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退休和養老哪個高些

退休和養老哪個高些

發布時間:2023-06-08 08:56:14

退休工資養老金那個高

無法比較退休金與養老金哪個高。因為養老金與繳費年限有關,繳納的時間越長,自然養老金就越多,而退休金是由企業提供的,與職工的職級之類的有關。兩者之間無法進行比較。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② 退休金和養老金有什麼區別退休金和養老金哪個重要

概念是不一樣的,資金的渠道是不一樣的,退休金一般是國家和地方財政進行的,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部門進行的。兩個都是非常重要的。

③ 退休工資和養老金區別

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區別一:概念的區別

養老金就是我們所繳納的社保裡面的基本養老保險金,是國家頒布的,保障一些勞動者在達到退休年齡之後,按照他們所繳納的養老保險,每個月發放一筆錢,每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的多少以及時間長短都會影響這筆錢的數目。領取養老金的主要是在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的員工,按照規定繳滿了15年的社保之後,就可以領取。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都是有我們所繳納的社保裡面的錢所返回來的。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替自己提前存了一筆養老的錢。而且我們的養老金並不是繳納了社保的人就能夠領取到的,首先是要繳滿15年,這么長的時間,總會遇到一些斷繳的情況,所以會有繳不滿的風險。

二、公務員的「退休金」

退休金是員工在退休之後,因為年紀已經慢慢變大,最後會失去勞動能力。而國家根據這些退休員工在單位工作的時候為國家和這個社會的付出,以及這些員工也符合退休的條件。在他們退休之後,國家會每個月發給這些退休員工的一筆資金,供他們養老。退休金主要是在國家機關以及公務員退休後領取的,職工們不用繳納什麼錢,退休之後就能領取到退休金。而且退休金是由國家發放的,所以也非常的穩定。而且退休金是比養老金要出很多的,再加上在國家機關上班或者是公務員,只要等級越高,職稱越高,在退休之後就能領取更加高的退休金了。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公務員之內的職業會被人家叫做「鐵飯碗」的原因之一。

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區別二:繳費方式的區別

退休金是不用繳納任何費用的。而養老保險則是我們平時所繳納的社保中的其中一個,一般由參保人所在的單位進行代繳,一部分上交給國家,而另一部分則計入參保人個人賬戶。公務員退休之後的退休金都是國家發放的,這些工資是他們在退休之前工資的百分之九十,而且公務員在上班時不用交養老金,在退休前能領到工資在退休後也能領到高額的退休金,而普通員工就不一樣,他們在上班期間需要自行繳納一部分未來的養老金,不過他們所在的單位也會幫助交一些,分量不多,就跟單位幫自己存一些錢,准備自己養老一樣,在他們退休之後就能領到相應養老金了,這些養老金包括自己上班時繳納的一部分,還有那些費用所積蓄的利息,當然還有國家資助的一部分。

公務員和普通職工的養老金是一樣的,沒有什麼差別,所能領到的數量也不相上下,差異主要存在於所處職位的高低,職位越高,所得到的養老金也就越高,就像我們買保險,買的越貴,賠得越多,

④ 退休金和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樓主您好,退休金和養老金從概念上來講是沒有任何區別的,因為都是自身退休以後的養老的生活費的來源,當然退休金和養老金它嚴格意義上來講,所面對的群體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顧名思義,養老金它的來源主要是自己曾經在年輕的時候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最終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是可以獲得一份基本養老金的待遇,那麼參加養老保險的個人我們稱之為是養老金的待遇。

那麼退休金的待遇,一般情況下他是沒有參加養老保險,但是也依然可以在退休以後獲得一份退休金的待遇,這種人主要是面向於2014年10月份之前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的群體,因為他們那個時候是沒有交納職工養老保險的待遇,所以說也可以在退休之後獲得一份退休金的待遇,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和養老金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差別,因為他們畢竟沒有承擔養老保險的交費,也可以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來源,所以稱之為是退休金。

但實際上仔細一想這個事情,實際上它是一個概念,因為不論是養老金也好,退休金也好,都是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一份最基本的收入,那麼也就是說退休金和養老金都需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之後,才具備領取這樣的一個條件,所以說他們是有很多的一個共同之處和相同點的。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很多人都把退休金和養老金誤認為是一個概念,只是叫法不同,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雖然退休金和養老金都屬於退休待遇,但是二者之間還是有明顯區別的,而且差別還很大。最顯著的差別就是:一般情況下,退休金要高於養老金。造成二者區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個方面:一是退休待遇的計算方式和構成不同。二是退休待遇發放機構不同。三是享受退休待遇的適用群體不同。 下面結合本人退休管理工作經驗,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為你解惑。

一是退休待遇的計算方式和構成不同。

1.養老金(全稱基本養老金)。 1991年國家下發《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1991〕33號),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開始積極進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推進保險費用 社會 統籌、擴大保險范圍、實行職工個人繳費制度和進行 社會 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社保制度,國務院1995年發布《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國發[1995]6號),主要解決養老保險模式和計發辦法改革問題,從而全面推進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通常來說,自1992年開始,全國各地逐漸建立社保繳費制度,企業職工需要繳納養老保險等社保費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可以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計發公式: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養老金的主要構成:

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三部分構成。養老金與繳費年限(視同年限、折算年限)、個人賬戶養老金儲存額、個人繳費基數等因素成正比。

2.退休金。 在養老金雙軌制改革(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政府公務人員、事業單位人員、機關工作人員, 他們在工作時無需繳納養老保險,在退休以後,享受的是退休金。 退休金的計算方式如下:

(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注意:對於離休人員,離休費按本人離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或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全額計發。

退休金的構成如下:

公務員等群體在退休後,他們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 國家公務員的工資主要由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構成。 國家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津貼和其他津貼。

二是退休待遇發放機構不同。

1.養老金(全稱基本養老金)。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可以辦理退休手續,享受基本養老金。2014年10月以後辦理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政府公務人員,享受基本養老金。該項退休待遇, 主要由社保管理基金統一發放。

2.退休金。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國家政府部門公務人員,在2014年10月以前辦理退休的,可以享受退休金。 該項退休待遇主要由政府財政等有關部門統一發放。

三是退休待遇的適用群體不同。

1.養老金(全稱基本養老金)。享受養老金的群體主要包括:企業退休人員,靈活就業辦理退休人員,2014年10月以後辦理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政府公務人員。

2.退休金。享受退休金的群體主要包括:2014年10月以前辦理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政府公務人員。

寫在最後:

1.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差別,是特殊 歷史 條件下的產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公平。

2.對於2014年10月以前退休的人員,依然要劃分退休金和養老金。

3.2014年10月以後,養老金雙軌制的時代告一段落,無論對於政府公務人員、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是企業職工,退休以後統稱為基本養老金。

4.雖然養老金方面進行了改革,但是從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工資結構來看,看似職務職級類等基礎性工資很低,但是各種津貼補貼依然占據工資中的很大比例,從這個角度來說,仍然有失公平。這也是很多年輕人,爭著搶著參加公務員考試的原因之一。

對於公務員工資和企業人員的工資待遇等問題,你怎麼看?

退休金和養老金有什麼區別?

首先,什麼是養老金,什麼是退休金。

養老金是指,在年輕的時候,按照國家的規定繳納了養老保險,達到退休年齡後,領取相對應的養老金。

退休金是指,年輕的時候,沒有繳納養老保險,但是達到了退休年齡,仍然可以領取一部分錢,用於養老,領取的錢交退休金。

其次,哪些人享受養老金,哪些人享受退休金。

享受養老金的人,基本上都是企業退休人員。因為在90年代,經濟轉型後,我國制定了完善的養老金制度,這些人都是繳納過養老保險的人,所以退休後領取的就是養老金。

享受退休金的人,都是機關事業單位員工和公務員群體。因為 歷史 遺留問題,這些人在崗期間並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直至2014年的改革,這些人才從2014年10月起,繳納社保。所以2014年之前,退休的人員,領取的是退休金。

最後,現在的養老金和退休金有么區別。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無論是否繳納過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的一部分錢, 都是用於養老來用的,實際意義上是相同的。再加上2014年後,機關事業單位公務員同樣繳納了社保,所以兩個群體是沒有區別的。那麼養老金和退休金也就是相同的。

對此你有哪些看法,歡迎交流評論。

退休金和養老金有什麼區別嗎?退休金和養老金其實還是有區別的,雖然各自代表不同的 歷史 發展階段,是我國養老退休制度改革的 歷史 見證,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觀點。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1992年開始執行的,個別地方是從1996年開始執行的,最基本的政策文件有國發(1978)104號文件,這是退休政策的基本依據,一直沿用到今。雖然這個文件使用了幾十年還沒有過期,這個文件雖然是屬於國務院發的一個暫行規定,但是他是人大常委表決通過的,具有法律法規的性質,像這種由全國人大常委通過,國務院發文的先例是非常罕見的,可見這個暫行規定的權威性非常大。這個文件名稱叫《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這個文件規定,工人退休退職以後發給的是退休費,其實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退休金。

1991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在這個決定中明確提出了基本養老金的概念,職工退休以後發給基本養老金。以後隨著一系列養老保險改革的政策文件出台,養老金制度日趨完善。如果說國發(1978)104號文件代表的是我國退休制度的老辦法,那麼國務院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就是新退休制度的開始,此後有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有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制度決定,有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有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等。

按照上述文件的提法,退休金和養老金劃分的標准就比較明確了。按照老制度辦理退休,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員,即企業退休老人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老人領取的是退休金而不是養老金;按照新制度辦理退休,既有視同繳費年限,也有實際繳費年限的人員辦理退休的,領取是養老金而不是退休金;從時間上來劃分,國有企業職工1992年之前辦理退休的人員,機關事業單位中在2014年10月之前辦理退休的人員,領取的是退休金而不是養老金;從性質上來劃分,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辦理退休的人員領取的是退休金,繳納養老保險辦理退休的人員屬於養老金。退休金只有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的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作人員才可以領取,而養老金包含了所有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所有的企業職工和繳納了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范圍更加廣泛。

綜上所述,退休金是我國老制度退休的產物,從時間上劃分企業是1992年之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2014年之前;養老金是新制度產物,從時間上來劃分,企業是1992年之後,機關事業單位是2014年之後。

退休金和養老金是兩個概念。職工在未參加養老保險前退休的人員領取的為退休金。在參保社保後退休的人員領取的為養老金。隨著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時間的推移退休金將退出 歷史 。

一、退休金

我們常說的退休金,是按照國家 社會 保障保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到了退休年齡,或者喪失了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的養老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份支付給的生活費用,以保證其老有所養。

1993年前,企業職工在退休時未繳納社保,退休後的退休金是由單位或企業提供,不需要個人繳納任何費用,退休後即可享受。

2014年10月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由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未參保養老保險的退休人員,退休後還是在工作時的原渠道領取退休金。

二、養老金

養老金按照養老保險的法律法規,當參保人到達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年齡後,為保證他們在離開崗之後能正常生活,而建立的一種保會保險統籌制度。

養老金保險統籌金是由職工就職單位為參保職工繳納一部分,計入社保統籌帳戶,個人繳納一部分,計入參保人個人帳戶。

養老金是由 社會 保險統籌資金列支的,參保養老保險 社會 統籌的退休人員的退休金稱為養老金。

養老金制度規定,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按月領取,直到身故為止。

個人帳戶養老金如果未領滿10年,參保人不幸身故的,可作為遺產由受益人一次性領取剩餘的養老金。

三、目前退休金和養老金的狀況1993年前企業退休的人員,未參加 社會 保險,領取的為退休金。1993年後退休人員,企業職工參加社保保後領取的為養老金。

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前即2014年9月30日之前退休的「老人」,未參加社保,退休人員領取的仍為退休金。

2014年10月1日養老金並軌後退休的「中人」,領取的為養老金。

退休金和養老金,實際上應該是一樣的,都是針對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以後的符合條件的人員,國家按月支付的養老待遇。

有的人會說:「退休金原先是支付給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企業職工是沒有退休金的,企業職工領取的叫做養老金。」真的是這樣嗎?

退休的名稱考究

第一,1978年以前的退休待遇稱呼 。

我國建立起退休制度,基本上是指1951年建立的勞動保險制度,後來國家也對機關事業職工建立了相應的退休制度。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是我們的共同綱領。在《共同綱領》第32條提出:「逐步實行勞動保險制度」。勞動保險制度就包含了退休制度。

1951年,《勞動保險條例》頒布並實施。《勞動保險條例》第15條,養老待遇的規定指出:對於符合條件的男女職工,「勞動保險基金項下,按其本企業工齡的長短付給養老補助費」。

「養老補助費」 可能是大家對退休後領取待遇的最初稱呼了。

1957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了國務院《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暫行規定》第四條:工人、職員退休以後,按月發給 退休費 ,直至本人去世的時候為止。

也就是說,1957年就有 「養老補助費」 ,變為了 「退休費」。

實際上,除了退休費以外,不符合退休條件但失去勞動能力的的人,辦理的手續叫做退職手續,領取的待遇叫做「 退職費 」。

「退休金」的由來 。上面說的,是我們早期工人退休待遇的稱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國家工作人員呢?為了規范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規定,1955年12月29日,國務院頒布《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退休暫行辦法》,1956年1月1日實施。其中的第三條:「工作人員退休後,按照下列標准,逐月發給 退休金 。」可以說 「退休金」 是由此而來的。

第二,1978年後至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前的退休待遇稱呼 。

1978年,改革開放,百廢待興。國家同時出台了兩個《暫行辦法》,分別是:《國務院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和《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一般各地都統稱為國務院1978年104號文件。

關於幹部的《暫行辦法》第五條,「幹部退休以後,每月按下列標准發給 退休費 ,直至去世為止。」

1978年,當時的人員管理已經突破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的用人單位局限,只以 幹部、工人 身份區別作為退休的條件了。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待遇也由 「退休金」改為「退休費」 了。

關於工人的《暫行辦法》第二條,「工人退休以後,每月按下列標准發給 退休費 ,直至去世為止。」

工人的退休待遇稱呼,從1957年開始一直就是「 退休費」 ,到1978年都沒有改變。

第三,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後的待遇稱呼 。

1986年10月國務院出台並實施了《國營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文件規定,企業從1986年10月開始新招用的工人都要簽訂勞動合同,實施勞動合同制。

國家對勞動合同制工人退休養老實施 社會 保險制度,企業和工人按照規定的比例共同繳納退休養老基金。因為新參加工作的職工短短幾年內不涉及到退休待遇,文件沒有提出退休後待遇的稱呼。但是退休養老基金,就是「養老金」名稱的來源。



1991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明確:「六、職工退休後的 基本養老金 計發辦法目前不做變動。」

這時候的退休待遇由 「退休費」 叫做 「基本養老金」 了。

2011年7月1日實施的《 社會 保險法》規定:「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 基本養老金 。」

2014年10月國家實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待遇也稱為「基本養老金」了。當然之前還被稱為「退休費」。

這樣 「基本養老金」 的稱呼就統一了。


值得注意的是: 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並不是全部的退休待遇。退休人員還會享受一定的 補貼補助 。比如青島市一些退休人員可以享受開放城市補貼每月35元,水價補貼2元,物價補貼10元,電費補貼10元,房屋補貼2元等等。每年10月份左右還有冬季取暖費1700元。像杭州有固定價格補貼,上海、杭州有過節費等等。

結語

這就是從建國開始我們退休稱呼的來龍去脈。由最初的養老補助費,到退休金、退休費,再到現在的基本養老金,是經歷了相當復雜 歷史 變遷的,我們應當珍惜現在的生活。

樓主你好,從概念上來講,退休金和養老金是沒有任何區別的,不論是退休金也好還是養老金也好,那麼我們最終所獲得的,退休以後的待遇都是發放於退休的待遇,所以說被稱之為養老金或者退休金,但是它的這個發放主體還是有所區別的。

首先我們來說說養老金的問題,我們能夠獲得一份養老金的待遇,那麼就取決於曾經所參保的養老保險來決定,並且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需要累積繳費年限在15周年以上,那麼才可以獲得一份基本養老金的待遇。

退休金的問題主要是針對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下來的人群,因為2014年之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沒有交納基本養老保險,所以說他們退休以後不能被稱之為是養老金,只能被稱之為是退休金,但是相同的概念就是都是退休老人才可以獲得這樣的一份收入,所以說被稱之為是退休金或者是養老金。

退休金是財政撥款,養老金是保險公司支付

是這樣的, 無論是退休金還是養老金,都是對於達到了退休條件的人員發放的一項養老的基本收入。如果說要有區別,最明顯的就是,養老金是需要繳滿15年養老保險,且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 才可以獲取的退休待遇。而退休金是退休人員並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費用,退休後也從單位或者財政上獲得的一份養老收入。

現在退休金已經成為 歷史 了,像企業職工來說,在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以前工作的話,他們同樣是沒有交過養老保險的,那麼他們的退休金是由單位發放的。

即便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是從2014年養老金改革以後,開始需要繳納養老保險費用,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不用交社保。在養老金的計算上,他們將採取跟企業職工一樣的計算方法,這對於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社保當家,感謝你的閱讀。

退休金以公務員,離休的養老金叫退休金,養老金是企業退休或國企退休的養老金。

⑤ 退休金高還是養老金高

法律分析:這個是沒法比較的,養老金是單位職工繳納了養老保險之後,必須要達到了15年以上才可以領取的,而且是要等到退休之後,而退休金是國家公務員或者是事業單位的員工退休之後領取的,當然也是要等到退休之後才能領取。養老金是繳納養老保險年限越長的話,到時候能領到的養老金就越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⑥ 養老保險和退休工資哪個多

養老保險和退休工資哪個多這個問題:實際養保險與退休工資有密切關系,在職時養老保險繳得多,退休後退休工資多。

⑦ 為什麼有的老人養老金比退休工資高

年輕人的工資比老人的養老金低並不奇怪。

比如,一些年輕人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尚在學習過程中,工資待遇不如退休老人也很正常,要知道,能拿六七千元養老金的老人,肯定在職時的工資就不低,所繳納的社保標准也較高,還有可能繳納過企業年金,所以,他們在退休時的養老金高一些就不難理解了。

作為年輕人,正是奮斗的時候,這個時候不去和同齡人比而和退休老人進行比較,這確實太過於看低自己了。

與其和退休老人比較、與其怨天尤人,還不如自己好好努力奮斗,增加自己的收入,多繳社保。那麼在自己退休時養老金才會高一些。晚年生活才能更有保障。

閱讀全文

與退休和養老哪個高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太平重陽節 瀏覽:346
徵兵體檢小腿疼怎麼辦 瀏覽:789
34年工齡油田工程師退休金是多少 瀏覽:312
孝敬父母的菜 瀏覽:734
集寧哪個醫院可以體檢 瀏覽:130
80歲的老人血壓179 瀏覽:312
60歲老人門牙掉了裝什麼牙 瀏覽:292
會計做幾年會有退休金 瀏覽:202
新冠防疫為什麼要進行抗體檢測 瀏覽:237
南京閱江樓10月7日重陽節免費嗎 瀏覽:836
養老保險卡的錢怎麼取 瀏覽:742
男朋友父母反對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瀏覽:763
幼兒園重陽節爺爺奶奶 瀏覽:406
長壽城頭 瀏覽:234
老年公寓給葯 瀏覽:442
一年級重陽節手報 瀏覽:704
老年養護重陽節聯歡活動 瀏覽:771
徐州退休工資如何計算 瀏覽:938
基本工資8千養老保險交多少 瀏覽:720
武漢抗體檢查結果哪裡查 瀏覽:578