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村老人養老面臨的主要問題
1. 老年人的供養問題主要受子女經濟狀況的直接影響,這種供養缺乏穩定性且風險較大。由於老年人自身收入有限,大多數情況下需要依賴子女的經濟支持。如果子女的收入有限,他們能夠支持父母的經濟數量也會減少,這直接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2. 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導致了人口結構的變化,這使得子女在養老方面的經濟負擔加重。在實行計劃生育之前,一個家庭有多個子女,他們可以共同承擔養老的責任,相互之間提供幫助。然而,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家庭中的子女數量減少,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四二一」家庭結構也日益普遍。子女不僅要承擔父母的生活和醫療費用,還要承擔孩子的生活和教育費用,這使得他們的負擔非常重。
3. 年輕一代道德水平的下降和責任感的減弱對家庭養老構成了威脅。如果子女缺乏孝心,不承擔養老責任,就像我鎮轄區內的張某,他的三個兄弟相互推卸養老責任,相互攀比,不履行養老義務,不贍養老人。當父母生病時,沒有人照顧他們,這需要社會提供底線保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三條,國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權益。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有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同時,法律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遺棄老年人。
『貳』 農村老人養老面臨的主要問題
1. 子女的經濟能力是影響農村老人養老穩定性的關鍵因素。這種依賴性的不穩定性和潛在風險較大,因為老人的收入通常有限,不得不依賴子女的經濟援助。若子女經濟條件不佳,他們能提供的支持便會減少,進而影響老人的生活品質。
2. 農村地區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對家庭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加劇了子女在養老方面的經濟壓力。在政策實施前,多子女家庭可共同分擔養老責任,相互支持。但現在,隨著家庭子女數量的減少,特別是「四二一」家庭結構(四個老人,兩個成年子女,一個孩子)的增多,子女不僅要承擔父母養老的責任,還要面對孩子的撫養和教育問題,這使得他們的經濟負擔大大增加。
3. 年輕一代的道德水平和責任感的減弱對家庭養老構成了挑戰。如果子女缺乏孝心,不承擔贍養責任,如我鎮轄區內的張某,他的三個兄弟之間相互推卸養老責任,比較誰給父母的支持更少,不履行贍養義務,不照顧老人。在父母生病時,缺乏必要的照顧,這就需要社會提供基本的保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三條規定,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有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同時,法律明確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遺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