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父母沒有退休金如何養老
退休金是為了保證員工退休後生活水平所發的一筆資金,一般只有城鎮工作的人才會有退休金。那麼,對於沒有退休金的老人來說,應該怎麼規劃養老呢?
爸媽沒有退休金怎麼規劃養老?
爸媽要是沒有退休金的話,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規劃養老:
【1】父母年齡不是很大的話,可以選擇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在就業地或者戶籍所在地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達到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
【2】可以選擇惠民保。惠民保又稱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憑借其投保門檻低、保額高、價格親民的優勢,受到大眾的熱烈喜愛。尤其是保證人群方面,對於超過65歲的老年人群或者帶病體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3】可以選擇商業保險。在預算比較充足的情況下,可以選年金險、重疾險、意外險以及百萬醫療險等商業保險。比如說購買年金險,大家都知道年金險其實就是一種財務規劃,目的是在未來某個需要用錢的時候,能有一筆確定的錢,且多數年金險產品是可以終身領取的,一般約定按年或者按月領錢,領錢的時間和金額都是固定的,比較適合生活支付穩定的老人。
1、意外保險
給父母配置一份意外險,90後的很多父母,基本都50-60歲了。
這個年紀,很多父母的身體也不像年輕的時候,難免有磕磕碰碰。
而且年紀大,可能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比如摔跤,年齡大了的人不像年輕的人,摔一跤拍拍屁股就可以站起來。
2、買新農合
對於農村戶口,很多人都可以買新農合,也就合作醫療。
這份保險挺劃算的,一年只要繳納300元左右。
年紀大了,想買重疾險挺難的,因為保險公司有規定,年齡方面就是一個坎。
即使有年齡大的重疾險買,也需要花很多錢,而且賠付的很少,不太劃算。
保險要年輕的時候買,越年輕越便宜,而且等年齡大了,身體出點毛病,想買也沒法買了。
除了農村醫療,如果經濟允許,可以買一些防癌險等,具體方面的話,也可以問問專業的保險代理人。
3、政府推出的「惠民保」
這段時間,因為我比較關注保險,沒想到還發現了一個「新大陸」。
就是「惠民保」,作為由政府推薦的普惠性醫療補充保險,不限年齡和職業,且無須健康告知,並且和醫保一樣,可以帶病參保。
(也只有政府推出的,才能有這樣的無健康告知,不限制年齡,還可以帶病參保的保險)
我了解後,就幫我爸媽都買了,幾十塊也很便宜。對於他們這樣年紀大的人,這個保險真挺好的。
有總比裸奔的好,所以想給父母配置保險的,可以去了解一下,不明白的也可以打市名熱線電話12345進行咨詢。
4、定期存錢
父母年紀大了,作為子女的,一邊要拼事業,買房買車,一邊顧自己的子女,然後還需要贍養老人,其實,挺不容易的。
但如果可以,盡量多存錢,無論是將來給子女的教育金,父母的養老錢。
農村家庭的孩子,註定是會比城裡的人壓力大,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平時存錢,捨不得在孩子身上省的,很多大人都從自己身上各種省錢。
出門在外,捨不得打車,衣服鞋子,一穿就好梁困幾年
定期存一筆錢,有需要的時候才不至於手忙腳亂,求爺爺告奶奶的借錢。
5、定雹晌投基金
雖然說,很多農村的父母,沒有什麼存款,但也不是全部父母都沒有,有的父母還是有自己的積蓄。
如果你的父母有存款,可以適當的幫父母做一些理財。
父母的存款可以分為3部分:
第一部分是平時的生活開銷,可以存放活期,隨時可取可用。橡肆念
第二部分是應急資金,這個需要留存,以防需要用到,可以留個3-6萬左右,放活期隨存隨取。
第三部分可以用來購買風險相對較低的理財產品。
這個事的前提是:你自己會理財,同時你的父母也信任你。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B. 父母是農民,都60多歲了,沒有養老金該怎麼辦
父母親都是農民,現在已經60多歲的年齡了,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以後該怎麼辦呢?很顯然你的父母到了60多歲的年齡,你才意識到沒有養老保險,而這個時候已經是為時已晚,不能夠於事無補了。畢竟我們都知道參加養老保險,必須要達到15年的最低繳費年限,如果說你的父母親在45歲以下,那麼那個時候開始參保,還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已經到了60多歲的年齡,而且超過了60周歲,甚至連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條件都不具備了。C. 父母沒有保險怎麼辦
法律分析:社保是最基礎的保障,如果符合條件,可補上社保。如果實在買不了社保,那就買商業保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四條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 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第二十一條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
第二十二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D. 老年人沒有養老金怎麼辦
若60歲以上的老人沒有交社保,就可以去申領最低生活保障金。這些老人還是有子女的,子女也會給予父母一定的補貼,讓父母能夠有錢維持自己的老年生活。如果特別想領養老金的話,子女可以為老人按照最低標准進行補繳,比如說一年是100塊,15年就是1500塊。並且國家還有一項政策,養老保險制度推出之前以及年滿60歲的老年人不需要大枯繳納養老保險,每個月可以直接領取到基本養老保險基金。
除了上述的一些做法,村裡面的人也是會主動照顧孤寡老人的,會對其進行幫扶。
E. 父母沒有社保怎麼養老
以前,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養兒防老」,意思就是,要生一個兒子,來給自己養老。如今,這種觀念已經落伍了,因為到現在,生兒生女都是一樣的,多應有孝敬父母的義務。而養老,大多數人也不是指望著兒女,而是在職時繳納社保,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用於退休後的生活支出,甚至有些父母養老金比較豐厚,還可以支援兒女。但如果父母年齡大了,比如已經到了55歲,沒有社保,那養老怎麼辦呢?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F. 父母是農民,都60多歲了,沒有養老保險,以後該怎麼辦
農村老人的養老、醫療問題的確是一個難題。除了國家給予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補貼外,更多的還要依靠自己和子女的贍養。
一、傳統農民靠莊稼生存
年逾60的農民,應該還算是傳統的農民。因為缺少文化、與技能,他們基本是靠莊稼地里的收成,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種地,在八十年代,讓農民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解決了溫飽問題。但並沒有讓他們靠種地富裕起來。同時加上一生以來為兒女勞碌,所有的積蓄都用在兒女成家立業上。就算年老,還有點體力,往往也會留守在家,照顧孫子女,好讓自己的兒女在外面多賺點,維持家用。因此,在他們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後,身上也沒有一點錢,完全需要兒女的贍養與社會的扶助才能繼續的生存下去。
當然,隨著農民進一步離開土地,進城務工,再加上新生一代農民在文化、技能上提高,以及對法律意識的提升,懂得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農村養老,問題或許會慢慢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