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廣西的長壽之鄉有幾個,哪個最出名大家有知道巴馬瑤族自治區嗎
目前被世界公認的總共有5大長壽之鄉,其中兩個在中國,一個是新疆和田,一個是廣西河池巴馬瑤族自治縣。巴馬是世界第五大長壽之鄉。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時巴馬有3160位80至99歲老人,截止到2009年第2季度,90歲以上老人達791位,81位百歲以上的壽星,其中最大的是116歲,每10萬人中有百歲以上長壽者30.98人,居世界第一。每年都有十多萬外地人慕名到巴馬療養度假,他們像候鳥一樣,寒來暑往,在巴馬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享受巴馬良好的自然環境
⑵ 廣西巴馬縣是中國長壽之鄉,聽說廣西有幾個長壽之鄉
全世界僅有6個地方被認定為「世界長壽之鄉」,其中一個就是巴馬。全國共有長壽之鄉76個,專其中屬廣西有25個,佔全國總數的32.4%,是中國長壽之鄉最多的省區。
這25個長壽之鄉分別是:巴馬、永福、東興、昭平、岑溪、東蘭、上林、金秀、扶綏、容縣、凌雲、蒙山、鳳山、陽朔、天等、富川、大新、恭城、宜州、大化、龍州、馬山、天峨、象州以及剛獲得「世界長壽市」的河池。
⑶ 廣西長壽鄉在哪裡
巴馬長壽鄉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巴馬瑤族自治縣,這里是世界五大長壽之鄉中回百歲老人分布率最答高的地區,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瑞聖地」。
在這塊神秘的土地上,還具有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如桃花源般令人難以忘懷的盤陽河秀麗風光、被英國探險隊稱之為天下第一洞的百魔洞、令人如夢如幻般經歷三晝夜的祈壽宮(百鳥岩)水上溶洞; 還有美如西湖的賜福湖風光、弄友原始森林、龍洪田園風光、龍洪天然八卦景觀、東山瑤族風情、瑤族競技大觀及好龍天坑等。
⑷ 廣西長壽之鄉在哪
長壽之鄉:"長壽之鄉"在中國的確定標準是:每10萬人口中百歲老人達到3位。中國六個長壽之鄉:江蘇如皋、湖北鍾祥、廣西巴馬、四川樂山、遼寧遼陽興隆村、新疆克拉瑪依。
聯合國規定的長壽之鄉的標准:每10萬人中擁有百歲壽星7.5人,上述六個市縣中江蘇如皋、湖北鍾祥、廣西巴馬達到這一標准。 因此也有 「中國三大長壽之鄉」 的說法
目前,全世界有5個地方被國際自然醫學會認定為長壽之鄉,其中中國有兩個。它們是:中國廣西巴馬、中國新疆和田、巴基斯坦罕薩、外高加索地區、厄瓜多的比爾卡班巴。
中新社桂林十二月十二日電 (記者劉桂陽 周利朔) 十二月十二日,中國國家民政部老年學學會在廣西桂林舉行隆重的首批「中國長壽之鄉」授牌儀式。廣西永福縣、湖南省麻陽苗族自治縣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成為中國首批被正式命名的長壽縣。
據了解,湖南麻陽縣人口平均壽命達七十五點六周歲,三十七點六萬人中就有百歲老人四十五位,占總人口的十萬分之十二。全縣建立健全了社會養老體系,百歲老人每月能夠領到二百元的營養保健金。是中國唯一一個獲得「中國長壽之鄉」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廣西永福縣是中國典型的長壽之鄉,百歲老人有三十六人,占總人口的十萬分之十三點三,全縣目前已健全養老保障體系,老人們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連續兩年的永福福壽節的舉辦,使永福縣走向了世界。
⑸ 是中國長壽之鄉,聽說廣西有幾個長壽之鄉
宜州區 河池市 天峨縣 河池市
巴馬瑤族自治專縣 河池市 大化瑤族自治縣 河池市
東蘭縣 河池市 鳳山縣 河池市
扶綏屬縣 崇左市 大新縣 崇左市
龍州縣 崇左市 天等縣 崇左市
富川瑤族自治縣 賀州市 昭平縣 賀州市
鍾山縣 賀州市 永福縣 桂林市
陽朔縣 桂林市 恭城瑤族自治縣 桂林市
上林縣 南寧市 馬山縣 南寧市
岑溪市 梧州市 蒙山縣 梧州市
象州縣 來賓市 金秀瑤族自治縣 來賓市
凌雲縣 百色市 容縣 玉林市
東興市 防城港市 - -
中國有80個長壽之鄉,其中世界長壽之鄉有河南夏邑、湖南麻陽、廣西永福、四川彭山、湖北鍾祥、廣東三水、江蘇如皋和四川都江堰8個。
⑹ 中國有幾個長壽之鄉,地址分別在哪裡
2019年之前,經中國復老年學和老年醫制學學會認定的共有76個長壽之鄉,遍布全國13個省、2個直轄市、1個自治區。
行遍天下·心儀廣西
永福縣、巴馬縣、東興市、昭平縣、岑溪市、上林縣、金秀縣、東蘭縣、凌雲縣、扶綏縣、容縣、蒙山縣、鳳山縣、陽朔縣、天等縣、富川縣、恭城縣、大新縣、宜州市、大化縣、馬山縣、龍州縣、鍾山縣、天峨縣、象州縣
活力廣東·歡樂祥和
佛山市三水區、連州市、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信宜市、梅州市梅縣區、徐聞縣
齊魯之地·孔孟之鄉
萊州市、文登市、乳山市、單縣、高密市、青州市
暢游江蘇·感受美好
如皋市、太倉市、溧陽市、如東縣、啟東市
詩畫江南·山水浙江
永嘉縣、麗水市、桐廬縣、文成縣、仙居縣
文化河南·壯美中原
夏邑縣、永城市、淮陽市、修武縣、封丘縣
多彩貴州·公園之省
石阡縣、印江縣、赤水市、羅甸縣、興仁縣
天府四川·度假天堂
彭山縣、都江堰市、資陽市雁江區
陽光海南·度假天堂
澄邁縣、萬寧市、文昌市
福養福建·自游自在
柘榮縣、泉州市泉港區、詔安縣
江西·風景這邊獨好
銅鼓縣、豐城市
美好安徽·迎客天下
譙城、金寨
大氣上海·海納百川
崇明縣
靈秀湖北·魅力湖北
鍾祥市
錦綉瀟湘·快樂湖南
麻陽縣
重慶·大山大水不夜城
江津縣
⑺ 廣西扶綏縣的變化
扶綏縣春秋戰國以前為古駱越民族居住地,從秦代開疆,屬桂林郡地.漢代屬鬱林、合浦郡地。隋代,屬寧浦郡宣化(今邕寧)縣地。唐初,在雷州村(今屬崇左市江州區馱盧鎮)置羈縻西原州。下領羅和、羅淡、古林三縣及黃橙峒。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由清平公李寵節度使招撫,在今新寧鎮(原定淥峒)置羈縻籠州.下轄六個土縣.歸邕州都護府管轄。唐開元年間,在今中東鎮思同村置思同土州;同時在今東門鎮置羅籠土縣。大歷六年又復置羈縻西原州,歸安南都護府管轄。五代十國後至宋代後期,在今江州區馱盧鎮雷州村置武黎土縣,在今昌平鄉木民村置華陽土縣,在今新寧鎮充禾村置沙水峒,在今渠黎鎮渠篤村置吳從峒,在今東門鎮舊城村置忠州土州。今中東鎮除保留原有思同土州和陀陵土縣外,又在今舊縣村置永康土縣和今三哨村置羅陽土縣。元末明初改為華陽峒,武黎土縣轄華陽、沙水、吳從三峒。成化八年,永康土縣改土歸流,初稱同正縣,不久改回永康縣,歸太平府管轄。嘉靖年間,武黎縣歸南寧府管轄,南寧府將武黎、華陽、沙水、吳從四峒改土歸流,編成4個都。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把原如禾縣(今邕寧縣蘇圩鎮)一、二、四圖與武黎、華陽、沙水、吳從四都合並,置新寧州,州治在今縣城新寧鎮。同時將土忠州原屬思明府管轄劃歸新寧州承審。萬曆年間陸續收回原被忠州、江州侵奪的49個村地,分為7都3圖。萬曆二十七年,思同州改流並入永康縣,永康縣升永康州,州治今中東鎮,原縣治改為舊縣村。清沿明制,康熙二十八年,陀陵縣改流並入永康州。光緒二十九年新寧知州兼忠州彈壓;光緒三十二年永康知州兼羅陽土縣彈壓。民國二年(公元1912年)忠州改土歸流置忠縣,1916年又改綏淥縣;新寧州初改新寧縣,1914年再改扶南縣;永康州初改永康縣,1914年再改同正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扶南、綏淥、同正三縣先後解放。1951年7月扶南、綏淥、同正三縣合並為扶綏縣,縣治今縣城。50年代在扶綏縣與崇左縣、寧明縣的劃界上作了一些調整。1959年1月扶綏縣與崇左縣合並,1962年4月兩縣又恢復原建制。1984年,取消人民公社制,設立1區4鎮7鄉。後中東區改中東鎮,撤銷扶南鄉,現扶綏縣共轄8鎮3鄉,119個村委會,13個居委會(社區)。
⑻ 中國長壽之鄉在哪裡
中國復長壽之鄉分別在:制
1、彭山區:
彭山區是四川省眉山市市轄區,古稱武陽。彭山是中國長壽之鄉、中國商品糧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2、永嘉縣:
永嘉縣,位於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東鄰樂清、黃岩,西連青田、縉雲,北接仙居,南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素有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泵閥之都的美稱。
3、寧陵縣:
寧陵縣位於商丘市西部,先後被授予中國葛天文化之鄉、中國長壽之鄉、全國產糧大縣、國家扶貧攻堅重點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全國鄉村旅遊與休閑農業示範縣。
4、夏邑縣:
夏邑縣位於河南省東部,夏邑是全國糧食生產基地、中國食用菌之鄉、中國鑄件出口基地、中國棉紡織名城、同時也是著名的中國長壽之鄉。
5、三水區:
三水區位於廣東省中部三水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多高丘,東南多沖積平原及低丘。北江、西江與綏江匯流三水,三水也因三江匯流而得名,且著有中國首個富裕型長壽之鄉。
⑼ 廣西 廣西扶綏縣快來
http://www.gxfs.gov.cn
扶綏縣春秋戰國以前為古駱越民族居住地,從秦代開疆,屬桂林郡地.漢代屬鬱林、合浦郡地。隋代,屬寧浦郡宣化(今邕寧)縣地。唐初,在雷州村(今屬崇左市江州區馱盧鎮)置羈縻西原州。下領羅和、羅淡、古林三縣及黃橙峒。唐太宗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由清平公李寵節度使招撫,在今新寧鎮(原定淥峒)置羈縻籠州.下轄六個土縣.歸邕州都護府管轄。唐開元年間,在今中東鎮思同村置思同土州;同時在今東門鎮置羅籠土縣。大歷六年又復置羈縻西原州,歸安南都護府管轄。五代十國後至宋代後期,在今江州區馱盧鎮雷州村置武黎土縣,在今昌平鄉木民村置華陽土縣,在今新寧鎮充禾村置沙水峒,在今渠黎鎮渠篤村置吳從峒,在今東門鎮舊城村置忠州土州。今中東鎮除保留原有思同土州和陀陵土縣外,又在今舊縣村置永康土縣和今三哨村置羅陽土縣。元末明初改為華陽峒,武黎土縣轄華陽、沙水、吳從三峒。成化八年,永康土縣改土歸流,初稱同正縣,不久改回永康縣,歸太平府管轄。嘉靖年間,武黎縣歸南寧府管轄,南寧府將武黎、華陽、沙水、吳從四峒改土歸流,編成4個都。隆慶六年(公元1572年)把原如禾縣(今邕寧縣蘇圩鎮)一、二、四圖與武黎、華陽、沙水、吳從四都合並,置新寧州,州治在今縣城新寧鎮。同時將土忠州原屬思明府管轄劃歸新寧州承審。萬曆年間陸續收回原被忠州、江州侵奪的49個村地,分為7都3圖。萬曆二十七年,思同州改流並入永康縣,永康縣升永康州,州治今中東鎮,原縣治改為舊縣村。清沿明制,康熙二十八年,陀陵縣改流並入永康州。光緒二十九年新寧知州兼忠州彈壓;光緒三十二年永康知州兼羅陽土縣彈壓。民國二年(公元1912年)忠州改土歸流置忠縣,1916年又改綏淥縣;新寧州初改新寧縣,1914年再改扶南縣;永康州初改永康縣,1914年再改同正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2月扶南、綏淥、同正三縣先後解放。1951年7月扶南、綏淥、同正三縣合並為扶綏縣,縣治今縣城。50年代在扶綏縣與崇左縣、寧明縣的劃界上作了一些調整。1959年1月扶綏縣與崇左縣合並,1962年4月兩縣又恢復原建制。1984年,取消人民公社制,設立1區4鎮7鄉。後中東區改中東鎮,撤銷扶南鄉,現扶綏縣共轄8鎮3鄉,119個村委會,13個居委會(社區)。
扶綏縣地處東經107°3ˊ-108°6ˊ,北緯22°11ˊ-22°57ˊ之間,南北最大縱距78公里,東西最大橫距55公里,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土地總面積2836平方公里,佔全廣西面積1.22%。西鄰崇左市江洲區,南接防城市上思縣,北靠南寧市隆安縣,西南與崇左市寧明縣交界,縣治新寧鎮與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直線距離僅45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縣轄8鎮3鄉,共128個行政村、13個居委會,聚居有壯、漢、苗、瑤、侗等18個民族。全縣總人口41.4萬人,在總人口中,壯族佔82.8%,漢族佔16.9%,瑤族佔0.2%,其他少數民族佔0.1%,其中縣城常住人口5萬人,農業人口33.1萬人,其中農業勞動力15萬人,勞力資源豐富。
扶綏「五大鄉」特色:「甘蔗之鄉」、「瓜菜之鄉」、「劍麻之鄉」、「白頭葉猴之鄉」、「恐龍之鄉」。
扶綏的經濟定位:南寧和崇左的半小時經濟圈,中國與東盟的加工經濟帶。
扶綏的「136」經濟發展戰略:「1」即建設一個城效型經濟強縣;「3」即發展三個經濟:城效型農業經濟、加工型工業經濟,旅遊度假型第三產業經濟;「6」即培育壯大「六大支柱產業」——蔗糖、電力、建材、劍麻、食品加工、生物化工。
扶綏的加大類發展商機:一是利用本地豐富資源的製造業;二是開拓東盟市場的加工業;三是依託四維交通面向國內外的現代物流業;四是旅遊和房地產業。
⑽ 廣西的長壽之鄉在哪個地方
您好
廣西的長壽之鄉在哪個地方?
是河池市巴馬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