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90歲少將

90歲少將

發布時間:2020-12-11 18:04:21

❶ 誰有南京軍區少將閻聖的資料,亂說的別來

就算有這個人,但不是90後,是90後(90歲以後)差不多,而且他的卓越戰功是在很久版很久以前的了,新中國好像還權沒成立。

就算是20歲不到,那也太不可能了,首先他18歲才能參軍,接著還要參加新兵訓練,而且兩年之間參加幾十場演戲,你認為這個可能性大嗎?再說從列兵升到少尉,這都是小說中的情節,現實中又能有幾個,從少尉升到少將,天比火箭都快了。

最後,請注意新聞,毛澤東孫子目前是最年輕的將軍。光這條新聞,你就可以知道真實性了。

❷ 1955年授銜有多少40歲以下的將軍

平均年齡43.18歲。其中最年長的是史可全,授銜時63歲,最年輕的是曹達諾夫·扎依回爾,授銜時答只有35歲。

其中,50歲以上的少將共有85人,佔少將總數的10.5%;38歲以下的少將共有90人,佔少將總數的11.2%。而40歲至50歲之間的少將佔主流,他們年紀正輕,精悍英勇,戰功突出,為將軍中的基礎力量。

❸ 二零零三年逝世的開國少將

開國少將付崇碧,2003年1月17日在北京逝世。

❹ 中國健在的打過仗的老將軍還有哪些

健在的開國將軍名單——(紀念軍銜制實施五十周年)[原創]

文章提交者:編辦 加貼在 歷史風雲之中國史 鐵血論壇 http://61.157.205.123

1955年9月,全軍上下,共授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之後,又補授上將2名、中將2名,補授、晉升少將562名,到1965年以前共授少將以上將帥1614名。從此,1600多將星便以其璀璨的光輝誕生在中華民族歷史的天幕中了,令世人矚目,令世人敬仰,令中國人民自豪,令中華民族驕傲。這些老將軍,絕大部分包括在歷次運動中上過「賊船」的在位時都沒有為自己撈取過好處,清廉一生。現在他們在干休所里安享晚年。最小的82歲(王扶之),最長者100歲(閻捷三,呂正操)。

開國上將(57人,健在3人,平均年齡96.3歲):
呂正操 2005年1月4日過100歲生日時,精神不錯,這一天是在閱讀自傳中渡過的。
肖 克 97歲,早已住院
洪學智 92歲,也已住院

開國中將(177人,健在15人,平均年齡92.6歲)
羅元發、阿沛·阿旺晉美、廖漢生、曾思玉、孔慶德、方 強、杜義德、劉志堅、黃新廷、◆◆◆張震、蔡順禮、范朝利、黃志勇、李作鵬、饒守坤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1955年--1965年授銜的少將(1360人,健在257人)
1955年9月授銜(798-110)
萬振西、王 直、王屏、王蘭麟、王兆相、王若傑、◆◆◆王誠漢、王貴德、牛書申、方 槐、方子翼、方國安、葉蔭庭、盧仁燦、朱耀華、任榮、◆◆◆向守志、劉 豐1915、劉春、劉中華、劉華香、◆◆◆劉華清、劉居英、劉鶴孔、劉懋功、江 文、江勇為、江騰蛟1919、湯光恢、關盛志、阮賢榜、李 覺、李中權、李水清、李布德、李赤然、李伯秋、李道之、◆◆◆李德生、◆◆◆李耀文、楊永松、肖思明、吳瑞山、何光宇、何廷一、谷廣善、鄒 衍、汪東興、沈啟賢、宋承志、宋維栻、宋景華、張 瑞、張雲龍、張文碧、張漢丞、張廷發、張秀川、張秀龍、張國傳、張銍秀、陳 波、陳 浩、陳茂輝、陳金鈺、陳銳霆、陳福初、陳鶴橋、范 明、歐陽平、羅應懷、羅維道、胡定千、胡繼成、鍾 輝、鍾元輝、鍾明彪、鍾炳昌、胥光義、賀 健、賀吉祥、桂紹彬、栗在山、賈若瑜、錢信忠、徐光華、◆◆◆郭林祥、高厚良、陶漢章、曹達諾夫·扎依爾、盛治華、閻捷三、彭富九、程世清、曾美、曾克林、謝 斌、謝振華、謝家祥、詹大南、裴周玉、廖鼎琳、漆遠渥、譚友林、譚右銘、熊兆仁、黎 光、黎東漢、戴潤生、魏天祿、

1961年晉升少將(218-52人):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王 曉、王定烈、王硯泉、左愛、葉泰清、史進前、呂 清、呂仁禮、朱士煥、朱春和、朱家勝、劉 瑄、劉月生、劉耀宗、江鴻海、孫干卿、杜 屏、李 彬、李靜、李永悌、李懋之、楊思祿、肖榮昌、肖德明、吳罡、吳純仁、張力雄、張蘊鈺、林 真、羅洪標、胡 煒、胡立聲、胡鵬飛、趙曉舟、鍾發生、段思英、姜 鍾、桂紹忠、柴成文、殷國洪、高 銳、曹中南、康 庄、彭施魯、董啟強、程明、曾凡有、賴達元、雷 欽、雷起雲、鮑奇辰、魏國運、
1963年授銜少將(3-1人):劉西堯

1964年授予、晉升少將(321-94人):
丁 釗、馬寧、馬洪山、王 展、王猛、王子修、王文英、王扶之、王茂全、王淮湘、韋統泰、文 擊、方震、白 雲、呂作松、曲競濟、朱致平、伍生榮、華 楠、劉漢、劉世昌、劉光濤、劉自雙、劉春山、◆◆◆劉振華、江含章、江學彬、許志奮、陽自碧、紀亭榭、蘇克之、蘇宏道、蘇錦章、李元、李健、李大清、李如洪、李孔亮、李丕功、李東野、李樹榮、楊虎臣、楊斯德、肖友明、肖選進、吳仕宏、何雲峰、辛國治、汪運祖、沙 風、沈鴻林、張 英、張 翼、張中如、張水發、張玉華、張志勇、◆◆張伯祥、張宜步、張實傑、張耀祠、陳紹昆、國林之、周建平、宗鳳洲、胡立信、茹夫一、趙峰、趙華青、趙復興、姜林東、賀明、袁意奮、賈乾瑞、顧鴻、夏伯勛、柴啟琨、鐵 瑛、◆◆◆徐 信、徐明德、高占傑、高先貴、塗通今、常 勇、常仲連、彭 飛、程坤源、廖步雲、黎 原、顏文斌、顏吉連、戴金川、魏佑鑄、瞿道文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注意:大家可以猜猜◆◆◆和◆◆代表什麼意思?
幾位開國少將近況:
郭林祥1914年91歲,健康,活動不多。原總副主任兼軍紀委書記,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老心臟病患者了,幾十年病史,少活動也是對的。

高厚良1914年91歲,健康,活動不多,原空軍政委,中顧委委員,
陳鶴橋1914年91歲,健康,活動不多,原二炮政委,全國人大代表,
江 文1914年91歲,健康,活動少,原通信兵主任,全國人大代表,
謝家祥1914年91歲,健康,活動少,原成都軍區第四政委,全國政協委員,
張銍秀1915年90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昆明軍區司令,中顧委委員,
肖思明1915年90歲,健康,活動少,原武漢軍區政委,全國政協常委

謝振華1916年89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昆明軍區政委,中顧委委員,
譚友林1916年89歲,坐輪椅,原蘭州軍區政委,中顧委委員
劉華清1916年89歲,還算健康,原軍委副主席,88年上將,政治局常委中顧委委員
李德生1916年89歲,住醫院,原國防大學政委,88年上將,中顧委常委 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汪東興1916年89歲,健康,常參加活動,原黨中央副主席,中顧委委員

王誠漢1917年88歲,健康,常參加活動,原軍科政委,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身體不錯,但是腦子已經開始有問題了,有點健忘

向守志1917年88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南京軍區司令,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
李水清1917年88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二炮司令,全國政協常委,
宋承志1917年88歲,住醫院,還可以,原炮兵司令,全國人大常委
李耀文1918年87歲,還算健康,常參加活動,原海軍政委,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
張廷發1918年87歲,健康,參加活動,原空軍司令,中顧委委員

❺ 55年的少將有誰健在

1955年9月,全軍上下,共授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之後,又補授上將2名、中將2名,補授、晉升少將562名,到1965年以前共授少將以上將帥1614名。從此,1600多將星便以其璀璨的光輝誕生在中華民族歷史的天幕中了,令世人矚目,令世人敬仰,令中國人民自豪,令中華民族驕傲。這些老將軍,絕大部分包括在歷次運動中上過「賊船」的在位時都沒有為自己撈取過好處,清廉一生。現在他們在干休所里安享晚年。最小的82歲(王扶之),最長者100歲(閻捷三,呂正操)。

開國上將(57人,健在3人,平均年齡96.3歲):
呂正操 2005年1月4日過100歲生日時,精神不錯,這一天是在閱讀自傳中渡過的。
肖 克 97歲,早已住院
洪學智 92歲,也已住院

開國中將(177人,健在15人,平均年齡92.6歲)
羅元發、阿沛·阿旺晉美、廖漢生、曾思玉、孔慶德、方 強、杜義德、劉志堅、黃新廷、◆◆◆張震、蔡順禮、范朝利、黃志勇、李作鵬、饒守坤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1955年--1965年授銜的少將(1360人,健在257人)
1955年9月授銜(798-110)
萬振西、王 直、王屏、王蘭麟、王兆相、王若傑、◆◆◆王誠漢、王貴德、牛書申、方 槐、方子翼、方國安、葉蔭庭、盧仁燦、朱耀華、任榮、◆◆◆向守志、劉 豐1915、劉春、劉中華、劉華香、◆◆◆劉華清、劉居英、劉鶴孔、劉懋功、江 文、江勇為、江騰蛟1919、湯光恢、關盛志、阮賢榜、李 覺、李中權、李水清、李布德、李赤然、李伯秋、李道之、◆◆◆李德生、◆◆◆李耀文、楊永松、肖思明、吳瑞山、何光宇、何廷一、谷廣善、鄒 衍、汪東興、沈啟賢、宋承志、宋維栻、宋景華、張 瑞、張雲龍、張文碧、張漢丞、張廷發、張秀川、張秀龍、張國傳、張銍秀、陳 波、陳 浩、陳茂輝、陳金鈺、陳銳霆、陳福初、陳鶴橋、范 明、歐陽平、羅應懷、羅維道、胡定千、胡繼成、鍾 輝、鍾元輝、鍾明彪、鍾炳昌、胥光義、賀 健、賀吉祥、桂紹彬、栗在山、賈若瑜、錢信忠、徐光華、◆◆◆郭林祥、高厚良、陶漢章、曹達諾夫·扎依爾、盛治華、閻捷三、彭富九、程世清、曾美、曾克林、謝 斌、謝振華、謝家祥、詹大南、裴周玉、廖鼎琳、漆遠渥、譚友林、譚右銘、熊兆仁、黎 光、黎東漢、戴潤生、魏天祿、

1961年晉升少將(218-52人):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王 曉、王定烈、王硯泉、左愛、葉泰清、史進前、呂 清、呂仁禮、朱士煥、朱春和、朱家勝、劉 瑄、劉月生、劉耀宗、江鴻海、孫干卿、杜 屏、李 彬、李靜、李永悌、李懋之、楊思祿、肖榮昌、肖德明、吳罡、吳純仁、張力雄、張蘊鈺、林 真、羅洪標、胡 煒、胡立聲、胡鵬飛、趙曉舟、鍾發生、段思英、姜 鍾、桂紹忠、柴成文、殷國洪、高 銳、曹中南、康 庄、彭施魯、董啟強、程明、曾凡有、賴達元、雷 欽、雷起雲、鮑奇辰、魏國運、
1963年授銜少將(3-1人):劉西堯

1964年授予、晉升少將(321-94人):
丁 釗、馬寧、馬洪山、王 展、王猛、王子修、王文英、王扶之、王茂全、王淮湘、韋統泰、文 擊、方震、白 雲、呂作松、曲競濟、朱致平、伍生榮、華 楠、劉漢、劉世昌、劉光濤、劉自雙、劉春山、◆◆◆劉振華、江含章、江學彬、許志奮、陽自碧、紀亭榭、蘇克之、蘇宏道、蘇錦章、李元、李健、李大清、李如洪、李孔亮、李丕功、李東野、李樹榮、楊虎臣、楊斯德、肖友明、肖選進、吳仕宏、何雲峰、辛國治、汪運祖、沙 風、沈鴻林、張 英、張 翼、張中如、張水發、張玉華、張志勇、◆◆張伯祥、張宜步、張實傑、張耀祠、陳紹昆、國林之、周建平、宗鳳洲、胡立信、茹夫一、趙峰、趙華青、趙復興、姜林東、賀明、袁意奮、賈乾瑞、顧鴻、夏伯勛、柴啟琨、鐵 瑛、◆◆◆徐 信、徐明德、高占傑、高先貴、塗通今、常 勇、常仲連、彭 飛、程坤源、廖步雲、黎 原、顏文斌、顏吉連、戴金川、魏佑鑄、瞿道文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注意:大家可以猜猜◆◆◆和◆◆代表什麼意思?
幾位開國少將近況:
郭林祥1914年91歲,健康,活動不多。原總副主任兼軍紀委書記,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老心臟病患者了,幾十年病史,少活動也是對的。

高厚良1914年91歲,健康,活動不多,原空軍政委,中顧委委員,
陳鶴橋1914年91歲,健康,活動不多,原二炮政委,全國人大代表,
江 文1914年91歲,健康,活動少,原通信兵主任,全國人大代表,
謝家祥1914年91歲,健康,活動少,原成都軍區第四政委,全國政協委員,
張銍秀1915年90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昆明軍區司令,中顧委委員,
肖思明1915年90歲,健康,活動少,原武漢軍區政委,全國政協常委

謝振華1916年89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昆明軍區政委,中顧委委員,
譚友林1916年89歲,坐輪椅,原蘭州軍區政委,中顧委委員
劉華清1916年89歲,還算健康,原軍委副主席,88年上將,政治局常委中顧委委員
李德生1916年89歲,住醫院,原國防大學政委,88年上將,中顧委常委 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汪東興1916年89歲,健康,常參加活動,原黨中央副主席,中顧委委員

王誠漢1917年88歲,健康,常參加活動,原軍科政委,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身體不錯,但是腦子已經開始有問題了,有點健忘

向守志1917年88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南京軍區司令,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
李水清1917年88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二炮司令,全國政協常委,
宋承志1917年88歲,住醫院,還可以,原炮兵司令,全國人大常委
李耀文1918年87歲,還算健康,常參加活動,原海軍政委,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
張廷發1918年87歲,健康,參加活動,原空軍司令,中顧委委員

❻ 55年少將以上銜還有多少人活著

開國上將(57人,健在3人,平均年齡96.3歲):
呂正操 2005年1月4日過100歲生日時,精神不錯,這一天是在閱讀自傳中渡過的。
肖 克 97歲,早已住院
洪學智 92歲,也已住院

開國中將(177人,健在15人,平均年齡92.6歲)
羅元發、阿沛·阿旺晉美、廖漢生、曾思玉、孔慶德、方 強、杜義德、劉志堅、黃新廷、◆◆◆張震、蔡順禮、范朝利、黃志勇、李作鵬、饒守坤轉自鐵

健在的開國將軍名單——(紀念軍銜制實施五十周年)[原創]

文章提交者:編辦 加貼在 歷史風雲之中國史 鐵血論壇 http://61.157.205.123

1955年9月,全軍上下,共授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5名、中將175名、少將798名。之後,又補授上將2名、中將2名,補授、晉升少將562名,到1965年以前共授少將以上將帥1614名。從此,1600多將星便以其璀璨的光輝誕生在中華民族歷史的天幕中了,令世人矚目,令世人敬仰,令中國人民自豪,令中華民族驕傲。這些老將軍,絕大部分包括在歷次運動中上過「賊船」的在位時都沒有為自己撈取過好處,清廉一生。現在他們在干休所里安享晚年。最小的82歲(王扶之),最長者100歲(閻捷三,呂正操)。

開國上將(57人,健在3人,平均年齡96.3歲):
呂正操 2005年1月4日過100歲生日時,精神不錯,這一天是在閱讀自傳中渡過的。
肖 克 97歲,早已住院
洪學智 92歲,也已住院

開國中將(177人,健在15人,平均年齡92.6歲)
羅元發、阿沛·阿旺晉美、廖漢生、曾思玉、孔慶德、方 強、杜義德、劉志堅、黃新廷、◆◆◆張震、蔡順禮、范朝利、黃志勇、李作鵬、饒守坤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1955年--1965年授銜的少將(1360人,健在257人)
1955年9月授銜(798-110)
萬振西、王 直、王屏、王蘭麟、王兆相、王若傑、◆◆◆王誠漢、王貴德、牛書申、方 槐、方子翼、方國安、葉蔭庭、盧仁燦、朱耀華、任榮、◆◆◆向守志、劉 豐1915、劉春、劉中華、劉華香、◆◆◆劉華清、劉居英、劉鶴孔、劉懋功、江 文、江勇為、江騰蛟1919、湯光恢、關盛志、阮賢榜、李 覺、李中權、李水清、李布德、李赤然、李伯秋、李道之、◆◆◆李德生、◆◆◆李耀文、楊永松、肖思明、吳瑞山、何光宇、何廷一、谷廣善、鄒 衍、汪東興、沈啟賢、宋承志、宋維栻、宋景華、張 瑞、張雲龍、張文碧、張漢丞、張廷發、張秀川、張秀龍、張國傳、張銍秀、陳 波、陳 浩、陳茂輝、陳金鈺、陳銳霆、陳福初、陳鶴橋、范 明、歐陽平、羅應懷、羅維道、胡定千、胡繼成、鍾 輝、鍾元輝、鍾明彪、鍾炳昌、胥光義、賀 健、賀吉祥、桂紹彬、栗在山、賈若瑜、錢信忠、徐光華、◆◆◆郭林祥、高厚良、陶漢章、曹達諾夫·扎依爾、盛治華、閻捷三、彭富九、程世清、曾美、曾克林、謝 斌、謝振華、謝家祥、詹大南、裴周玉、廖鼎琳、漆遠渥、譚友林、譚右銘、熊兆仁、黎 光、黎東漢、戴潤生、魏天祿、

1961年晉升少將(218-52人):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王 曉、王定烈、王硯泉、左愛、葉泰清、史進前、呂 清、呂仁禮、朱士煥、朱春和、朱家勝、劉 瑄、劉月生、劉耀宗、江鴻海、孫干卿、杜 屏、李 彬、李靜、李永悌、李懋之、楊思祿、肖榮昌、肖德明、吳罡、吳純仁、張力雄、張蘊鈺、林 真、羅洪標、胡 煒、胡立聲、胡鵬飛、趙曉舟、鍾發生、段思英、姜 鍾、桂紹忠、柴成文、殷國洪、高 銳、曹中南、康 庄、彭施魯、董啟強、程明、曾凡有、賴達元、雷 欽、雷起雲、鮑奇辰、魏國運、
1963年授銜少將(3-1人):劉西堯

1964年授予、晉升少將(321-94人):
丁 釗、馬寧、馬洪山、王 展、王猛、王子修、王文英、王扶之、王茂全、王淮湘、韋統泰、文 擊、方震、白 雲、呂作松、曲競濟、朱致平、伍生榮、華 楠、劉漢、劉世昌、劉光濤、劉自雙、劉春山、◆◆◆劉振華、江含章、江學彬、許志奮、陽自碧、紀亭榭、蘇克之、蘇宏道、蘇錦章、李元、李健、李大清、李如洪、李孔亮、李丕功、李東野、李樹榮、楊虎臣、楊斯德、肖友明、肖選進、吳仕宏、何雲峰、辛國治、汪運祖、沙 風、沈鴻林、張 英、張 翼、張中如、張水發、張玉華、張志勇、◆◆張伯祥、張宜步、張實傑、張耀祠、陳紹昆、國林之、周建平、宗鳳洲、胡立信、茹夫一、趙峰、趙華青、趙復興、姜林東、賀明、袁意奮、賈乾瑞、顧鴻、夏伯勛、柴啟琨、鐵 瑛、◆◆◆徐 信、徐明德、高占傑、高先貴、塗通今、常 勇、常仲連、彭 飛、程坤源、廖步雲、黎 原、顏文斌、顏吉連、戴金川、魏佑鑄、瞿道文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注意:大家可以猜猜◆◆◆和◆◆代表什麼意思?
幾位開國少將近況:
郭林祥1914年91歲,健康,活動不多。原總副主任兼軍紀委書記,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老心臟病患者了,幾十年病史,少活動也是對的。

高厚良1914年91歲,健康,活動不多,原空軍政委,中顧委委員,
陳鶴橋1914年91歲,健康,活動不多,原二炮政委,全國人大代表,
江 文1914年91歲,健康,活動少,原通信兵主任,全國人大代表,
謝家祥1914年91歲,健康,活動少,原成都軍區第四政委,全國政協委員,
張銍秀1915年90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昆明軍區司令,中顧委委員,
肖思明1915年90歲,健康,活動少,原武漢軍區政委,全國政協常委

謝振華1916年89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昆明軍區政委,中顧委委員,
譚友林1916年89歲,坐輪椅,原蘭州軍區政委,中顧委委員
劉華清1916年89歲,還算健康,原軍委副主席,88年上將,政治局常委中顧委委員
李德生1916年89歲,住醫院,原國防大學政委,88年上將,中顧委常委 轉自鐵血 http://www.tiexue.net/
汪東興1916年89歲,健康,常參加活動,原黨中央副主席,中顧委委員

王誠漢1917年88歲,健康,常參加活動,原軍科政委,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身體不錯,但是腦子已經開始有問題了,有點健忘

向守志1917年88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南京軍區司令,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
李水清1917年88歲,相當健康,常參加活動,原二炮司令,全國政協常委,
宋承志1917年88歲,住醫院,還可以,原炮兵司令,全國人大常委
李耀文1918年87歲,還算健康,常參加活動,原海軍政委,88年上將,中顧委委員
張廷發1918年87歲,健康,參加活動,原空軍司令,中顧委委員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899811.html

❼ 中國十大元帥的詳細資料誰能提供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7/30/content_1001054.htm
http://ke..com/view/102057.htm
(每個人名一點擊,就是詳細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

1955年9月27日,全專國人大常委會屬第二十二次會議通過了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毛澤東主席向朱德、林彪、彭德懷、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劉伯承、葉劍英 10人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據統計,十大元帥中直接或間接參加過南昌起義的就有7位:朱德、賀龍、劉伯承、聶榮臻、陳毅、林彪、葉劍英。

❽ 中國最年輕的師級少將是誰

目前年齡最小的是來自第二軍醫大學的曹雪濤,今年剛剛40歲。據了解,曹雪濤現任第二軍醫大學副校長、少將軍銜,是我國免疫學研究專家.

❾ 開國少將有姓熊的嗎在那個軍區可令

開國少將有姓熊的,共八位。熊飛、熊奎、熊挺、熊晃、熊兆仁、熊作芳、熊伯濤、熊應堂。

熊飛:
廣東省軍區原政委。熊飛同志是湖南省湘潭縣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連長、營長、醫院政治委員、團副政治委員、軍分區政治部主任、軍分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渤海軍區政治部主任、膠東軍區副政治委員、山東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濟南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濟南軍區工程兵政治委員、山東省軍區政治委員等職。革命戰爭年代,他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熊飛同志因病於2000年9月26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0歲。

熊奎:
原名熊來福,熊招來。福建省永定縣歧嶺鄉人。歷任西康軍區司令部參謀長、副司令員,中共西康軍區委員會常委,西康省政府財經委員會委員。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由共青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三軍團第五師15團連長、代營長,紅一軍團第一師三團參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作戰和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偵察參謀,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2團團長,三支隊支隊長,平西第十一軍分區司令部參謀長,第七團團長,冀察軍區第十三軍分區司令員。參加了平型關等戰役、戰斗和開辟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斗爭。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冀魯豫軍區第十五縱隊司令部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兵團第62軍司令部參謀長。參加了太原、石家莊、扶郿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西康軍區司令部參謀長、副司令員,中共西康軍區委員會常委,西康省政府財經委員會委員。1954年畢業於南京軍事學院,後任第14軍副軍長兼參謀長,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1994年3月5日因病在昆明逝世,享年82歲。
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

熊挺:
原名熊光熏。安徽金寨人。一九二八年參加革命。一九三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當過宣傳幹事。參加過鄂豫皖根據地斗爭和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爆發後,隨游擊隊編入新四軍,參加敵後抗戰。先後任新四軍第四支隊第七團政治處股長,第九團政治處副主任,第四支隊政治部組織科長,第二師第四旅政治部組織科長,淮南津浦路東軍分區政治部副主任,淮南獨立旅政治部副主任等職,長期從事敵後抗戰中的政治工作。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1年3月於合肥逝世。

熊晃:
原烏魯木齊軍區顧問。熊晃同志是湖南瀏陽人,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幹事、指導員、股長等職,參加了湘鄂贛邊區、湘贛邊區的反「圍剿」斗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團政治處主任、副政委、代政委,科長,南下支隊鄂北分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參加了細腰間戰斗和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在被譽為「第二次長征」的南下北返行動中,他帶領部隊歷經了無數次的戰斗。解放戰爭時期,他先後任旅副政委、政委,參加了運城、瓦子街、黃龍、扶眉、西寧等戰役,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不朽功勛。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師政委兼新疆焉耆地委書記、焉耆軍分區政委,新疆軍區政治部第二副主任、主任,新疆軍區副政委、顧問等職。他是第六、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進疆初期,他積極投入剿匪戰斗,組織所屬部隊開展生產建設事業。他經常深入部隊、邊防一線調查研究,指導部隊加強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大力開展對敵斗爭,為維護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及新疆的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同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斗爭。他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熊晃同志勤奮學習,工作積極,堅持原則,顧全大局,作風民主,團結同志,嚴於律己,廉潔奉公,始終保持了我黨我軍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熊晃同志,因病於1996年10月13日在烏魯木齊逝世,享年83歲。

熊兆仁:
熊兆仁(1912年--),福建省永定縣湖雷鄉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福建軍區獨立9團戰士、班長,三營排長,閩西南軍政委員會永平靖(永定、平和、南靖)游擊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紅軍主力長征後,在閩西南地區堅持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編入新四軍二支隊北上抗日,任新四軍二支隊4團2營5連連長,軍部特務營連指導員,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特務營政委,第二支隊新3團參謀長。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6師16旅47團政委。1943年進入中共華東黨校學習,畢業後任蘇浙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16旅46團副團長,蘇浙軍區第一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解放戰爭時期,在新四軍主力北上山東後,留在蘇南地區堅持武裝斗爭,任蘇浙皖邊區司令部司令員,蘇浙皖邊軍事委員會軍事部部長,鞏固了蘇南敵後根據地,為迎接人民解放軍主力渡江南下做出了重要貢獻。1949年任皖南軍區副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皖北軍區副司令員。1954年進入解放軍軍事學院高級速成系學習,畢業後歷任福建省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福建生產建設兵團政委,福州軍區副參謀長,當選福建省第二屆、第四屆政協副主席。
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
1988年7月中央軍委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熊作芳:
濟南軍區原副司令員。熊作芳是河南省新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宣傳員、宣傳幹事、少共省委組織部長、縣委書記、游擊大隊政治委員、團政治委員、副旅長、分區司令員、幹部部部長、副軍長、濟南軍區參謀長等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第二、三、四次和川陝反「圍剿」斗爭,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率部參加了平壩三次保衛戰、三進大小悟山戰斗和廣濟、浠水戰斗,為抗日根據地的開辟和發展建立了功勛。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了「中原突圍」、皖西地區游擊戰。淮海戰役後,他率部解放了豫東南六縣。新中國成立後,他為部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傾注了大量心血。10年動亂期間,他與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斗爭。他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熊作芳同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人民軍隊建設無私地貢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顧全大局,堅持原則,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作戰勇敢,指揮果斷;聯系群眾,團結同志,廉潔奉公,生活儉朴,始終保持發揚了我黨我軍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熊作芳同志因病於1994年1月6日在濟南逝世,享年81歲。

熊應堂:
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熊應堂同志是湖北省紅安縣人,1928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歷任班長、排長、政治指導員、營長、團長、支隊參謀長、旅參謀長、旅長、師長、副軍長、軍長、上海警備區副司令員、浙江省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副司令員、浙江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等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鄂豫皖和川陝蘇區一、二、四次反「圍剿」斗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參加了朱門鎮和阻敵南下等戰斗、皖南反掃盪戰役、「巢、蕪」根據地保衛戰,鞏固和發展了抗日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他率部出擊魯南、轉戰蘇北、揮戈淮海、橫渡長江,參與組織指揮了棗庄、泗水、宿東、來龍庵、淮陰、漣水、永嘉鎮、沙溝、萊陽和淮海、渡江、解放上海等戰役戰斗,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功勛。新中國成立後,他致力於我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經常深入基層、海邊防調查研究,指導工作。他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自覺與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保持一致。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曾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
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熊應堂同志政治信念堅定,作戰英勇頑強,工作積極,任勞任怨,堅持原則,公道正派,善於團結同志,密切聯系群眾,生活儉朴,廉潔奉公,始終保持了我黨我軍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和老紅軍本色。熊應堂同志,因病於1996年2月1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5歲。

熊伯濤:
熊伯濤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十一師作戰科科長,第一團團長,紅三軍第八師參謀長,紅一軍團第二師參謀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第一團參謀長,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參謀長,第四軍分區司令員,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二分校教育長,河南人民抗日軍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中原軍區第二縱隊參謀長、松江軍區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十二縱隊副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九軍副軍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部隊副參謀長,北京衛戍區副司令員,公安部隊副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顧問。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❿ 開國將軍到目前還剩幾個

還有71位,中將一名,少將70名
截止到2014年4月30日,健在的開國將軍共71,其中中將1位、少將70位。

中將健在1人)
張震(1914)湖南平江人

(1955年-1965年授銜的少將1360人,健在70人。)
(1955授銜802人,1957、1958年各補授2人,健在29人)
王貴德(1914)福建上杭人
方槐(1917)江西於都人
方子翼(1917)安徽金寨人
任榮(1917)四川蒼溪人
向守志(1917)四川宣漢人
劉中華(1917)山東文登人
劉居英(1917)吉林長春人
李中權(1915)四川達縣人
李布德(1919)四川營山人
李耀文(1918)山東榮城人
楊永松(1918)廣東大埔人
鄒衍(1915)江西興國人
汪東興(1916)江西弋陽人
宋景華(1919)江西吉水人
張瑞(1909)浙江浦江人
張秀龍(1915)湖北仙桃人
陳茂輝(1912)福建上杭人

胡繼成(1915)安徽金寨人
鍾炳昌(1915)江西興國人
桂紹彬(1916)安徽六安人
賈若瑜(1915)四川合江人
盛治華(1916)江西永新人
曾美(1914)江西尋烏人
詹大南(1914)安徽金寨人
裴周玉(1913)湖南平江人
廖鼎琳(1914)江西吉安人
譚佑銘(1910)四川雲陽人
熊兆仁(1912)福建永定人
黎光(1914)四川南部人

~~~~~~~~~~~~~~~~~~~~~~~~~~~~~~~~~~~~~~~~~~~~~~~~~~~~~~~~~~~~~~~~~~~~~~~~~~~

1961年晉升少將218人(健在12人)

王定烈(1918)四川宣漢人
王硯泉(1917)河北雄縣人
江鴻海(1913)湖北麻城人
孫干卿(1919)山東淄博人
楊思祿(1917)江西於都人
張力雄(1913)福建上杭人
胡煒(1920)河南新蔡人
姜鍾(1919)四川平昌人
殷國洪(1911)湖北紅安人
高銳(1919)山東萊陽人
雷欽(1915)福建上杭人
魏國運(1914)湖北監利人

1962年授予3人,晉升9人(無人健在)

1963年少將授銜3人(無人健在)

1964年少將授予1人,晉升320人(健在29人)
丁釗(1920)山東龍口人
王扶之(1923)陝西延安人
王茂全(1911)江西吉安人
文擊(1918)河北霸縣人
方震(1911)江西弋陽人
華楠(1921)山東牟平人
劉自雙(1915)四川巴中人
劉振華(1921)山東泰安人
陽自碧(1918)四川巴中人
李孔亮(1914)河北高陽人
李丕功(1910)山東淄博人
李樹榮(1919)陝西延川人
楊斯德(1921)山東滕州人
汪運祖(1915)湖北紅安人
張英(1916)遼寧蓋平人
張翼(1918)山東諸城人
張中如(1919)山西原平人
張玉華(1916)山東文登人
張志勇(1916)湖北紅安人
張實傑(1922)山東鄒平人
陳紹昆(1921)江蘇宿遷人
周建平(1919)江蘇吳縣人
胡立信(1915)河南新縣人
姜林東(1918)山東牟平人
賈乾瑞(1916)陝西大荔人
顧鴻(1915)安徽廬江人
高先貴(1912)安徽六安人
塗通今(1914)福建長汀人
瞿道文(1919)四川達縣人

閱讀全文

與90歲少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焦慮症的治療該如何進行 瀏覽:284
重陽節的人物及來歷 瀏覽:107
重慶長壽區元祖 瀏覽:526
長壽花水泡不生根怎麼辦 瀏覽:179
女兵體檢怎麼體檢 瀏覽:275
體檢表的職務怎麼填 瀏覽:128
退休了還扣社保 瀏覽:95
長壽草有嗎 瀏覽:966
河南省養老機構執行什麼電價 瀏覽:719
二o一八年養老金 瀏覽:885
衡陽新生兒體檢在哪裡 瀏覽:568
三個月體檢一般在什麼地方做 瀏覽:752
九州通人壽養老院屬於哪個社區 瀏覽:450
養老金直接補 瀏覽:470
應城農村養老金如何交 瀏覽:799
讀經典詩文傳承孝敬文化 瀏覽:881
50歲賀詞大全 瀏覽:496
國外多少歲領養老金 瀏覽:355
社保交上30年退休多錢 瀏覽:844
如果父母學習都不好如何培養孩子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