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余額為什麼和實際繳費不同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余額為什麼和實際繳費不同

發布時間:2025-08-09 17:58:17

㈠ 為什麼我查詢社保帳戶余額和實際交納的不一樣

社保帳戶余額和實際交納的不一樣是因為:社保個人賬戶資金余額,其他還有進入醫保,失業保險,數額很小,這個在個人社保基本信息中是不顯示的。

工資卡上的社保扣款就是繳納的費用,因為還有失業保險,因此劃入賬戶的小於繳納數,但注意不能差得太多,一般只有幾元或者幾十元的差距。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余額為什麼和實際繳費不同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社會保險必須根據各種風險事故的發生概率,並按照給付標准事先估計的給付支出總額,求出被保險人所負擔的一定比率,作為釐定保險費率的標准。

社會保險費的分擔主體是國家、企業和個人。這三個主體的不同組合就產生了許多費用的分擔方式,即使同一國家,在不同的社會保險項目中可能使用不同的保險費用分擔方式,其中以僱主雇員雙方供款、政府負最後責任最為普遍。

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與當地的平均工資數據相掛鉤。它是按照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資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的。每年確定一次,且確定以後,一年內不再變動,社保基數申報和調整的時間,一般是在7月。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半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為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在我國,繳費基數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依法對其進行核定。

㈡ 個人養老保險賬戶里的金額為啥跟實際繳費不一樣

社保養老個人賬戶中的混亂數據是存在的,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台全面建立後才會徹底改變這一現象。

目前體現出來的問題:

1、個人養老金賬戶記錄顯示金額遠遠低於實際繳費金額。

2、未向個人養老金賬戶足額劃轉應從企業劃轉的金額。

3、數據不完整,計算不準確。

4、未按規定計息,賬目亂,核對困難。

建議還是到當地或企業主管部門及時查對為好,及時截斷錯誤。

(2)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余額為什麼和實際繳費不同擴展閱讀:

個人賬戶記入的資金包括三部分:

(1)當年繳費本金,含個人全部繳費以及用人單位繳費中劃入個人賬戶的部分(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

(2)當年本金生成的利息;

(3)歷年累計儲存額生成的利息。

當職工辦理退休時,用其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即是該職工退休當月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改革模式中的基本養老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賬戶養老金與基礎養老金以及過渡性養老金、調節金一起,共同構成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

建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體現了社會保險費用共同負擔的原則,增加了養老保險費的來源,同時也有利於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調動職工關心和支持養老保險的積極性。是我國具有特色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成果的具體體現。

按國發(1997)26號文件規定,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記賬基數為職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記賬比例全國統一為11%。職工個人繳費比例為 5%左右。

其餘部分由單位繳費劃入,隨著個人繳費比例的提高(最終到8%),單位劃入部分逐漸降低。職工退休時,其個人賬戶的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即為該職工退休時的個人賬戶養老金。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成果的具體體現。

㈢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不對怎麼回事

個人賬戶余額不對可以去當地的社保中心進行核對,有問題他們會進行更正。個人認為一般不會錯誤,可以先問一下單位會計。因為很多東西很專業,很多事是認知問題。

㈣ 為什麼養老保險繳費金額與賬戶余額不同

養老保險余額為什麼和實際繳費不同?


養老保險余額和實際繳費不同,是因為參保人查詢時查到的只是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而劃入到統籌賬戶中的錢,是不在個人賬戶中體現的,因此參保人是看不到的。
一般來說,基本養老保險包括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其中,統籌賬戶中的錢主要是由社保基金管理部門作為社保基金統籌管理,進行統籌支付,比如用於支付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中的錢則是用於積累參保人的養老金,等到參保人退休後,就可以從自己的賬戶中領錢了。
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則是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其中,單位繳費部分(一般為12%)是劃入到統籌賬戶中的,而個人繳費部分(一般為8%)則是會計入到個人賬戶中。
而若是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則一般需要自己承擔20%的繳費比例,其中,8%會計入到個人賬戶中,12%則會進入到統籌賬戶中,因此會出現參保人查詢的養老保險余額和實際繳費不同的情況。
除此之外,個人賬戶余額歷年來收益增加,也會導致社保個人賬戶余額總額會比個人繳費累計總額多出一部分。比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以每年3%左右的收益增加,意味著若是當年度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為10萬,那麼過了一年後,還可以額外產生10萬*3%=3000的收益。
養老金怎麼算:
一:如果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則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其中:
1.基礎養老金=(參保人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退休時本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3%×建立個人賬戶前本人繳費年限(計算到月)。
二:如果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則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其中,養老金個人賬戶資金包括個人繳納的養老保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其他收入(個人賬戶儲存額按國家規定計息)。
基本養老保險余額可以取出來嗎:
可以取出來,但是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若不滿足,則不能取出:
1.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若參保人已有60周歲,但累計繳費年限未達15年,且無法或不想一次性補繳,那麼可申請將個人賬戶裡面的錢取出來;
2.參保人移民到國外定居,可申請將個人賬戶裡面的錢取出來;
3.參保人離世,其法定繼承人可以申請將個人賬戶裡面的錢取出來;
4.參保人在法定退休年齡到達前已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滿15年,則可以開始按月領取養老金。

閱讀全文

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余額為什麼和實際繳費不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報考警校體檢查什麼 瀏覽:667
廣東社保交15年退休拿多少錢 瀏覽:69
成都市養老機構政策 瀏覽:720
焦作體檢去哪個醫院 瀏覽:153
武昌區老年大學學費 瀏覽:597
老人過壽長壽花選什麼顏色 瀏覽:778
老年大學是什麼性質的學校 瀏覽:771
養生壺如何煮黑茶 瀏覽:937
死後祭拜不如生前孝敬 瀏覽:725
孝順傳承與 瀏覽:999
瑞安市老年大學論壇 瀏覽:673
河南省增發養老金 瀏覽:310
衢州體檢中心有哪些項目 瀏覽:776
南安碼頭鎮養老院 瀏覽:819
歌丶曲祝媽媽長壽 瀏覽:975
哈爾濱有哪些老年大學 瀏覽:260
多少孩子是被父母逼死的 瀏覽:750
希望老人平安是什麼意思 瀏覽:500
入黨政審父母無犯罪證明如何開 瀏覽:713
老人家開心快樂的樣子 瀏覽: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