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聽說進養老院必須子女簽字同意,沒有子女,但有錢,可以進收費的養老院嗎
因在民政部門工作,養老設施建設和管理是部門的法定職責,我來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關於沒有子女的農村老人的簡單分類
題主的問題說得很含糊,年齡、身份、收入等方面的情況一概沒提。簡單地說,這類老人分為兩類:
1、特困供養老人。依據目前政策,只有符合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的老人,才有可能免費進入養老院養老。其具體條件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贍養人或者有法定贍養人但無贍養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無人員」中的老人。這類老人年齡必須達到60周歲以上。正是因為符合特困人員供養條件,經過法定程序批准,才按月發給特困人員供養金,保障日常生活;同時按生活自理能力的具體情況,發給特困人員照護補貼。整個社會,符合特困人員條件的老人比例是很小的,大概只有0.5%左右。
必須指出的是:所謂的「免費」,不是不要錢,而是所有的衣、食、住、行、醫、葬等各方面的費用,都由國家財政資金予以支付。
2、特困人員供養范圍以外的老人。這類老人,或由兒女或家庭安排居家養老;或領取固定養老金,按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養老方式。都不可能免費進入養老院養老。即使進入養老院養老,也必須由自己或家庭承擔養老費用,不存在免費這種說法。
三、沒有子女的農村老人能免費進入養老院嗎?
綜上,目前我們只能這樣說:只有特困人員中的老人,在當地有養老機構、有空閑床位的情況下,才能免費進入養老機構養老;不符合特困人員條件的老人,不可能免費養老,這是毫無疑問的。
這里要重點強調一下: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一旦進入養老機構集中供養,其供養金也由分散供養標准改為集中供養標准。其供養金則集中拔付給養老機構,由養老機構統一使用,不再發給個人,只是每人每月發幾十元零花錢而己。對此,欲進入養老機構養老的持困人員也要心中有數。
對於絕大多數農村老人來說,居家養老依然是主要的養老方式。即:由兒女們負責生活和日常照料、護理。並且,在可見的近些年裡,情況不會發生大的變化。要進入私營養老機構,那高昂的養老費用也不是一般的農村家庭所能承受的。對此,全社會也要有清醒的認識和了解。
2. 中國人壽居家醫護養老服務模式是什麼
在家養老服務模式。中國人壽居家醫護養老服務模式是在家養老服務模式,依託於社區機構提供的「護老顧問+護老保姆」的24小時居家長期照護模式,主要為老年家庭提供全維度的居家養老床位服務,服務內容包括基礎生活照護、居家護理、康復等服務內容。
3. 合肥市90歲居家養老送餐還能享受居家養老床位嗎
這個建議咨詢下當地的相關部門。
家庭養老床位的服務對象是:
具有合肥市戶籍在本市長期居住且年滿60周歲(截至當年底)經評定為失能、部分失能的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養老服務的服務對象是
有合肥市區戶籍的70歲以上低保老人、70歲以上空巢老人(無子女)、90歲以上高齡老人提供價值600元服務券,各個區老人通過服務券可以向相應的服務商要求提供餐飲、家政等30多項服務。
能不能同時享受,還是打電話咨詢下比較好。
家庭養老床位,相當於把專業的養老床位「搬」回家,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中、在親情的陪伴下享受專業照護、遠程監測等養老服務,還無需承擔機構養老的床位費。家庭養老床位可通過智能床、智能床墊、智能穿戴等設施設備遠程監測老年人生命健康體征數據,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實行24小時動態管理和遠程監護,並能基於數據收集分析,實現預警提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