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如何繳納養老保險
根據現行規定,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至少為十五年,養老金可按月退休後發放蘆銷擾。如果間斷付款導致累計付款年限不足十五年,則只能領取一次性養老金。2、失業人員未達到退休條件,繳費期限不夠的,可以自行繳費。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這個是保護退休工人的一項重要保障,對於退休後無工作的下崗職工來說,這個能最大程度保障到他們在無工作的情況下得到最基本的國家保障基金。一般人以個人身份支付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20%,其中8%進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基金,相當於企業繳費部分的支付。下崗職工離開單位後,個人關系返回居住地所在地的社區服務中心。人事檔案由區、縣人事市場或社會保障中心管理。失業後,斗慎憑社保卡、身份證、下崗證明到社保中心辦理相關手續。失業期間可以領取失業救濟金。失業保險每年可以支付兩個月。兩年內可以支付十年,最高限額為兩年。此外,年滿50歲或40歲的失業男子可在社區申請老年津貼。當然,不一定到處都有,他們需要具體的建議。失業者因各種原因未重新就業,達到法定退休條件的失業期間,到本人戶籍所在地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申請,由負責該地區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縣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辦理退休手續的規定,經批准後由區、縣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發放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拓展資料:下崗失業人員憑有效的下崗、失業證明,按16%的費率繳納養老保險費。下崗失業人員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全市職工月陪旦平均工資。按10%的費率繳納醫療保險費,其中領取失業金期滿的失業人員,可按6.5%費率繳納醫療保險費,不建立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同時,應按規定參加醫療救助。
法律依據: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一條規定,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至少為十五年,養老金可按月退休後發放。如果間斷付款導致累計付款年限不足十五年,則只能領取一次性養老金。
2. 職工養老保險最低交多少年
法律分析:職工養老保險需要交15年,醫療保險需要交20-30年,各個地區時間都有出入。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根據我國的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社保養老保險需要累計繳滿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才能享受退休金待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3. 職工養老保險交多少年
1、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是15年,退純唯休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退休金。
2、醫療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是:女20年枝彎,男25年。
3、養老保險一般可以中斷,是累計交夠15年,如果退休時不夠交費最低年限,是可以補齊的;醫療保險也可以中斷,但是最好不要無故中斷,因為在中斷期間如猛褲悶果住院治病,治療費用是不能報銷的。一旦中斷了,退休時如果不夠交費最低年限,也是可以補齊的。
4. 下崗職工養老保險繳費15年以上,能不能領取養老金呢
下崗職工社保繳費15年,可以領到養老金待遇嗎?做為下崗職工來講,假如說自已的總計繳費年限做到15周年紀念,那樣是具有臨時性養老金待遇要求的,這是沒有什麼問題。所以說我們自己的養老金假如說總計繳費年限在15周年之上,不管你是不是歸屬於下崗職工,是屬於在崗職工,那樣都能夠正常的領到養老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