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界定為普惠性養老院
所謂的普惠性養老院就是只非營利性的養老院,他的性質是普惠的,而不是盈利的,這就是普惠與盈利的區別。
② 武漢高端養老公寓:入住門檻高 最高月付2萬余元
「資本大鱷」瞄準武漢高端養老市場
入住門檻有的需繳90萬押金,有的需月付2萬元 武漢已有千餘老人享此服務
年後,央企華潤在漢投資的悅年華頤養中心將開業,綠地 集團投資的康養居酒店也將開門迎客。不僅如此,泰康集團旗下泰康之家楚園也將在今年內正式開園。武漢高端養老市場將接連迎來好消息。
其實,早在2013年,武漢首個定位高端養老的合眾優年小鎮開放。此後幾年,大鱷們紛紛開始在養老市場布局。2017年3月,國務院出台了《「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鼓勵金融、地產、互聯網等企業進入養老服務產業,利用自身優勢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和效率,武漢養老服務業更是進入發展快車道。2018年初,遠洋·椿萱茂老年公寓開始試運營;2018年9月,武漢最大公建民營項目武漢九州通人壽堂養老院開業,再加上今年一系列的好消息,武漢市高端養老市場成為了投資者的「香餑餑」。
據不完全統計,武漢已有超過千名老人正享受高端養老服務。記者連日探訪發現,這些高端養老公寓費用不菲,最高月付2萬余元,有的僅入住門檻就需要押金90萬元,八成以上老年人在調查中表示「想住但望而卻步」。
探訪
已有千餘名老人
享高端養老服務
1月31日下午,記者前往九州通人壽堂養老院探訪,該養老院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養老機構PPP項目(公建民營),位於漢口火車站附近,交通便捷。自2018年9月正式開業至今,已入住230餘名老人。居室明亮、採光通風好、引入「適老化」理念,房間內採用圓角傢具、智能呼叫系統、助浴椅、智能馬桶、全方位安全扶手等一系列無障礙設施,1樓到5樓配備醫院門診和康復理療院。
遠洋·椿萱茂老年公寓位於市中心香港路附近,2018年初試營業,酒店式養老公寓,「現代+傳統」相結合的設計風格,全景落地窗、空中花園,更有戶外3300平方米園林作為「後花園」,還推出漢劇、楚調等武漢傳統文化養老休閑活動,24小時醫療綠色通道。
去年9月本報「搜院團」曾前往打探,當時已有少許老人入住,87歲的鄧奶奶和88歲的朱爺爺都是高校教授,老兩口三個孩子有兩個在國外。前往參觀的市民代表個個滿意,「環境和舒適度沒得說,如果價格能稍微低一點就好了。」
從這些高端養老機構傳來的數據顯示,武漢已有千餘名老人報名並入住,已經提前享受到高端養老服務。
九州通人壽堂養老院負責人表示,武漢人口結構偏老齡化,有大量的高齡老人需要專業的養老機構來服務。近年來,武漢發展迅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高,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也和從前有所不同。所以,他們很看好武漢的高端養老市場,目前,養老院平均每個月新增人數在50人左右,預計兩年左右入住率可達90%。
熱點
先繳押金90萬
月費5000元起步
據了解,這些高端養老公寓和養老社區費用不菲。其中,泰康之家楚園目前是武漢市「門檻費最高」的養老社區。但即使這樣,仍有老人願意為此買單,記者獲悉,楚園雖未正式開園運營,一期將開放的獨立生活單元整體預訂量已接近90%,有300餘位老人成為准預訂居民,其中還有一些賣掉國外房產下決心到楚園養老的老人。
泰康之家楚園養老社區三面環湖,新風系統、凈水系統、恆溫泳池、會所、全套智能化居家等硬體設施應有盡有,還為每位老人提供「1+N」管家式醫療服務。這些都包含在基礎月費內,活力老人單住約每人5000元,雙住約每戶7000元,另有餐費按實需支付。另外,專門配套建設的二級康復醫院,也將隨社區一期同步開業。「如果只看月費,泰康楚園比起住五星級酒店的價格那是便宜得多,但設置門檻費後,很多人就要考慮是否要賣房住養老院。」60歲的舒阿姨說。
目前,成為泰康之家楚園准預訂居民需繳納20萬元入門費,開園入住時補齊70萬的樂泰卡費用(入門費/樂泰卡均可據實退款)即可拎包入住。
焦點
八成以上老年人
想住但望而卻步
相比泰康楚園的「高門檻」,武漢市其餘高端養老機構的入住押金相對可以接受。遠洋·椿萱茂單人入住押金5萬元,夫妻同住押金8萬元,床位費分為6檔,護級費分為9檔,通過一些優惠活動,綜合算下來,老人月費大概在6000元至2萬元不等。九州通人壽堂養老院,本市子女送養收取8000元入住押金,其餘老人收取2萬元,入住費用可按天計算。每人每天170元-370元不等,長住有優惠。
漢陽區社會福利院院長楊連貴表示,高端養老院僅能為武漢市極少數老年群體提供需求。現階段養老市場的消費者和供給機構都有,供需關系也有,就應考慮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和供給水平。目前,武漢市80%以上的老人收入水平偏低,對高端養老機構只能望而卻步,相對而言,養老市場的普惠產品更容易被接受。
近日,記者對「如果您70歲,是否想住泰康楚園」在武漢 網友圈展開了一個調查投票,投票為期3天,有效票數共225票。其中82%網友表示「想想就好,住不起」,15%網友表示考慮給自己或長輩預訂,3%網友表示不想。
關注
全國布局
候鳥式養老新模式
記者了解到,泰康之家至今已完成北上廣、武漢等15個城市的旗艦布局,並於2015年開始陸續開業運營。未來,泰康養老社區「准居民」可選擇到泰康旗下任何一家養老社區居住,體驗候鳥式養老生活。
合眾優年小鎮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自建社區除武漢外,還在北方沈陽、南方南寧分別有兩個優年社區,全國30多個旅遊城市有優年旅居基地。險資背景無疑代表了背後資金雄厚並穩定,可慢慢陪同養老行業成長,持續培育市場。計劃在未來幾年,通過重輕結合等多重模式,形成優年生活連鎖品牌。
遠洋·椿萱茂則是「地產大鱷」遠洋集團旗下高端養老服務品牌,目前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武漢等在營的公寓已經有20多家,加上即將投入運營的已經達到30多家公寓。遠洋·椿萱茂武漢老年公寓總經理汪萍女士表示,本地的客戶都可以去外地項目候鳥式養老,每個公寓的定位特色都有所不同,收費標准按當地為准。未來,對於失智照護和生活支援技術將投入到專項康復和護理機構上,讓武漢長輩得到更細致的服務。
解讀:武漢養老服務市場細分是必然
「眾多企業加入武漢高端養老市場其實是一件好事,也是必然的。高端養老機構與中低端養老機構之間其實並不存在競爭關系,反而更能促進市場細分、規范和養老服務質量提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湖北省養老機構協會秘書長李波說,養老市場細分後,不同供給主體共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每位長者可以根據自己和家庭的經濟能力、水平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機構。同時,我們沒有理由要求高端商業行為跟政府兜底的價格一樣,不同等級、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也不能以同一價格、標准和服務質量來衡量。
「保險、地產、醫葯等『資本大鱷』進入養老市場是跨界融合、推陳出新,武漢養老市場將變得更加國際化、個性化、精細化,武漢老年人也會有更加多元化的選擇。」民政部養老咨詢管理專家、江漢區社會福利院老年公寓管委會主任熊承剛說,對於資金並不雄厚的企業,不一定要成為「巨無霸」,在好的地段做精緻小型的「嵌入式」養老院,也是一種不錯的形式。
③ 武漢建立全覆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武漢建立全覆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社會保險服務進社區
社保全覆蓋
《市人民政府關於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政策問答
截至2015年9月,全市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達140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在職職工及靈活就業人員和企業退休人員約 391萬人,兩項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合計參保人數約531萬人,參保綜合覆蓋率達到99%。初步實現了人人享有養老保險的全覆蓋工作目標。
◎新農保啟動試點
2009年,武漢市啟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黃陂區、漢南區全區和蔡甸區、江夏區、新洲區各三個鄉鎮納入試點范圍。
◎新農保擴大試點
2010年至2011年,武漢市擴大試點范圍,江夏區、新洲區和蔡甸區全部納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范圍。
◎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
2011年,武漢市將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2012年,啟動實施了中心城區和東西湖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實現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基礎養老金實現三年連調
2013年至2015年,市政府連續將“調整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列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基礎養老金標准從2012年每月100元開始起步,2013年提高至每月120元,2014年提高至每月144元,2015年提高至每月180元。
◎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
2015年,貫徹落實國家及省文件精神,武漢市完善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多繳多補、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明確“普惠公平、市區共擔”的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城鄉居民可享受喪葬補助金待遇。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改革總體目標
“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有哪些?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本人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2、城鄉居民如何辦理參保手續?
武漢市參保范圍內的城鄉居民,戶籍地在中心城區(含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高新開發區、武漢化工區、東湖風景區)的,可到所在區的市人力資源和社 會保障局所屬社會保險管理處辦理參保手續;戶籍地在新城區的,可到所在區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所屬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鄉鎮街道人社服務中心辦理參保 手續。
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有哪些檔次?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員應當按照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定為每年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 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4個檔次。參保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為進一 步提高參保人員到齡領取待遇後的保障水平,今後將繼續適時適當提高最低繳費檔次。
4、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集體補助有哪些規定?
有條件的村集體組織應當對參保人員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集體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集 范圍。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員繳費提供資助。對參保人員補助和資助的金額不得超過當地政府設定的年度最高個人繳費檔次標准。
5.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是如何規定的?
根據國家關於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要求,必須建立健全城鄉居民參保繳費的財政補貼機制,實行“多繳多補”的繳費激勵機制,鼓勵參保的城鄉 居民選擇更高檔次的繳費標准,今後到齡可以享受更高水平的養老待遇。本市確定的參保繳費補貼標准高於全國、全省最低標准,對於選擇200元至400元檔次 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45元;對選擇500元及以上檔次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60元。
市本級即中心城區城鄉居民參保繳費,統一執行45元和60元的補貼標准;各新城區的執行標准不得低於此標准,同時,還可以在此標準的基礎之上,結合本區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本區城鄉居民參保繳費的補貼標准。
對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各區人民政府為其代繳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6、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有哪些規定?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為每一個參保人員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將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老農保賬戶資金、村主職幹部財政補助、 其他社會經濟組織或者公益慈善組織及個人對參保人的繳費資助、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前各地自行試點期間的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 額按照國家規定計息。
7.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如何計算?
自本市實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以來,參保人員在年滿60周歲以前按年或者按照規定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其繳費年限可累加 計算,並參與計算繳費年限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在年滿60周歲以後一次性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只記入本人個人賬戶,不計算繳費年限,也不參與計算繳費年限基 礎養老金。
8.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的基本條件有哪些?
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本意見實施前,已按照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且已領取養老金待遇的,繼續按月領取。
9、城鄉居民補繳養老保險有哪些規定?
當地制度實施時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人員,應當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得少於15年。在年滿60周歲時應補齊不足15年 年限的養老保險費以後,方可辦理按月領取養老金待遇手續。同時,對於參保後因各種原因中斷繳費的,在達到規定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年齡前,也可以補繳養老保險 費,上述補繳的年限不享受政府的繳費補貼。補繳養老保險費,按照不低於補繳時當年全市統一規定的最低繳費檔次確定,各區可結合實際制定本區的具體辦法及執 行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