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算養老保險可以領多少錢
養老保險可以領取的金額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具體計算方法如下:

一、基礎養老金的計算
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 =(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 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這是指參保人員退休時,所在地區上一年度的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這一數據通常由當地統計局或人社部門公布。
-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這是指參保人員在整個繳費年限內,個人實際繳費基數與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比例的加權平均值,再乘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這一數據反映了參保人員繳費水平的高低。
- 繳費年限:這是指參保人員實際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公式為:個人賬戶養老金 = 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 ÷ 計發月數。
- 個人賬戶儲存額:這是指參保人員在整個繳費年限內,個人實際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以及利息等收入的總和。
- 計發月數:這是根據參保人員退休時的年齡確定的,不同年齡段對應的計發月數不同。例如,60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39個月,55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為170個月等。
綜上所述,養老保險可以領取的金額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共同決定的,具體金額需要根據參保人員的繳費年限、繳費水平、退休年齡以及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等因素進行計算。因此,在計算養老保險領取金額時,建議咨詢當地社保部門或專業機構以獲取准確結果。
『貳』 農村社保計算養老金公式

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同時
農村養老保險計算方法中的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比較特別,其實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是指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計算公式】:月養老金待遇=基礎養老金(55元)+個人賬戶總額÷139。
農村養老保險認證方法如下:
1、帶齊個人身份證、社保卡等材料到當地村委會或者街道辦事處申請認證。
2、養老保險繳費證明要求統一以經辦機構名義出具,各級經辦機構要確定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出具證明時要認真核實參保企業的參保、登記和繳費情況。
農村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分為兩個部分,即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這一點上類似於城市養老金的計算。但是具體的標准還是存在差異性的。比如新農保養老金計發系數是139等。隨著我國老齡化的日益深化,如何落實好廣大人民群眾的養老問題已經成為黨和國家的重要任務被納入「十三五」計劃中。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第二十一條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