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至2021年養老機構共有多少

至2021年養老機構共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3-07-15 05:24:19

❶ 2022年大同市建設新型養老機構有多少,多少張床位

有490家養老機構,有四五十張左右床位
國內外養老模式1、機構養老,包括養老院、養老公寓等多種情形。喜歡過群體生活的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居住於養老院,或組建大型的老年社區,組織大量的老年人自願前來入住,社區內為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各方面專門化服務。機構養老將是未來養老的一大主體方式。適合人群:喜歡熱鬧的單身老人。2、居家養老,居家養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國民族生活習慣,選擇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養老機構內,安度晚年生活的傳統養老方式。適合人群:由於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更多的中國老人還是選擇在家頤養天年,特別是高齡老人和對到養老院和護理院養老都存在著一定的偏見或顧慮的老人。

❷ 在安徽,你知道有哪些養老機構嗎

在安徽有很多養老機構,畢竟安徽是一個省,在其16個市區當中截止到目前為止共有14634家養老產業結構。這些機構按照不同的時間注冊,而且隨著注冊企業每年呈上升趨勢,比如說2015年全年僅注冊了690家養老產業機構,而到了2020年全年注冊養老產業企業就有2643家,同時截止到2021年8月半年的時間已經注冊了1528家,可以說養老產業在安徽的發展非常快速。

另外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很多「互聯網+養老」的商業模式也逐漸誕生,這些養老機構也在挖掘互聯網+養老的服務新模式,希望從中能夠找到一種讓老人健康養老、開心養老、幸福養老的目的。其實現實生活就是一個輪回,我們小的時候就是現在如今很多老人的時候,老人如小孩這句話不是空談。養老產業也不只是為老人提供生活起居的照料。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下的年輕人也要熟知養老的知識,比如說與老人的溝通方式,養老的一些生活知識等等,一方面給老人養老子女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年輕人也可以通過了解養老知識,豐富自己的大腦,在自己到老的時候就不會為養老問題而焦慮了。養老不是老人的事,是每一個人的事情。

❸ 養老行業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智能養老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延華智能(002178)、萬達信息(300168)、易華錄(300212)、康泰醫學(300869)、九安醫療(002432)、愛儂養老(870925)、冠新軟體(834376)等。

本文核心數據:人口結構、市場規模、養老模式、競爭格局

行業概況

1、定義

智能養老也叫智慧養老,是指融合應用健康醫療電子、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和產品,採集人體體征、居家環境等數據,實現家庭、社區醫療機構、健康養老服務機構、專業醫療機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和分析處理,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多樣化產品和服務,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迫切的健康養老需求。

根據工信部、民政部和國家衛健委三部門聯合發布的《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分類,我國智能健康養老產品主要包括:可穿戴健康管理類設備、攜帶型健康監測設備、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和家庭機器人五大類。智能健康養老服務主要包括:慢性病管理、居家健康養老、個性化健康管理、互聯網健康咨詢、生活照護、養老機構信息化六大類。

2、產業鏈剖析:產業鏈條長,涉及行業多

根據前瞻分析,智能養老的服務鏈上游有物聯網、雲服務等先進技術供應;智能設備的晶元、感測器等核心零部件供應,以及護工培訓和養老金融等服務;其中先進技術和智能設備核心零部件供應是智能養老主要區別於傳統養老的部分。

產業鏈中游即各種智能養老產品與服務供應商,下游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與機構養老這三大類養老需求市場。

行業發展歷程:起步較晚,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國內智能養老行業起步相對較晚。2007年,中國建築業協會智能建築分會副會長胡黎明發表《新型數字化居家式養老社區解決方案》,提出「數字化養老」;2010年,學術界開始運用「信息化養老」概念;2011年,出現「科技養老」概念;2012年,全國老齡辦首次提出「智能化養老」的概念。

根據目前的技術和經濟狀況判斷,2015-2017年左右為產業的培育期。在此期間,適應養老產業的法規、政策、標准和創新體系及可信交易環境將逐步建立,眾多企業將不斷推陳出新。2018-2020年左右將是產業的推進期。在此期間,適應智能養老產業的各類企業基本建立,創新的智能養老服務模式不斷涌現,投融資市場十分活躍。智能養老產業發展的重要轉折點為2021年左右。2021年以後,基於網路的無形市場規模會逐漸接近傳統的有形市場規模,智能養老產業在此時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行業政策背景:政策持續加持,長期利好行業

人口老齡化趨勢背景下,中央層面陸續出台相關政策推進智能養老,2011年9月17日,國務院發布《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做好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台試點工作,並逐步擴大試點范圍。

此後在《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關於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個政策中提到「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的字樣。

2013年,全國老齡委專門成立了「全國智能化養老專家委員會」為我國智能養老服務事業與產業發展把脈導航;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2017年發布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提出,要加快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並規劃了相關目標。

2021年,工信部、民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提出,要進一步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並制定相關目標。這些利好政策與信息,意味著智能養老已經開始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

行業發展現狀

1、老年人口佔比持續上升,「銀發經濟」蓬勃發展

——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居民健康關注度上升

從人口年齡構成來看,近年來我國15-64歲人口佔比持續下降,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逐年增長,人口老齡化問題不斷加劇。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0-14歲人口佔比為17.9%,15-64歲人口佔比為68.6%,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為13.5%。2021年,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突破14%,達14.2%,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

人們對健康保險的關注度在不斷提升。近年來,中國健康險保費的收入一直保持增長的態勢,2011-2020年,中國健康保險市場保費收入由692億元上漲到8173億元,特別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健康保險市場行業發展的速度,2020年健康保險收入增速高達15.67%。2021年,我國健康保險收入再次提高,達8447億元,反映出中國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

——養老機構數量增長,老年人消費需求增長迅速

為應對日益加劇的老齡化趨勢,我國近年來養老機構建設力度和提質升級力度不斷加大,養老服務水平持續提升。過去5年來,我國養老機構建設迎來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底,我國提供住宿的養老機構有3.98萬個,提供住宿的養老機構床位數量達到501.6萬張。

註:2018年之前的養老機構及床位統計口徑為老年人與殘疾人服務機構,2019年開始將老年人服務機構單獨進行統計。

據全國中老年網的調查,中國城市45%的老年人擁有儲蓄存款,老年人存款余額2016年超過17萬億元,人均存款將近8萬元。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的退休金總額將超7萬億元。2016年,中國老年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在5萬億元以上。但根據不完全測算,2016年為老年人康養生活提供的產品在5000億至7000億元,需求持續旺盛,但有效供給不足。隨著康養產業的供給不斷增加,2030年中國老年康養產業市場消費需求將達到20萬億元左右。

2、中國智能養老行業模式分析

——目前以「9073」為主,「社區」及「居家」模式增長空間大

目前,我國推行的養老模式有兩種,即「9064」與「9073」。其中,「9064」模式是由北京提出,即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通過家庭照顧養老,6%的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社區照顧服務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我國推行的另一種養老模式是「9073」模式,這一模式最早在「十一五規劃」中由上海率先提出,即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顧,7%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享受機構養老服務。

參考日本與美國的經驗,在支付制度與養老建設方面給予我國很多的啟示,考慮到我國目前的現狀,未來居家養老模式或將成為主流趨勢,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將成為重要的補充。目前我國主要的養老模式為「9073」模式。

根據2021年底發布的《中國城市養老服務需求報告(2021)》,城市居民願意選擇居家養老的佔52.9%,居家養老意願佔比已明顯下降,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的需求比例則提升,分別為26.5%和20.6%。

——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

在居家養老中,智慧設備和科技產品是家庭成員的輔助。由於居家養老是我國目前的主要養老服務方式,因此,居家養老市場需求巨大,從而導致市場對智慧居家養老產品的需求也特別大。而以居家養老為目標市場的智慧居家養老產業門檻低,商業化成功可能性大,易於帶動整個產業鏈,所以處在優先發展的地位。

我國的養老行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三種模式相輔相成,互相影響。

3、智能養老行業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重,開始了銀發經濟的發展,我國智能養老行業發展方向進一步明確,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根據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智慧養老產業白皮書》,2014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為0.17萬億元,2020年我國智慧養老產業規模突破4萬億元,增長迅速。前瞻結合歷年來智能養老在整體養老市場的滲透情況進行初步測算,2021年中國智能養老產業市場規模或達4.57萬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區域競爭:示範企業集中於經濟發達地區

國家三部委公布的五批次共計203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中,可以看出來我國的大部分省份都已經發展了智能養老試點,但是這些試點普遍集中於城市而非農村,且發展較好的試點主要集中於北京、山東、上海等發達地區,中西部地區智能養老發展起步晚、程度低的特點顯著。

2、企業競爭:信息科技類公司佔比最高

國家三部委公布的五批次共計203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中,包括76家信息技術公司和37家醫療科技公司,占據了整個市場的半壁江山。

在智慧健康養老示範企業中,信息科技類公司佔比最高,達38%,主要系信息科技類企業擁有以下優勢:(1)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為企業的可持續創新提供堅強動力;(2)豐富的信息資源優勢,為養老產業提供專業優質的智能化服務;(3)成熟的養老產品、服務和系統,能夠進行市場化推廣和運營;(4)清晰的運營模式和盈利模式,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

3、產品競爭:智能檢測設備入圍數量最多

2020年9月,經地方推薦、專家評審等,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了《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其中入圍智慧健康養老產品推廣目錄名單的產品一共有118件,細分品類有20種,其中智能康復設備和智能檢測設備以及社區自助體驗設備入圍數量最多,分別為21件、14件和10件。

註:截至2022年6月,官方尚未發布2021年版《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

根據《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其中入圍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推廣目錄名單的服務一共有120種,細分品類有6種,其中居家健康養老服務和生活照護服務以及養老機構信息化服務入圍數量最多,分別為39件、23件和18件。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智能養老市場規模將全面爆發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養老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❹ 汕頭養老院有哪幾家

汕頭養老院有哪幾家?
解答,
你好朋友,

事實上應該是有十幾家,

事實上
我們這里就有兩家

閱讀全文

與至2021年養老機構共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哪些醫院周末入職體檢 瀏覽:327
父母政審表格家庭經濟情況怎麼寫 瀏覽:445
如何讓老人學習得到知識 瀏覽:613
誇贊兒子孝順詞句 瀏覽:676
一對老人家情侶頭像 瀏覽:35
體檢的癌細胞偏高復查多久 瀏覽:278
內蒙古安心養老認證怎麼弄 瀏覽:125
廣西養老金補發2020 瀏覽:941
如何讓臨終前老人走佛道 瀏覽:502
老年人尿液尿到腳上怎麼辦 瀏覽:511
什麼是保基本養老院 瀏覽:582
特種工退休要工資表嗎 瀏覽:332
養老院競爭對手有哪些 瀏覽:444
農村養老保險交幾百元劃算 瀏覽:646
馬鞍山退休最低工資標准 瀏覽:917
長壽區衛生計生委 瀏覽:790
觀瀾養生會所哪裡 瀏覽:205
本溪市夕陽紅養老院 瀏覽:369
中國90歲醫生做手術 瀏覽:925
80歲老年人養老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