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補繳的養老保險和正常繳納的,到退休時待遇有什麼差別
正常繳滿的人只要正常按月領取就可以了,但是對於那些一次性補繳社保年限滿15年的小夥伴們而言,雖然退休後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但是相對於那些一直在繳納社保的人群,養老金肯定是會有所差異的。
因為一次性補繳的人繳費年限本來是不到15年,所以他們的繳費年限就比起那些一直在繳納社保的人要少一些,領取的養老金也會少。而從繳費基數、退休年齡和平均工資來看,不管是一次性補繳的人還是正常方式退休的人繳納的費用都是一樣的,都是由自己的情況來決定而不是繳納社保的方式決定的。
養老保險補繳費用即單位和個人繳納部分全都是個人出,單位不給繳納。
參保人員因各種原因未繳納養老保險費或有繳費中斷情況的,其在國家規定的勞動年齡內(男:60周歲內,女:50周歲內,不包括已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員)可以申請補繳。
養老保險以下情況不允許補繳:
1、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期間;
2、被判刑勞教或收監執行期間;
3、辦理外埠戶籍進京之前;
4、辦理本市戶籍農轉非之前;
5、國家及我市規定的不允許補繳的其他情形。
正常交納和補交的養老保險,如果繳費年限和繳費金額相同退休工資是一樣的。因為退休工資的計算是按照繳費年限和繳費金額和當地的社評工資計算的。所以同一個地區的繳費年限和繳費金額相同退休工資是一樣的。
自由擇業者繳納社會養老保險和有單位的人員繳納養老保險繳費比例不同,如果同樣的繳費基數和相同繳費年限到退休時退休待遇是一樣的,相對來說繳費基數高繳費時間長的到退休時領取的養老保險待遇會相對高。養老保險金繳納15年是我國現行養老保險制度可以享受按月領取的最低年限,如果繳費不滿15年不能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希望可以幫到你。
要看你參加的是養老保險中的哪一種了,國家推行的養老保險也有好幾種
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屆時待遇差別很大的
軍齡可以視同繳費,其它沒有補貼。
要求補貼到民政局申請。
養老保險待遇和地域沒有直接的關系,它和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繳費比例和繳費年限有關,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繳費年限越大,領取的養老保險就越多,反之亦然。
目前我們這里是不能補的,如果到了退休年齡,社保未滿15年,那要交滿15年後才能領取。
先告訴你35年和20年的區別,打個比方說,從現在起你交20年,如果你到了退休年齡,那到2030年的人均收入是多少一個月就有多少錢,如果你交35年到了3045年人均收入是多少錢,你退休工資就是多少,如果你交了20年還沒到退休年齡,那等你到了退休年齡,退休工資就是按你交完20年的那一個的人均收入算
退休金會比不提前退計算的少一些,這是終身利益所在應慎重考慮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