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90後的理想養老金是什麼

90後的理想養老金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6-08 09:01:21

① 1972年出生,退休養老金每月領到2396元,90後退休後能領多少

1972年出生,退休養老金每月領到2396元,90後退休後能領三千多。

這些退休老人的子女,也需要將老人好好的保護,因為他們在自己工作的時候為了很多人付出了自己的辛苦努力,而作為子女也應該體諒他們老年的生活,讓他們生活的更加舒適。

② 90後應該攢錢交養老金和教育金嗎

1、養老規劃越早越好,社保養老是基礎,教育金就是商業年金保險,小孩沒有出國留學打算以及家庭經濟餘力不納散州足的話不建議買教育金。商業的養老金和教育金其實就是商業年金保險,需要長期鎖定現金流,中途退出本金虧損嚴重,所謂的高收益只是宣傳的數字游戲,合同保底利率其實不高,因為保險的現金流規劃需要安全長期,所以低收益才是年金險的特點。高收益對應高風險,不存在超出正常投資收益水平的產品,還無風險放著本金翻倍的金融產品,保險是保險,理財是理財,千萬不要被年金保險的宣傳高收益誤導而把保險當成了高收益理財產品。

2、90後現在也奔三了,如果是上班族都有掘判基礎的社保,社保里就包含基本的醫療保障和養老金賬戶。而且社保是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養老金繳費成本最低,福利待遇每年升級,可以說是每個人養老和保障的必備。其他的商業保險繳費成本高,而且有各種合同條款,商業年金保險的保底利率1-3%。如果在解決基本健康保障後,有經濟餘力可以考慮買,普通家庭社洞蔽保養老,中產家庭社保+商保升級。

3、養老規劃除了要及早規劃,還要注意先保障,再儲蓄養老,而不是老想著存教育金養老金,這個需要消耗家庭大量現金流,要考慮實際情況,基本的健康保障才是關鍵,解決不確定疾病和意外帶來的巨額開支風險。保持家庭財務穩定,然後才談得上去儲蓄養老。

綜上:90後基本社保配置好,就有了基本的醫保和養老保障了,利用社會福利制度養老,有經濟餘力和家庭條件再考慮盈利性性商業機構的商業養老保險,同時警惕所謂的高收益理財保險,保險是轉移風險的工具,不是投資理財增加風險的工具,一切從家庭實際財務情況出發 ,讓保險成為你的家庭財務穩定器,而不是家庭財務負擔。

③ 80後、90後未來靠什麼來養老

80後90後未來還是要靠社會來養老,但是在自己正值壯年的時期,必須積攢足夠的錢財。
以後,孩子們的負擔也會更加的重,也會注重個人的自由度,指望兒女養老是靠不住的。

④ 90後已加入「養老大軍」1元起投,收下這份養老理財指南


養老問題看似很遠,但又在眼前。
當90後逐漸「奔三」,養老成為話題的同時,「FIRE生活」亦開始流行。所謂的「FIRE生活」,即「經濟獨立,提前退休」,主張降低慾望、極簡生活、合理理財,盡早賺到生活費後提前退休,追求心中所想。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上投摩根基金聯合螞蟻理財智庫共同發起的《2022當代青年養老規劃大調查》顯示,雖然90.3%的受訪青年認為養老要未雨綢繆,但僅有16.6%的人已經配置相關資產緩圓。
這屆年輕人可以如何養老,又有哪些養老理財產品能選擇,進入養老市場如何避坑?
養老金不足月薪一半?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可支援
90後楊欣大概5年前移居廣州,幾份工作輾轉後最終穩定下來,新崗位稅前收入不足萬元,但她仍省吃儉用,每月存下幾千元。「我的夢想就是多存點錢,爭取40多歲退休,到時候回老家農村種點菜,養點雞,每個月有2000塊錢收入就可以了。」楊欣對貝殼財經記者說道。
盡管憧憬很美好,但她也有擔憂:「萬一得了大病怎麼辦?買保險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當務之急還得多存點錢。」
楊欣代表了一部分年輕人:他們身居大城市,收入平平卻竭盡所能為養老存錢,對老年生活質量並沒有太高要求,但依然需要存一筆不小數額的費用以支撐退休生活。
根據官方數據,2021年仔罩社保養老金的平均替代率僅有43.6%,也就是說,不少人退休後領的養老金還不到原來月薪的一半。世界銀行建議,養老金替代率在70%~80%才能基本維持原有的生活水平。
顯然,保證有質量的晚年生活,僅靠基本養老保險並不夠,還需補充更多養老金來源。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上不少養老產品瞄準年輕人。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公司、公募基金等機構旗下均有以養老為目標的理財產品。
目前,保險公司旗下設有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這類產品繳費方式靈活,參保門檻低,適合沒有太多閑散資金的年輕人。另外,這類產品還設置了進取型、穩健型兩種收益模式供選。
貝殼財經記者看到,人保壽險、中國人壽、太平人壽等試點險企均可以買到這類產品。截至今年7月末,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累計投保件數近21萬件,累計保費達23.5億元,其中,有約15%的保單來源於新經濟、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
以太平人壽的「太平歲歲金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為例,一位29歲女性用戶每月投保1000元至進取賬戶,投保20年,從60歲起預計每月約領3307元,領至終身。
根據首批6家試點公司披露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首期結算利率來看,穩健型賬戶2021年年化結算利率均在4%-6%之間,進取型賬戶結算利率在5%-6.1%之間。
北京聯合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雲此前對記者表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必須到60歲之後才可領取(極特殊情況如重疾等可提前領取),這與我國目前法定退休年齡相銜接,更能專款專用。
「花式」養老產品:理財可1元起投,個人養老金制度上線
一年時間,養老理財也成為一種主流選擇。
養老理財主要由理財子公司發行,2021年9月15日啟動試點,僅1年累計認購金額已超900億元。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這類產品以固收和混合類產品為主,大多數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為5.8%~8%,主要期限為5年。
與普通理財產品相比,養老理財費率低,更普惠。值得一提的是,養老理財1元即可起投,對年輕人來說比較友好,產品運行期限較長,也便於「月光」的年輕人強制儲蓄。
此外,養老目標基金逐漸走向台前。截至今年8月31日擾戚塌,養老目標基金的產品數量已經達到183隻,規模突破千億元。養老目標基金往往可以分為目標日期基金及目標風險基金,前者主要根據投資者的退休「目標日期」而建立,它會隨著投資者年齡提升而降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使得投資組合風險與投資者可承受風險相匹配。
目標風險基金則是以風險等級劃分,根據風險水平不同可劃分為「保守型」「穩健型」「激進型」等類別,可以為投資者提供相對穩定風險水平的基金。
從長期收益來看,目標日期基金錶現更出色。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8日收盤,40隻數據可查的目標日期基金近3年回報的平均值是26.56%,31隻數據可查的目標風險基金近3年回報的平均值則為18.86%。
面對這兩類不同的養老目標基金,年輕人該怎麼選?業內人士建議,如果個人對養老理財有非常明確的目標,也很了解自己能夠承擔的風險程度,可以嘗試選擇目標風險基金。如果不太能確定自己當前及未來的風險偏好,對投資也一知半解,只想提前退休,那麼目標日期型基金會是比較好的選擇。
養老產品選擇也在「上新」。今年4月份,我國發布個人養老金制度。9月26日,國常會明確,對繳費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投資收益暫不征稅,領取收入實際稅負由7.5%降為3%。對於年輕人來說,繳納個人養老金不僅讓老年生活多了一個經濟來源,還能少繳個稅,可謂雙重利好。
不過,目前個人養老金還未落地,什麼樣的產品可以納入其中值得期待。
養老理財也要避坑,權益投資比重不宜太高
目前,適合年輕人購買投資的養老理財產品花樣多,門檻也不高,且產品多提倡長期投資,專款專用。盡管如此,這畢竟是一份長期投資,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養老理財應該更注重安全性與流動性,權益類投資比重不應太高,否則整體風險就高了。
經濟學者逄錦華則對記者表示,年輕人進行養老理財需要考量風險與收益的均衡。首先,要避免沖動投資。普通大眾沒有太多的經濟知識和商業分析能力,所以對於投資資產的價值判斷和投資標的的價格判斷容易產生歧義。
其次,要避免單方面追求高收益、高回報。逄錦華稱,當前資本市場魚龍混雜,為了更好地吸引客戶,各種財富管理項目和家族辦公室項目投資都開出了比較高的回報率,然而,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尤其是非正規的私人機構和一些違法金融組織線下洗錢,通過公眾的投資款將違法所得洗白,這其實變相參與了金融體系的違法犯罪,所以,相關投資不會獲得法律保護,也很難追償。
逄錦華建議,如果年輕人成立了小家庭,應該將養老理財融入家庭理財的一攬子計劃中,如規劃了退休時間,就要進一步建立自己的退休基金,明確未來時間劃分和收益具體細項。並且,對於家裡的小孩和老人要購買重疾險和醫療險等產品進行風險對沖,降低突發意外帶來的大額資金流出等。
閱讀全文

與90後的理想養老金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80歲的老人血壓179 瀏覽:312
60歲老人門牙掉了裝什麼牙 瀏覽:292
會計做幾年會有退休金 瀏覽:202
新冠防疫為什麼要進行抗體檢測 瀏覽:237
南京閱江樓10月7日重陽節免費嗎 瀏覽:836
養老保險卡的錢怎麼取 瀏覽:742
男朋友父母反對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瀏覽:763
幼兒園重陽節爺爺奶奶 瀏覽:406
長壽城頭 瀏覽:234
老年公寓給葯 瀏覽:442
一年級重陽節手報 瀏覽:704
老年養護重陽節聯歡活動 瀏覽:771
徐州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瀏覽:938
基本工資8千養老保險交多少 瀏覽:720
武漢抗體檢查結果哪裡查 瀏覽:578
如何為老年人進行術前健康教育 瀏覽:746
孩子孝順點評 瀏覽:696
孝順父母多 瀏覽:76
如何申請司法保全退休金 瀏覽:815
互助養老合作社是怎麼回事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