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日漸老去的農村六零後,以後靠什麼養老
養老,一直是一個關繫到廣大群眾的問題,不管是農村還是在城鎮。但是城鎮老人很多都是有退休金的,另外還有養老保險,而農村不一樣,絕大部分人是沒有退休金的,而且養老保險很多地區也是推進的比較慢。
60後已經五十多歲了,很多人還在城裡打工,因為這個年紀的他們可以說是上有老下有小了,負擔是很重的,如果有兒子的話,需要幫助兒子買房、結婚彩禮等等。再老點的話主要就靠兒子一家的贍養,但是這又有一個問題如果兒子或女兒都是獨生子女的話,下一代的負擔將會更重,因為要贍養四個老人。
好在如今的社保,養老保險都慢慢的在農村推行,這樣讓老人多了一層保障,每年交個幾百塊錢,在滿60歲之後就可以領取補貼了。
另外一種養老就是土生土長在農村的一部分老人,他們很少外出,沒有去大城市打工,一直在地里耕作,但是地里的莊稼作物一兩個老人是種不了多少的,現在也在大力扶持三農,但是能夠賺到錢的基本上都是70,80後,60後因為整體文化程度很低,接受新事物比較難或慢,現代的農業很多是做不來的。這部分人養老是比較累的,因為在種地賺不到多少錢,所以儲蓄也不多,但是他們在還能乾的動的時候還是能夠做的「自給自足」的,另外在加上子女的贍養,解決正常生活還是可以的。
相關方面也正在完善養老制度,也相信會越來越好的,讓老人們老有所依!就拿我們村來說,那些60以後的孤寡老人都安排住進了統一規劃的保障房,或者幫那些不願搬到保障房的老人建造房子,雖然不大,但是比老舊土坯房還是好很多的,而且每個月還有米油等補貼物品,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了。
現狀是:一、靠自己。現在農村50.60多數人仍然外出打工,靠自己雙手求生存。
二、靠兒女。少部分人子女有成,在家幫忙子女帶孫子。
三、靠國家。農村沒有參加社保的60歲以上老人每月可以領取100元養老金。
龐大的農村50.60後靠自已養老的人必競是少數。國家可以拿出20%的國有企業股份補貼城市退休工人,為什麼不拿出10%的國有股補貼一下農村沒有社保的50.60後老人?他們是強制向國家輸送公糧的一代。國家強制壓低糧食收購價格為在城市及工廠的城市人提供口糧,所以國家是否有責任解決60歲以上老人生活保章呢?那怕每月領300元,也至少能解決農村溫保問題了。
我是62年生人,我們種的玉米那些年自己不夠吃還得交公糧,分田到戶還得交上繳(就是每垧地多少錢得交到大隊)。上那說理去自己種地還得給國家錢,到現在個個累得一身病,農活幹不了了,打工沒人要了,辛辛苦苦攢點錢功孩子上學結婚,現在是身無分文,靠子女他們也不寬欲。所以國家應該那出給退休人員的百分之十補給農民,農民才能免強度日。
日漸老去的農村六零後,以後靠什麼養老?
改革開放以來,一些農民開始步入城市務工賺錢補貼家用,之後更是農民工大潮前往城市發展,有不少也賺到了錢在家裡蓋起了樓房。時光流轉,一眨眼老一批外出打工的農民都已經日漸老去, 特別是一些60後,在2019年一些農民已經有60歲了,以後該靠什麼養老呢?聽聽老農怎麼說。
今年一些60後也正是步入了老年了,如果在城市裡有保障的他們,如今已經是可以退休安心養老的了,每個月可以領取不菲的養老金,和老伴出去 旅遊 閑玩了。不過對於沒有保障的農民工們,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活到老乾到老才是他們真是的寫照,能過看到子女成家立業兒孫無憂無疑就是最為幸福的事情了。所以很多人都想聽聽老農是怎麼說的,又是如何考慮養老問題的。
一些老農表示,時代變化了如今養兒防老是不指望了,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快點抱孫子。至於自己養老問題,老農表示現在還不急,還能多干幾年,等到自己真的干不動了再回去也不遲。到時候回到老家,自己可以繼續種點地, 節約一點還是能湊合著過的,孩子掙錢也不容易,湊合著過就行了,等以後老了實在做不動了,這時再找找孩子。
其實這些也是老農多慮了,在未來農村的發展肯定是越來越好的,如果村裡有一些種植大戶發展起來了,老農也可以將土地流轉過去,這樣每年也能拿到不少補貼。而且國家對於農民老齡化養老問題上也出了不少利民政策,出了繳納養老保險可以領取養老金之外,還有著高齡津貼。當然國家也在著手大規模為老人養老的問題,在農村建設一些集中型養老場所。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作者豫見新野彭哥,首先非常感謝在這里能為你解答
日漸老去的農村六零後,以後靠什麼養老?帶著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養老問題,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是中國 社會 普遍關心的話題。城裡老人都有退休金可以拿,而且每年退休金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而農村養老保險很多地區推進比較慢。目前一些地方農村的老人每個月只能領取二三百元的養老金。
最尷尬的是生活在農村的60後群體,年齡已經五十多了,絕大部分人沒有退休金,他們以後該如何養老呢? 從目前情況來看,農村60後群體雖然都已經五十多歲,但卻要面對兩大壓力:一方面,如果兒子或女兒是獨生子女的話,下一代的負擔會很重,而上一代老人的贍養義務卻還要盡。如果有兒子的話,需要幫助兒子買房、結婚彩禮,帶孫子等。另一方面,農村六零後群體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比較緩慢,要推進現代化農業比較困難,所以地里的莊稼作物一兩個老人種不出多少的,每年的收入也非常有限。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中國人口主要集中在50後、60後這兩個群體,而作為五十多歲的60後群體,馬上也要進入60歲以上年齡段了,那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如何解決?以後他們靠什麼來養老呢?
首先,靠自己、靠兒女、靠國家。我們國家規定農村沒有參加社保的60歲以上老人每月可領取二三百元養老金。如果子女孝順,再補貼一點給老人,老人再種種自留地,賣賣農產品,做點手工活,這樣勉強也能度日。當然,農閑時分也可以到附近的鄉鎮工廠打打工,反正在農村50、60歲的老人此時也不可能閑下來,有的農村老人到80多歲也要下地務農。 再者,農村60後老人可以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有些人說自己從沒參加過養老保險,這也不用擔心,因為現在的很多地區還有允許在60歲之前一次性補交完成,所需要15年的費用可直接來辦理,退休後即可享受養老金待遇。所以說,老人只要有參保意願,那一次性可補交15年的費用,這樣的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了。
最後,龐大的農村50、60後群體靠自己養老畢竟是少數人。國家既然可以拿出部分國有企業股份補貼城鎮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漏洞,為什麼不可以變賣一些國有資產來補貼一下農村沒有社保的50-60後的老人?他們是強制向國家輸送公糧的一代人。當年,國家強制壓低糧食收購價格為在城市及工廠的城市提供口糧,所以國家應該有責任解決農村60歲以上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哪怕每人每月領到800元或1000元,也至少可以解決農村的溫飽問題了。
樓主你好,作為農村的退休老人來講,實際上他們也是可以獲得基本養老金的待遇的,所以說讓我們參加一份基本養老保險,就可以讓自己再達到60歲以上的法定退休年齡,獲得一份最基本的養老金的待遇,所以這樣的話就可以讓自己的晚年退休生活有一個最基本的保證,因為這樣的話就會有一個穩定的收入。
農村養老保險有一個好處,就是自己雖然之前曾經沒有參加養老保險,也是不必要擔心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很多地區還是允許在60歲之前一次性補交完成,所需要15年的費用直接來辦理退休享受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自己只要有參保的意願,那麼一次性可以補交15年的費用,這樣的話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了。
根據個人的經濟條件不同,選擇適合於自己的一個繳費標准,那麼繳費標准越高就意味著自己所能夠獲得的養老金越高,相反,如果說繳費標准越低,那麼所能夠獲得的養老金待遇相對來說也是比較低的。所以說,選擇繳納基本養老保險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才是我們養老的最,基本的保證。
我是60後,我不想依靠誰,折騰了半輩子了依然清貧,財神似乎與我無緣,年輕的時候時不時的還欠點飢荒,親戚對我也是敬而遠之怕我借錢吧,更是沒有幾個朋友,朋友也只是酒肉朋友,一起喝個酒還行,若淡到錢具都沉默了。
20歲時開始為生活奔波一直折騰到40歲依然是窮,好賴把孩子養大了參加了工作,我想應該想法攢點錢了,好防老啊!於是我來到了孩子工作的城市找一份工作,經過近十年的努力工作加勤儉節約也攢下了2O萬,我想繼續工作兩年再攢下幾萬以防老來貧寒。
作為農村人沒有什麼 社會 保障,所以只能在自己還能勞動的時候不要閑下來,攢下幾個錢,日後有個頭疼腦熱的,想吃點什麼都方便,總比伸手和兒女要方便多了。
我是六零後,當了幾年農民,到不甘心就這樣,後來考學有了正式工作。老婆農村的,沒有工作,婚後我種了幾年地。關於養老問題我有發言權。
我的養老問題就不用說了,退休自然應該有養老金。但是,從結婚開始,我就一直思考,老婆老了怎麼辦?沒養老金,不僅自己生活困難,孩子也要受到拖累。
當然如果夫妻雙方都身體 健康 ,都長壽,是可以用我自己的養老金養老的。但是,關鍵是一般來說男的壽命短,女的壽命長,我中間有個三長兩短,老婆豈不是沒了經濟來源?所以從早我就時不時的想解決這個問題。
我知道養老不能靠國家,國家不會白給誰養老金。靠誰也不如靠自己,沒工作只能自己想辦法。
我上班,給老婆找了個臨時工作,但是那工作不僅收入低,而且也沒養老金一說,幹下去沒有一點前途。於是讓老婆辭去工作,我們夫妻商量著做點小生意,由老婆去主導,我業余時間去幫幫忙。當時就在鎮上開了一個小百貨店,店面超不過四十平。第一年生意並不好,記得有一天只有九塊錢的營業額。盡管不咋地,但是感覺比干那個臨時工強多了,那個臨時工每個月才給二百塊錢。
在經營小店的過程中,不斷有人過來閑聊天,有的也給我的店出主意、想辦法。慢慢的我受到啟發,終於找到了經營的思路。2000年的時候,小超市還是個新鮮的東西,我就大膽的把百貨店發展成小超市。買了新式超市貨架,明碼標價,敞開店面,讓顧客自選。由於在兩個學校附近,人流不小,樣式比較新穎,一下子銷量就上來了。小店經常被學生擠得滿滿的。我記得那時候我月工資也就幾百塊錢,反正到不了一千。而小超市一天就可以掙一二百甚至五六百。於是我們大受鼓舞。小超市不斷發展,貨物品種增多,又換了大店面,營業額不斷攀升。到第三年,又發展了幾個連鎖。幾個店一起盈利,還能時不時接到學校訂貨。到了2003年,一天能夠賺五千六千。幾年下來,真的有了當大款的感覺。但我知道做生意有起伏,賺了錢也應該做長遠打算。
我一直沒忘老婆的養老金問題。那時非常實行買房。於是我用賺到的錢,03年一百萬買了個商鋪;04年又七十萬買了一輛二十五噸輪式吊車,當時吊車比較賺錢,而且有老婆的弟弟以分股的方式合夥經營;05年還買了兩輛壓路機。去修路幹活,包月兩萬,修路方負責加油和給司機吃住,我們只負責司機工資,一干就幾個月,不算太費心。養壓路機可能一般人發愁門路,其實當你有錢以後,朋友也多了,門路自然也有了。後來還買了商場里的攤位出租。當聽說可以交社保以後,馬上給老婆交了社保、醫保。當時政策比較寬松,是可以一次往前多交幾年的,交夠十五年就可以到年齡拿養老金了。後來進城買了兩套單元樓,自己住一套,另一套出租。
賺錢這種事,說起來似乎比較容易,其實真正做生意的過程也是非常艱難的。我每次利用休息時間去上貨,不僅是周六日,而且有時候中午也利用短暫的時間出去走一趟。過年,大家都放假了,也是我最忙碌的時間。開始出去上貨,只有一輛破摩托車,用後座帶一點,用繩子綁著,多了還怕賣不了。後來銷量大了就僱傭那些市場上出租的汽油三輪車,然後是雇小型貨車,再後來自己買了麵包車。最後,更大銷量的時候就是批發商送貨上門了。想想當年好幾家批發商爭著給我送貨,很爽。做生意開始階段難。俗話說的沒錯,萬事開頭難,關鍵一開始堅持住,敢於創新,不斷想辦法解決問題,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多了。看來,凡做事,從零到六十是最艱難的階段,最能檢驗一個人的創造力和意志力的階段。
現在大多生意我們都基本不做了,歲數大了,孩子也成家了,我還幾年就退休。老婆已經拿上了社保帶來的養老金,還不到六十,身體也行,順便做點力所能及的小生意,再加商鋪補貼著,日子也算小康吧。
我要和我們同齡人六零後說的是,你應該早打算養老的事啊。大家都五十多了,再想養老這個問題確實有點晚,但是總比不想好。以前沒有做好養老准備的,我勸你,可以繼續工作,但是千萬不要把錢都給了孩子們花了。你手裡必須有錢,五十多歲,說小不小,說老也不老,你還可以干幾年。找工作不容易,你可以做點小生意,再小的生意也比打工強。我的經驗是,做生意,賺到每個月兩萬到三萬以上不容易,但是月入五千到一萬並不難,而且一般小生意也沒什麼風險。當你攢下足夠的錢了,其他的事也好說了。如果有機會,不要拒絕社保醫保。交社保醫保你吃不了虧。僅僅憑你交過公糧是不可能有養老金的,因為公糧只是相當於農業稅。其實不論工人農民是都交了稅的,只有社保和養老金掛鉤。 原則上說,社保不是國寶,也就是說,社保是自己交的,不是國家給的。養老金來自社保,社保的錢來自交社保人,你和國家鬧,不管事。 即使國家財政對社保有補貼,也主要是對有社保賬戶的人補貼。我們這里有的五十多了,也開始交城市靈活就業的那種社保了,當然可能要交到六十多歲甚至七十歲,有點不劃算。當你真的老了,沒有了勞動能力的時候,有養老金,和啥也沒有的比,那不僅僅錢的問題,那是心理上就大不相同的問題啊。有養老金,過日子的心裡踏實的,坦然的!
早點自己做養老打算吧,六零後們。不靠天,不靠地,不去靠子女,國家也不可能白給你。自己努力才是硬道理。
養老問題,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都是中國 社會 普遍關心的話題。城裡老人都有退休金可以拿,而且每年退休金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而農村養老保險很多地區推進比較慢。目前一些地方農村的老人每個月只能領取二三百元的養老金。最尷尬的是生活在農村的60後群體,年齡已經五十多了,絕大部分人沒有退休金,他們以後該如何養老呢?
從目前情況來看,農村60後群體雖然都已經五十多歲,但卻要面對兩大壓力:一方面,如果兒子或女兒是獨生子女的話,下一代的負擔會很重,而上一代老人的贍養義務卻還要盡。如果有兒子的話,需要幫助兒子買房、結婚彩禮等。另一方面,農村六零後群體文化程度低,接受新事物比較緩慢,要推進現代化農業比較困難,所以地里的莊稼作物一兩個老人種不出多少的,每年的收入也非常有限。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中國人口主要集中在50後、60後這兩個群體,而作為五十多歲的60後群體,馬上也要進入60歲以上年齡段了,那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如何解決?以後他們靠什麼來養老呢?
首先,靠自己、靠兒女、靠國家。我們國家規定農村沒有參加社保的60歲以上老人每月可領取二三百元養老金。如果子女孝順,再補貼一點給老人,老人再種種自留地,賣賣農產品,這樣勉強也能度日。當然,農閑時分也可以到附近的鄉鎮工廠打打工,反正在農村50、60歲的老人此時也不可能閑下來,有的農村老人到80多歲也要下地務農。
再者,農村60後老人可以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有些人說自己從沒參加過養老保險,這也不用擔心,因為現在的很多地區還有允許在60歲之前一次性補交完成,所需要15年的費用可直接來辦理,退休後即可享受養老金待遇。所以說,老人只要有參保意願,那一次性可補交15年的費用,這樣的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待遇了。
最後,龐大的農村50、60後群體靠自己養老畢竟是少數人。國家既然可以拿出部分國有企業股份補貼城鎮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漏洞,為什麼不可以變賣一些國有資產來補貼一下農村沒有社保的50-60後的老人?他們是強制向國家輸送公糧的一代人。當年,國家強制壓低糧食收購價格為在城市及工廠的城市提供口糧,所以國家應該有責任解決農村60歲以上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哪怕每人每月領到800元或1000元,也至少可以解決農村的溫飽問題了。
❷ 老農民養老,靠農民退休金就可以解決了嗎不夠該怎麼辦
2021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鄉村居住人口為50979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36.11%。隨著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農村人口開始大規模地向城市轉移;再加上為了追求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加大了這種轉移的規模和數量,未來農村人口還會進一步減少。
這時,國家也有錢了,可以拿出來一部分錢。這是一個很低水平的保險,農民一年交一點錢,分成高低若干檔次,自己選一檔交。到了60歲,自己存的那些分成每月一份,叫做個人賬戶養老金,另外政府的錢再給一個基礎的,叫做基礎養老金。這個保險水平比較低。比如個人賬戶每月50元,基礎200元,那每月就是250元。實在養不了什麼老。不過有的地方政府有錢,最好的是上海,現在基礎部分是每月1200,個人存的如果再有幾百,加起來一個月一千好幾,快要達到職工退休的較低的人的退休金了吧。不過這是上海,別的地方也就幾百,少的是二百多,只能羨慕嫉妒,別恨呀。所以還是盼著經濟發展更好,地方政府更有錢,把錢多補貼給農民一些,這樣老農民的生活就更好一些。
❸ 60歲以上農民該如何養老,靠兒女還是靠保險
老人養老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問題。
農村思想比較傳統,幾乎所有老農都喜歡的養老方式都是子孫孫滿堂。但是,近年來,農業發展在播種、勞動、種植技術等領域倡導發展新農業,大量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種糧大戶和承包大戶隨著土地流轉而崛起。傳統農業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傳統老農危在旦夕;孩子響應城市購房政策,農村空心化;人口老齡化現象普遍,農村家庭規模縮小,孩子們的養老金負擔也在增加。
所以還是要看一個家庭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分析。
❹ 農村滿60歲養老金怎麼領取
湖北昕明律師事務所的胡超律師解答:
第一,若是在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經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不用繳費,即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這部分人員應該已經領取了。
第二,若是在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實施時未滿60歲,如果打算領取養老金的話,必須要繳費才能領取。
繳費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超過45歲的,要逐年繳費(這種情況繳不夠15年),到60歲以後就可以按月領取了。另一種情況是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未達到45歲的,應累計繳夠15年,到60歲以後才能按月領取。
點擊咨詢胡超律師
根據上述規定,到齡時只要沒有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及政府規定的離退休費、退職生活費等養老保障待遇),都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了。
具體的辦理流程也很簡單,本人攜帶參保繳費證、有效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在符合領取待遇條件的前一個月,到戶籍所在鄉鎮(街道)人社所辦理手續即可,剩下的就由工作人員給您辦理啦。
網友表示:
謝謝了,您好,我今年後半年6O歲了,我交費8年了,我想把前邊補7年補交就15年了。行吧,你好固原農村60—次補交費15年就能領養老金了。
村老人經濟來源是最困難的,孝順父母的孩子佔小部分,有的孩子自己都經濟困難,那有給老的錢,現在國家政策還好點,對60 歲以上老人有點補助,希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你說農民辛苦苦為國家為人民面超黃土背潮天沒黑沒白日沒星期天沒有休假日的干就給那麼一點錢比起來算什麼啊呀九牛一毛都不如呀。
那些年把好糧食給你們吃,孬糧食白己吃,你們用一角三分八買糧,不是共現。
不想你這點錢能過幾天.只想要回幾十年中光幹活不給工錢的錢′這千百萬老農的心願。
農村95元養老金能買30多斤大米,吃喝天然水不花錢,檢柴煮飯不花錢,討鹽水不要錢,吃素無油不花錢,生病不治不花錢,討破衣蔽體不花錢……足夠矣,妄圖多哉,知足者常樂也。
農村的農民確實很苦,到6O歲以上的人,真是掙不來錢了,.打工都沒有人用了,幾乎沒有什麼收入,養老金如果和上海的95O元還可以,農民就實足了。
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不許生病,不能生病。但是很遺憾,這件事無法杜絕。本人牙痛找牙醫拔牙鑲牙就花費了1000多元,請問還怎麼生話?
到了80周歲的農村老人,你得去當地的民政部門領申請表,寫申請並提供戶口頁和身份證的復印件,帶日歷時間的照片。申請完畢,就發錢了。
❺ 農村五十多歲老人沒有工作,沒有固定收入,養老問題怎麼辦
農村老人,沒有工作,沒有固定收入,不管是五十多歲還是九十多歲,只要沒有生大病,只要能吃上飯,就要去做力所能及的勞動,主要是做好家庭的好保姆——幫孩子看好孫子,讓子女們安心外出打工掙錢養家,好在農村孩子都會比較孝順,農村老人生活還不至於過得很慘的。
不跟你談五十歲農村人養老的事了,因為你是明顯在伸手等吃白食 。
農民除了好吃懶做游手好閑者才沒收入,否則,農民現在是多棲職業,多方收入,就是去撿個垃圾做個環衛工都有每月收入。農民只要勤勞不懶惰,經濟收入是多元化的。似乎沒固定工作沒固定收入,但動盪性多元收入不在話下。給你總結一下六十歲以上老人收入: 土地糧食收入 【現在農機化作業,象玉米收割全是收割機收割,每畝作業費50元,如果農民要求農機手將玉米用卡車運回家,每畝地玉米多加十元,就是一畝地玉米不用你勞動,就直接運回家,只需要60元】 宅基地與旱方蔬菜與家禽收入 。國家二十多項農業補貼收入。 國家每人每月發給的基礎養老金174元收入 。(不交一分錢社保白享受財政發錢)。這是明的賬目吧。
實質上不談你五十歲農民就等著養老吃白食了,這是農痞們的花招。其實真正的農民,即使到六十歲,也是敲鑼賣糖,各賣各行。說說我們這里六十歲以上老農在干什麼賺錢的吧。
我鄰居七十多歲,六十歲時他跟和尚學念經,現在放焰口生意興隆,有時每天趕二三場佛事,每場二百元收入,再加二包大中華香煙。他告訴我,每月收入在一萬二千元。
有個七十二歲老太,兒女在城裡,丈夫已經逝世,她獨自一人留守大院,每月搞桂花藕粉圓子到拼多多出售,就這樣,平均每月收入在二千元左右。
農村六個六十來歲的老漢,組織一個橋梁隊,專門修建農村水泥鋼筋結構的橋梁,每人每月收入達三千元。
有的老農將自己土地出租給城裡來的流轉大戶養魚養蟹養龍蝦,白得地租每年萬元。然後自己又受雇流轉大戶,為大戶看守處理漁場養殖工作,包吃包住,每月另外工資三千元。
有的老農成為鄉鎮城管大隊職工,負責道路清潔,綠化,環保,河流整治等工作,每人每月九百元。
有的老農開小車在農村送客,每月也有四五百元收入。
有的老農搞白鐵生意,不銹鋼門窗生意,焊接生意,修理自行車電動車甚至小卡車生意。一年搞個四五萬不在話下。
有的老農會一手木工活計,為農村企業作模具,為農村單位作系列工作,為農村居民安裝地板,天花板,壁板,每年五六萬地收入也是常事。
........
所以, 只有好吃懶做者才天天上網喊叫:國家包養我啊,我五十歲啦老啦,沒固定收入啊,鳴鳴鳴.....我養老怎麼辦啊?
其實, 真正農民老人幹得熱火朝天,根本沒時間也不可能上網作哀鳴乞討,那是農痞們的行為 。
五十歲的人,沒固定工作,大事不能幹,小事不肯干,我們鄉鎮幾個企業從年初直至現在還在招工,每人每月工資收入在4000元到7000元,不要學歷,不問性別,年齡在六十歲以下能吃苦耐勞就行,但直至現在還招不滿人。你五十歲就沒有工作了?沒收入了?等養老了?做大飯桶了?對你這種好吃懶做者,能怎麼辦?S吧,大河又沒蓋子。
才五十多歲,正值壯年時期,是人生的第二個黃金期,還自稱為「老人」,應該感到臉紅,趕快加緊努力奮斗吧,當個農民工,一天賺個二三百,甚至三四百元不成問題,自己買個養老保險,老了生活肯定是有保障的,夢想現在就享福,猶如想等山上往下淌泉水,結果只能是害了自己。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農村人養老保障制度,是我們國家對我們農村地區特有的慧農政策,就是防止我們國家農村人老了的生活無著落的問題。
提問者說到五十多歲的農村老人,現在 社會 上五十多歲有多老啊?沒有穩定的收入不是我們農村人的理由,需要自己拚命的掙錢啊!不要說我們農村五十多歲要拚命掙錢,就是我們國家城市裡五十多歲的「半老爺們和半老徐娘「不一樣都還得拚命掙錢嗎?不要等到天上掉下來金元寶。
我們農村人本來生活就辛苦,需要我們自己小的時候努力學習文化知識和技能知識,為今後的生活打好基礎。因為我們從農村出來並且能夠過上幸福生活的不是少數人。
任何時代,任何 社會 ,任何國家,我們農村人都已經面對了,要與時俱進,要自己適應 社會 。並且要始終認識到我們是農村人,是 社會 里需要努力拚搏才能夠獲得幸福生活的人群。
沒有工作怎麼辦?答曰:找工作。
沒有固定收入怎麼辦?答曰:找份固定工作,就會有固定收入。
養老問題怎麼辦?答曰:投保靠養老金和子女養老;不投保靠省下的錢和子女及子女的贍養費養老。
這樣,三個問題都解決了。
農村五十多歲的老人沒工作,沒有固定收入,養老問題怎麼辦?自古以來,不管農村還是城市,不管是富豪,還是窮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這不是都過來了嗎?題主為什麼這么杞人憂天啊?再說了,五十多歲的人還不老呢,在農村還是標準的棒勞力啊。他們耕耩扶耬樣樣會,種糧,種菜,種水果那個都行。好地他們就種蔬菜大棚,山嶺薄地他們就種水果,像蘋果,獼猴桃等。他們起早貪黑,不歇不休,種蔬菜大棚的,就是年初一也要去拉簾子,也要照料棚里的蔬菜。種水果的,水果熟了,他們要不辭勞苦,每天早起運到城裡去賣,為的是賣個好價錢。他們雖然很苦很累,但他們的收入還是可以的,每年都能有幾萬的存款的,農村人沒有錢的,都是因為給子女在城裡買了房。否則他們是有點存款的。
在農村,不要說五十多歲了,七八十歲的老人,只要身體好,還都在幹活呢。他們自己種點糧、菜,政府給他們少部分養老金,只要不生病,他們的生活是不成問題的。到動不了了,或者是生病了,他們的子女都會照顧的,沒有不管老人的,都會善始善終的給老人養老送終的。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相信政府會逐步提高農村老人的待遇的。祝願農村百姓生活越來越好!!
50多歲必須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以及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只要不超過60周歲人人都可以參加。
如果家裡面田地很少,可以流轉給別人種,然後自己外出打一份工,50多歲外出找工,還是比較好找的,比如:建築工地、保安員、城市環衛,城市綠化工等,也可以幫助種田大戶種田,養殖豬牛羊方面的事做,自已通過打工節約一部分錢,那麼到了60周歲以後,自己能有一份較少的退休金,加上打工存的錢,這樣養老基本就不成問題了 。
恕我直言,五十多歲人暫時還稱不上老人,如果未病未痛,抓緊時間跟村裡人一同外出打工,不想離家就到建築工地和灰搬磚,每天還能掙100多塊錢,再退一步干自己老本行,在家種責任田,總之固定收入不容易,但能積蓄些自己將來養老錢。
其次,啥事不想干,呆在家中坐吃三空,神仙也幫不了你,只能喝西北風,另外你所提養老問題,還可以讓你自己的兒女先回答,他們的答案最靠譜…
首先說明一點,五十多歲不算老人,在農村他們都還是主要勞動力。不要以自己為老人自居,把壓力轉嫁給下一代!農村人跟城裡人不同,沒有退休金,只要不生病,都會下地幹活。我爸七十多歲了還種葡萄園,空閑季節跟著綠化隊去其他地方幹活。現在條件好,父母都有買農村社保,他們每個月都有一筆退休金,可他們還是閑不住,要種菜賣菜,賺點微薄收入補貼家用。而我作為一個奔五的人還在為生活奔波,上有老下有小的尷尬年紀,你好意思停下腳步等人來伺候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