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智能居家養老服務包括哪些
智能居家養老服務包括:
如果老人走出房屋或摔倒時,智能居家養老系統中的老頑童手錶設備能立即通知醫護人員或親屬,使老年人能及時得到救助服務;
當老年人因飲食不節制、生活不規律而帶來各種亞健康隱患時,智能居家養老設備的服務中心也能第一時間發出警報;
智能居家養老設備醫療服務中心會提醒老人准時吃葯和平時生活中的各種健康事項。
最重要的是,「智能居家養老」可以在老人身上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子女再也無須擔心老人外出後走失。
智能居家養老是新近流行的一種養老概念。最早由英國生命信託基金會最早提出,它們稱其為全智能化老年系統,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時間和地理環境的束縛,在自己家中過上高質量高享受的生活。智能居家養老系統採用電腦技術、無線傳輸技術等手段,在居家養老設備中植入電子晶元裝置,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處於遠程監控狀態。
⑵ 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包括哪些
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項目如下:
1、個人衛生護理:
包括洗發、梳頭、口腔清潔、洗臉、剃鬍須、修剪指甲、洗手洗腳、沐浴等護理項目。生活起居護理:包括協助進食、協助排泄及如廁、協助移動、更換衣物、卧位護理等護理項目。
2、協助進食:
用餐前老年人和服務人員須洗手;對有咀嚼和吞咽功能障礙的老年人,要將食物切碎、攪拌;餵食時服務人員位於老年人側面,由下方將食物送入口中;每次喂飯前應先協助老年人進湯或水;協助進食時讓老年人有充分時間咀嚼吞服,防止哈噎,進食完畢後用清水漱口。
3、協助排泄及如廁:
對有能力控制便意的老年人適時提醒如廁。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扶助如廁及協助使用便器。對失禁的老年人及時更換尿布,保持皮膚清潔乾燥,無污跡。對排泄異常的老年人觀察大小便的性狀、顏色、排量及頻次並作記錄。
4、協助移動:
器具性能良好,輪椅剎閘穩固,輪椅剎閘後定點放置;將輪椅靠近老年人身體健側,輪椅與床或椅子呈300 -400,固定輪椅,將老年人穩妥地移到輪椅或椅子上,叮囑老年人扶好輪椅扶手;動作輕柔,為坐輪椅的老年人固定好安全保護帶。
5、更換衣物:
了解老年人的肢體功能,注意更換的順序;保持肢體在功能位范圍內活動,防止牽拉受損,防跌倒、墜地;根據老年人意願及時更換衣物。保護老年人隱私。
卧位護理: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及護理要求調整老年人體位;翻身後適當按摩受壓部位;保持姿勢穩定,並在受壓部位墊海綿墊、氣墊或墊襯枕頭等;翻完身後整理床單位,各肢體關節保持功能位。
6、助餐服務:
上門送餐:尊重老年人的飲食習慣,做到葷素搭配、干稀搭配、粗細搭配合理,每周有食譜。給予老年人充分的用餐時間,服務過程細致、周到、親切;注意觀察老年人用餐安全,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7、助潔服務:
家庭保潔是指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提供家庭清潔服務。物品清潔,是指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提供物品清潔服務。卧室、客廳整潔,地面潔凈,無水漬、污漬,垃圾簍外觀干凈,簍內無垃圾。廚房潔凈,抽油煙機外表無油污。衛生間馬桶、浴缸、面盆潔凈無異味,鏡面無水霧。
8、洗滌服務,
上門清洗:是指由服務人員上門為老年人清洗衣物。告知老年人或家屬貴重衣物不在洗滌范圍。送取衣物時,應做到標識清楚、核對正確、按時送還。疑似傳染性衣物送取時要用專用污(潔)衣袋。先消毒後清洗,消毒液濃度及消毒方式、浸泡時間應符合消毒隔離要求。
9、助行服務:
是指由服務人員陪同老年人在住宅附近周邊區域戶外散步。陪同外出:由服務人員陪同老年人就近購物、探訪等。根據老年人身體情況准備手杖、助行器、輪椅,或其它輔助器具。助行過程中注意觀察老年人身體情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服務過程中注意保護老年人安全。
10、代辦服務:
代購物品:是指由服務人員代替老年人釆購日常生活用品。代領物品:是指由服務人員代替老年人領取養老金、郵局包裹等。
11、代繳費用:
是指由服務人員代替老年人繳納公共事業費用。根據老年人實際需求,確認代購物品名稱。代領時仔細核對養老金金額、物品的名稱,發生異議當面核實。代繳公共事業費需持有水、電、燃氣、電信等繳費通知單。提供完整的代購、代領、代繳完成憑證,錢款當面點清。
12、談心服務:
談心交流:是指服務人員採取傾聽、對話的方式,對老年人進行心理上的關愛,舒緩心情,排遣孤獨感。讀書讀報:是指服務人員採取讀書讀報(網路查閱)的方式,幫助老年人了解時事、激發興趣、促進身心健康。
⑶ 帶你深入了解居家養老服務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由養老服務機構提供標准統一的服務,老年人根據實際需求自主選擇其中的服務項目,實行精準化、個性化、規范化的居家養老服務。⑷ 老人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有哪些
居家養老上門服務項目有:
1、生活照料服務
主要提供幫助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基礎服務,包括助餐服務、起居服務、助浴服務、衛生清理服務、代辦服務。
⑸ 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包括哪些
居家養老服務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日間托養、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助行、助購等生活照料服務;
(二)健康體檢、醫療康復、保健指導、健康教育等醫療護理服務;
(三)關懷訪視、生活陪伴、情緒疏導、臨終關懷等精神慰藉服務;
(四)緊急救援、安全指導、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心理咨詢、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其他服務。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依託社區,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
它是對傳統家庭養老模式的補充與更新,是我國發展社區服務,建立養老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
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背景是什麼
1、我國人口老齡化國情日趨嚴重。1999年末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按照國際通行標准,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進入新世紀後,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200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近1.44億,占總人口的比例達11%。洶涌而來的白發浪潮對我國養老福利事業造成了極大的壓力,使尚未形成完善體系的我國養老服務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2、實現「老有所養」的現實選擇。我國經濟尚處於不發達階段,政府財政拿不出更多的經費來全面發展以機構養老為主的老年人福利事業。
3、養老服務的客觀需求。隨著我國家庭日趨小型化,家庭養老功能逐步弱化,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社會養老服務功能的強化和養老服務形式的多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居家養老服務的意義
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是破解我國日趨尖銳的養老服務難題,切實提高廣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優良傳統,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選擇;是促進家庭和諧、社區和諧和代際和諧,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發展服務業,擴大就業渠道和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
居家養老服務原則是什麼
1、堅持以人為本。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高質量、人性化的服務;
2、堅持依託社區。在社區層面普遍建立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場所和服務隊伍,整合社會資源,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營造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環境;
3、堅持因地制宜。緊密結合當地實際,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社區人文環境和老年人的需求相適應,循序漸進,穩步推開;
4、堅持社會化方向。採取多種形式,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和支持居家養老服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五條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倡導全社會優待老年人。
第十三條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三十七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鼓勵、扶持專業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逐步給予養老服務補貼。
⑹ 居家養老服務主要包括
居家養老服務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老年人日間照料、生活護理、家政服務、精神慰籍等為主要內容,以上門服務、社區日托和引入養老機構專業化服務為主要形式的養老服務。 1.生活照料服務。指為老年人提供日托、購物、配餐、送餐、家政服務等一般照料和陪護等特殊照料的服務。 2.康復保健服務。指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康復護理、心理衛生、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檔案和開設家庭病床等服務。 3.法律維權服務。指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及維護老年人贍養、財產和婚姻等合法權利的服務。 4.文化教育服務。指為老年人提供知識講座、書法繪畫和圖書閱覽等服務。 5.體育健身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活動場所、體育健身設施等服務。 6.精神慰藉服務。指鄰里結對、相互關愛等志願服務。各區(縣)可自行採取菜單式服務方式,將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的資金折算成各類服務時間,供老人自主選擇。服務對象在民政部門確認的服務機構中自行選擇服務機構。如發生糾紛,當事人可自行選擇解決方式,如雙方協調解決、向轄區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