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夫妻兩人退休後每月養老金二萬余元,是繼續存錢買房還是租房住呢
如何養老真的是所有人比較關心的難題,因為他是人生的必然現象,不論是達官貴人或是普通百姓,都避免不了養老服務這一天氣現象,因而有人防患於未然提早交納社保。
所以無論怎麼計算,從一切角度來講,兩口子人每月有8000元退休養老金加20萬儲蓄,還有一套房的情形下,養老服務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一定可以過一個高品質的老年生活了,你覺得呢?
Ⅱ 以房養老和商業養老保險,誰更合適
你放養老肯定是不劃算的,而且房子只是提供住宿,並不能在我們需要吃或需要穿的時候把房子拿來吃拿來穿。房子只是我們生活生存的一個剛需元素。真正養老的話還是要靠社會養老保險,自己養老保險,你可以選擇商業性的養老保險,也可以選擇政府實施的養老保險。
Ⅲ 銀行養老理財和養老金哪個更好
隨著養老理財市場的不斷擴大,銀行也開始積極布局養老理財產品。在銀行養老理財橫空出世後,銀行又推出了養老存款。那麼,銀行養老理財和養老存款的區別有哪些?哪個更值得買呢?
銀行養老理財和養老儲蓄的區別是什麼?
首先,就是安全性不同。銀行養老理財屬於銀行理財的一種,而作為銀行理財,都是非保本產品,意味著本金都有可能會出現虧損。
銀行養老理財的風險以R2級的較多,同時也有少量的R3級產品。R2級屬於中低風險,R3級則屬於中風險,風險越高意味著越容易出現虧損。
銀行養老儲蓄則屬於存款產品,有固定的利息,本金有保障,風險很低。所以。養老儲蓄的安全性比銀行養老理財高。
其次,就是收益不同。銀行養老理財的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大多為5%—8%,不過實際收益率是多少就很難說了。首批銀行養老理財在發行一周年後,大多數的實際收益率只有2%—4%,說明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是有水分的。
所以遲賣,收益的不確定是銀行養老理財的特點之一,如果遇到年景不好或買到一隻不好的產品,實際收益率可能與買的時候看到的收益率大相徑庭。
而養老儲蓄的收益是相對固定的。養老理財作為存款產品,至少在存期內利息是固定的。養老儲蓄的期限最短為5年,利率最低為3.5%,最高為4%,只要存入,5年內的利息就不好伏會有變化。如果是存5年期以上的養老儲蓄,利息就是每5年調整一次。
總之,養老儲蓄的收益比銀行養老理財更穩定,但銀行養老理財有機會取得比養老儲蓄更高的收益。
再次,期限有所不同。銀行養老理財的期限以5年和10年的居多,而養老儲蓄的期限有5年、10年、15年和20年幾種。從期限上看,養老儲蓄更豐富一些,同時整體期限要更長一些。
不過,銀行養老理財在買碼襪逗入之後,一般在到期之前是不能把錢取出的,而養老儲蓄卻可以提前支取。所以,養老儲蓄的期限雖然整體上更長,但流動性反而還要更好一些。
最後,就是發行人不同。銀行養老理財和養老儲蓄雖然都是銀行推出的產品,但發行的主體卻有所不同。
銀行養老理財多為銀行的理財子公司發行的。銀行的理財子公司雖然是銀行的,但與銀行本行是分開運營的,不能全方位地從銀行本行獲得支持。養老儲蓄則是由銀行本行發行的,銀行需對其全權負責。
另外,二者在對投資者的限制上也有不同。銀行養老理財對投資者基本沒什麼限制,人人都可以買,養老儲蓄則在年齡上有限制,最少是在35歲以上。
從二者的區別來看,銀行養老理財相比養老儲蓄的優勢就在於有機會獲得比較高的收益,同時對投資者的年齡沒什麼限制。如果比較看重這兩點,買銀行養老理財就比養老儲蓄好,若是對這兩點不在意,那就是買養老儲蓄更好。
Ⅳ 為什麼我把養老金和房子看的很重要說說為什麼
因為這事養老的主要方式
1.退休金
截止到2017年能拿到退休金的老年人已經很少了,只有一些在體制內或是一些比較好的單位工作的,退休之後才能拿到退休金,一般情況下,退休工資和在職工資相差較小,並且享受全工費待遇,這些人退休之後經濟壓力小,生活富足。不過領取退休工資的這一人群或將逐漸消失。2013年12月,人社部確定養老金雙軌制並軌方案,2014年12月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也就是說,以後這個機關單位的人員也要繳納社保,退休後領取養老金而不再是退休金了。
2.養老金
目前大部分的在職員工企業都會給繳納社保,繳滿年限退休之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了。不過養老金與退休工資筆就相差甚遠了,不是說你在職時繳的多退休後就能領的多,還要考慮個人工資、當地職工的平均工資以及繳納年限來確定的。
3.商業養老保險
如果沒有工作也就不能繳納社保,那麼可以購買商業養老保險,老了之後可以在保險公司每月領取固定的養老金。商業養老保險的種類繁多,保險公司也比較多,投保時一定要選好適合自己的產品,不要被保險員誤導。另外,商業養老保險要趁早購買,不要等到50多歲在買,這樣不僅保費較貴,很多公司有年齡限制可能會買不了。
4. 社會養老機構
我國的公立養老院數量非常有限,想要進去非常困難,有時等好幾年都排不上。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會被迫去選擇一些私人的養老機構,費用自然要比公立養老院要高很多。很多社會養老機構會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包括會給你制定各種養老計劃等。能進入這種機構的老年人一般經濟條件都不太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各類社會養老機構魚龍混雜,選擇之前一定要好好考察其資質。
5.投資理財
如果到退休時已經積攢了一筆不小的財富,把它拿來投資理財,也可以有一筆額外的收入。例如你60歲退休時攢了100萬元,配置到不同的理財產品中,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6%,那麼一年的收益就有6萬元,還是很可觀的。不過前提條件是,你能夠存到足夠多的錢,也就是理財的基數要夠大,另外你還要有一定的投資理財能力,這一點不能等退休後再學,要約在越好。
6.以房養老
在中國大部分人年老的時候最少有一套房子,如果沒有其他的經濟收入,可以將房子抵押給保險公司或者其他機構,每月固定領取一筆養老金。老人去世後,如果繼承人不贖回房產,保險公司或者其他機構有權利處置房產。以房養老最早是有國外引來的,有專業的名稱:住房反向貸款,在國內近兩年收效甚微,其主要原因還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作祟,很看重房子。而泊客馨居推出的新的項目,「以房養老,居家養老」區別於上述的養老模式,無需買房就可入住新樓房新小區,賣了舊房子,以房養老,告別房改房、老舊房,改善居住環境,不用交租金只需要交一部分的押金就可以免費入住。這樣老人手中握著賣房的錢,又能每月領取養老金,生活富足,並且祖孫三代居住在同一個生活小區,安享天倫之樂。如果老人不住了,我們會全額退還押金,不需要擔心押金會少。
Ⅳ 煙台老年人如何看待以房養老 多數難以接受認為出租更劃算
煙台多數老年人難接受以房養老 認為出租更劃算
7月1日起,我國“以房養老保險”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4地進行為期兩年的試點。消息一出,引發了社會多方的關注,對此的反映也各不相同。“以房養老”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從開始的時候便備受爭議,因為無論從傳統觀念,還是現實條件來看,其推行的條件都並未很成熟。與之相比,靠房子收租或者房屋增值收益來存養老錢等方式則似乎是被老百姓普遍接受的事情。
以房養老實際上是用房子購買養老保險
7月1日起,我國“以房養老保險”開始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4地進行為期兩年的試點,這使得以房養老的話題再次歸回到人們的視線當中。那麼,以房養老究竟是一個什麼樣養老方式,又有著怎樣的特點呢?
據了解,“以房養老保險”實際是一種將住房抵押與終身年金保險相結合的創新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繼續擁有房屋佔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置權,並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後,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處置所得將優先用於償付養老保險等相關費用。
另外,目前開展的試點產品分為“參與型”和“非參與型”兩類。“參與型”產品指保險公司可參與分享房產增值的收益,增值收益依照合同約定在投保人與保險公司之間進行分配;“非參與型”產品指保險公司不參與分享房產增值的收益,抵押房產價值增長全部歸屬於投保人。
所以,簡單來說,所謂的“以房養老”還是老百姓向保險公司購買養老保險,只不過購買用的不是錢,而是自己的房子。
傳統養老觀念、房價波動等成為阻礙因素
雖然說目前的以房養老剛剛進入試點階段,但是考慮到各方因素,未來的推廣普及可能並不會那麼容易。為此,記者也采訪了一些老人。
“把房子給銀行或者保險公司,然後我按期領養老錢?我肯定不幹。與其把房子給了那些不認識的人,為什麼不留給我自己女兒與兒子呢。人老了,生個病孩子們還會照顧,把房子給了銀行和保險公司,難道他們會有人陪著我去看病照顧我?”剛退休不久的於先生說出了很多老人共同的想法。可以說,中國這種傳統的兒女防老的觀念深入人心成為了以房養老未來發展的首要困難。對於中國老人來說,將房子抵押給銀行或者保險公司,不留給自己的兒女,似乎於情於理都接受不了。而且,對於銀行或者保險公司的養老,多數人還是難以信任。
另外,房價波動能否承載起未來的養老也成為了備受質疑的地方。今年上半年,全國樓市普遍遇冷,成交量與成交價格紛紛停滯甚至下降,如果按照目前的樓市價格估值市民房產,那麼未來房價一旦出現大幅度的變化後又該如何處理。煙台某大型壽險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實銷售“以房養老保險”對於保險公司來說也是個挑戰,尤其是目前人均壽命在不斷增長,房產未來價值走勢又難以預判的情況下,“以房養老”對他們來說也會隱藏一定的風險。
收租金等傳統養老模式更適合“以房養老”
與剛剛試點的“以房養老保險”相比,通過出租房子收租金等待房產增值或者留給孩子等傳統養老方式則更加被老百姓所接受,顯然是目前真正意義上的以房養老。
瑪雅房屋馮經理告訴記者,目前煙台的租房市場還是比較不錯的,房租價格也一直處在一個穩定上漲的階段。一般來說,市區60平米房子的租金早已經超過了1000元,大部分都在1200元左右,一些距離學校或者商業區較近的房子租價則更是高出不少。所以,對於一些手裡有房的老人來說,對外出租顯然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不少業內人士也分析,從老人自身角度考慮,對外出租房子不但能夠有穩定的租金收入,最後還能將房子留給子女,或者在應急的時候將房子賣掉,可選擇的方式相比於“以房養老”更加多源,也明顯更符合我國的國情。另外,保留房產以待升值帶來的收益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雖然目前的房產市場形勢並不明朗,但是對於學區房等稀有房產資源來說,下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所以投資一些升值幾率較大的房產也不失為養老的又一選擇。
以房養老註定面對的是小眾群體
今年年初,有媒體報道成都“以房養老第一人”表示後悔了,對於以房養老模式能否推廣普及的問題,多數人都表示並不太看好。因為無論從哪方面因素考慮,這種模式發展都比較困難。
從目前情況來看,即便是以房養老制度比較成熟的美國等國家來說,以房養老的受眾群體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國內,以房養老的受眾面可能會更小一些,對於一些獨居老人或者失獨老人的養老來說可能會有所啟發。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在一檔財經節目里就曾表示,以房養老針對的更多是一些地段較好,升值潛力較高的有房群體,對於一些市場較小,地段較偏僻,又比較破舊的房子來說,顯然是沒有人願意要的。
無論如何,在我國目前養老保障體制並不完善的情況下,以房養老試點工作是一種對新的養老商業模式的探討,未來究竟會有怎樣的發展,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