辦完事,這個時候就太早了一點,有的人剛把子女的事情,辦完就走了,那別人會人,這個人也沒有享過一天福,因為,人在年輕的時候,需要奮斗,等到子女都辦完事情了,自己也退休了,而且自己的身體還比較 健康 ,這個時候的人,就可以享清福了!只是,現在的父母,又要幫兒女帶子孫,所以說,剛六十多歲,還需要忙幾年!所以,我認為,現在這個 社會 ,就活九十歲左右就行,在大了,怕連累子女。

像最近一段時間,我女婿的奶奶,有九十六歲了,我看她天天吃了飯,就是睡覺,有時候吃飯,都不想起來!我看她今年就大不如往年了,今年時常尿褲子,我覺得像她現在這樣,活著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我認為,一般情況下活到九十歲左右就行了!

毛主席說「人民萬歲」!一個人來到世間沒有人想早死,沒有人不想長命百歲,最好是萬歲。但是自然界是有規律的,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願望再美好也無法逃脫自然規律。按目前的科學水平,人能活到百歲就滿足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科學家預言,改變人的基因,人能活到500歲到1000歲,希望這個幻想能變成現實。

我的願望就長著呢,聽說還能向天再借500 年,那我就低調一回,再借300 年吧,2020 年70 歲,那就是2320年吧,實現了就滿足了。友友們就別客氣了,你們再借500年好好享受人生吧!

人生有生就有死這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改變。至於能活多久才滿意;我認為人的一生不要在意活多久,最重要的是活著開心順心,身體 健康 無病痛、家人平安 健康 。生活沒標准知足者常樂,活著有質量有尊嚴才是最重要的,壽命長短無關緊要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吧。

在 健康 的情況下,60歲足也。生命的歷程都經歷了,任務也完成了,再活下去也不過是」重復作日的故事」,沒有多少新意,生命的衰老也不會有新的創意,等待下一個「任務」讓自然重組。

童年飢寒交迫.飽經風霜;少年文革浩劫.學頁無望;青年出力流汗.大幹快上;壯年城市打工.感恩開放;老年生活愜意.老有所養,活到九十歲,不忘三中會,銘記鄧小平,感謝共產黨!

只要能健 健康 康的活著,有質量的生活,活到多少歲我都滿足。

與我來說能活到多少歲不是最重要的,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我今年43歲,已經是晚期乳腺癌患者,每天都在與癌症抗爭著,活到多少歲我沒想過,我只想活好自己的每一天就足矣。

假如我能活到最後一定是件好事,假如無法做到,只要活著的每一天都不辜負,沒有遺憾就滿足。

當然我也想能夠活著照顧自己的雙親直到他們老去,我沒有結婚,沒有孩子,我也想能夠活著看到自己的侄女長大成人,結婚生子。

所以我會努力的讓自己可以活下去,至於能活到多少歲,我只想說能夠 健康 的活好每一天我都開心,我都幸福,我都知足。

現在我的小目標是兩年45歲然後是大目標五年48歲,如果能平安度過兩年和五年的坎,那麼我一定可以健 健康 康的活下去。

所謂的滿足不僅僅是能活到多少歲,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里認識到自己生命和生存的價值,讓生命綻放它最絢麗的顏色。

假如我不能控制生命的長度,起碼我可以控制生命的寬度,那麼歲數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活好了每一天,每一個當下,所以足夠滿足。

你認為自己能活到多少歲就滿足了?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生命無常,認為不等於實現,還是順其自然最好。為什麼這樣說?

第一,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書到心融真有味,事非身歷且休言。我親眼見到,親身經歷過。上個月的一天早晨,我姓路的一位朋友,來與我商量,說他的倆個兒子,都談好了對象,准備在國慶期間一起舉辦婚禮。結果沒有想到,當天下午,去街上買東西,發生車禍,就那樣抱著喜悅的美好願望,永遠離開了世界。

還有一位姓王的朋友,天天與我在一起走路。最近幾天,沒有見到他,打聽消息,那天回家後,去衛生間解手,蹲下去,再沒有起來,就那樣死了。

所以說,有人說,生命很漫長,一輩子,幾十年。有人說,生命很短,短到只有一瞬間,呼吸間。生死路上,無老少。說沒有就沒有了。誰也保證不了自己能活多少歲。

第二,閑話少說,言歸正傳。俗話說,天爭歲月,人爭壽。自己活多少歲就滿足了,那當然是韓信用兵,多多益善。通常最流行的說法,就是保八十,爭九十,最好活到一百歲。我的想法,活多活少,無所謂。關鍵是要身體 健康 ,心情好,活出質量,活出品味,活出精彩。如果生活能自理 ,不拖累別人,也不依靠別人,自給自足,自娛自樂。像楊振寧老人一樣,活到九十一百歲,別人也無可非議。

如果百病纏身,生活不能自理,那就死得越早越好。前段時間,我去看望一位八十歲老人,行走不便,躺在床上好幾年,由老伴伺候,端屎送尿,滿房子臭不可聞,,,兒子女兒,全家人都盼望著讓老人快點兒斷氣,可他偏偏還飯量很大,吃飯很多,就是死不了。

所以說,花無百日紅,人無百年好。忘記年齡,身體 健康 ,快樂開心。且行且珍惜,活一天算一天。只要能吃飯,錢就不會斷,不怕來的少,就怕走的早。。。好好活,慢慢拖,一年還有幾萬多。還是那句話,韓信用兵,多多益善。保八十,爭九十,最好活到一百歲。

閱讀全文

與活70歲就知足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男教師退休年齡 瀏覽:689
和父母的愛怎麼形容 瀏覽:943
老人為什麼不讓和不講理的人計較 瀏覽:95
辣炒長壽螺 瀏覽:253
80歲老人腿累 瀏覽:213
養生堂慢性腎炎吃什麼葯 瀏覽:124
老年人餐後血糖多少為標准 瀏覽:685
進養老院的條件 瀏覽:978
九九重陽節發給朋友的祝福 瀏覽:887
定州市養老認證怎麼弄 瀏覽:793
阿克蘇全身體檢需要多少錢 瀏覽:667
去體檢舒張壓低怎麼回事 瀏覽:699
2017事業退休金上調 瀏覽:155
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有哪些10字 瀏覽:448
補繳養老保險可以分批補繳嗎 瀏覽:833
父母的夢想是什麼意思 瀏覽:803
對孝順父母的理解 瀏覽:774
浙江各市退休金排名 瀏覽:220
2015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瀏覽:836
以後有哪些人可以交養老保險 瀏覽: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