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把一切都給了兒子,反過來讓女兒養老的父母是什麼心理
在我老婆父親的眼裡, 認為生兒子才是有用的,生女兒就是別人家的人,他從心裏面就不想養育女兒的。但是他老大,老二都是女兒,後來生了兩個兒子。我老婆就是老二,她和她的姐姐一出生,就註定了在家裡是沒有地位,吃的喝的都是很隨便的。再加了她父母的不作為,家裡還非常的窮。
⑵ 農村父母把家產都分給兒子,父母老了,卻要求女兒養老,合理嗎
兒子和女兒具備同等的繼承權。父母在世時把財產全部分給兒子本身就是對女兒的不公。
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兒子接受了父母贈予的全部財產,也就應該承擔為父母養老的全部義務。作為父母,也應該意識到這一點。
雖然女兒也有為父母養老的責任,但父母已經通過將財產全部轉移給兒子的方式將女兒應承擔的養老責任全部轉移給了兒子。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兒子在世且具備贍養能力,女兒不必承擔贍養責任。
⑶ 生活中,家產給兒子卻讓女兒養老的父母究竟有多讓人寒心
-03-
父母長期偏愛家中某個孩子,不僅很容易造成另一個孩子心理失衡,還會讓兄弟姐妹不和。
偏心是父母給孩子最深的傷,希望做父母的要對孩子一視同仁,不要讓你們的偏心,給孩子的童年留下陰影。
一個人童年時期留下的心理創傷,會像夢魘一樣伴隨一生。父母永遠不會知道,他們的偏心,會給孩子帶來多麼嚴重的後果。那種不被在乎和重視的感覺,只有親身經過的人才會懂。
我就是因為父母的偏心,造成了特別自卑,不自信的性格,而且影響到自己的擇偶。哪怕是現在,我爸媽始終還是心有不甘
對於那個原生家庭,我的心都涼透了。如今,只是顧念父母的年邁,雖然沒有原諒他們,但也不再計較了恩恩怨怨了。
我希望為人父母要努公平地對待自己的每一個孩子。愛孩子,就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真愛,讓孩子在一個和諧友愛的家庭中長大,而不是偏愛。
因為偏愛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非常深遠的,而且這種傷害是不能輕易被化解。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拼盡全力愛著自己的孩子,無關男女,才是對子女最好的教育。
⑷ 父母分家不給女兒一分錢,養老卻指望女兒,這是什麼心理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一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他們在面對兒子和女兒的專時候,都會比較看重兒子屬,因為他們的思想中就認為兒子是用來傳宗接代的,不可否認,兒子的姓氏一般都是隨著自己家裡的,而且可以綿延後代,但是女兒就不一樣了,女兒長大了就會嫁出去,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心裡感覺女兒就變成了別人家的人。
老祖宗留下來的家產,當然是想要留給自己家人的後代,畢竟以後女兒生的孩子都是隨著別人的姓氏,就算把家產分給女兒,也會給了別人。所以自古以來,家產都是留給自己的兒子,留給自己家裡的後代。
但是女兒又是父母的小棉襖,畢竟作為一個女生,她比較細致,內心柔軟,所以照顧父母方面就更加體貼,對父母的依賴也勝過了男孩子,都說養兒防老,但是我感覺在防澇方面,女兒比兒子更重要。
所以其實那些留家產給兒子已經便變成一種封建思想,但是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現如今在分家產的時候一般女兒和兒子都有份。不過不可否認,老祖宗的思想還是禁錮著中國人民,還是有一點重男輕女的思想。
⑸ 大家談談女兒有養老的義務嗎
我覺得女兒是有養老的義務的,也就是說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她都是需要孝敬父母給父母養老的,畢竟都是父母的孩子。 一般傳統上的觀念都是男孩子,住在父母的身邊所以養老方面比較方便,承擔的也比較的多。但是我覺得女孩子無論是住的遠還是其他的原因,都應該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給自己的父母養老出一分力 也就是說如果那種沒有男孩子的父母的話,他們養老不都是都得靠女兒進行養老嗎?所以我覺得這是非常必要的。女兒養老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