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對殘疾人的養老保險和退休有哪些優惠政策
疾人養老保險優惠政策有很多,只要市民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就可以到相關部門辦理殘疾人養老保險,一般都能享受最低保障。不過,各個階層的殘疾人的優惠政策是不一樣的。
國家殘疾人養老保險優惠政策規定,只要是本地戶口,有殘疾證的,男滿16周歲不足60周歲、女年滿16周歲不足55周歲,都可以進行殘疾人養老保險,享受殘疾人養老保險的優惠,時間不超過15年補貼。
國家殘疾人養老保險優惠政策提出,對參加該保險的一級、二級的殘疾人,精神疾病一級、二級、三級的重度殘疾人,按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規定進行全部補貼,其它傷殘人士,按照最低繳費規定的50%進行補貼。
為了方便殘疾人按照最低標准繳費,每年的10月1日之前,殘疾人可以向街道等組織部門提出參保申請,隨後相關部門會進行審核,確保殘疾人能第一時間及時辦理完養老保險參保手續。
公務員退休費及提前退休優惠政策:
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發放依照黔人通,(2002)4號文件規定,按其本人在職的職務工資加級別之和按以下比例計發:
1,工作年限滿35年及以上的,按90%計發,
2,工作年限滿30年及以上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
3,工作年限滿20年的及以上的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4,工作年限滿面10年及以上不滿面20年的,按70%計發
5,已辦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5%的退休費比例。
資料擴展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a new type of pension insurance for rural residents)之所以被稱為新農保,是相對於以前各地開展的農村養老保險而言的新型保險模式。
胡曉義表示,過去的老農保主要是農民自己繳費,實際上是自我儲蓄的模式,而新農保最大的特點是採取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模式,有三個籌資渠道。它的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一是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籌資和待遇標准要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力相適應;二是個人、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適應;三是政府引導和農民自願相結合,引導農民普遍參保;四是先行試點,逐步推開。
資料來源:網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
農村戶復口60歲以上補貼政策:制1.基礎養老金之前在農村的老人沒有交養老保險的習慣性,但是國家政策依然每一年都會給農村60以上的固定養老金,也就是說國家的補貼養老金是完全免費的,在農村達60歲的老人都有權利得到這樣的一筆養老補貼資金。2.農村老人高齡津貼我國政策對老人家的高齡化一直都關注,所謂的高齡的年齡均衡達70歲以上的老人,今年國家對高齡的津貼又開多條政策,就針對達到高齡的老人又多得了一份津貼,而這種補貼只給70歲高齡發放,70歲以下的都無權利領取這份津貼,不過有這樣的政策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有這樣資格。3.農民自費養老金早在幾年前國家一直對農村推薦養老保險資金政策了,在當時可以選擇交養老保險,也就是說是自費養老保險,從開始從每一年交100塊,然後一直到2000元每一年的不同檔次。根據農村繳納的總額統計來計算,農民到60歲之後就能夠領取到養老保險金額,如果一年交2000元,交夠15年,那每個月可以領取500元左右的養老保險,也包含固定養老金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