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徽省2021年平均工資是什麼時候開始算入退休金里
2021年安徽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3861元,比上年增加8007元,名義增長9.3%,其中,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97445元,比上年增加8064元,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2021年安徽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8.1%。
分地區看,年平均工資居前三位的是合肥、淮南、馬鞍山,分別為104729元、103735元、103562元;列後三位的是宿州、亳州、阜陽,分別為77009元、77508元、81042元。
2021年安徽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6154元,比上年增加3572元,名義增長6.8%。扣除物價因素,2021年安徽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5.6%。
2021年安徽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6154元,比上年增加3572元,名義增長6.8%。扣除物價因素,2021年安徽省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實際增長5.6%。
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批准,安徽省2021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和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上下限公布如下:
一、我省2021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為7103元/月。核定2021年工傷保險有關待遇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參照7103元/月執行。
二、我省2020年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為5975.14元/月,以此核定2021年全省社會保險費個人月繳費基數上限為17925.42元。
三、按照國家關於繳費基數下限過渡相關要求,為減輕企業及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負擔,我省2021年社會保險費個人月繳費基數下限為3429.11元。
按照上述條件,養老保險繳費15年之後,60歲辦理退休,對應基本養老金分別如下:
第一類,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93861.00元,對應月繳費基數為7821.75元,對應基礎養老金部分,每月可以領取約為1119.36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總額約為112633.20元,可以領取約為810.31元,合計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約1929.67元。
第二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56154.00元,對應月繳費基數為4679.50元,對應基礎養老金部分,每月可以領取約為883.69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總額約為67384.80元,每月可以領取約為484.78元,合計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約1368.47元。
第三類,最低月繳費基數3429.11元,對應基礎養老金部分,每月可以領取約為789.91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總額約為49379.18元,每月可以領取約為355.25元,合計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約1145.15元。
第四類,最高月繳費基數17925.42元,對應基礎養老金部分,每月可以領取約為1877.13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總額約為258126.05元,每月可以領取約為1857.02元,合計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約3734.15元。
⑵ 淮南市田家庵的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是不是7月底到位
安徽省2017年退休職工增加基本養老金在7月底前到位。
安徽省人力資源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關於2017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皖人社發〔2017〕34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直各單位,中央駐皖有關單位: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2017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0號)規定,經省政府同意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准,從2017年1月1日起調整我省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含退職人員,下同,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對象
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的退休人員。
二、調整辦法
調整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定額部分、掛鉤部分和傾斜部分。
1.定額部分。
每人每月增加40元。
2.掛鉤部分。
按本人繳費年限和本人2016年12月份基本養老金水平增加: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折算工齡;繳費年限尾數不足1年的按1年計算)每滿1年,每人每月增加 2元;每人每月增加本人基本養老金的1.5%(見角進元)。
3.傾斜部分。
對符合以下條件的高齡退休人員,在定額增加和掛鉤增加的基礎上再另行增加:
年滿70—74周歲、75—79周歲、80—84周歲、85周歲及以上(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企業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140元、180元、260元、330元。以前調整基本養老金時已經享受過高齡傾斜的人員,達不到上述標準的補齊到上述標准。
年滿70—74周歲、75—79周歲、80—84周歲、85周歲及以上(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分別增加60元、90元、140元、180元。2016年調整基本養老金時已經享受過高齡傾斜的人員,達不到上述標準的補齊到上述標准。
三、資金來源
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未參加的由原渠道解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未參加的由原渠道解決,所需資金仍按行政隸屬關系和現行經費保障渠道解決。
四、組織實施
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由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財政部門共同組織實施。中央駐皖機關事業單位由各單位自行組織實施。
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直接關繫到各類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廣,政策性強,敏感度高。各地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准確解讀政策,正確引導輿論,確保平穩進行;要嚴格按照省統一規定,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不得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及時調度落實資金,暢通發放渠道,確保7月底前企業退休人員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全部發放到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基本發放到位。工作中遇有重大問題,要及時向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報告。
2017年7月12日
⑶ 安徽淮南企業退休職工2014年計算方法
退休金的計算公式都是一樣的。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因此,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
舉例計算
男性,40歲參保,60歲退休,月工資分別是2000(A)與8000(B),退休當年社會平均工資4000
按照新社保養老計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下降(原計發月數統一為120)
A:2000*8%*12*20/139=276------(老公式是320)
B:4000*8%*12*20/139=1105-----(老公式是1280)
基數分母大了,分子不變,退休金縮水了;要想分子也大,必須交費年限長
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多了系數
規定系數是0.6—3,是自己實際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的平均比值
系數小於等於1,養老金縮水
按照最低0.6算,基礎養老金=4000*(1+0.6)/2*20%=640
------縮水(老公式是800)
按照1算,基礎養老金=4000*(1+1)/2*20%=800
------持平
按照最高3算,基礎養老金=4000*(1+3)/2*20%=1600
------翻倍
如何不縮水,達到翻倍,還是交費年限長,實際繳費高才行
可見,退休金的多少取決於你的繳費年限多少、每年繳費檔次的高低、個人賬戶金額及利息的多少、退休時當地社平工資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