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於不結婚或者丁克的人,最穩妥的養老方式是什麼
在我們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結婚生子、傳宗接代是一個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大事件。而古話也常說,多子多福、養兒防老。這些古話無一不在向我們傳達著一種觀念,即日後一定要生個孩子,最好是一兒一女,湊成一對「好」字。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加快,人們的思想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改變。受各國文化以及國家教育的深刻影響,重男輕女的觀念逐漸被人們唾棄,認為其侵犯了女性的主權,不符合男女平等的觀點。
同時,也隨著時代發展的越來越快,還有極大一部分人甚至由於壓力大、怕麻煩等原因直接放棄結婚生子。選擇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地單過,這種思想也很快在大眾心中盛行了起來。
一、 不婚族和丁克族
不婚族,顧名思義就是不打算結婚的這類人。而丁克一詞的概念是從希望國家引進的,指的是在未來的計劃裡面沒有生孩子這一項。這兩類人群的誕生,也引起了我們社會的廣泛關注。
首先便是他們是如何興起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社會也越來越方便快捷,這也是科技興國的根本要求,但科技發展迅速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們壓力的積累。
首先便是就業壓力,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逐漸成熟,機器人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屢見不鮮了。不管是在餐廳看到的機器人取代人工服務員,還是我們在家中使用的掃地機器人代替人工等,這都是機器人替代人工的證明。
其中服務類人員深受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智能機器人的發明,再加上其性價比更高、差錯更小。所以更多的商家願意去使用機器人而非人工,造成了大量人員失業。
其次便是教育成本過高,隨這社會的發展迅速,社會的競爭關系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激烈。養一個孩子的費用更是不可預估的。許多家長秉持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原則,瘋狂投資。這也就造成了社會上另外一部分佛系家長的恐慌,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內卷」現象。
反觀我們以前社會,孩子只要餓不著、凍不著就能養活,而如今社會的激烈競爭,早就不允許家長繼續這樣佛系養娃了。更多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更好,至少不能落後於同齡人中的大部分人。這就給工資本就不高的家長造成了一種教育壓力。從孩子出生後使用的奶粉、奶瓶、尿不濕開始,到後面上幼兒園是選擇普通還是雙語類,再到後面小學、初中的擇校費等等,無一不需要足夠的資金以及時間和精力的支持。
最後最為關鍵的便是當代年輕人所面臨的巨大的買房壓力。在當今社會,據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買房的壓力已經變成了當代年輕人生活壓力最大的一部分。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以及城鎮差距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口都紛紛湧入城市發展,造成城市的人口過多。要組建一個家庭並結婚生子的話,都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家,而房子問題更是重中之重。
而在網路上更有笑稱「房價漲得比我血壓都高」、「要想在一線城市買套房,我們家就應該要從祖宗那輩人就開始攢錢」。由此可見,房價的漲速已經到達了一般人消費不起的程度。更像是一種非常昂貴的奢侈品,並且一般人的能力都只能夠付首付,後半生幾乎就要成為「房奴」,更別說有其他資金用來養孩子了。
二、 養老問題
這便是不婚族和丁克族興起的原因。他們認為自己的經濟實力以及精力不足以承擔起養一個孩子的費用,所以索性也就不生了。自己一個人生活或者跟愛人兩個人一起相伴終生也挺好的,沒什麼壓力。
但這便涉及他們後半生的一個重要問題,那便是養老。生孩子除了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樂趣與幸福感外,其中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養兒防老。這也是我們傳統觀念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內容之一,養老問題也一直深受大家關注。畢竟隨這社會的發展,科技創新的速度遠遠超出了我們人民所能夠接受的速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發現,老年一輩的人的的確確是被社會所拋棄的。不管是智能化交通還是智能化就醫,都給了使用老年機的老人們一個巨大的挑戰。
而孩子在其中就能夠起到很好地調和作用。但不婚族和丁克一族老了之後又該如何養老呢?其實這一代年輕人早就為自己找好的後路。首先便是自力更生,自己照顧自己。當代年輕人早就已經習慣了獨居生活,所以照顧自己早就是他們的生活必備技能。
但如果年紀到了已經需要人照顧的程度時,他們就會為自己找好養老院。在養老院里跟自己的好姐妹們一起下下棋、逗逗貓貓狗狗啥的。這也是當代年輕人的新穎想法。
再加上現在的養老院設備更加先進,服務更加良好,早就已經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虐待老人的那種地方。在養老院里,你可以遇到跟你年紀相仿的老頭老太太,你們甚至會有很多的相同的興趣愛好。這也更能夠充裕他們的養老生活。
B. 男人50歲以後家裡都不管可以孤獨終老嗎
從你的描述來看,如果一個男人50歲了,家裡都不管的話,有可能子女也不會管,他就會孤獨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