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發居家養老保障卡有哪些功能
國發居家養老保障卡可以參保登記、繳費申報、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城鎮和農村均由社會福利機構負責養老(指各級民政部門開辦的敬老院、福利院,屬於國家出資)
可以當身份證使用。當身份證使用,這是其身份憑證功能。身份憑證主要是指作為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就業扶持政策和參保登記、繳費申報、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醫療費用報銷、待遇領取資格認證等業務辦理的身份憑證。
(1)居家養老保障卡多少錢擴展閱讀:
國發居家養老保障卡可以繳納領取養老金。社會保障卡載入金融功能後,人社部門積極推動其在社會保險費繳納、待遇領取等業務環節的應用,逐步將涉及個人繳費、支付的各項業務,包括社會保險費的繳納、養老金、失業保險金等待遇的領取以及醫療費用即時結算後的費用支付等。
國發居家養老保障卡可以辦理出國業務。社保卡除了就醫等基本功能,還能申請出國。據相關部門介紹,政務類應用事項也會納入,涉及人社、民政、公安、衛生、公積金等應用事項,具體包括就業、社會保險公共業務、出入境申請預約等。
2. 國家居家養老保障卡。有這個單位嗎會不會是騙老人的地方。
居家養老保障卡是我們國家推出的第三種養老方式,第一種是社區養老,第二種是版現在所謂的福利院權,第一和第二種在我國的老年人種只佔比10%,所以第三種是國家推出的一項重要的養老民生計劃!大家可以在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和中科院平級)的官網上看看
3. 天津八十歲老人居家養老補貼申請手續為什麼那麼繁瑣
2017年12月起,居家養老服務補貼,由原先以服務券的形式支付改為現金發放,按照輕、中、重三個照料等級劃分為200元、400元、600元
為何改發現金
為困難老人發放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是為了讓困難老人能享受得起專業的養老服務。
過去以服務券的形式支付,老人憑券可以到戶籍所在地的日間服務照料中心購買服務,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提供的服務包括:助餐、助潔、助浴、助醫、助行、助急等服務,同時兼顧老年人多種需求,提供文化娛樂、學習教育、聊天、心理咨詢等服務。
但目前隨著「人戶分離」的現象越來越多,讓部分老人拿到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卻無法享受到服務,為此,本市將原先以服務券的形式支付調整為現金方式發放。
誰能享受補貼
具有本市戶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特困救助和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中60周歲以上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
80歲以上獨生子女父母、市級勞動模範、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本市最低工資標准、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
根據照料程度,劃分為輕、中、重度三個等級給予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
具有本市戶籍的60歲以上農村低保、農村特困救助、農村五保供養和在鄉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
80歲以上農村獨生子女父母、農村失能老人和農村空巢老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本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
享受到的補貼標准和城市困難老人一樣。
怎麼領取
今後,居家養老服務(護理)補貼採取社會化方式按月發放。各區將通過銀行、信用社等代理金融機構,或依託社會保障卡、惠農資金「一卡通」等方式將補貼資金轉存到補貼對象賬戶中,由補貼對象自行領取。
將補貼資金存放入指定代理金融機構的,代理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補貼對象收取賬戶管理費用。
4. 辦老年公交卡需要哪些證件啊
老年公交IC卡,須攜帶本人戶口簿及相符合的身份證原件、兩張2寸近期正面免冠彩照(二代身份證彩照也可)、10元乘車意外傷害保險費,到單位離休幹部管理部門、社區居委會集中登記造冊後統一辦理。
滿足年齡要求、長期在洛居住的外地老人辦卡,除身份證原件、兩張2寸彩照和10元保險費外,還需要由社區居委會開具長期居住證明。
之前已辦理過的老年公交IC卡,除今年六七月間新辦和年審過的,都需要辦理年審。老年人須要攜帶原IC卡、本人身份證原件和保險費10元,到單位離休幹部管理部門或社區居委會登記造冊後,集中辦理。
若到期年審的老年公交IC卡丟失,則須持本人身份證、一張2寸近期正面免冠彩照及12.5元,到解放路16號IC卡充值中心辦理補卡手續,然後再將補辦新卡交由單位離休幹部管理部門或社區居委會集中年審。
2010年8月1日起,持卡人應及時辦理年審,每年一次。每年本人出生月份起可到本人戶籍所在街(鎮)服務中心辦理,需提供的資料包括本人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和老年人社保卡。
(4)居家養老保障卡多少錢擴展閱讀
優待卡優惠內容
(一)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市域內地面公交車。城市公交車站要設置無障礙等候專區,方便老年人乘車。城市公共交通車輛要設立不低於坐席數10%的老幼病殘孕專座。
(二)市、區(縣)級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的公園、風景名勝等旅遊景區對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收門票費(大型活動期間除外)。60至64周歲老年人優惠購買市屬公園通用年票,每張50元。提倡非政府投資主辦或控股的公園、風景名勝等旅遊景區,對老年人給予適當優惠。
(三)市、區(縣)級財政支持的各類博物館(院)、美術科技和紀念場館、烈士紀念建築物、名人故居、公共圖書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向老年人免費開放。提倡非財政支持的公益性文化設施為老年人提供優惠服務。
(四)市、區(縣)級財政支持的公共體育場館為老年人健身活動提供優惠服務。提倡非財政支持的公益性文體設施為老年文體團隊活動優先提供場地。
(五)各級文化館(站、宮、活動中心、室)對老年人免費開放。市、區(縣)、街道(鄉鎮)所屬文化中心(站)每月定期為駐區老年人免費放映一場電影。
(六)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服務中心和老年活動中心(站、室)對老年人提供優惠服務。市老年心理咨詢熱線(96156)為老年人提供免費心理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