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村養老金幾號發
農村養老金15至20號發,半年發一兆橋次。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養老金的發放標准為月基本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碧猜嫌戶養老金可以依照相應的公式計算。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是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悔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❷ 農村60歲養老金每月幾號發
退休金一般在每月10號發放,社保局會在當天將應發放的退休養老金劃撥到退休人員的銀行賬戶上,不過,有些地方退休金約定的養老金發放日期並不一致,以每個地方的規定為准,如果想了解退休金發放時間,可以聯系當地社保局,客服電話12333。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退休金會在每月的第二個周六發放,具體需以本人退休金實際到賬時間為准。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鹽城退休人員漲工資,從二0一六年一月份起,按照人均6.5%提高退休人員工資標准,實現十二連漲,各省調整方案即將出台,預計五月份可以到帳,增加部分從一瞎中月份起補發,祝你開心好運!
如果是指2019年度退休人員,則前段工資未發,是因為需要等作為退休金計算基數的2018年社平工資公布,還是可以接受的。
但社平工資大都在每年的4—6月份公布,退休工資基本上在7月份後開始陸續磨虧山發放,即使是截空頌止到2018年底前退休人員漲工資,也應該發放到位,不知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建議直接咨詢鹽城社保中心。
國家人社部與財政部最近發出《關於2016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總體調整水平為2015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辦法。
掛鉤調整體現為「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機制,與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並適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企業退休人員等群體傾斜予以照顧。
近段時間,江蘇省政府正在按照這個通知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抓緊制定實施細則,預計正式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還需要耐心等待,但養老金提高部分都是從2016年1月開始補發的,敬候佳音。
❸ 農村養老金從什麼時候開始領
農村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保障水平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集體(含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現在農村地區推行新農保,農村居民也可以參加養老保險,具體繳納標准根據當地的生活水平而定。那麼農村居民老了之後,什麼時候可以領取養老金呢?如何領取?1、參保人員什麼時候領取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參保人員領取養老金的時間為其60周歲月份的次月開始領取農村社會保險的養老金。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的標准如何計算?參保人員領取養老金,需先計算出個人帳戶的積累總額,再由積累總額確定其領取標准。計算月領取標准公式為:月領取標准=0.008631526×積累總額(0.008631526為民政部《關於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養老金計發辦法(試行)》民辦發[1994]22號文件規定的系數)。3、參保人員如鄭高沖何領取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參保人員在達到領取養老金年齡時,應向戶口所在的行政村或鄉鎮企事業單位的代辦員申請辦理領取手續。本人要攜帶戶口簿(或身份證)和農村養老保險《繳費證》,填寫領取申請表,交回《繳費證》。縣(區)勞動保障局農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經審核合格後,發給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領取證》,參保人員憑《領取證》到銀行或代辦員處領取養老金。4、什麼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保證期?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保證期是指養老金的保證領取期。按照民政部《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試行)》(民辦發[1992]2號)規定:「保險對象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10年。領取養老金不足10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余額可以繼承。無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的,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領取養老金喊殲超過10年的長壽者,支付養老金直至身亡為止。5、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對象有什麼權益?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對象的權益有:(1)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者,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還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收益人。(2)投保人領取養老金,保證期為10年。領取養老金不足10年身亡者,保證期內的養老金余額可以繼承。無繼承人或指定收益人者,按縣(區)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領取者超過10年的,支付養老金直至身亡為止。(3)保險對象從本縣(區)遷往外地。若遷入地尚未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可將其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還本人。(4)投保人升學、農轉非等,可將保險關系(含資金)轉入新的保險軌道,或將個人交納全部本息退還本人。6、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退保手續如何辦理?被保險人(或指定收益人)要帶《繳費證》和有關證明材料(如農轉非、死亡等材料),到保險關系所在的鄉鎮農村社會保險事業管理所,由申請人填寫《退出保險申報單》。縣(區)農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復核後,按規定核算退保金額,填制《退保通知單》,辦理退保,終止保險關系。7、退保金如何計算?(1)正常退保:保險對象戶口遷移而遷入地未建立農保制度、農轉非或在繳費期間死亡,可以作正常退保處理。退保時將個人繳納的保險費扣除管理服務費後,按規定的退保利率計息退還個人或法定繼承人。(2)非正常退保:非正常情況原則上是不允許退出保險。個別堅持要退出保險的,只退還保險對象個人繳納的保險念顫費(扣除管理服務費、不計息)。根據個人不參加養老保險集體不予補助的原則,原已計入個人名下的集體補助不予退還,計入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