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 那麼高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比企業養老金高,這是事實。究竟高多少,有說相差2-3倍,這還需要准確數據的驗證,特別要分別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而言。
1997年國家開始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時,同級別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二者的退休養老金是差不多的。以後差距逐漸拉大,這是什麼原因?
我們知道,機關事業單位在崗職工工資和退休職工退休金是由國家財政負擔的。國家財政在調整在崗職工工資的同時,也調整退休職工退休金。具體來說,國家財政分為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2部分。其中中央財政會比較定期(大概每隔2年)進行調資,有如下特點:(1)每次調資都是全國性的,但調整量不大;(2)就同級別人員來說各個省市的調整量是差不多的;(3)都惠及在崗職工工資和退休職工退休金,是同步進行的,但退休金相對於在崗職工工資會打個折扣。從這個意義上說,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退休金和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的差距不會隨著時間遷移相差太大。因為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也按照全國統一部署定期提高,提高時也考慮了在崗職工工資增長的因素。
問題就出在地方財政
在經濟發達地區,隨著企業在崗職工收入的不斷增加,機關事業單位在崗職工也有強烈的增加收入的願望,畢竟由中央財政負擔的每隔2年的調資的調整量是不大的。這樣,大概在2000年以後,經濟發達地區的地方財政就會根據財力的增長不定期地增加機關事業單位在崗職工的「生活補貼」,這種增加量有時還是較大的。同時,按照中央財政對機關事業單位調資時同時惠及在崗職工和退休職工的原則(或慣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也享有「生活補貼」,雖然打了折扣量還是不小的(這種「生活補貼」不列入退休金,姑且列入「退休收入」)。但這僅限於經濟發達地區,在經濟不發達地區沒有這種現象。在經濟不發達地區,地方財政極少主動給予機關事業單位在崗職工和退休職工增加「生活補貼」,甚至出現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退休收入的增加低於企業退休職工的現象。
有學者曾經試圖搜集最近10年來全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退休收入的增加情況,但無功而返,原因就在於地方財政的資料找不到。
❷ 為什麼事業編制退休金很多
為什麼事業編制退休金很多,因為事業單位他是財政撥款,他的五險一金交的也多,所以他退休退的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